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杠柳毒苷通过诱导细胞自噬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编辑人员丨2周前
检测杠柳毒苷(periplocin,PP)对前列腺癌细胞(prostate cancer,PCa)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体外培养前列腺癌DU145和PC3细胞,CCK8实验、克隆形成、3D基质胶侵袭实验检测杠柳毒苷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等作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 33258染色、Western blot实验确定杠柳毒苷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诱导凋亡小体形成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RNA-Seq转录组测序检测杠柳毒苷对前列腺癌细胞基因表达谱影响;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杠柳毒苷对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影响;Western blot、EG-FP-LC3B融合蛋白表达细胞检测杠柳毒苷对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对细胞自噬体形成的影响;构建裸鼠荷瘤模型检测杠柳毒苷对前列腺癌细胞体内生长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杠柳毒苷可浓度依赖性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及迁移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小体产生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改变前列腺癌细胞基因表达谱;浓度依赖性提高前列腺癌细胞内ROS水平,上调自噬标志蛋白LC3B和Beclin-1表达,下调自噬降解标志蛋白p62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本研究发现PP可抑制PCa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为PP诱导前列腺癌细胞自噬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苗药黑骨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苗药黑骨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文献搜集苗药黑骨藤的化学成分,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和Swiss ADME数据库筛选黑骨藤的主要活性成分,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EA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AD相关靶点,经Venny2.1.0获取成分-疾病交集靶点,结合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8.0 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再借助HIPLOT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 Tools1.5.6软件将潜在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苗药黑骨藤的活性成分共 24 个,对应靶点 574 个,1 513个AD靶点,交集靶点159个;GO分析得到2 661条生物过程,587 条分子功能,311 条细胞成分;KEGG分析得到AD主要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性疾病途径、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癌症中的蛋白多糖等相关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山柰酚、槲皮素、汉黄芩素、丹参酮ⅡA、杠柳苷元等与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SR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蛋白等具有较强结合能力.结论 通过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及分子对接验证,筛选出黑骨藤抗AD的有效成分,并探究其抗AD作用机制,为苗药黑骨藤抗AD的新药开发和应用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中医药调控胃癌细胞凋亡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密切相关.中医药在胃癌的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可以通过多个信号通路促胃癌细胞凋亡.如四藤方、山慈菇、蛇六谷等中药可通过线粒体通路促胃癌细胞凋亡.抗癌灵、南蛇藤、重楼总皂苷等中药可通过死亡受体通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木犀草素、杠柳毒苷、榄香烯等中药可通过调控MAPK通路促胃癌细胞凋亡.南蛇藤、蟾蜍灵、木犀草素等中药可通过影响PI3K/Akt通路促胃癌细胞凋亡.熊果酸、紫杉醇和冬凌草甲素衍生物Geridonin可以通过Pten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七总皂苷对杠柳毒苷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定量分析方法,考察三七总皂苷对杠柳毒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影响.[方法]将18只大鼠随机分成杠柳毒苷单独给药组、杠柳毒苷和低剂量三七总皂苷配伍组、杠柳毒苷和高剂量三七总皂苷配伍组,大鼠连续口服给药7 d,在最后1次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的时间点从眼底静脉丛取血,采用LC-MS/MS法,以补骨脂素为内标,测定大鼠体内杠柳毒苷的含量,并运用DAS 1.0软件计算待测物的药动学参数.[结果]杠柳毒苷在1~500 n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符合要求.药动学结果表明,杠柳毒苷配伍三七总皂苷后,杠柳毒苷在大鼠血浆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AUC0-t、AUC0-∞与杠柳毒苷单独给药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LC-MS/MS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杠柳毒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三七总皂苷对杠柳毒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存在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苗药黑骨藤多指标的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苗药黑骨藤中绿原酸和杠柳毒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Xtimate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 μL.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根据药材样品中绿原酸和杠柳毒苷的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绿原酸、杠柳毒苷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40 6~1.8 μg(r=0.999 4)、0.016 8~2.3 μg(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5.0%;定量限分别为0.918 0、0.084 3 μg/mL,检测限分别为0.102 0、0.025 3 μg/mL;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66%~104.00%(RSD=0.53%,n=6)、96.44%~100.79%(RSD=1.73%,n=6);耐用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0%.18份药材样品可聚为三大类,即S2、S4、S10、S12、S14~S18聚为一类, S1、S3、S5~S7、S9、S11、S13聚为一类,S8为一类.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黑骨藤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不同产地黑骨藤药材中绿原酸和杠柳毒苷的含量有较大差异,各成分含量与产地有一定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UPLC-Q-TOF-MS法分析苗药黑骨藤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黑骨藤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为进一步阐明黑骨藤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方法:以70%乙醇为溶剂制备黑骨藤提取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流动相为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负离子扫描模式下检测.通过碎片离子信息、相关文献以及对照品比对,确定黑骨藤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在黑骨藤提取物中共分离出了23个化合物,并确定了9个化合物.其中,5、8、9、16、17、18、22、23号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分别确定为5-O-咖啡酰基奎宁酸、3-O-咖啡酰基奎宁酸、4-O-咖啡酰基奎宁酸、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杠柳毒苷、杠柳苷元;13号峰通过碎片离子和文献比对推断为(1S,3R,4R,5R)-3-{[(2E)-3-(3,4-dihydroxyphenyl)-2-propenoyl] oxy}-1,5-dihydroxy-4-{[(2E)-3-(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2-propenoyl]oxy}cyclohexanecarboxylic acid.结论:建立的UPLC-Q-TOF-MS法可以快速、高效、准确地分析黑骨藤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黑骨藤血清药物化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黑骨藤的血清药物化学进行研究,探讨黑骨藤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UPLC-Q-TOF-MS技术,以及Data Analysis和Metabolite Detect等软件分析,通过比对黑骨藤提取物、含药血清、空白血清指纹图谱以及空白血清与含药血清的差异图谱,根据质谱所提供的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以及与对照品的比较,判定口服黑骨藤提取物后在大鼠体内的人血成分.结果:口服黑骨藤提取物后,从血清中检测出17个人血成分,其中10个为原型成分,7个为代谢产物.鉴定了其中7个原型吸收入血成分,依次为5-O-咖啡酰基奎宁酸,4-O-咖啡酰基奎宁酸,3-O-咖啡酰基奎宁酸,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杠柳毒苷.结论:这些入血成分可能是黑骨藤在体内直接作用的物质,有助于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实时荧光定量PCR联合高通量测序分析杠柳毒苷与三七总皂苷配伍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法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杠柳毒苷和不同比例三七总皂苷配伍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杠柳毒苷单独给药组(A组)、杠柳毒苷和低剂量三七总皂苷配伍组(B组)、杠柳毒苷和高剂量三七总皂昔配伍组(C组),每组5只.按杠柳毒苷10 mg/kg、三七总皂苷0.74和2.22 g/kg(分别相当于香加皮与三七的配伍比例为1:1和1:3)的剂量ig给药,连续给药7d.给药结束后收集大鼠粪便,进行qRT-PCR反应和高通量测序.结果 qRT-PCR结果表明,与杠柳毒苷单独给药组比较,杠柳毒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后,总菌、拟杆菌的相对含量显著升高(P<0.05、0.01),而乳酸杆菌的相对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微生物群落结构上,杠柳毒苷配伍三七总皂苷后,拟杆菌的相对丰度明显升高而乳酸杆菌的相对丰度呈现降低的趋势;在肠道菌群多样性上,3组样品的多样性指数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杠柳毒苷和不同比例的三七总皂苷配伍后,可对大鼠肠道中的总菌、乳酸杆菌及拟杆菌产生一定影响,但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不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杠柳毒苷、杠柳次苷及杠柳苷元生物药剂学分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采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al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对杠柳毒苷、杠柳次苷及杠柳苷元进行生物药剂学分类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和计算机预测软件Pipeline Pilot 8.5、ChemDraw研究杠柳毒苷、杠柳次苷和杠柳苷元的溶解性和渗透性,根据实验值和预测值利用BCS分类方法对3者进行分类.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杠柳毒苷、杠柳次苷和杠柳苷元均为BCS Ⅲ类药物,与不同软件预测的分类结果存在差异.基于ClgP的渗透性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基于lgCs的溶解性及基于AlgP、lgD的渗透性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反.结论 杠柳毒苷、杠柳次苷和杠柳苷元均为BCS Ⅲ类药物,3者溶解性依次降低,但仍都属于高溶解性成分.3者的渗透性是影响其吸收的关键因素.基于化学结构对甲型强心苷类药物活性成分进行的生物药剂学属性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对含此类成分的中药制剂的口服吸收进行BCS研究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时建议采用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校正,增加结果的可靠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七总皂苷对杠柳毒苷代谢产物杠柳次苷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杠柳毒苷代谢产物杠柳次苷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杠柳毒苷单独给药组、杠柳毒苷与低剂量三七总皂苷配伍组、杠柳毒苷与高剂量三七总皂苷配伍组3组,每组6只.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d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样品,测定血浆中杠柳次苷的含量,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三七总皂苷配伍杠柳毒苷后,杠柳毒苷代谢产物杠柳次苷在大鼠血浆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0-t、AUC0-∞与杠柳毒苷单独给药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三七总皂苷与杠柳毒苷配伍使用可使杠柳毒苷代谢产物杠柳次苷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发生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