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炸暴露对大鼠颅脑损伤急性和慢性期神经行为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利用神经行为学实验对大鼠神经损伤的效果进行探究,以期为爆炸暴露下颅脑损伤机制的进一步明确提供模型和思路。方法:于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选择1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利用生物激波管平台模拟爆炸超压为60、90和120 kPa的冲击波参数,建立大鼠爆炸性脑损伤(bTBI)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0 kPa组(低强度组)、90 kPa组(中强度组)和120 kPa组(高强度组)。分别于爆炸暴露24 h和7 d后进行急性观察,于28和90 d后进行慢性恢复期观察。通过旷场、明暗穿梭、主动回避等行为学实验探讨冲击波脑损伤在不同情况下的时间效应,通过病理组织染色检测大鼠脑损伤结果。结果:爆炸暴露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低、高强度组大鼠休息时间增加,总运动距离减少,访问暗箱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暴露7 d后,与对照组比较,高强度组大鼠休息时间增加,访问暗箱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暴露28 d和90 d以后,与对照组比较,各强度组大鼠休息时间、总运动距离和访问暗箱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爆炸暴露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各强度组大鼠细胞形态正常,未见炎性细胞浸润。 结论:爆炸暴露急性期(24 h),大鼠对外界没有探索欲望,冲击波暴露可能具有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桂枝茯苓丸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hs-CRP、IL-8、IL-10、TGF-β1、GM-CSF及补体C3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对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取CPID患者139例,通过暗箱抽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6例,观察组73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口服,观察组在甲硝唑口服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丸口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变情况,通过实验室检查两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血液流变学、补体C3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指标hs-CRP、IL-10、TGF-β1、GM-CSF、补体C3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IL-8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血浆黏度高切、血浆黏度低切、红细胞比积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主症、次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78%(67/73)]高于对照组[81.81%(54/66)](P<0.05).结论:甲硝唑配合桂枝茯苓丸口服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指标炎症、降低血浆黏稠度、改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单次腹腔注射戊四唑诱导的小鼠焦虑样行为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通过单次腹腔注射戊四唑,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小鼠急性焦虑样行为模型.方法 根据体重将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剂量戊四唑给药组(20,30,40和50 mg·kg-1),行为学实验均在戊四唑注射30 min后进行.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明暗箱实验评价小鼠焦虑样行为.结果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小鼠相比,腹腔注射戊四唑30、40和50 mg·kg-1后,小鼠的进入开臂次数、开臂停留时间、开臂时间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戊四唑30和40 mg·kg-1组小鼠在开臂次数百分比显著减少(P<0.05).明暗箱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戊四唑30,40和50 mg·kg-1组小鼠进入明箱次数显著减少(P<0.05),戊四唑40和50 mg·kg-1组小鼠的明箱停留时间和明箱停留时间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50 mg·kg-1组小鼠的明箱进入次数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 单次腹腔注射戊四唑可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焦虑动物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酸枣仁汤防治焦虑症的机制和物质基础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阐明酸枣仁汤对小鼠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网络药理学预测酸枣仁汤的靶点,采用分子对接和化合物活性评价,探讨酸枣仁汤抗焦虑的潜在作用物质基础.方法 通过高架十字迷宫、明暗箱和旷场实验观察酸枣仁汤对小鼠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采用MetaCore数据库与分子对接技术分别对相关生物分子进行通路富集分析与靶点-化合物结合能预测,钙通量法检测化合物对靶点的激活作用,通过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实验评价所预测化合物的抗焦虑作用.结果 酸枣仁汤(43.4 g·kg-1·d-1)可能通过GABA能突触和5-HT能突触等发挥抗焦虑作用,改善戊四唑(30 mg·kg-1)诱导的小鼠焦虑样行为.分子对接发现灰绿曲霉酰胺、异芒果苷、大黄酚与大麻素受体1(CNR1)的亲和力较好.钙流实验结果表明大黄酚、大黄素和山奈酚对CNR1有激活作用,其EC50分别为138.3,54.37和52.28 μmol·L-1,其中山奈酚和大黄酚对正常小鼠表现出较好的抗焦虑作用.结论 酸枣仁汤可能通过GABA能和大麻素受体信号通路调控焦虑行为,其中山奈酚和大黄酚可能是酸枣仁汤治疗焦虑的物质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甘露特钠对慢性癫痫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甘露特钠治疗慢性癫痫模型鼠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成甘露特钠50 mg/kg联合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150 mg/kg组(HGL组)、甘露特钠25 mg/kg联合LEV 150 mg/kg组(LGL组)、LEV 150 mg/kg组(LEV组)、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组、对照组.前4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制作癫痫模型,应用Y迷宫对各组大鼠进行认知功能基线评估.按分组予甘露特钠及左乙拉西坦治疗3个月,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造模成功后大鼠癫痫发作次数,治疗后应用Morris水迷宫评价认知功能,应用明暗箱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评价焦虑抑郁状况,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鼠出现自发癫痫后进行基线评估,结果示模型鼠正确逃逸次数、错误逃逸次数及潜伏期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HGL组、LGL组、LEV组癫痫发作次数少于模型组(P<0.05).治疗3个月后,HGL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缩短(13.44±17.27 vs.43.95±18.72,P=0.008),经过原平台次数(2.25±1.14 vs.0.75±0.75,P=0.004)以及停留时间(0.79±0.40 vs.0.33±0.37,P=0.023)升高.HGL组海马IL-6(0.67±0.14 vs.1.14±0.14,P=0.002)、TNF-α(0.62±0.25 vs.1.30±0.29,P=0.002)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结论 50 mg/kg甘露特钠能改善慢性癫痫模型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可能与IL-6和TNF-α表达下调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薰衣草挥发油香薰吸入的抗焦虑、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考察薰衣草挥发油(LVO)香薰吸入的抗焦虑、抗抑郁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间氯苯哌嗪(MCPP)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UMS)分别复制小鼠焦虑模型和抑郁模型,通过旷场实验、明暗箱穿梭实验、自发活动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等行为学检测,考察LVO香薰吸入的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ELISA法测定小鼠海马组织中五羟色胺(5-HT)、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神经递质水平,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颗粒体蛋白(GRN2B)、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GRM5)抗体、谷氨酸能系统代谢和转运相关蛋白谷氨酸受体1(GluR1)及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1(VGluT1)表达,初步探究LVO香薰吸入抗焦虑和抗抑郁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焦虑模型组比较,LVO中、高剂量能显著降低模型动物总活动路程和速度,增加静止时间,降低模型动物在暗箱中的活动路径和速度(P<0.05);同时降低Glu水平,升高5-HT水平及GABAA水平,提高焦虑模型动物中GRN2B、GRM5蛋白表达.与抑郁模型组比较,LVO能显著增加模型组动物总路程和运动速度,降低静止时间,降低模型动物强迫游泳及悬尾不动时间,升高5-HT和Glu水平,降低GABAA水平,提高抑郁模型动物中GRN2B、GluR1、VGluT1蛋白表达.结论 LVO香熏吸入具有一定的抗焦虑、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神经递质分泌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沉香线香燃香调节多神经递质途径的抗焦虑/抑郁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探讨沉香线香(ALI)对小鼠焦虑模型和抑郁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间氯苯哌嗪(MCPP)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UMS)法分别制作小鼠焦虑和抑郁模型,观察熏香后模型动物旷场活动(OFT)、明暗箱穿梭(LDT)、悬尾(TST)、游泳(FST)等行为学变化;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中五羟色胺(5-HT)、谷氨酸(Glu)、伽马氨基丁酸A受体(GABA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颗粒体蛋白(GRN2B)、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 抗体(GRM5)、谷氨酸受体1(GluR1)及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1(VGluT1)表达.结果:ALI可降低焦虑模型动物总活动路程和速度(P<0.05),增加静止时间(P<0.05),降低在暗箱中活动路程和速度(P<0.05);增加抑郁模型动物总路程和速度(P<0.05),降低静止时间(P<0.05)和强迫游泳及悬尾不动时间(P<0.05);与焦虑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的GLu水平降低(P<0.05),而GABAA,5-HT水平升高(P<0.05);与抑郁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5-HT和GLu水平升高(P<0.05),GABAA水平降低(P<0.05);ALI熏香吸入能提高焦虑模型动物GRN2B,GRM5,GluR1,VGluT1 蛋白表达;可提高抑郁模型动物GRN2B,GluR1,VGluT1 蛋白表达,降低GRM5 蛋白表达.结论:ALI对焦虑模型和抑郁模型的行为均有改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5-HT,GABAA,Glu神经递质水平和影响GRN2B,GRM5,GluR1,VGluT1 的蛋白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VITA Easyshade电脑比色仪的比色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分析VITA Easyshade电脑比色仪的比色性能.方法:选取40名志愿者的右上中切牙进行比色,2名视觉比色者(A和B)和2名VITA Easyshade电脑比色仪比色者(C和D),比较两种方法比色结果的一致性;2周后,4名比色者进行重复比色,比较同一比色方法不同时间的可重复性.选取40颗离体牙作为研究对象,在标准环境的暗箱中进行拍照,并用Adobe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得到离体牙在Lch表色系统中近似标准的色彩值;比较两种比色方法色彩值结果的差异性和准确性.结果:A和B两者之间的一致性为67.5%,C和D两者之间为92.5%,两种比色方法的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者的可重复性分别为70.0%、65.0%、87.5%、90.0%.对两种方法离体牙比色的色彩值对比分析,明度(L)、red(a*)、yellow(b*)、彩度(C)、色相(H)和总色差(ΔE)差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结论:VITA Easyshade电脑比色仪的一致性、可重复性及准确性均较视觉比色高,更能客观地反映牙齿的色彩,可用于辅助临床比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控释肥施用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以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控释肥作为一种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保障作物产量和节约劳动力的新型肥料已经在作物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而控释肥对土壤N2O排放影响结果的差异使其成为当前科学评估控释肥施用环境效应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旨在探讨不同种类控释肥及氮素水平施用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土壤N2O排放的影响,为科学评价控释肥施用的环境效应及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监测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不同控释肥施用下土壤N2O排放、环境因素以及产量进行了周年监测,探讨了不同处理(对照处理(CK)、控释肥处理1(CRF1)、优化控释肥处理1(80% CRF1)、优化控释肥处理2(80% CRF2)和控释肥处理3(CRF3+尿素))下土壤N2O排放特征及土壤温湿度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施用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土壤N2O排放峰高值主要出现在基肥施用并伴随灌溉(或降雨)后,一般持续时间约为7-10 d,小麦返青期灌溉以及玉米后期降雨会引起微弱的N2O排放峰.不同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235.61-2625.01 μg N2O m-2h-1,平均排放通量为23.88-51.39 μg N2Om-2 h-1,与CRFI相比,80% CRF1和80%CRF2处理能够减小施肥期的N2O排放峰值,但不改变轮作周期土壤N2O排放季节变化规律.CK处理和CRF3+尿素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与5 cm深度土壤温度之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r2=0.38,P<0.01;r2 =0.30,P<0.05);CRF1处理和80%CRF1处理在冬小麦生长季及整个轮作周期内与土壤孔隙含水率(WFPS)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冬小麦生长季分别为r2=0.50,P<0.01;r2=0.39,P<0.05;整个轮作周期分别为r2=0.39,P<0.05;r2=0.43,P<0.05).80%CRF2处理N2O年排放总量最高,为(2.89±0.24) kg N/hm2.相同控释肥种类条件下,80%CRF1处理比CRF1处理减少了14.23%,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相同施氮量水平下,CRF1处理与(CRF3+尿素)处理之间N2O年排放总量差异不显著,而80%CRF1处理比80%CRF2处理N2O年排放总量减少16.16%,并达到显著水平(P<0.05).本研究不同处理之间N2O直接排放系数在0.29%-0.42%之间,均明显低于IPCC 1.0%的默认值.各控释肥处理产量与当地农民常规施肥量条件下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在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应用控释肥技术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有效减少土壤N2O排放,并且仍存在一定的减排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种大小鼠明暗箱图像分析处理系统的研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高自动化的明暗箱,为抗焦虑药物的筛选以及焦虑症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自动化检测分析技术.方法 采用计算机视频跟踪、图像分析等技术,研制大鼠、小鼠明暗箱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并用雄性 Wistar大鼠进行明暗环境和指标准确性的验证.结果 暗室时间为总时间的79.40 %,成功建立明暗环境.运动阈值为18 cm/s 时,计算机所获数据与人工记录所获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r > 0.99.穿箱次数、明室时间、暗室时间、入暗潜伏期的人机相关系数r > 0.99.与空白组相比,明暗箱模型组穿箱次数、明室时间显著减少.结论 明暗箱图像分析处理系统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提取信息量大,指标客观灵敏,可推广用于抗焦虑药物的筛选以及焦虑症病理机制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