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Tcm-MIBI SPECT/CT显像对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增益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拟探讨99Tc m-MIBI(甲氧基异丁基异腈)SPECT/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效能及其相关因素,以及MIBI断层融合显像的增益价值.方法 入组标准:①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3年6月间临床怀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②在本院行甲状旁腺切除术;③在术前2周内行99Tcm-MIBI SPECT/CT甲状旁腺显像.由2位核医学科高年资主治医师共同阅片,观察MIBI平面及断层图像,分析记录病变特点及同机CT显示的骨质改变.结果 符合筛选条件并最终入组的患者共100例,共切除165个病灶,包括甲旁亢病灶112枚.MIBI平面显像与断层融合显像诊断甲旁亢病灶的灵敏度、特异性、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07%、87.03%、53.10%、91.36%和55.29%和85.71%、87.03%、72.74%、93.20%和74.60%.MIBI平面显像阳性组患者的血清PTH(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清ALP(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MIBI断层融合显像显示出96个真阳性病灶中,其中76个病灶在CT表现为密度均匀的类圆形或椭圆形结节,17个病灶伴囊性改变,3个病灶伴钙化.另外,MIBI断层融合显像发现了8枚异位甲状旁腺腺瘤.MIBI平面显像阳性组的甲旁亢病灶的长径、PPD(垂直直径的乘积)均大于显像阴性组;MIBI平面显像阳性组较阴性组更易出现颅骨皮质变薄及颅骨增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LP水平与颅骨CT值、颅骨皮质变薄、颅骨增厚及有无骨质吸收灶之间均存在相关性.结论 MIBI显像对甲旁亢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提高了传统平面显像的诊断准确率,同时有助于对甲旁亢病灶提供准确定位.同机CT显示的骨骼特点为甲旁亢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田嘉禾同志生平介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临床核医学正电子成像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核医学科原主任医师、教授田嘉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7月21日12时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模拟核医学临床成像模体及其性能评价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核医学成像设备的质量控制是保障核医学成像质量和安全的必备工作,模体是核医学成像设备质量控制、性能比较、多中心临床试验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模体从结构单一向模拟临床真实条件发展,结合现代化技术提供不同的形式。不同种类模体具有独特的优势与适用情形。本文通过调研并综述核医学成像所用的常用模体及性能评价指标,为核医学设备质量控制及临床科研选用模体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产核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年来,国家对医疗机构建设和医疗行业发展的不断投入,对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国产医疗设备得到创新发展及推广应用。同时核医学普及率及临床需求的逐渐提高,使国产核医学设备数量大幅增加,在PET/CT、PET/MR及SPECT/CT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创新及发展。笔者就目前国产核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情况及现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化疗药物对心脏的毒性损害逐渐成为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在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利用影像技术早期监测和准确评估心肌损伤及心脏功能,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及时调整给药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防止继发的心脏损害尤为重要。超声、心脏MR、CT及核医学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筛查、诊断、评估和监测等的价值各有所长。笔者总结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新技术对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应用价值及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进行早期干预和改善预后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江苏省2020年核医学诊疗资源和应用调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江苏省医疗机构临床核医学诊疗资源和应用基本情况,了解其分布特点,简要评估核医学资源和应用分布公平性。方法:采用在线问卷调查形式,对全省开展临床核医学诊疗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包括核医学显像设备数量、型号、防护资源数量、核医学科人员数量和开展核医学诊疗应用频数。结果:2020年江苏省开展核医学诊疗医疗机构共67家,从业人员727人;全省医疗机构共有核医学显像设备95台,其中各类正电子显像设备(PET)38台,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设备(SPECT)54台。全年全省医疗机构开展临床核医学显像诊断259 686人次,各类核医学治疗12 186人次,平均频率为3.21人次/千人口。江苏省核医学诊疗设备、人员和应用基于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达到了0.25、0.30和0.34,泰尔指数分别达到了0.044 9、0.062 6和0.085 2。结论:江苏省临床核医学在近十年快速发展,各类核医学资源和应用在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其分布呈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同时也显示出了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核医学在甲状腺良性疾病临床处置中的应用(第2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亚急性甲状腺炎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良性甲状腺疾病继续教育文章的第2部分涉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和亚急性甲状腺炎。该文与第1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各种形式)一起,旨在为进行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临床管理的核医学专科医师(该系列文章的主要读者)提供相关信息。甲状腺肿表现为甲状腺的肿大,是1种常见的内分泌异常。体质因素、基因异常或者饮食和环境因素可能会导致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生。大多数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的机械性症状(咽球症)。这些患者的诊断性检查包括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游离甲状腺素(T 4)、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超声成像、甲状腺显像和对具有明确超声和显像特征的结节进行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包括补充膳食碘、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缩减甲状腺大小)和微创消融技术。甲减的范围从罕见的黏液性水肿到更常见的轻度形式(亚临床甲减)。原发性甲减通常有1个自身免疫性病因。新生儿、儿童、成人和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诊断性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测和超声成像。核医学主要用于定位先天性甲减的异位甲状腺组织或通过高氯酸盐排泌试验检测碘有机化缺陷。治疗包括使用 L-T 4进行甲状腺替代治疗,根据患者个体代谢和激素需求来调整每日剂量。亚急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的1种自限性炎性疾病,常伴有无痛性或疼痛性腺体肿胀和躯体体征或症状。炎性反应会破坏甲状腺滤泡细胞,导致储存的T 4和T 3快速释放,形成初期的甲状腺毒性阶段,随后通常会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的甲减。虽然亚急性甲状腺炎常与病毒感染有关,但尚未确定感染源。亚急性甲状腺炎可能是由于遗传易感者被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诊断性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超声成像和放射性核素显像。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甲状腺显像可有不同表现,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期,甲状腺的显像剂摄取量极低或没有,到恢复后期时,甲状腺显像恢复正常。由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是自限性的,治疗目的主要为缓解疼痛。大剂量非甾体类抗炎药通常是一线治疗药。如果剧烈疼痛持续存在,可能需要1个疗程的皮质类固醇治疗。高达15%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会出现永久性甲减,甚至在发病1年后才出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模态纳米分子探针在动物模型易损斑块中靶向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易损斑块的破裂常常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造成严重的心血管事件。早期监测易损斑块对于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分子影像技术能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对疾病进行早期检测,其中,用于监测易损斑块的分子影像技术有核医学分子显像、超声分子成像、MRI和光学成像等。近年来,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由于结合了多种分子影像技术的优势,能够提供更多解剖与生物代谢信息,因此在监测易损斑块中具有更高的价值。多模态分子探针的制备与构建对疾病的分子影像诊断至关重要,寻找合适的靶点、增强分子探针的靶向性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为更敏感地检出早期易损斑块提供可能。纳米颗粒因其特殊的性能与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多模态分子探针的研究中,然而,此类探针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主要应用于动物模型中。笔者针对易损斑块在组织学以及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变化中出现的各种生物标志物,综述多模态纳米分子探针在动物模型易损斑块中靶向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无创性心血管影像学技术临床适用标准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精准医疗离不开精准诊断。无创性心血管影像学技术不仅可以用来评估心脏解剖、功能和组织学,而且在疾病的诊断、预后和危险分层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指导无创性心血管影像学技术的合理选择和规范化应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了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参考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在综合考虑各个影像学技术的诊断价值、效价比、安全性和国内普及性的基础上,制定了该共识。共识的第1部分简要介绍了各种无创性影像学方法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概况,第2部分就冠心病、心肌病、大血管疾病等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各种无创性影像学技术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和推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子成像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通过影像学诊断和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核医学在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EP NETs)中扮演了重要角色。GEP NETs常被偶然诊断或在出现症状或激素综合征的基础上得以诊断。由于放射性核素显像具有功能显像的特征,可更准确地对GEP NETs进行分期及治疗选择。肿瘤分级有助于显像剂的选择。 111In-喷曲肽已成功用于分化好的(G1和G2)肿瘤;然而新型生长抑素类似物[如 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酪氨酸3-奥曲肽(DOTATOC), 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 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DOTATATE), 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1-萘丙氨酸3-奥曲肽(DOTANOC)和 64Cu-DOTATATE] PET/CT显像的灵敏度更高。 18F- L-6-氟-3,4-二羟基苯丙氨酸( 18F-FDOPA)作为另一种放射性药物,其灵敏度受肿瘤摄取、脱羧和贮存的胺前体的影响。 18F-FDOPA对回肠NETs的灵敏度最高,也有助于对胰岛素瘤的显像。 18F-脱氧葡萄糖(FDG)的高摄取与生长抑素类似物的低摄取通常提示低分化肿瘤(G3)。依据这些原则,该文讨论原发性和转移性GEP NETs诊疗方法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