-
腕踝针配合头针治疗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小时前
目的 探究腕踝针配合头针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淮北中医院收治的11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n=38)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B组(n=38)在A组基础上联合腕踝针治疗,C组(n=38)在A组基础上联合头针与腕踝针治疗.记录3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肌力恢复情况、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量表(FMA)]、步行能力(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和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结果 治疗3个月后,C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A组和B组(P<0.05);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C组低于A组及B组(P<0.05);3组患者肌力、FMA、Holden、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升高,且C组患者高于A组及B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头针联合腕踝针的治疗方式疗效确切,能促进患者肌力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小时前
-
持续静态牵伸训练联合目标性自主训练对肘关节骨折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持续静态牵伸训练联合目标性自主训练对肘关节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2年 4月—2023年 8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 8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试验组行持续静态牵伸训练联合目标性自主训练干预,两组均持续训练干预 12周.比较两组的康复时间、肘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肘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肘关节功能改善与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肘关节屈曲、伸展、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均大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静态牵伸训练联合联合目标性自主训练干预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扩大患者肘关节活动度,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疼痛,改善其肘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结合 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1年 6月—2023年 6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 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微创PPSF治疗,试验组采用虚拟仿真结合 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PPSF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椎体恢复情况、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功能障碍情况、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7 d,试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08%,高于对照组的 2.04%,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仿真结合 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PPSF治疗脊柱骨折患者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加快椎体恢复速度,增强腰椎功能,且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肌内效贴贴扎技术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肩痛的疗效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贴扎技术结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颈段脊髓损伤(SCI)患者肩部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2021年 11月—2024年 2月收治的 38例颈段SC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有不同程度的肩部疼痛,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肌内效贴贴扎技术.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评分、上肢肌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上肢关键肌肌力总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段SCI患者肩痛的治疗中,采用肌内效贴贴扎技术结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较单纯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更佳,患者疼痛程度更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特异性呼吸功能训练用于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特异性呼吸功能训练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年 7月—2022年 1月江西省大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特异性呼吸训练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呼吸功能、心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65%,高于对照组的 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B型脑钠肽、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综合定问卷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异性呼吸功能训练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呼吸功能和心功能改善,有效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疲劳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术后疲劳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8月在我院心脏外科行CABG的145例患者为研究,随访过程中剔除18例,最终共纳入124例患者.分别在出院前1 d及出院后1、2、4个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20,MFI-20)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术后疲劳水平进行追踪调查,利用潜类别增长模型(latent class growth model,LCGM)识别潜在的术后疲劳轨迹类别,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疲劳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后MFI-20得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F=310.039,P<0.001),得分从出院前1 d(58.44±8.65)分降至出院后4个月(36.92±9.89)分;最终识别出3种术后疲劳轨迹类别,根据其特征分别命名为中至轻度明显下降组、中度缓慢下降组、重至中度缓慢下降组,分别占比53.2%、32.3%、14.5%.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心肌梗死病史、有无脑卒中病史、NYHA心功能分级、术后ICU停留天数、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术后疲劳轨迹类别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ICU停留天数、有无心肌梗死病史、NYHA心功能分级、有无脑卒中病史、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CABG患者术后疲劳轨迹类别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o结论CABG患者术后疲劳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变化轨迹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积极改善可控因素,缓解患者术后疲劳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川平法联合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川平法联合低频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 62 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川平法治疗.2 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 2 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Ashworth 肌张力评定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 组治疗后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亦大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 2 组患者的MAS等级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MAS等级较对照组低(P均<0.05).2 组治疗后的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亦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川平法联合低频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肌肉痉挛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均有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及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并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6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无脑疝形成,超声定位血肿并确定进入血肿腔路径,内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行血肿清除,并应用超声探测有无血肿残留。术后CT观察血肿清除率,术后半年随访并应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66例患者中63例残余血肿量<10%,3例残余血肿量为10%~20%。术后并发肺炎11例,其中9例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再出血2例,出血量均较小,无需再手术;继发颅内感染1例;继发脑积水1例;无1例并发脑挫伤。术后半年Barthel指数分级法评分:Ⅰ级3例,Ⅱ级25例,Ⅲ级34例,Ⅳ级3例,死亡1例。结论: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有助于提高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肉桂贴敷涌泉穴配合肢体训练应用于中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肉桂贴敷涌泉穴配合肢体训练对中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中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机体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肉桂贴敷涌泉穴配合肢体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肢体肌力恢复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及继发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上下肢肌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肩关节痉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及肩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中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实施肉桂贴敷涌泉穴配合肢体训练可有效提升肢体肌力,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继发障碍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俱乐部结合参与式工作坊模式在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俱乐部结合参与式工作坊在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外科400例脑损伤后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在脑健康俱乐部结合工作坊模式下进行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良肢位摆放依从性;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肢体功能恢复情况(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良姿位摆放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院时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脑健康俱乐部结合参与式工作坊教育模式能够使的患者获得更系统化、精准化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和生活自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