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尿管支架表面载铜涂层抗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输尿管支架表面载铜涂层的抗菌性能及其生物相容性,以确定最适宜的载铜水平。方法:利用聚多巴胺(PDA)及二甲胺基甲硼烷(DMAB),在聚氨酯(PU)支架表面构建具有不同铜含量的载铜PDA涂层。通过平板计数法,研究涂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情况;采用扫描电镜,研究涂层表面的细菌黏附情况;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菌在涂层表面的活/死情况;利用细胞增殖试验,将样品与L929细胞共培养,研究载铜涂层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载铜样品分别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24 h后,其抗菌率均超过90%,且随着涂层中铜含量的增加,抗菌性能提升。载铜样品表面黏附的细菌量明显较低,且多数为死细菌。当所用涂层制备液中的铜含量为0.25~1 g/L时,载铜涂层表面的细胞增殖率高于80%,材料无细胞毒性。结论:涂层制备液中的铜含量为1 g/L时,可以制备出兼具优异的抗菌性能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载铜PDA涂层,形成一种潜在的输尿管支架涂层制备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空气过滤器抗菌抗病毒性能评价标准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环境的工作者以及人群聚集的地方,对高效的空气净化和微生物气溶胶杀灭技术具有现实需求,空气过滤设备的应用是目前日常洁净空气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具备抗菌抗病毒功能的空气过滤器引人关注,但空气过滤器的抗菌抗病毒功能的实际使用效果尚不明确,其性能指标如对微生物的过滤效率、对微生物的去除效果等相关研究也很少,也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和检测方法.市场产出的骤然扩张,更需要科学、严格的标准监管,空气过滤器抗菌抗病毒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标准对规范空气净化市场和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回顾了国内外空气过滤器标准的发展,对其抗菌抗病毒的净化性能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我国空气过滤器抗菌抗病毒性能评价标准体系的发展提出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种多肽生物消毒剂消毒相关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研究一种多肽新型生物消毒剂杀菌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方法,对某多肽新型生物消毒剂的消毒相关性能进行观察.结果 用浓度为5 500 mg/L的该多肽生物消毒剂溶液作用10 min,对悬液内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对白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4.0.该消毒剂最高使用浓度5倍溶液对大鼠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值均>5 000 mg/(kg·bw),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为无刺激性;未见皮肤变态反应;V79细胞基因突变试验结果为阴性;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致畸指数<10.结论 该多肽生物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属于实际无毒级物质,无刺激性和致突变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一种免洗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性能的相关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检测一种免洗速干过氧化氢-乙醇手消毒剂的消毒相关性能及毒性.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理化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方法,检测该消毒剂对细菌、真菌及病毒的杀灭性能及其安全性.结果 该手消毒剂以过氧化氢和乙醇为主要复合杀菌组分,过氧化氢含量为1 470 mg/L,乙醇含量为体积分数80.1%.用该手消毒剂原液作用0.5、1.0、1.5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均>6.00,对白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5.00;对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疫苗株的平均灭活对数值>4.00;用该手消毒剂原液作手擦拭消毒,作用 1 min对手上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1.00.该手消毒剂密封包装经 37℃储存 3个月,其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率均<10%;该手消毒剂的皮肤刺激试验结果表明属无刺激性;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对小鼠的毒性属实际无毒;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呈阴性.结论 该过氧化氢-乙醇手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病毒均具有快速杀灭效果,属实际无毒级物质,其储存性能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电催化制过氧化氢消毒液物种成分分析及消毒性能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索电催化制过氧化氢过程物种成分并观察其对 3 种指示菌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气体扩散流动电解池制备过氧化氢消毒液,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PR)检测活性氧种类及变化规律,并与市售过氧化氢对比,观察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3 种微生物指示菌的消毒效果.结果 电催化制过氧化氢消毒液中除过氧化氢外,还存在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单线态氧 3 种亚稳态活性氧,其比例约为 5:3:1,且在电催化制结束后约 1 h内 3 种新生态活性氧含量均可维持在较高水平;电催化制过氧化氢消毒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在消毒作用1、5和30 min时对3种微生物指示菌能满足杀灭对数大于5.0的消毒作业要求.结论 电催化制过氧化氢消毒液在产生过氧化氢同时生成多种活性氧,可以有效提高杀灭微生物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一种新型口腔黏膜消毒液消毒相关性能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一种口腔黏膜消毒液消毒相关性能,为实际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对某口腔黏膜消毒剂消毒相关性能进行观察.结果 该消毒液为电解产生,其原液含有效氯120 mg/L.该口腔黏膜消毒液原液作用10 s对悬液内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异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念珠菌和幽门螺旋杆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原液作用30 s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及肠道病毒71型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4.00.原液对完整皮肤、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急性眼刺激试验强度为无刺激.结论 该口腔黏膜消毒液对多种细菌繁殖体、病毒和真菌均有快速杀灭效果,属实际无毒级物质,对皮肤、黏膜无刺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高效过滤灭菌单元对管道送风的杀菌效果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高效过滤灭菌单元对管道送风的杀菌情况.方法 通过构建高效过滤灭菌单元,建立了灭菌单元性能试验装置,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种,研究了紫外线灯对H12级高效过滤器迎风面截留细菌的杀灭效果,测试了高效过滤灭菌单元的杀菌效率.结果 高效过滤器与紫外线灯同时使用时,过滤器迎风面上的截留细菌存活量比过滤器单独使用时减少了 95.7%,紫外线照射时间延长10 min后过滤器迎风面细菌被全部灭活.结论 紫外线可以有效防止细菌在过滤器上孳生繁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某复配型季铵盐消毒剂低温下的消毒效果及相关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研究以乙二醇为防冻剂的某种复配型季铵盐消毒剂在低温下的消毒效果及其金属腐蚀性和毒性.方法-18℃条件下,500 mg/L复配型季铵盐消毒剂分别对试验菌作用3、6和9 min,评价其消毒效果;通过对不锈钢、碳钢、铜、铝的腐蚀速率评价其金属腐蚀性,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和急性眼刺激试验进行消毒剂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结果-18℃条件下,500 mg/L消毒剂作用9 min,对载体上的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对数值分别为3.46和>6.04;对不锈钢、碳钢、铜、铝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003 5、0.013 8、0.015 2和0.007 5 mm/a;5倍浓度低温应用液对雌雄小鼠急性经口LD50均>5 000 mg/(kg·bw),对家兔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和急性眼刺激试验均属无刺激性.结论 该复配型季铵盐消毒剂在低温下有较强的杀菌效果,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优于大肠埃希菌;对不锈钢和铝基本无腐蚀,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口腔环境响应性的银纳米颗粒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开发一种基于淀粉有机模板的银纳米颗粒(silver nanoparticles,Ag NPs),该AgNPs在口腔龋损酸性微环境中响应性释放,通过杀灭病原菌抑制生物膜形成和破坏已成熟生物膜的双重抗菌能力,为龋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以可溶性淀粉为绿色稳定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硝酸银为银前驱体,使用一锅法制备得到淀粉负载的Ag NPs.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对Ag NPs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细菌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探究其抗菌能力、使用结晶紫染色探究其抑制生物膜形成能力、通过细菌活死染色探究其破坏成熟生物膜能力.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计显示的特征峰和透射电镜图像均表明成功合成了均匀分散在淀粉模板的球形Ag NPs,菌落计数结果显示,在α-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模板酶解后释放Ag NPs,对变形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P<0.001),而未经α-淀粉酶作用的淀粉负载的Ag NPs则与对照组结果相比,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晶紫染色结果和细菌荧光显微镜观察图像表明,淀粉负载的Ag NPs具有抑制变形链球菌形成生物膜和破坏成熟生物膜的作用.结论 使用简单的一锅法绿色合成的淀粉负载的Ag NPs,能在口腔中α-淀粉酶的作用下被释放,杀灭变形链球菌、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同时还能破坏成熟的生物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一种铜基纳米材料的抗菌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8
目的 研究一种铜基纳米材料的抗菌性能及其抗菌效果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贴膜法测试该铜基纳米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性能,研究有机干扰物、温湿度和化学中和等条件对该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 在温度37℃、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作用1 h,该铜基纳米材料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杀灭对数值分别>6.71和>6.3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加入3%牛血清白蛋白,对其杀灭对数值下降至5.87;在降低温度(20℃、90%)和湿度(37℃、30%)的条件下,对其杀灭对数值分别下降至2.78和3.59;使用D/E中和剂后,对其杀灭对数值下降至4.15.结论 该铜基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但有机物和环境温湿度变化均会影响其抗菌效果,评价时使用中和剂也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