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快感缺失型抑郁症患者的语音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女性快感缺失型抑郁症患者的语音特征,及其对快感缺失症状的识别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在南京脑科医院住院的女性抑郁症患者102例,其中62例快感缺失型抑郁症患者(快感缺失组),40例非快感缺失型抑郁症患者(非快感缺失组)。同期招募女性健康对照50例。所有被试均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斯奈斯汉密尔顿愉快体验量表(Snaith-Hamilton pleasure scale,SHAPS)和时间性愉快体验量表(the tempora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scale,TEPS)评估,并进行语音采集。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Logistic回归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与非快感缺失组相比,快感缺失组患者梅尔倒谱系数、共振峰、声强和能量特征共有15个语音特征存在显著改变(均 P<0.05);其中梅尔倒谱系数特征识别女性快感缺失型抑郁症的准确率最高,敏感度47.5%,特异度91.9%,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51,95% CI=0.686~0.866;共振峰特征在识别女性快感缺失型抑郁症中,敏感度90.0%,特异度40.3%,AUC为0.647,95% CI=0.605~0.824;能量特征在识别女性快感缺失型抑郁症中,AUC为0.679,敏感度60.0%,特异度74.2%,95% CI=0.587~0.804;声强特征在识别女性快感缺失型抑郁症中,敏感度70.0%,特异度58.1%,AUC为0.751,95% CI=0.554~0.769。 结论:梅尔倒谱系数、共振峰、声强和能量特征在女性快感缺失型抑郁症患者中可能存在特异性改变;其中梅尔倒谱系数对女性抑郁症患者快感缺失症状的识别准确率最高,有望成为女性快感缺失型抑郁症的客观评价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青少年快感缺失、童年期虐待和抑郁症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快感缺失、童年期虐待和抑郁症状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以及快感缺失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7 431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杀意念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uicide Ideation Scale,PANS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和时间性快感体验量表(Tempora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Scal,TEPS)分别评估青少年自杀意念得分、抑郁症状、童年期虐待得分和快感缺失得分;根据自杀意念得分以36分为临界值,分为有自杀意念组( n=1 265)和无自杀意念组( n=6 166);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χ 2检验进行2组间差异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各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分析;采用Hayes编制的PROCESS宏程序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采用Bootstrap法分析抑郁症状在童年期虐待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值及95%Bootstrap置信区间;采用简单斜率法进行抑郁症状和快感缺失交互效应的比较。 结果:青少年自杀意念者检出率为17.02%(1 265/7 431);童年期虐待显著正向预测抑郁症状( β=0.56, P<0.001);抑郁症状显著正向预测自杀意念( β=0.59, P<0.001);抑郁症状和快感缺失的交互项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显著( β=-0.05, P<0.001)。简单斜率法结果显示低快感缺失者抑郁症状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 β=0.51, P<0.001)大于高快感缺失者( β=0.47, P<0.001)。 结论:抑郁症状在童年期虐待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快感缺失在童年期虐待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随着个体快感缺失水平的逐步增加,抑郁症状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呈逐渐降低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负性情绪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快感缺失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在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中快感缺失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中介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心内科曾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根据文献总结的慢性心衰患者不同人口学特征进行自编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时间性快感体验量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并采取独立样本 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等方式测评其相关性及中介作用。 结果:除经济状况方面外,慢性心衰患者中人口学变量(年龄、受教育水平等)和疾病状况与生活满意度、快感缺失、IDAS没有显著相关。负性情绪分别与生活满意度、期待性和消费性快感缺失呈负相关,期待性与消费性快感缺失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负性情绪在快感缺失与生活满意度关系中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快感缺失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可由负性情绪来中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临床监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监测是目前重症治疗中常见的临床行为,具有与诊断明显不同的特点和临床应用方式。监测指标通常针对性地指向某个具体的生理位点,用定量的数值表示这个位点的即时情况;连续对这个位点进行测量,指标数值的改变可以反映出生理变化或病情发展。如果临床采用针对性作用于这个位点的干预方法进行治疗,那么,监测指标的数值就代表了干预的强度,数值的变化则代表了干预作用的方向,从而构成对干预方法实施的反馈性调节。只有保证干预方法的精准实施,才有可能发挥出最佳的治疗效应。但是,监测本身不是治疗,只有医务人员理解监测指标的特点,掌握临床监测的应用,监测才有临床应用的价值,才具有生命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通过NF-κB通路对急性胰腺炎大鼠全身炎症和肠道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胰腺炎大鼠全身炎症和肠道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营养支持12 h组、营养支持24 h组、营养支持48 h组、营养支持48 h组+PMA组,每组10只大鼠。各组大鼠均进行造模,假手术组大鼠开腹后,轻轻翻动大鼠胰腺后关腹。其中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营养支持12 h组、24 h组、48 h组分别给予肠内营养支持12、24和48 h;营养支持48 h组+PMA组,在建模后腹腔注射5 mg/kg的NF-kB信号通路激活剂佛波酯(PMA),并给予营养支持48 h。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脂肪酶、淀粉酶及肌酐的含量;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和D-乳酸含量;使用比色法检测二胺氧化酶(DAO)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肠黏膜组织病理变化;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假手术组、模型组、营养支持12 h组、24 h组、48 h组脂肪酶、淀粉酶、肌酐分别为[(4.37±0.61)、(12.021±1.00)、(8.77±0.62)、(6.88±0.63)、(5.20±0.41)U/ml,(1674.03±172.24)、(4356.30±229.38)、(3676.11±382.43)、(2990.06±251.93)、(1919.75±179.40)U/L,(32.12±3.37)、(91.73±9.76)、(72.38±6.83)、(53.72±5.98)、(41.82±4.00)U/L]。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及肌酐含量均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营养支持12、24、48 h后,脂肪酶、淀粉酶及肌酐含量均显著降低,且呈时间依赖( P<0.05)。(2)假手术组、模型组、营养支持12 h组、24 h组、48 h组IL-6、IL-1β、TNF-α、IL-10分别为[(40.26±3.93)、(123.34±13.19)、(108.97±12.70)、(77.36±6.75)、(49.18±4.97)pg/ml,(77.53±9.95)、(316.36±23.76)、(254.79±13.96)、(177.92±17.20)、(119.19±13.17)pg/ml,(62.94±5.39)、(353.16±28.03)、(275.87±22.11)、(198.78±24.33)、(94.60±9.41)pg/ml,(41.21±4.29)、(6.92±1.01)、(10.76±0.66)、(21.24±1.64)、(35.33±1.69)pg/ml]。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含量均显著上升,而IL-10含量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营养支持12、24、48 h后IL-6、IL-1β、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而IL-10含量显著升高,且呈时间性依赖( P<0.05)。(3)假手术组、模型组、营养支持12 h组、24 h组、48 h组肠道组织病理学评分、DAO、D-乳酸分别为[(0.00±0.00)、(4.20±0.60)、(3.00±0.45)、(1.90±0.54)、(1.30±0.64)分,(4.92±0.42)、(14.95±1.20)、(11.87±1.13)、(9.02±0.53)、(6.30±0.59)U/L,(2.39±0.22)、(6.92±0.46)、(5.21±0.28)、(3.64±0.39)、(2.95±0.15)nmol/ml]。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组织病理学评分、DAO和D-乳酸水平均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营养支持12、24及48 h后肠道组织病理学评分、DAO和D-乳酸水平均显著降低( P<0.05)。(4)假手术组、模型组、营养支持12 h组、24 h组、48 h组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分别为[(0.23±0.03)、(0.94±0.10)、(0.75±0.06)、(0.62±0.06)、(0.41±0.06),(1.06±0.12)、(0.25±0.04)、(0.47±0.03)、(0.62±0.08)、(0.85±0.08)]。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上升,而p-IκBα蛋白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营养支持12、24及48 h后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而p-IκBα蛋白显著回升( P<0.05)。(5)营养支持48 h组、营养支持48 h组+PMA组NF-κB p65、p-IκBα、IκBα、IL-6、IL-1β、TNF-α、IL-10、脂肪酶、淀粉酶、肌酐分别为[(0.41±0.06)、(0.82±0.06),(0.85±0.08)、(0.37±0.02),(1.05±0.11)、(1.10±0.14),(49.18±4.97)、(105.68±10.69)pg/ml,(119.19±13.17)、(247.16±23.41)pg/ml,(94.60±9.41)、(328.24±30.86)pg/ml,(35.33±1.69)、(7.15±0.94)pg/ml,(5.20±0.41)、(10.33±1.01)U/ml,(1919.75±179.40)、(4023.40±334.56)U/L,(41.82±4.00)、(81.33±7.96)U/L]。与营养支持48 h组比较,营养支持48 h组+PMA组的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IL-6、IL-1β、TNF-α、脂肪酶、淀粉酶、肌酐含量均显著上升,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和IL-10含量显著降低( P<0.05)。 结论:早期营养干预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肠损伤进而控制急性胰腺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低价值护理"去实施"策略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对低价值护理"去实施"策略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总结低价值护理"去实施"的策略及具体要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ProQuest、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10日.筛选低价值护理"去实施"策略的文献,对文献中"去实施"策略及策略的具体要素,即执行者/制订者、操作性定义、时间性、强度、目标、受影响的结局指标和理由进行资料提取.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其中18篇使用了多种策略结合应用的方式,2篇使用了单一策略.共65个策略被提取,教育培训策略被应用15次,评估和反馈策略被应用14次,仅3个策略的具体要素被完整描述.结论 评估和反馈、教育培训策略是低价值护理"去实施"研究中常被应用的策略,未来研究应清晰描述"去实施"策略的具体要素,以促进策略的复制、改进和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医学生传染病教学数字化图片库建设实践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传染病疾病谱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发生重大变化,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季节性,传统的传染病教学方式面临挑战,图片是教学重要的内容和辅助手段,但医学图片库面临内容陈旧、不易检索和应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数字化图片具有易获取、易传播、易检索和标签化处理的特性,笔者所在教研室通过事实病例图片采集、图库扩充和标准化标注索引等工作实践,图片总量增加近600件,重新标引数字化图片占到全库95%以上,促进了本学院医学生传染病医学图片库的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探讨合肥市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合肥市7431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杀意念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儿童期虐待问卷和时间性快感体验量表进行测评,探索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果:青少年自杀意念者检出率为17.02%(1265/7431);有自杀意念青少年在快感缺失得分及分量表、抑郁症状、童年期虐待及各维度维度得分高于无自杀意念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城镇地区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有抑郁症状、有童年期虐待经历和快感缺失水平高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合肥市青少年自杀意念检出率较高,多种内外因素与自杀意念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谷氨酸通路基因多态性交互作用与快感缺失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究谷氨酸通路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与快感缺失的关联.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病房招募的279例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236例重型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MDD)患者,以及在社区招募的236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比较3组被试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采用时间性愉快体验量表(Tempora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Scale,TEPS)中文版评估3组的愉快体验能力.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法建立谷氨酸通路基因(NOS1AP、GSK3β、DAOA、DISC1及GRIN2A)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交互作用模型,依据该模型将SZ及MDD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并对其愉快体验能力的差异进行组间比较,以分析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对快感缺失的影响.结果·年龄、受教育年限在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首发年龄、病程在SZ、MDD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3组被试在总体愉快体验、期待性愉快体验及即时性愉快体验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SZ、MDD组患者的总体愉快体验、期待性及即时性愉快体验均低于HC组(均P校正=0.000),且SZ与MDD组在期待性愉快体验上具有边缘性统计学差异(P校正=0.051).通过GMDR建模发现,由DAOA-rs3916965与DISC1-rs821577组成的2位点交互作用模型对SZ患者总体愉快体验能力具有预测作用(P=0.003),由NOS1AP-rs1858232和GRIN2A-rs1014531组成的2位点交互作用模型对MDD患者期待性愉快体验能力具有预测作用(P=0.037);且SZ高风险组患者的总体愉快体验能力、MDD高风险组患者的期待性愉快体验能力均分别低于其低风险组(t=3.443,P=0.000;t=3.471,P=0.001).结论·谷氨酸通路基因多态性交互作用可能参与了快感缺失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数字表型视域下的健康数据确权:基于时间逻辑的展开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健康数据的价值生成具有历时性的特征.数据确权的空间逻辑意识到了健康数据的公共价值,但是忽略了这种公共价值的生成与彰显可能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积累.提倡健康数据确权的时间逻辑,就是要克服空间逻辑在确权问题上的即时性思考.数据价值在时间链条上的延伸得益于对健康数据的关系性解读,数据的当前使用与未来使用表征为数据与多个主体之间的"依附"与"分离",由此赋予了数据以新的时间性.这意味着健康数据确权需要将数据价值的未来面向考虑进来.在此基础上,时间逻辑的践行需要代际义务、团结伦理的引导,同时强化规则的预防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