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桂贤教授运用调气和中法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调气和中法的理论内涵、临证运用进行概述,进而指出调气和中为治疗脾胃病之法则.方法 解析脾胃病的病因病机,以中医典籍论著为参考,以临证验案为依据,对李桂贤教授运用调气和中法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进行探讨.结果 李桂贤教授提出脾胃病之病机终不离气机失调、气血失和的观点,以“调气和中”为法治疗脾胃病,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结论 李桂贤教授运用调气和中法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值得推广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李桂贤运用柴芍六君汤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3/8/6
李桂贤教授临证时总以顾护脾胃,重视气机升降为要.柴芍六君汤本为主治慢惊风之方,具有健脾益气,调和肝脾之功.但经过李桂贤教授在原方基础上或化裁,或以此方为基础合用他方,将之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妇科、神经系统疾病,往往收效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李桂贤论治“阴虚怕冷”证学术思想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析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李桂贤教授论治阴虚怕冷证型的学术思想.方法:从内经亢害承制理论深入剖析阴虚怕冷的病机,并以历代经典论著为依据,结合临床医案,对李桂贤教授论治阴虚怕冷证型学术思想展开讨论.结果:李桂贤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阴虚怕冷在病机演变过程中终不离乎脾肾之本、营卫之标、精气相生的观点,符合本病证的发生及转归特点,以“填精益髓”“滋脾肾阴”“和营透热”“调气和卫”治疗本证的经验,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结论:李桂贤教授首创论治阴虚怕冷证型学术思想和成功经验值得推广,对于医师在临床上辨识真假证候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名老中医李桂贤特色用药拾萃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全国名老中医李桂贤教授临证医案为基础,探析其临证特色用药及对药配伍.素馨花清疏和润、表里通调且善疏肝气和调胃络;木蝴蝶疏气令调、散收兼备又能和胃利咽养阴生肌;布渣叶消食导滞、解表清里且有清湿止泻之功,三药具为轻清流动、芳香平和之品,兼有调气和中之功,由临证用药窥见其治病理法,总结其特色用药并由药推及其治病立法以"和"为纲的思路指导临床,疗效显著,其特色用药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李桂贤教授辨治呃逆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李桂贤教授认为,呃逆总由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所致,并常与肺气是否通降、肝气是否条达、肾气是否摄纳有关.根据寒热虚实病性,辨证论治,强调舌诊,重视调畅情志.临床治疗以调气和胃、降逆止呃贯穿始终,应用自拟调气降逆汤,结合穴位点按,调气为本,降逆为标,结合实际症状合理遣方用药,获效良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李桂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胃食管反流病病机终不离脾胃为本、四旁为末、湿燥相因.治宜调气和中、中病旁取、清润消导;病证相和以辨,辨酸亦有阴阳、寒热之分,热者寒之,寒者温之,兼顾随证用药之法.气调以平,而以脾胃为本;中病旁取、执两用中,而致平和;清润消导、通补兼施,升降复而反流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李桂贤运用甘露消毒丹治疗不明原因反复发热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李桂贤教授从湿温论治不明原因反复发热,注重利湿化浊,分消湿热毒邪,常用甘露消毒丹化裁治疗,可覆杯而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