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肾脏病的靶点药物研发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我国2型糖尿病所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约3 108万例,且糖尿病合并CKD已成为我国CKD患者的首位住院病因。早期预防、诊断以及延缓糖尿病肾脏病的进展,对降低心血管事件、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血糖对肾脏受损的发生和发展较为复杂,其机制包括: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和炎症等是重要原因。多年来,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近期,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s,SGLT2i)、新型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胰高糖素样肽(glucagon-like peptide, GLP)/抑胃肽(gastric inhibitory polypeptide, GIP)受体的联合激动剂、内皮素拮抗剂等药物开创了糖尿病肾病管理的新时代。另外,GLP-1RA也正在继续探索2型糖尿病合并CKD治疗领域,其所进行的FLOW研究于近期由于疗效优异而提前终止。GLP-1RA在糖尿病肾脏病中具有潜在的肾脏保护作用。替西帕肽是GLP-1/GIP受体的联合激动剂,已经在美国和欧洲上市。在SURPASS-4研究的2年随访过程中,替西帕肽组患者eGFR平均降低1.4 ml/(min·1.73 m2),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较基线无明显改变,甘精胰岛素组患者eGFR下降3.6 ml/(min·1.73 m2),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持续上升。此外,无论患者是否使用SGLT-2i,替西帕肽均能减少eGFR降低幅度。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类药物多格列艾汀、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细胞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活化剂、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抑制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激活剂等,也已经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积极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期血钠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MHD)患者早期血钠水平对其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浙江省透析质量控制中心登记系统中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新进入的MHD患者,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收集MHD患者透析后前3个月的基线资料,其中血钠平均水平定义为早期血钠。根据早期血钠水平将患者分为5组,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拟合长期血钠水平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比较早期不同血钠水平分组之间的生存率,应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早期血钠与死亡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MHD患者26 309例,年龄为(59.07±15.41)岁(范围18~100岁),60岁以上13 643例(51.9%),其中男性15 843例(60.2%)。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首位[13 703例(52.1%)],其他为糖尿病肾病[6 460例(24.6%)]、高血压肾病[1 293例(4.9%)]及多囊肾[1 164例(4.4%)]等。根据早期血钠水平,12 883例(49.0%)患者有低钠血症(血钠<135 mmol/L),其中4 001例(15.2%)患者血钠水平≤130 mmol/L;1 529例(5.8%)患者有高钠血症(血钠>145 mmol/L)。患者被分为以下5组:组1(血钠≤130 mmol/L)4 001例(15.2%),组2(130<血钠<135 mmol/L)8 882例(33.8%),组3(135≤血钠≤140 mmol/L)8 231例(31.3%),组4(140<血钠≤145 mmol/L)3 666例(13.9%),组5(血钠>145 mmol/L)1 529例(5.8%)。其中,Na≤130 mmol/L组的患者年龄稍大,合并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比例较高,血尿酸、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其他各组,碱性磷酸酶、白细胞水平高于其他各组,而Na>145 mmol/L组患者年龄较大,合并心血管疾病比例较高。随访(55.67±33.58)个月后,共有4 954例(18.8%)患者死亡,1 537例(5.8%)患者接受肾移植,128例(0.5%)患者改为腹膜透析;死亡患者中,990例(20.0%)死于心血管疾病,498例(10.1%)死于脑血管疾病,400例(8.1%)死于感染,其中心血管疾病为主要死因。RCS曲线拟合血钠水平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发现,随着血钠水平的降低或升高,全因死亡风险比( HR)均增加,最佳血钠水平为135~140 mmol/L。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不同血钠水平组全因死亡风险(Log-rank检验, χ2=66.5, P<0.001)、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Log-rank检验, χ2=31.5, P<0.001)及感染相关死亡风险(Log-rank检验, χ2=28.6,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血钠水平(由低到高)组的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3.0%、71.5%、72.5%、67.8%和61.4%,10年心血管累积病死率为9.6%、6.2%、5.5%、7.3%和11.7%,10年感染累积病死率为4.9%、3.2%、1.7%、2.8%和3.9%。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早期血钠水平>145 mmol/L( HR=1.237,95% CI 1.045~1.465, P=0.013)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MHD患者透析早期易发生低钠血症,开始透析后3个月内患者透前血钠水平≤130 mmol/L及>145 mmol/L的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及感染相关死亡风险显著高于其他血钠水平者。而早期血钠水平>145 mmol/L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老年人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老年人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温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老年DN患者8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通过功能性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MRI)和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DWI),检测DN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对DN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DN患者成像参数与eGFR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BOLD参数髓质、皮质表观横向弛豫率(R2*)值均高于对照组( t=7.99、3.50,均 P < 0.001);髓质R2*值诊断DN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5,高于皮质R2*值诊断曲线下面积的0.734( Z=2.24, P < 0.05);观察组肾脏皮髓质IVIM参数纯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均低于对照组( t=8.73、11.24、6.59、9.52,均 P < 0.05);皮质D值、f值诊断DN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0.911,高于髓质D值、f值诊断曲线下面积的0.808、0.793( Z=1.99、2.14,均 P < 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N患者eGFR水平与肾脏皮髓质BOLD参数肾髓质R2*值、皮质R2*值均呈负相关( r=-0.31、-0.48,均 P < 0.05),与髓质以及皮质D值、f值均呈正相关( r=0.48、0.44、0.39、0.33,均 P < 0.05)。 结论:功能磁共振BOLD-MRI、IVIM-DWI成像可从肾脏氧合、灌注、水分子弥散等不同方面反映DN患者肾脏改变,早期诊断老年糖尿病患者肾损害,无创性观察患者肾脏功能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代谢相关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作为一类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广泛存在于机体发生代谢异常时的病变组织细胞内。大量动物及临床试验证实,NGAL可在肝脏、肾脏、心脏、胰腺、前列腺及上皮细胞等多种组织中微表达,在肥胖-炎症-代谢综合征及其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各种慢性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炎性反应及肿瘤等疾病中参与机体生理病理过程,本文主要针对NGAL与代谢相关肾损伤的关系进行综述,为临床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项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门诊核苷(酸)类药物经治患者肾脏功能损害的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比较门诊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肾功能指标异常比例,探讨核苷(酸)类药物(NAs)抗病毒治疗史与肾功能指标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进行肾功能筛查,收集基线特征、抗病毒治疗史、肾功能指标,包括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尿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和尿蛋白。按肾功能指标异常定义和标准,进行慢性肾脏病(CKD)-1/2及相关风险因素分析,肾小管指标与风险因素相关性分析,以及抗病毒治疗时长与肾小管风险的相关性。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全国47家医院门诊2 703例患者,男性70.7%;平均年龄47.5岁;15.5%的患者合并高血压,14.6%的患者合并慢性肾病,11.3%的患者合并糖尿病。CKD 1/2期共占15.4%。视黄醇结合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或尿α1-微球蛋白提示肾小管损伤率分别为10.4%,27.1%和18.4%。肾小管损伤风险可能与抗病毒治疗时长有关( OR = 1.06, 95% CI = 1.028~1.09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GFR < 90 ml/min相关风险因素为年龄40~60岁或> 60岁、高病毒载量、高血压控制不佳、使用肾毒性药物、肝纤维化状态、乙型肝炎家族史;eGFR < 60 ml/min相关风险因素为女性、失代偿期肝硬化、糖尿病控制不佳、乙型肝炎家族史。 结论:门诊CHB经治患者存在较高比例慢性肾损害,包括肾小管早期损害。提示使用NAs前需评估基线肾功能,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定期监测肾小管损伤指标较估算的eGFR能更早地发现肾损伤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症状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症状特征进行分类,探讨不同症状类别患者在人口学特征及疾病特征上的差异。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3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就诊的179例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腹膜透析症状困扰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将腹膜透析患者按照症状特征进行分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探讨不同类别患者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的差异。结果:腹膜透析患者按照症状特征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 P<0.05),根据每个类别的条件概率,分别命名为"症状低发组"(111例占62.0%)、"高心理-中躯体症状组"(22例占12.3%)、"症状高发组"(46例占25.7%)。不同潜在类别的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在工作状况( OR值为0.029, P<0.01)、教育程度( OR值为152.799, P<0.01)、透析龄( OR值为81.307, P<0.05)、糖尿病肾病( OR值为80.619, P<0.01)及Charlson合并症指数( OR值为91.188, P<0.01)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存在3个潜在症状类别。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低学历、透析早期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其回归工作岗位;同时,应定期评估糖尿病肾病及高合并症指数腹膜透析患者的症状负担,以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防止病情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羟苯磺酸钙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KD)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97例早期DK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采用羟苯磺酸钙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01)。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F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白蛋白/尿肌酐(UA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的FPG、2hFG、Scr、BUN、UAER、UACR、eG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PG、2hFG、Scr、BUN、UAER、UACR显著低于对照组,eGFR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8(IL-1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6、hs-CRP、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清IL-6、hs-CRP、IL-18水平更低(均 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SOD、MDA、AOPP、AG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SOD较对照组更高,MDA、AOPP、AGE更低(均 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 vs. 4.1%, P>0.05)。 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早期DKD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氧化应激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型糖尿病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erum uric aci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URH)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将171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A1组)、微量白蛋白尿组(A2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A3组),对其一般资料、糖化血红蛋白(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HbA1c)、生化等指标进行比较,并计算URH。结果:A1组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serum uric acid, SU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URH低于其他两组[(129.70±15.78)vs(141.65±16.04)vs(147.31±17.01)mmHg、(78.90±10.71)vs(83.79±10.67)vs(84.61±12.19)mmHg、291.5(253.75,351.25) vs 346(280,409) vs 344.5(274.75,425.75) μmol/L、26.12(19.71,32.96) vs 33.45(26.55,42.2) vs 33.45(26.55,42.2)]( 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高于其他两组[1.19(1.02,1.29) vs 1.02(0.87,1.21) vs 1.07(0.93,1.25) mmol/L]( P<0.05);A3组病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高于其他两组[10.5(7.25,15) vs 8.5(4,12) vs 8(3,11)年;82.5(70.57,101.75) vs 66(52.75,73.75) vs 64(51, 84) μmol/L ]( P<0.05),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低于其他两组[91.63(67.09,112.21) vs 116.7(96.6,142.53) vs 109.85 (85.64,152.39)ml·min -1·1.73 m 2]( P<0.05)。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血尿素氮(serum urea nitrogen,BUN)、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HbA1c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分析显示病程、收缩压、舒张压、TG、SUA、URH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呈正相关,HDL-C与UACR呈负相关(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病程是大量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收缩压、URH为微量蛋白尿及大量蛋白尿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示URH的AUC值最高,准确率为69.3%。 结论:URH与DKD发生密切相关,是DKD的危险因素,通过对T2DM患者进行URH动态监测,其有助于早期筛查DKD,优于SUA及HDL-C。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尿病肾脏疾病早期预测与诊断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CKD),通常是根据尿白蛋白升高和/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同时排除其他CKD而做出的临床诊断。DKD的临床特征为逐渐进展的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下降,晚期出现严重肾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单一的筛查指标判断肾脏是否存在损伤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因此临床医生应结合多种辅助检查方法来综合判断。同时应该增强对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的重视程度,规范对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的评估,加强DKD的早期预测与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尿病肾病:审时度势,迎接新的挑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最重要病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涉及多学科且需长期密切随访,因此需要规范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流程,推动我国糖尿病肾病预防、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及延缓疾病发生发展,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