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步比较6种荧光PCR试剂盒对肠道病毒核酸的检测效果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初步比较6种品牌肠道病毒EV-A71/CVA16/肠道通用核酸检测试剂盒CVA6/CVA10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检测试剂的选择及疾病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EV-A71、CVA16、CVA6和CVA10四种血清型毒株作为样本盘,分别10倍梯度稀释。使用数字PCR对梯度稀释的病毒进行核酸定量后,制备混合样本盘并进行倍比稀释,使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分析各试剂盒的检出限及灵敏度;检测非肠道病原的核酸,分析其特异度;通过分组打分和量化评分法评价扩增曲线特征及Ct值结果,进行综合评分。结果:对灵敏度的比较分析中,试剂盒E、A和F检测较为灵敏;在扩增曲线及Ct值分析中,按分值排名检测EV通用的试剂前3为A、C、E;检测EV-A71中前3名为E、A、F;检测CVA16的试剂中,前3名为A、D、E;检测CVA6的试剂前3名为E、D、F;检测CVA10的试剂中,前3名的为E、A、C。各品牌的特异性均较好。结论:在EV-A71/CVA16/EV通用3重荧光PCR检测试剂盒中,A、E、C和D综合评分较高,在CVA6/CVA10双重荧光PCR检测试剂盒中E、F综合评分较高,建议在检测肠道病毒相关的监测及疫情样本时,常备两种品牌及以上试剂盒对检测结果相互比较验证,并对扩增曲线和Ct值结果综合判断。本研究的量化评分方法可为其他荧光PCR检测试剂盒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胶质瘤组织中lncRNA NR2F2-AS1、miR-129-5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检测胶质瘤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受体亚家族2组F成员2反义核糖核酸1(NR2F2-AS1)和微小RNA-129-5p(miR-129-5p)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3例胶质瘤患者的胶质瘤组织及同期因颅脑手术切除的50例正常脑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组织样本中lncRNA NR2F2-AS1和miR-129-5p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分析两者的表达变化与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lncRNA NR2F2-AS1、miR-129-5p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患者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的关系,Cox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胶质瘤组织中lncRNA NR2F2-AS1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脑组织,而miR-129-5p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脑组织(均 P<0.05)。胶质瘤组织中lncRNA NR2F2-AS1与miR-129-5p的表达呈负相关( r=-0.756, P<0.05)。胶质瘤组织中lncRNA NR2F2-AS1与miR-129-5p的表达与肿瘤WHO分级及肿瘤长径有关(均 P<0.05)。LncRNA NR2F2-AS1<2.89组患者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高于lncRNA NR2F2-AS1≥2.89组患者( P<0.05),miR-129-5p<0.55组患者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低于miR-129-5p≥0.55组患者( P<0.05)。LncRNA NR2F2-AS1高表达、miR-129-5p低表达、WHO分级Ⅲ~Ⅳ级及肿瘤长径是影响胶质瘤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均 P<0.05)。 结论:胶质瘤组织中lncRNA NR2F2-AS1表达升高、miR-129-5p表达降低,两者参与脑胶质瘤临床生物学进展,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临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实验室核酸污染监测及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对某新型冠状病毒定点医院临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实验室进行核酸污染监测及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于2022年3月14日至5月16日每周一对某新型冠状病毒定点医院临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实验室实验过程中以及消毒后各高风险实验活动区域及实验室工作人员防护物品表面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各高风险实验活动区域及实验室工作人员防护物品表面共40处采样点采集760份样本。样本处理区有8个采样点检出阳性,阳性率为27%(27/100),其中以生物安全柜、转运箱外表面和编号样本架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10、4/10和6/10。核酸检测区有7个采样点检出阳性,全部出现在PCR综合实验间,阳性率为7.1%(10/140),其中以样本传递窗和核酸检测区门把手阳性检出率最高,均为4/20。来自样本处理区的阳性样本靶基因Ct值显著高于核酸检测区。实验人员防护物品表面的检出阳性率为20%(16/80),部分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外层手套阳性检出率最高可达9/10。消毒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实验室各区域及实验人员防护物品表面的核酸残留能够被有效清除。结论:实验过程中样本处理区物体表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及污染强度高于核酸检测区,且实验人员在工作中面临较高生物安全风险。科学开展消毒流程有助于降低实验室环境及实验人员防护物品表面的核酸残留风险,从而保证检验质量和实验室人员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2011年甘肃省幼儿急疹病例中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情况及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阐明2011年甘肃省幼儿急疹病例中人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6,HHV-6)感染情况及病毒基因特征。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方法对2011年甘肃省收集的169份幼儿急疹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HHV-6初筛,对HHV-6病毒核酸阳性标本进行 U90基因PCR扩增、序列测定以及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结果:在169份幼儿急疹病例标本中,有60份标本检测为HHV-6病毒核酸阳性,获得了10条HHV-6B U90基因序列。HHV-6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婴幼儿,病例年龄中位数为9月龄。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HHV-6B可分为分支a和b。其中分支a又可进一步分为3个亚分支(亚分支a-1、a-2和a-3),不同亚分支之间呈现一定的地域聚集性。本研究获得的10条HHV-6B序列分散在系统发育树的不同分支上,分属于亚分支a-1和a-2以及分支b。在10条序列中未发现基因重组现象。 结论:甘肃省存在着多个HHV-6B分支/亚分支病毒同时流行,病毒呈现出序列多样性。通过本研究首次阐明了甘肃地区幼儿急疹病例中HHV-6B基因特征,填补了我国HHV-6B分子流行学研究的空白,同时也为全球HHV-6B研究积累了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临床病例评析——多关节炎 高尿酸血症 右肩肿痛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提高临床对RA合并痛风、感染性关节炎(SA)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报道1例RA合并高尿酸血症、反复右肩肿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RA病程10年,血尿酸升高8年,反复右肩发作性肿痛1年的患者,院外诊断RA、痛风、SA,对症治疗后疗效欠佳。近1个月病情加重伴右肩窦道形成,实验室检查:结核T细胞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结核菌素(PPD)试验阴性,CD4 +细胞计数下降;右肩数字化X线摄影、超声、双能CT、磁共振检查综合分析提示右肩尿酸盐(MSU)沉积伴骨侵蚀、骨破坏、骨髓水肿、关节积液及滑囊、腱鞘、肌腱、肌肉等多部位受累;右肩穿刺液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宏基因组测序(mNGS)及关节液培养提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确诊RA、痛风、关节结核(OAT)。予甲氨蝶呤、艾拉莫德、降尿酸、抗结核、关节清创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 结论:RA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现反复单关节炎,除考虑合并痛风外,应警惕有无OAT,患者免疫状态、药物因素可能干扰免疫结果判读,需综合患者临床特征、多种影像学、病原学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核酸扩增技术应用于儿童肠道及疱疹病毒脑炎病原学诊断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究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肠道病毒(EV)、疱疹病毒(HHV)检测阳性率。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365份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血清、痰、大便、尿标本于-80 ℃冻存,采用一步法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EV,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HHV,分析这两类病毒在临床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感染率。其中132例患儿确诊为EV脑炎或HHV脑炎,比较分析病毒在各种标本中的检出时间。结果:365例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中20.5%(75/365)的患儿诊断为EV脑炎,15.6%(57/365)患儿诊断为HHV脑炎。75例EV脑炎患儿以埃可病毒6型(echo 6)感染为主,占52.0%(39/75);其次为EV71感染(30.7%,23/75),echo11(6.7%,5/75),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4%,3/75)及echo30、echo9、echo4、柯萨奇病毒B组1型(CB1)、脊髓灰质炎病毒各1例(1.3%,1/75)。57例HHV脑炎主要以人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最多见,占35.1% (20/57)。其次为巨细胞病毒(CMV,31.6%,18/57),EB病毒(12.3%,7/57),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10.5%,6/57),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8.8%,5/57),水痘带状疱疹病毒(1.8%,1/57)。患儿入院后病毒在脑脊液中的检出时间明显早于血清,脑脊液在发病后2~7 d可检出病毒,血清为7~26 d。结论:采用一步法巢式RT-PCR技术及实时荧光qPCR技术检测脑脊液病毒核酸极大程度提高了不明原因脑炎患儿病原体的检出率。肠道病毒Echo 6、EV71、疱疹病毒HHV6、CMV是导致本院病毒性脑炎的最主要的病原体,临床可根据发病时间合理选择标本类型进行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流程的构建及评价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断流程(简称湘雅流程),评估其准确度。方法:纳入2020年1月23日至2月3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排查COVID-19的≥12岁人群连续队列,按时间顺序分为试验库和验证库;记录该队列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流行病学史及发热,检测血常规及流感抗体。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评价罹患COVID-19的可能性(第1类和第2类被认为CT-COVID-19阳性,可能为COVID-19),评估肺受累范围。按国家卫健委推荐诊疗方案(简称卫健委方案),采集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在试验库中计算流行病学史、发热、血淋巴细胞降低及CT检出核酸阳性的效能,多指标构建COVID-19诊断的湘雅流程,检验湘雅流程及卫健委方案检出核酸阳性的效能,最后在验证库内验证湘雅流程的效能。结果:共纳入382例排查者,其中试验库261例、验证库121例;男192例(50.3%)、女190例(49.7%),中位年龄35岁(范围:15~92岁),有流行病学史183例(47.9%)、发热275例(72.0%)、血淋巴细胞降低212例(55.5%),胸部CT异常114例(29.8%),CT-COVID-19阳性43例(11.3%),咽拭子核酸阳性30例(7.9%)。胸部CT检出核酸阳性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50与0.704,准确度(0.809)均高于流行病学史(0.660)、发热(0.532)及血淋巴细胞降低(0.596)( P=0.001、0.002、0.003)。湘雅流程与卫健委方案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均为1.000),但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后者(0.872比0.765、0.778比0.592,均 P<0.001)。湘雅流程需检测核酸的人数少于卫健委方案(31比64例),相差率为51.6%,核酸检测阳性率为64.5%(20/31)。在验证库中,湘雅流程筛选疑似病例的准确度为0.967,核酸检测阳性率为76.9%(10/13)。 结论:湘雅流程能预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检测结果,在流行期内可作为湖北省外地区≥12岁人群筛选COVID-19疑似病例的参考,但还需扩大样本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多瘤病毒在尿路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多瘤病毒的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送检尿液宏基因二代测序的尿路感染患者共33例。采用随机扩增法、脱氧核糖核酸纳米球、华大基因公司BGI-500测序平台及BWA算法为基础的比对法等技术对尿液标本的核酸提取物进行二代测序分析,以尿标本中多瘤病毒核酸序列数>100为入选标准,分析检出多瘤病毒的类型、深度、覆盖度、丰度及序列数等参数。采用Taq Man探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验证并检测多瘤病毒DNA载量。结果:30.3%(10/33)的患者尿标本中检出JC多瘤病毒,其中1例合并检出BK多瘤病毒。所有患者在检测前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但仅一例尿培养阳性。JC多瘤病毒检出的深度均值为35.9,覆盖度均值96.8%,相对丰度均值92.6%,唯一比对序列数均值为3 154。实时定量PCR法检测10例患者尿中JC多瘤病毒DNA载量在5.84×10 3~6.55×10 8拷贝/ml,均值为6.82×10 7拷贝/ml,其中9例患者(均为免疫受损者)的病毒载量超过5×10 4拷贝/ml,与宏基因二代测序结果基本相符。每1 M数据中的严格比对序列数(RPM)与CD4 +T细胞计数存在线性负相关( R2=0.84, P=0.004)。其中1例患者经西多福韦治疗后症状及尿检指标好转,随访尿液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查JC多瘤病毒的序列数及RPM值明显下降,实时定量PCR法证实尿中病毒DNA载量亦下降。 结论: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在病毒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西多福韦可能是治疗多瘤病毒尿路感染的一个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国产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试剂上市后多中心临床评价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对我国已批准上市的5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快速检测试剂进行多中心临床评价。方法:2020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3家机构选取共计57份确诊2019-nCoV感染者及15份非感染者的咽拭子样本,对获批上市的5种2019-nCoV核酸快速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分析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并分析阳性强度与阳性符合率的关系,检测时间和复检率情况。结果:5种试剂盒阳性符合率为92.59%(50/54)、83.64%(46/55)、98.25%(56/57)、94.44%(51/54)和98.18%(54/55);阴性符合率为93.33%(14/15)、93.33%(14/15)、86.67%(13/15)、100%(14/14)和93.33%(14/15);总符合率为92.75%(64/69)、85.71%(60/70)、95.83%(69/72)、94.20%(65/69)和97.14%(68/70)。5种试剂盒对强阳性和中阳性标本的检出率均为100%(90/90、84/84),对循环阈值33以上的弱阳性样本检出率为82.18%(83/101),2种试剂盒的复检率高于10%,分别为15.28%(11/72)和12.50%(9/72)。5种试剂盒从提取到扩增检测所需平均总时长在32.33~65.33 min。结论:5种2019-nCoV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性能均较好,可以作为常规核酸检测的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台州市2017-2018年新报告HIV/AIDS巨细胞病毒血症现患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了解2017-2018年台州市新报告且未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血浆巨细胞病毒血症现患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台州市新报告且未接受ART的成年HIV/AIDS血浆样本,提取核酸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巨细胞病毒DNA水平,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612例HIV/AIDS中,男性480例(78.4%),年龄>60岁125例(20.4%),同性性传播者177例(28.9%),异性性传播者430例(70.3%)。巨细胞病毒血症现患率为13.4%(82/6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 4+T淋巴细胞计数(CD 4)≤200 个/μl者现患巨细胞病毒血症的风险显著高于CD 4>500 个/μl者( OR=5.10,95% CI:1.74~14.96, P=0.003);82例现患巨细胞病毒血症者的血浆巨细胞病毒DNA载量(log 10)中位数为1.57( P 25, P 75:1.04,2.13),CD 4≤200 个/μl者的巨细胞病毒载量最高( P<0.01)。 结论:2017-2018年台州市新报告未接受ART的 HIV/AIDS中,巨细胞病毒血症现患率与免疫缺陷状态显著关联,巨细胞病毒血症对HIV/AIDS病程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