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阵CO2激光联合其他非手术方式治疗痤疮瘢痕有效性的网状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点阵CO2激光联合其他非手术方式治疗痤疮瘢痕的有效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点阵CO2激光和点阵CO2激光联合其他非手术方式治疗痤疮瘢痕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6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65项RCT,包括5 282例患者。网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主要评价指标临床效果评分方面,与单用点阵CO2激光相比,点阵CO2激光联合其他非手术治疗方式明显提高了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评分(P<0.05),其中点阵CO2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提高痤疮瘢痕临床效果评分最显著(MD=0.59,95%CI:0.47~0.71,P<0.05);在次要评价指标痤疮瘢痕权重(ECCA)评分方面,与单用点阵CO2激光相比,点阵CO2激光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MD=-0.30,95%CI:-0.45~-0.14,P<0.05)、点阵CO2激光联合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D=-0.21,95%CI:-0.39~-0.03,P<0.05)和点阵CO2激光联合微针(MD=-0.22,95%CI:-0.38~-0.05,P<0.05)明显降低了痤疮瘢痕的ECCA评分;在次要评价指标皮肤含水量方面,与单用点阵CO2激光相比,点阵CO2激光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显著提高了痤疮瘢痕的皮肤含水量(MD=0.24,95%CI:0.07~0.40,P<0.05)。结论:当前证据显示,点阵CO2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是改善痤疮瘢痕最有效的联合治疗方式;同时,点阵CO2激光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增加皮肤含水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药用棕色中硼硅玻璃安瓿与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的相容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考察药用棕色中硼硅玻璃安瓿与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的相容性.方法 采用SEM、ICP-MS等方法,通过模拟试验及迁移试验研究药物与包装材料的相互作用,并根据毒理学研究资料评价相容性.结果 经加速稳定性试验放置6个月后,测得盐酸氨溴索溶液中Si、B等7种元素含量可见大于40%的上升率,但未超过每日最大允许摄入量,玻璃安瓿表面的侵蚀圆斑随加速放置时间延长而有所增多或增大;经长期稳定性试验放置24个月后,盐酸氨溴索溶液中元素含量、玻璃安瓿表面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加速稳定性试验提示药用棕色中硼硅玻璃安瓿与盐酸氨溴索溶液间存在相互作用的趋势,提示本品有效期应尽量缩短,并密切关注相互作用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环硅酸锆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钾水平、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环硅酸锆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钾水平、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0 月—2023 年 10 月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MH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50 例.两组均予常规MHD治疗,对照组采用低钾饮食方案、健康教育和基本降压、纠正贫血及钙、磷代谢异常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环硅酸锆钠治疗.比较两组血钾相关指标(血钾、血钙、血钠、血镁、血磷)、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钙、血钠、血镁及血磷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钾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00%,对照组为 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8.00%,对照组为 84.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硅酸锆钠能降低MHD患者血钾水平,不会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木犀草素通过与B淋巴细胞瘤-2蛋白结合抑制硅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究中药丹参有效成分在治疗硅肺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中药丹参治疗硅肺的有效成分和关键靶点.热转移实验检测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稳定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上皮细胞的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的标志蛋白、纤维化标志蛋白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中药丹参的有效成分木犀草素与硅肺关键靶点B淋巴细胞瘤-2(BCL-2)具有最低的结合能,热转移实验验证木犀草素与BCL-2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稳定性.细胞划痕实验显示木犀草素能够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的上皮细胞迁移.蛋白质印迹法证明木犀草素能够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组相比,木犀草素给药及沉默BCL-2后能够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及胶原蛋白的形成,进而抑制纤维化的进程.木犀草素给药及沉默BCL-2后能够促进细胞凋亡.结论 木犀草素能够与BCL-2结合进而抑制硅肺纤维化的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木犀草素能够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远端桡动脉止血器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经桡动脉路径是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经典穿刺路径。随着介入手术数量的增加,也发现一些经桡动脉路径的弊端,其容易导致各类并发症,如桡动脉闭塞、桡神经损伤、桡动脉痉挛后穿刺困难等。因此,有专家提出了经远端桡动脉路径进行介入治疗,该途径具有定位方便、术后易止血、对近端桡动脉损伤少、可提高患者舒适度等优点。但目前临床上尚无专门的远端桡动脉止血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路径的发展。因此,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通过解剖学和物理学原理,设计并发明了一种远端桡动脉止血器,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1 2 2097829.6)。该止血器由内面含有凸向皮肤的硅胶垫片的手套本体和束缚组件组成。患者手部套入手套本体内,经束缚组件固定后,硅胶垫片可对桡动脉穿刺点位置进行有效压迫,以较小的压力即可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避免产生近端桡动脉止血时的常见并发症,降低患者不适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无痛胃肠镜检查应用二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肠道准备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检查应用二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肠道准备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3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0.9%氯化钠做胃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观察组给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二甲硅油。比较两组肠道清洁度,祛泡效果,结肠镜检查指标,息肉、腺瘤和进展期腺瘤检出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满意度、祛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92.11%(175/190)比84.71%(161/190)、90.53%(172/190)比83.16%(158/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进镜时间、结肠镜检查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3.35 ± 1.05)min比(6.02 ± 1.68)min、(11.86 ± 1.93)min比(15.22 ± 2.10)min)],0.9%氯化钠冲洗量明显减少[(35.68 ± 7.64)ml比(50.34 ± 10.3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5 mm息肉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15.79% (30/190)比5.79%(11/190)],腺瘤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4.74%(47/190)比15.79%(30/190)],进展期腺瘤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0.53%(39/190)比9.47%(18/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5%(2/190)比5.26% (10/190)、9.47%(18/190)比18.42%(35/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可有效提高肠道清洁度、祛泡满意度、息肉及腺瘤检出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一氧化氮缓释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对内镜生物膜的清除效果及其临床应用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缓释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简称NO缓释剂)对内镜生物膜的清除效果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选择院内临床使用中的消化内镜160件,随机分为两组:清洗剂组80件,采用清洗剂对内镜进行消毒处理;NO组80件,采用NO缓释剂对内镜进行消毒处理。另建模型组,采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模型,用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处理,作为对照。先在体外层面,构建内镜管腔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模型,经NO缓释剂处理后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微结构,采用活菌计数法分析NO缓释剂对生物膜细菌的清除效果,再在临床层面,通过分析清洗后临床内镜的蛋白残留测定、菌落计数及ATP生物荧光检测评价NO缓释剂对内镜的实际消毒效果。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模型组生物膜完整,NO组和清洗剂组生物膜表面可见散落杆菌。平均标准菌落数,与模型组[(4.86±2.67)×10 6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mL]比,NO组[(1.37±0.61)×10 4CFU/mL]和清洗剂组[(1.31±0.21)×10 5CFU/mL]均显著降低(清洗剂组比模型组, P=0.009;NO组比模型组, P=0.008),且NO组比清洗剂组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清洗剂组比NO组, t=9.53, P=0.000 6)。临床消化内镜层面,残留蛋白,NO组处理前后分别为(8.03±1.47)mg/mL、(0.50±0.37)mg/mL,清洗剂组处理前后分别为(8.01±1.51)mg/mL、(0.91±0.52)mg/mL,各组处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NO组降低幅度更大。临床内镜分别经NO缓释剂与清洗剂处理,NO组与清洗剂组的消毒在合格范围内,但NO组的ATP生物荧光值[(78.56±42.59)RLU]、蛋白残留量[(0.50±0.37)mg/mL]与菌落计数量[(7.55±4.56)CFU]均显著低于清洗剂组[(120.80±54.00)RLU,(0.91±0.52)mg/mL,(11.50±4.75)CF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 结论:NO缓释剂能够有效清除内镜生物膜,提高内镜消毒效果,可能对改善患者的诊疗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泪小管修复术不同泪道支撑管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不同泪道支撑管的效果及影响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开封眼病医院泪小管断裂吻合术8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为两组:A组39例,以硬膜外麻醉管为支撑管;B组41例,以双回路泪小管环形硅胶管作为支撑管。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期末,A组的总有效率为84.62%(33/39),显著低于B组的97.56%(40/41)( χ2 =4.195, P=0.041);A组的痊愈率为64.1%(25/39),显著低于B组的92.68%(40/63)( χ2 =9.756, P=0.002);未痊愈组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低于24 h者占29.41%(5/17),明显低于痊愈组的63.49%(40/63)( χ2=6.318, P=0.012);痊愈组患者的断裂位置为近端者占52.38%,明显高于未痊愈组的11.76%(2/17)( χ2=3.335, P=0.001)。 结论: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效果受到断裂至手术时间、断裂的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双回路环形硅胶管作为支撑管的效果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急性尿潴留常规导尿失败后再次导尿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2种导尿法运用于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急性尿潴留常规导尿失败病例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急性尿潴留于北京航天总医院泌尿外科行常规导尿法失败的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12 Fr(1 Fr ≈ 0.33 mm)硅胶Foley导尿管,将其前端折叠2 cm后进行导尿;对照组使用16 Fr硅胶前端弯曲的Coudé导尿管进行导尿。比较2组导尿成功率、导尿管插入膀胱时间、导尿后肉眼血尿发生率、导尿过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导尿成功率为82.5%(33/40),高于对照组的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01, P<0.05);2组肉眼血尿发生率、导尿管插入膀胱时间及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自制改良12 Fr硅胶Foley尿管前端折叠法运用于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常规导尿失败后再次导尿成功率高,且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家庭氧疗对矽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家庭氧疗对矽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37例矽肺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无失访患者),其中24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未行规律氧疗为对照组,10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长期规律家庭氧疗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随访治疗后3、6、12、18、24个月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并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个月的BODE指数。结果:观察组氧疗第24个月用力肺活量、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第24个月( t=2.073、12.235, P值均<0.05);观察组氧疗第24个月6分钟步行距离、呼吸困难分级、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BODE指数均优于对照组第24个月( t=2.268、3.554、6.699、2.041, P值均<0.05);观察组氧疗第24个月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以及焦虑4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第24个月( t=12.528、3.629、5.757、7.085, P值均<0.05)。 结论:矽肺患者进行家庭氧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和动脉血氧分压,并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