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静态牵伸训练联合目标性自主训练对肘关节骨折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持续静态牵伸训练联合目标性自主训练对肘关节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2年 4月—2023年 8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 8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试验组行持续静态牵伸训练联合目标性自主训练干预,两组均持续训练干预 12周.比较两组的康复时间、肘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肘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肘关节功能改善与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肘关节屈曲、伸展、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均大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静态牵伸训练联合联合目标性自主训练干预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扩大患者肘关节活动度,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疼痛,改善其肘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垂荡模拟联合视觉虚拟涌浪防晕动症习服训练改善认知作业能力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正弦垂荡刺激、正弦垂荡联合视觉虚拟现实(VR)涌浪刺激2种防晕动症习服训练方法对极重度晕动症者认知作业能力下降的改善作用.方法 根据海上连续航行6 h期间Graybiel评分,筛选出极重度晕动症者90名,随机分为垂荡训练组、垂荡+VR训练组和对照训练组(n=30).利用自主开发的认知作业能力评测软件对受训者习服训练前后的警觉性、记忆力、快速计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视觉操作控制能力进行评测.结果 垂荡训练组、垂荡+VR训练组受训者在训练第1天的警觉性测试遗漏目标数增加,短期记忆、快速计算、信息处理、视觉操作控制反应时间均延长,快速计算效率下降.经训练达习服水平后,垂荡训练组、垂荡+VR训练组受训者的警觉性测试遗漏目标数恢复至训练前水平,短期记忆、快速计算、信息处理、视觉操作控制反应时间及快速计算效率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垂荡刺激和垂荡联合视觉VR涌浪刺激引起的晕动症可导致警觉性、短期记忆力、快速计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视觉操作控制能力下降,防晕动症习服训练对以上认知作业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康复管理指南(2021年)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CRD)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疾病负担重。呼吸康复是CRD长期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基于全面患者评估、为患者量身定制的综合干预措施,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之一。该指南适用于常见的CRD和其他的一些呼吸相关疾病导致的慢性呼吸道症状或者类似综合征,需排除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不稳定心绞痛等。采用量表分析、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等方式进行呼吸康复评定是呼吸康复的重要环节。呼吸康复技术包括不依赖设备的运动训练、手法排痰和体位引流、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自主引流,依赖设备的呼气正压/振荡呼气正压治疗、高频胸壁振荡。同时,可通过应用呼吸支持技术如氧疗、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以及辅助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措施,保证上述康复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为呼吸康复重要组成部分,推荐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或主观整体评价量表进行CRD患者的营养筛查与评估,推荐以增强骨骼肌力量,从而改善呼吸肌力为目标。此外,通过对CR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自我管理教育和日常生活指导,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合并症,消除不良情绪与行为。目前,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技术的普及为呼吸康复的施展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大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大便失禁是肛肠外科的难治性疾病,以患者无法自主控制直肠内气体和固体或液体粪便的排出为主要临床表现,易给患者带来病耻感,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减少大便失禁的次数,恢复肛门括约肌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大便失禁的重要目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大便失禁治疗方案的完善,大便失禁患者通常先进行保守治疗,无效后再选择手术。临床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生物反馈治疗、磁刺激疗法和盆底肌肉训练、肛门括约肌训练、凯格尔训练等康复治疗。本文综合大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方式进行论述,希望为临床治疗大便失禁提供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互联网+”的《临床检验仪器学》虚拟仿真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临床检验仪器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为改变目前教学中实验场地局限、大型自动化检测仪器缺乏等限制,提出《临床检验仪器学》虚拟仿真教学探索思路。本文基于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检验仪器学单个仪器和综合项目训练的虚拟仿真教学设计与管理举措;构建教学效果评价与质量监控的方法,显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借助互联网共享优势促进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的内涵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案例教学法联合模拟伤员教学模式在战伤救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评价案例教学法联合模拟伤员设置在卫生专业士兵战伤救治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与学习体验,探索提高卫生专业士兵战伤救治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依标准抽取武警部队各大单位卫生警士参加战伤救治(战救)技术培训,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学员的教学目标与大纲设置完全一致,对照组采用常规授课方式进行,试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联合模拟伤员设置的授课模式进行.培训后两组学员均参加基于全军群众性战伤救治技术练兵活动考核实施细则、评分标准及题库抽组的战救理论考核与综合技能考核,并评估两组成绩的差异.最后设置调查问卷评价学员的学习体验.结果 试验组战救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战救综合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课程内容设置、技术掌握自评、课堂参与度评价、总体满意度评价等各项指标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联合模拟伤员设置模式在战伤救治教学中可以提升学员学习兴趣,更好融入实战情景,激发独立自主思考,提高战伤救治能力,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微生物学实验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由于生源质量和学习目标的多元化,以教师为主导、验证性实验为主要内容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此我们以微型科研项目为载体,在提供一定数字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加强线上自学、课内和课外实验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微生物学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的训练,结果显示该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在科研课题实施中强化检验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增加检验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科研意识强、科研技能过硬的检验医学毕业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检验学科开展了在科研课题实施中强化检验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实践探索活动.检验学科凭借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平台,利用丰富的病例资源和顶尖的科研设施,形成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提高医学生就业机会和学习深造机会为目标,在学生自主参与的基础上,提供全面、细致的科研训练.通过上述培训和训练,教师把科研理念、科研思维和科研技能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形成创新性思维,提高科研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增加核心竞争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肛门自主收缩与放松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肛门自主收缩与放松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8月6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并残存有肛门自主收缩功能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目标性肛门自主收缩与放松训练,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目标性肛门自主收缩与放松训练),两组其他护理方法相同,比较1个月后患者的排便方式、平均排便时间、漏便次数等.结果 两组康复训练1个月后组内比较:排便时间及每周漏便次数与康复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恢复正常排便例数、排便时间缩短例数及漏便次数减少例数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有残存有肛门自主收缩功能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坚持进行肛门自主收缩与放松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排便与控便障碍.改良目标性肛门自主收缩与放松训练可随时随地进行,无需仪器及场地,无条件的医院及出院后的患者可利用此方法进行肛门自主收缩与放松训练,使肠道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课外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定向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缓解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自2010年起我国启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简称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2012年纳入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旨在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卓越”全科医生.要求高校应结合全科医学的特点,强化训练定向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因此,急需构建“以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的,适应学习型社会需要的学习新模式”,作为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有益补充.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依据个人的学习需求,经过教师的指导,自由确定学习目标和方案,选择学习内容和场所,调节自己学习行为的过程[1];而合作学习是指通过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学习以实现学生共同学习目标,并将小组的整体成绩作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2].研究显示,在学习中,年龄相仿、性格相似的学习者对个人的影响力更大,因此同伴间的相互合作学习能够让双方获益更多[3].本研究构建实施的课外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在定向医学生中组建课外学习小组,并在管理人员统一有序的组织下,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活动,同时建立相应的形成性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与激励[4].本文旨在探究课外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对定向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并为探索培养定向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新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