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ICU 4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石家庄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中药处方进行数据分析,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运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方法:将河北省中医院重症医疗队2021年1月7日至3月4日在河北省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的确诊为新冠肺炎的48例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型、既往史以及住院期间首诊和复诊的全部中药处方。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建立数据库,用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对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48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62.4±13.7)岁;病情普遍偏重,其中普通型17例、重型25例、危重型6例;大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共纳入有效处方146张,涉及方剂59首、中药115味。对146张处方进行使用频次(使用率)分析显示,新冠肺炎患者常用方剂为清肺排毒汤(30次,20.55%)、宣白承气汤(10次,6.85%)、达原饮(10次,6.85%);常见中药为甘草(80次,54.79%)、茯苓(76次,52.05%)、石膏(70次,47.95%)、苦杏仁(70次,47.95%)、麻黄(57次,39.04%)、黄芩(56次,38.36%)、陈皮(53次,36.30%)、广藿香(50次,34.25%)、白术(50次,34.25%)、柴胡(43次,29.45%)。中药功效以清热解毒(129次)、清热泻火(129次)、利水渗湿(110次)为主;药性以温(509次)、平(287次)、寒(235次)为主;药味以辛(765次)、甘(654次)、苦(626次)为主;归经以肺(1 096次)、脾(785次)、胃(687次)为主。关联分析显示,共17对药物组合,其中支持度排在前3位的药对分别为苦杏仁-石膏(0.43)、麻黄-苦杏仁(0.38)、陈皮-茯苓(0.36)、麻黄-石膏(0.36)。聚类分析显示,共有3个聚类药物组合,分别为麻黄、苦杏仁、石膏,广藿香、茯苓、陈皮、白术,以及黄芩、炙甘草、枳实、泽泻、柴胡、生姜、桂枝;核心药物由茯苓、柴胡、陈皮、白术、广藿香、苦杏仁、黄芩、石膏、麻黄、甘草组成。结论:中老年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正虚毒损,病机演变迅捷,湿浊毒邪多闭肺困脾、枢机不利,甚者内陷营血、阴竭阳脱;治以化浊解毒为要、补气养阴为则,使邪去而正气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泽泻篇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神农本草经》记载泽泻:"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以《神农本草经》中泽泻的主治作用为线索,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泽泻的应用.泽泻主治消水,消心下之水,常与白术配伍,以泽泻汤为代表方;消膀胱之水,常与茯苓、白术、桂枝等药配伍,以五苓散为代表方;消腰下之水,常与牡蛎、栝楼根、葶苈子等药配伍,以牡蛎泽泻散为代表方;消肾脏之水,常与生地黄、山茱萸等药配伍,以肾气丸为代表方;消血中之水,常与当归、芍药等药配伍,以当归芍药散为代表方.泽泻可调养五脏,培补正气,"养五脏,益气力,耳目聪明",常与生地黄、山药等配伍,以肾气丸为代表方;"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常与茯苓、甘草、桂枝等药配伍,以茯苓泽泻汤为代表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用药网络、靶点网络和分子对接技术的中药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用药机制探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通过整合用药网络及靶点网络分析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组方规律及其具体药理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血瘀"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医学网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中提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方药并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用药网络相关分析,筛选出核心药对及核心处方;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筛选出核心处方药物的有效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糖尿病肾病的靶点,并取两者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 软件及相关插件构建药物-有效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及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聚类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最终纳入 229 篇文献,筛选出 172 首方剂,涉及 379 味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方药中的高频药物药性多平、寒、微寒、温,药味多辛、甘、苦.常用配伍是丹参与黄芪、泽泻与茯苓、当归与黄芪.用药网络分析得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的核心处方为六味地黄汤合当归补血汤加丹参、金樱子、芡实.核心处方的关键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泽泻醇B、芒柄花素等,核心靶点为细胞骨架肌动蛋白(ACTB)、Janus激酶 2(JAK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VCAM1)、白细胞介素-4(IL-4)等关键蛋白靶点,可能参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网络药理学所预测的核心靶点中的JAK2、ICAM-1、VCAM1、IL-4 与关键活性成分稳定结合.结论:中医药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的核心处方可通过多个活性成分,作用于多靶点、多通路发挥疗效,可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药物的应用及研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一气周流"理论论治脑鸣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脑鸣发病的核心为中气斡旋失司,脾虚湿盛;木郁金滞,风痰瘀化生是脑鸣进展的关键;肾虚水寒,寒水侮土,浊毒阻窍是脑鸣最终的发展形态.脑鸣的治疗强调健脾祛湿,复中土斡旋之枢,方用术甘苓泽汤合黄芽汤加减一以贯之;进展期宜健脾为先,以上方为基础,同时疏肝肃肺,运金木升降之轴,针对风痰瘀予疏肝清风、化痰降浊、理气行滞之法;脑鸣的终期予天魂汤加减温肾补脾,同时化痰逐瘀解毒.如此方可把握脏腑气机变化,使一气周流循环有序,脑鸣即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为DR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 筛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9月1日期间公布公告网站中治疗DR的中药复方专利,将药物组成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软件的数据挖掘板块对药物的应用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学软件对中药复方中的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76首,涉及中药175味,使用频次排名依次为黄芪、丹参、枸杞子、生地黄、三七、山药、葛根、菊花等.涉及药物药性以微寒、寒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所得药对主要有4类,分别为益气活血类、滋补肝肾类、活血化瘀类和益气养阴类.聚类分析得到治疗DR的类方有"枸杞子、菟丝子、菊花、车前子、川芎、密蒙花、女贞子""当归、牡丹皮""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白术"等.结论 中药复方治疗DR强调标本兼治,注重肝脾肾同调,气血水并治,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佐以利水渗湿、凉血止血治法,常用当归补血汤、增液汤、二至丸、驻景丸、杞菊地黄丸、四物五子丸、五苓散、生蒲黄汤等方剂加减,可为DR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探析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证治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证治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 2012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 月 1 日关于中医药治疗MAFLD的中文文献,严格遵循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 225 篇文献,对其证候、证素、治法、用药进行多维度评价.结果:MAFLD临床多见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湿热内蕴证、痰湿内盛证、湿浊内蕴证 5 个证型;以气滞、气虚、血瘀、湿、痰、热为主要证素;以活血、化湿、健脾、疏肝、化痰为主要治法;常用药物有山楂、茯苓、泽泻、白术、柴胡、丹参、陈皮、决明子、甘草、半夏等,使用剂量多在 10~15 g之间;常涉及二陈汤、四逆散、四君子汤、越鞠丸等.结论:气滞、气虚、血瘀、湿是MAFLD发病的关键,以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攻补兼施是MAFLD的基本治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基于中气升降理论辨治银屑病
编辑人员丨2024/1/13
基于中气升降理论,认为阳虚水湿、中气失常是银屑病的核心病因病机;木郁血滞、肺金津枯为银屑病常见病机演变;银屑病后期常呈现虚实兼挟、寒热错杂的病机特点.治疗予温阳化湿以复升降,根据病性及病位择方选用甘姜苓术汤、泽泻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等;泄肝理肺以畅气机,常以小柴胡汤、丹栀逍遥散为基础加减;清心补肾以调阴阳,方用自拟畅中汤.以中气升降理论为指导,平调寒热、斡旋中土,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四维周转,可为银屑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苓桂术甘汤调控自噬对多柔比星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肝细胞癌的增效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苓桂术甘汤(LGZG)通过调控自噬增强多柔比星(DOX)的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肝细胞癌(NAFLD-HC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NAFLD-HCC组、LGZG组、DOX组、DOX+LGZG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溶液(50 mg/kg)和喂养高脂饲料相结合的方法建立NAFLD-HCC小鼠模型;空白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建模后,各给药组分别灌胃LGZG水提液(20 g/kg)和/或腹腔注射DOX溶液(8 mg/kg),空白组、NAFLD-HCC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4周.在模型建立及药物干预期间,监测小鼠的一般情况.药物干预结束后,检测小鼠体重、肝重及肝脏系数;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和纤维化程度;检测小鼠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含量,肝脏组织中增殖标志物Ki-67、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以及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苄氯素1(Beclin1)、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NAFLD-HCC组小鼠随着给药时间延长活动逐渐减少,精神萎靡,毛发蓬乱无光泽,体重显著降低(P<0.05),肝重有上升趋势,肝脏系数显著增加(P<0.05);小鼠肝脏组织炎症细胞大量浸润,部分细胞出现气球样变及小细胞性增生的病变,肝脏纤维化程度加重;血清中TC、TG、LDL-C水平及AFP、CEA含量均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Ki-67、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Bax蛋白表达水平有降低趋势;肝脏组织中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LC3Ⅱ/LC3Ⅰ比值有所降低,P62蛋白表达水平有所升高.与NAFLD-HCC组比较,DOX组、LGZG组及DOX+LGZG组小鼠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DOX联合LGZG的干预效果优于DOX.结论 LGZG联合DOX能够协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增强NAFLD-HCC化疗敏感性,有效减缓NAFLD-HCC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细胞自噬的发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对156例葡萄膜炎黄斑水肿患者中医证型及方药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通过对葡萄膜炎黄斑水肿(UME)的常见中医证型及方药进行了归纳总结,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22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采用中医药治疗的门诊及住院UME患者的病历资料,建立数据库.根据病历中记录及中医常见证型分类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对方剂中每味中药的功效进行归类,将各类中药所占百分比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 (1)共得出中医证型9种,排名前5位依次为脾肾阳虚型、肝胆火炽型、肝经风热型、阴虚火旺型、肝郁气滞型.(2)涉及到的中药共有83味,总频次1,335次,前5位的中药有黄芪、茯苓、甘草、薏苡仁、泽泻.高频药物主要功效构成,排名前5类依次为健脾利水类、益气健脾类、温补肾阳类、疏风清热类、益气养血类.(3)根据使用频次,排名前5的经典方剂依次为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真武汤、龙胆泻肝汤、知柏地黄丸.结论 UME中医证型与其所处不同时期和诱发类型有关,临床以脾肾阳虚、肝胆火炽等证型常见,而痰瘀互结、气血不足、肝郁气滞常作为兼证出现.用药上以温阳健脾利水、清热泻火、祛湿滋阴等药物为主,此外也应兼顾气血不足、痰瘀、气滞等兼症的辨证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汤剂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尝试以古籍性味归经为依据分析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汤剂用药规律.方法:以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CHKD中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文献为基础,运用SPSS 22.0与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算法分析药物组成及用量.结果:①发现高频性味为寒、温,甘、苦,归经为肝、脾经.②得到9味高频药物,分别是泽泻、白术、丹参、山楂、茯苓、半夏、陈皮、黄芪、决明子,与既往研究结论较为一致.③得到潜在药物组合7对.结论:①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甘温益气健脾,苦寒清热燥湿是目前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的主流治疗方法.②痰饮形成可能不止包括水液代谢障碍,可能也涉及食物消化吸收利用排泄的异常.③本次数据挖掘支持从肝脾论治血脂异常的观点.④决明子、荷叶,山楂、决明子等组合或可作为代茶饮,用以防治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⑤泽泻、白术、丹参、山楂、茯苓、半夏、陈皮、黄芪、决明子为治疗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的常用药物,其中泽泻、丹参、白术尤为常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