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丹颗粒联合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神经传导速度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采用木丹颗粒联合α-硫辛酸、甲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96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钴胺和α-硫辛酸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木丹颗粒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腓神经、左腓总神经、右腓神经和右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较本组治疗前均提高(P<0.05),且研究组各项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症状、感觉功能和神经反射三方面T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三方面TCS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三方面T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cy、hs-CRP和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cy和hs-CR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SOD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体积、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6)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92%)与对照组(1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硫辛酸、甲钴胺和木丹颗粒3种药物联合治疗DPN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感知异常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Hcy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性,联合用药临床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木丹颗粒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0例DPN患者分为3组,分别以A、B、C 3组命名,其中A组给予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B组采用木丹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治疗,C组则采用木丹颗粒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比较各组治疗4周后临床效果,并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统计各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神经功能传导速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与B、C两组相比,A组的下肢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正中神经、胫神经SNCV改善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T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评分均有所减少,但3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血清Hcy、hs-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Hcy、hs-CRP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A组Hcy、hs-CRP较低于B、C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木丹颗粒联合不同西药治疗DPN均可取得满意效果,其中可选择的药物有甲钴胺、依帕司他、胞磷胆碱钠,但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对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效果更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92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治疗,疗程12周.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Klotho蛋白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BG)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腓肠神经SNCV均较治疗前增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OD及Kloth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A1c、FBG、2 h PB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9.13%vs.73.91%)和中医症候总有效率(69.57%vs.63.04%)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片可改善DPN患者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木丹颗粒(糖末宁)治疗糖尿病及多种并发症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据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木丹颗粒是国内第一个上市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中成药,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于世家教授自主创新研发,其前身是糖末宁煎剂,已有多个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对DPN的疗效和作用机理.近年来,不断有新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木丹颗粒(糖末宁)对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血脂异常症、糖尿病伴颈动脉硬化、糖尿病足、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治疗作用.这可能与木丹颗粒(糖末宁)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减轻血管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的多靶点作用机制有关.木丹颗粒(糖末宁)对糖尿病及多种并发症的治疗作用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但需进行更深入、更科学的研究以明确其作用和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例胰岛素致相关急性痛性神经病变的案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1例29岁男性患者,既往体健,主因手足及双下肢剧烈疼痛2个月入院.入院后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初次诊断为"糖尿病",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联合格列美脲片降糖治疗18 d后,空腹血糖从23.14 mmol·L-1降至6 mmol·L-1.之后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足剧烈针刺样疼痛,自行服用洛芬待因片,普瑞巴林胶囊,疼痛稍缓解.患者入院,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早餐前28 ~ 34 IU、晚餐前18 IU)降糖治疗,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qd)、甲钴胺注射液(500 μg,qd)、普瑞巴林胶囊(75 mg,bid)营养神经、止痛治疗.患者血糖控制可,四肢疼痛缓解不明显,行动受限.12月2日加用依帕司他胶囊(50 mg,tid)、木丹颗粒(1袋,tid)抗痛性神经病变治疗,心理科会诊加用度洛西汀肠溶胶囊(60 mg,qd)抗抑郁治疗.之后患者情绪较前平稳,疼痛较前明显好转,行动不受限制,出院.临床药师考虑该患者的急性痛性神经病变为胰岛素快速降糖治疗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方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不同方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2月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2例.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钴胺,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C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与α-硫辛酸.比较三组治疗前与治疗10d后血糖、血脂、振动觉、压力觉、温度觉、踝反射、症状评分、不良反应.结果:C组治疗10d后左侧下肢与右侧下肢感觉振动阈值(VPT)分别为(15.24±2.95)V、(15.07±2.75)V显著低于A组与B组,B组左侧下肢与右侧下肢VPT分别为(17.39±3.63)V、(17.11±3.21)V显著低于A组的(19.62±3.14)V、(19.35±2.87)V.B组与C组治疗10d踝反射异常率分别为18.8%、15.6%显著低于A组的43.8%.结论:木丹颗粒联合α-硫辛酸、甲钴胺可以促进受损神经组织修复,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木丹颗粒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木丹颗粒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木丹颗粒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腓总神经、右腓总神经、左胫神经、右胫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中治疗中应用木丹颗粒,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糖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木丹颗粒联合ARB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联合ARB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 将8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木丹颗粒和缬沙坦,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肾功能、肾脏血流动力学以及RAAS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UA1b)水平及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试验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双肾主动脉(MRA)和叶间动脉(IRA)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max)、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Vdmin)明显增加(P均<0.05),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明显降低(P均<0.05),且试验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木丹颗粒联合ARB类药物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糖代谢及肾功能,疗效确切,机制可能与改善肾血流动力学,阻断RAAS过程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木丹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对比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名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分为3组,分别予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木丹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木丹颗粒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临床症状及TCSS评分均有所改善,各组间比较无差异;与治疗前相比,各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且木丹颗粒联合甲钴铵治疗组对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较其余两组更显著,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胞磷胆碱钠治疗DPN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对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效果更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卡马西平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卡马西平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疗效.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糖尿病合并PDPN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挂号单双数分组,A组26例使用甲钴胺(0.5 mg/次,3次/d)、卡马西平(0.1g/次,3次/d),B组26例在A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治疗(7g/次,3次/d),两组给予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观察用药4周后患者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统计治疗期间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情况,对治疗前后病情变化进行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B组治疗率为88.46%,高于A组85.0%,P<0.05;入院时患者神经反射功能测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B组正中神经、胫神经MNCV、SNCV评分高于A组,P<0.05;入院时两组TSS、TCSS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TSS、TCSS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临床对PDPN患者治疗时以木丹颗粒、甲钴胺、卡马西平中西联合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理想,病情得到良好控制、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