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三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并分析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诊断的3例儿童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卡介苗接种史、结核病接触史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及病理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以"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children,lymphadenitis"为检索词,在 PubMed 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4-2023 年,共检索到相关文献 189 篇,以"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children,lymphadenitis,parotid gland"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仅检索到相关文献5篇;分别以"非结核分枝杆菌,儿童,淋巴结炎"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儿童,腮腺"为检索词,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未检索到相关中文文献.阅读文献入选50例及本研究病例,共53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53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为(2.71±1.52)岁.以反复颈面部肿物为主要表现,常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病程1个月至1年,多数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及其他呼吸道症状,彩色超声、CT及核磁检查提示腮腺脓肿,25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10例脓液及病灶组织抗酸杆菌染色阳性,病理均提示慢性肉芽肿性炎,非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阳性,抗酸杆菌染色阴性,脓液及病灶组织GeneXpert MTB/RIF阴性,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阴性.经手术联合阿奇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等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未再复发.结论:当婴幼儿反复出现单侧无痛性腮腺或耳前淋巴结肿大,皮肤潮红至紫罗兰色,不伴发热、咳嗽、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差,血IGRA阴性,无活动性肺结核病史,需警惕非结核分枝杆菌腮腺淋巴结炎,确诊后需及时手术切除联合抗感染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真菌核酸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评估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真菌核酸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 460 例疑似或确诊为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作为考核方法,以真菌 26S rRNA基因核酸测定试剂盒联合Sanger测序法作为参考方法,采集各研究对象痰液样本并同步使用考核方法、参考方法检测,计算两种方法的Kappa值以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以参考方法为对照,考核方法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 92.83%(427/460);此外,与参考方法相比,考核方法检测8 种真菌(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季也蒙念珠菌、曲霉菌)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分别为 97.34%(183/188)、97.06%(264/272)、97.17%(447/460);100.00%(33/33)、99.77%(426/427)、99.78%(459/460);100.00%(16/16)、99.55%(442/444)、99.57%(458/460);98.11%(52/53)、99.75%(442/444)、99.57%(458/460);95.08%(58/61)、99.50%(397/399)、98.91%(455/460);100.00%(9/9)、99.56%(449/451)、99.57%(458/460);85.00%(17/20)、99.32%(437/440)、98.70%(454/460);97.59%(81/83)、97.88%(369/377)、97.83%(450/46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评价的Kappa值均大于 0.8.对两种方法不一致结果进行复核检测,结果发现有 53.7%(22/41)的检测结果与考核方法一致,有 46.3%(19/41)的检测结果与参考方法一致.结论 使用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能同时检测 8 种真菌,且检测结果与参考方法高度一致,在真菌检测中具有独特优势,且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PCR荧光探针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及利福平耐药性检测性能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PCR荧光探针技术检测痰液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 complex,MTBC)和利福平耐药性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及利福平耐药核酸检测试剂盒"多中心临床试验提供可行性研究数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上海市3家结核病定点医院肺科门诊就诊的205例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3份痰液样本(即时痰、夜间痰、晨痰),分别进行痰涂片、BACTEC MGIT 960(MGIT 960)、GeneXpert MTB/RIF(Xpert)和 PCR 荧光探针法检测,评价 PCR 荧光探针法对痰液样本中MTBC及利福平耐药性的检测效能.另对随机选取同期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实验室菌株库中保存的96株MTBC临床菌株(包括利福平表型耐药菌株47株和利福平表型敏感菌株49株)分别进行PCR荧光探针法和Xpert检测利福平耐药性,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对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检出情况.结果:20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PCR荧光探针法对MTBC的检出率为22.44%(46/205),与MGIT 960[21.95%(45/205)]、Xpert[20.98%(43/205)]和痰涂片[16.10%(33/2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14,P=0.904;x2=0.129,P=0.719;x2=2.650,P=0.104).以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PCR 荧光探针法、Xpert、MGIT 960 和痰涂片检测 MTBC 的敏感度(95%CI)分别为 48.10%(36.93%~59.56%)、48.10%(36.93%~59.56%)、50.63%(39.23%~61.97%)和 40.51%(29.79%~52.15%),特异度(95%CI)分别为 93.65%(87.47%~97.12%)、96.03%(90.52%~98.53%)、96.03%(90.52%~98.53%)和 99.21%(95.01%~99.96%),一致率分别为76.10%(156/205)、77.56%(159/205)、78.54%(161/205)和 76.59%(157/205),Kappa 值分别为 0.453、0.482、0.507和0.446.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痰液样本中MTBC的涂阴和极低级别阳性样本的检出率[10.73%(19/177)]与Xpert检测结果[8.47%(15/17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93,P=0.373).PCR荧光探针法在检出MTBC的46份样本中同时检出6份样本发生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3.04%(6/46);而Xpert在检出MTBC的43份样本中仅同时检出1份样本发生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突变率为2.33%(1/43).在96株临床菌株中,两种分子检测方法均检测到56株菌株发生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除2株探针突变类型不一致外,其他探针突变类型均一致,且多发生在probe E(529~533)和FAM通道(531/533突变).结论:以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PCR荧光探针法检测MTBC的效能与MGIT 960、Xpert和痰涂片基本相当,且与Xpert检测MTBC临床菌株的利福平耐药性效果一致,认为PCR荧光探针法不仅是一种等同于Xpert检测功能的新技术,还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于Xpert、真正实现一体化和全封闭等优势.建议在临床推广过程中进一步优化PCR荧光探针法以提高MTBC检出率,并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紫草素(shikonin)抗奥密克戎毒株的实验研究及机制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右旋体紫草素(shikonin)抗奥密克戎毒株的药理作用和对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抑制活性.方法 使用奥密克戎毒株BA.2.2转染的Vero细胞模型检测shikonin的抗病毒活性;利用体外主蛋白酶荧光偏振模型测试shikonin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实验以奈玛特韦为阳性对照化合物.结果 Vero细胞模型药理活性测试发现shikonin具有抑制奥密克戎毒株核酸复制的作用;而在体外荧光偏振模型活性测试实验中,shikonin在20、50 μM药物浓度并未表现出对主蛋白酶的显著抑制活性.结论 紫草素(shikonin)在细胞水平的实验中表现出抗奥密克戎毒株的药理活性,但其可能是主蛋白酶的非特异性抑制剂,抗病毒的作用机理极可能为抑制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BACTEC MGIT 960培养的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混合感染检测方法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混合感染的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治混合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脓肿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3种NTM和MTBC标准菌株(H37Rv)各制备3种不同初始浓度(10-2 mg/ml、10-4 mg/ml和10-6 mg/ml)的菌液,将每个浓度的NTM与MTBC采用9种不同比例(NTM标准菌株与H37Rv按照 1∶99、5∶95、10∶90、20∶80、50∶50、80∶20、90∶10、95∶5 和 99∶1)混合制成 81 种混合感染标本.3 种感染模型分别为脓肿分枝杆菌和H37Rv、鸟分枝杆菌和H37Rv、胞内分枝杆菌和H37Rv.经BACTEC MGIT 960培养,采用MPB64抗原检测、对硝基苯甲酸(PNB)生长试验、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和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法4种方法对培养液进行检测.结果:3种混合感染模型的81份标本均在34 d内报告阳性.其中,MPB64抗原检测阳性3份(3.7%,3/81);PNB生长试验阳性78份(96.3%,78/81);荧光PCR熔解曲线法仅检出相应的NTM 64份(79.0%,64/81),仅检出 MTBC 3 份(3.7%,3/81),同时检出相应的 NTM 和 MTBC 14 份(17.3%,14/81);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法检出MTBC 67份(82.7%,67/81).结论:临床标本经BACTEC MGIT 960培养,仪器报告阳性后,用MPB64抗原检测和PNB生长试验初判,若有NTM生长,建议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NTM,同时用单一检测MTBC核酸的方法对培养液进行检测,以免MTBC漏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闭环管理模式下院外急救转运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感染者的研究,探讨闭环管理模式下急救转运的特点及对于我国疫情防控影响,为新冠肺炎防治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文按照《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其他利益相关方医疗防疫手册》要求,对北京急救中心2022年1月4日至3月13日转送的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闭环管理的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的人员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国籍、人员类别等。结果: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涉奥人员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及复检病例342人次,其中无症状患者为313人次,有症状患者为29人次;运动员64人次,院外急救人员"零感染"。结论:通过院外急救机构对新冠肺炎的科学防控,严格执行的闭环管理政策,合理高效的院外转运流程,筑牢疫情防控之墙,保障冬奥会和社会面安全平稳运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特异性抗体IgM和IgG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动态监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水平变化特征,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72例新冠病毒感染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2周的血清IgM与IgG抗体进行分析,按恢复期抗体水平分为IgM(-)/IgG(+)和IgM(+)/IgG(+)组,比较影响抗体水平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因素。结果:发病后0~3天,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率高于抗体阳性率,而发病两周后抗体阳性率高于核酸。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IgM转阴的因素包括年龄、核酸转阴时间、是否使用新冠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治疗及临床分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核酸转阴时间( P=0.020)和临床分型( P<0.01)为影响IgM转阴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随核酸转阴时间延长,IgM转阴延迟;与无症状和轻型患者相比,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患者IgM转阴时间延迟,抗体水平更高。 结论:血清学抗体检测可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动态检测抗体水平对于免疫功能评价有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脑干脑炎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脑干脑炎的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脑干脑炎的病例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分析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该病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痊愈出院后出现眩晕、共济失调收入院,入院核酸再次检测阳性。入院后出现发热、耳部疱疹、复视及周围性面瘫,腰椎穿刺提示脑脊液蛋白、细胞增高,脑脊液高通量测序发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给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及泼尼松口服,辅助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治疗,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神经系统损伤可以导致眩晕、步态不稳等,疱疹可出现在神经系统损伤发生以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病率增高,应早期诊断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一体化系统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分型即时检验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发一款一体化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分型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检测试剂并评估其性能。方法:以RSV A和B亚型及ON1和BA9基因型的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优化PCR反应体系和条件,整合试剂玻璃化技术和多重检测平台,开发RSV分型POCT检测试剂,并对该产品的敏感度、特异度、重复性和临床性能进行评估。结果:一体化RSV分型POCT检测试剂敏感度可达500拷贝/ml,特异度好,与临床上表现相似的病原体无交叉反应,试剂批间和批内重复性Ct值的变异系数均<5%,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检测试剂应用于53例临床样本测试,检测结果与对比试剂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符合率,阳性符合率高达98.11%。结论:本研究开发的一体化RSV分型POCT检测试剂集成了"核酸提取-纯化-检测",实现了"样本进,结果出",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稳定,可用于RSV A和B亚型的分型即时检验,为RSV的防控和诊疗提供助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不同病程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确诊病例不同病程的核酸检测结果。方法:选择COVID-19确诊病例,采集患者不同病程的鼻咽拭子标本,在患者治愈出院后进行随访,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结果:2020年1月23日至2月20日西安市累计报告120例COVID-19本土确诊病例,初检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0.83%(85/120)。COVID-19包括连续性核酸阳性和间歇性核酸阳性,患者在潜伏期即可检出核酸阳性,检出核酸阳性的最长发病时间是第26天。COVID-19确诊病例在发病初期病毒核酸阳性率较高,发病第6天的阳性率最高,为84.21%,核酸阳性率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患者出院后第7天随访到105人,复阳率为2.86%(3/105)。结论:COVID-19确诊病例在发病初期核酸阳性率较高,在潜伏期和发病后较长时间内可检出核酸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