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根管冲洗液对慢性牙髓炎患者根管治疗的疗效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探究不同根管冲洗液对慢性牙髓炎患者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8例慢性牙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4例),两组均行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次氯酸钠(NaClO)联合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冲洗,研究组则选用NaClO联合QMix冲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渗出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8(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8,MMP-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水平、炎性因子(IL-1β、IL-8以及TNF-α)、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MMP-9、MMP-8、MMP-2和IL-1β、IL-8、TNF-α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髓炎患者根管治疗中采用NaClO联合QMix冲洗患牙,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不同冲洗液对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数和预备效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索根管预备时不同冲洗液直接冲洗机用镍钛锉对其预备根管数及预备单个根管提拉次数(预备效率)的影响.方法:按照根管冲洗液的不同,将100支机用镍钛锉(型号为ProTaper UniversalF1)随机分为5组,每组20根,分别为A组:无菌蒸馏水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1%次氯酸钠组;D组:5%次氯酸钠组;E组:对照组.用PTU F1镍钛锉在模拟根管的树脂模块上行根管预备,预备过程中除对照组外其余四组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冲洗液持续冲洗锉针,记录并计算各组中预备单个根管的平均提拉次数及每支锉预备的根管数.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异法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5组PTU F1锉折断前预备的根管数(个)和单个根管的平均提拉次数(次)分别为:A组:6.99±3.52和18.59±2.23;B组:6.25±1.72和17.81±0.80;C组:6.80±3.23和17.82±1.27次;D:4.04±2.31和20.35±2.66;E组:4.03±2.32和22.50±6.57.A、B、C三组的预备根管数和平均提拉次数与D组、E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与E组平均提拉次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蒸馏水、生理盐水、1%次氯酸钠均可显著增加镍钛锉的预备根管数,提高预备效率;5%次氯酸钠可提高镍钛锉的预备效率,但对锉针预备根管数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根管冲洗液的改良预备方式对机用镍钛锉抗折断性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不同根管冲洗液的改良预备方式对镍钛锉抗折断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标准化弯曲根管模型;机用 ProTaper Universal(PTU) F1 锉行根管预备,记录不同液体冲洗组镍钛F1 锉(n = 20) 折断前所预备根管的数目.结果: 根管预备数蒸馏水组(7. 13 ± 3. 52) 个;0. 9%生理盐水组(6. 25 ± 1. 76) 个;0. 2% 氯己定组(6. 27 ± 2. 07) 个;1% 次氯酸钠组(6. 88 ± 3. 21) 个;5%次氯酸钠组(4. 31 ± 2. 34) 个;干钻组(3. 26 ± 2. 08) 个.蒸馏水组、0. 9% 生理盐水组、0. 2% 氯己定与1%次氯酸钠无差异(P> 0. 05) ,5%次氯酸钠组与干钻组无差异(P> 0. 05);且5%次氯酸钠组和干钻组分别与前4 组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 .结论: 蒸馏水、0. 9% 生理盐水、0. 2% 氯己定或1% 次氯酸钠持续冲洗法的改良预备方式有助于提高机用机用镍钛锉的抗折断性,而5%次氯酸钠及干钻法增加了发生器械分离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5种根管冲洗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毒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复方冰硼冲洗液、冰硼冲洗液、次氯酸钠溶液、金栀洁龈含漱液和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的细胞毒性.方法:体外培养L929细胞,选用复方冰硼冲洗液(A组),冰硼冲洗液(B组),NaC10(C组),金栀洁龈含漱液(D组),复方氯己定含漱液(E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与L929接触6、12、24、48 h,用MTT法测细胞增殖率.结果:高浓度冲洗液一般比低浓度具有更强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A组和B组对L929无明显细胞毒性,D组有中度细胞毒性,C组和E组均有较强细胞毒性.冲洗液细胞毒性由高到低排序为:E组,C组,D组,A组,B组.结论:中药制剂复方冰硼冲洗液对L929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认为可临床用于根管冲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种根管冲洗液对根管内可疑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治疗过程中采用3种不同根管冲洗液进行根管预备, 分析治疗前后根管内4种可疑致病菌的检出情况, 了解不同冲洗液对这些可疑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为根管预备时冲洗液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微生物学依据.方法 选取60颗慢性根尖周炎患牙 (单根管) , 根据根管预备时采用不同冲洗液随机分为3组 (每组20颗):Na Cl O组 (根管冲洗液为2.5%次氯酸钠, sodium hypochlorite) ; H2O2组 (根管冲洗液为3%双氧水, hydrogen peroxide) ; PVP-I组 (根管冲洗液为1%聚维酮碘, Povidone iodine, 怡速欣) .分析根管治疗前后临床指数 (clinical periapical index, CPI) ;同时采集根管预备前后患牙根管内感染物, 提取细菌基因组DNA, 合成针对粪肠球菌 (Enterococcus faecalis, E.f) 、具核梭杆菌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 、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 g) 和牙髓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 P. e) 的16S r DN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 技术, 比较分析E.f、F.n、P.g及P.e的检出率和检出量.结果 3组治疗前、后E.f、F.n、P.g和P.e的检出率相同, 但可疑致病菌的检出量均有下降.其中3组间比较E.f、F.n和P.g检出量的下降率经统计学检验有差异 (P<0.05) , 而P.e检出数量下降无显著差异 (P>0.05) ; 2组间比较发现Na Cl O组和PVP-I组间E.f、F.n和P.g检出量的下降率统计学检验无差异 (P>0.05) ; Na Cl O组和PVP-I组分别与H2O2组比较, E.f、F.n和P.g检出量的下降率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VP-I组P.e检出量的下降率大于H2O2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使用3种不同根管冲洗液进行根管预备, 能明显地减少感染根管内的E.f、F.n、P.g和P.e的量;与3%双氧水比较, 用2.5%NaClO和1%PVP-I根管冲洗液对E.f、P.g和F.n抑制作用更明显;用1%PVP-I对P.e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根管冲洗方式对粪肠球菌生物膜清除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不同根管冲洗方式对粪肠球菌感染根管预备、冲洗的清除效果,评价不同根管冲洗液残余药量的抗菌效果,为临床上选择根管冲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32颗离体牙(前磨牙、单根管)消毒,接种粪肠球菌60 d,随机分为4组(第1组:生理盐水;第2组:生理盐水+超声1 min;第3组:1%NaOCl;第4组:1%NaOCl+超声1 min),使用ProTaper器械按照冠向下法进行根管预备,并在预备冲洗前及预备至F2进行冲洗后分别取样、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将预备好的离体牙再次消毒,随机分为2组,分别浸泡生理盐水和1%NaOCl;浸泡30 min后取出,置于接种粪肠球菌标准菌株(ATCC33186)的培养液内,分别在培养2、6、24、48 h时取样、计数.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组在预备至F2冲洗结束后,根管中的细菌数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使用1% NaOCl结合超声冲洗1 min,几乎可完全去除根管内的细菌.经1% NaOCl浸泡的牙根样本内的细菌,在培养48 h时后总量少于生理盐水.结论:1%NaOCl是有效的根管冲洗液,用于根管化学预备后的残余液体,也可发挥有效的抗菌效果.联合使用超声器械,可以使其抗菌效果最大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冲洗液对机用镍钛锉样貌及循环疲劳抗性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不同根管冲洗液对两种镍钛锉表面样貌及循环疲劳抗性的影响,为根管镍钛锉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实验参考.方法:M3、锋度根管镍钛锉按使用根管冲洗液的不同随机分组,A组:5.25%次氯酸钠溶液;B组:2%氯己定溶液;C组:4.25%柠檬酸溶液;D组:空白对照组.将根管镍钛锉动态浸泡根管冲洗液中30min,体式显微镜下观测三种液体对根管镍钛锉表面样貌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每组中随机抽取1支根管镍钛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表面变化,其余根管镍钛锉在模拟金属根管内自由旋转至器械折断,记录疲劳折断时间,根据折断时间计算其折断前旋转次数,测量折断尖端长度,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的差异.结果:M3镍钛锉A组和B组在体式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出现不规则斑块和侵蚀样改变,C组的样貌与D组相比无明显变化.锋度镍钛锉A组在体式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出现少量斑点和条纹样改变,B组、C组的样貌与D组相比无明显变化.M3和锋度镍钛锉各组间折断前的疲劳转数均无统计学差异,但M3镍钛锉的循环疲劳转数均显著高于锋度镍钛锉.结论:5.25%次氯酸钠溶液和2%氯己定溶液可使镍钛锉的表面样貌出现不规则变化,4.25%柠檬酸溶液对两种镍钛锉的样貌无明显影响.三种根管冲洗液对M3和锋度镍钛锉的抗循环疲劳性能均无明显影响.M3镍钛锉的抗疲劳折断能力显著高于锋度镍钛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有机酸类冲洗液对根管内玷污层清理效果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根管预备过程中,机械预备会在根管壁表面和牙本质小管内形成玷污层,玷污层清理不足可导致根管治疗最终失败.因此许多学者以去除根管内玷污层为目的,对根管冲洗液的清理效果进行了大量广泛的研究,目前主流清理玷污层的冲洗液之一就是有机酸及以有机酸为主要成分的复合型冲洗液.本文就目前有机酸冲洗液对根管玷污层清理效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提示以有机酸为主的复合型冲洗液、马来酸和鞣酸冲洗液可作为去除玷污层的优先选择,为临床牙髓病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两种根管冲洗液结合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残髓分解能力的体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评价2%氯亚明与1.5%次氯酸钠两种根管冲洗液结合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对残髓的分解能力.方法:将30段长度5 mm牙髓组织随机分为5组,A组2%氯亚明,B组2%氯亚明+EDTA,C组1.5%次氯酸钠,D组1.5%次氯酸钠+EDTA,E组0.9%生理盐水,分别观察15℃及40℃时各组牙髓组织被分解时长,及残余组织的镜下结果.结果:15℃时A组牙髓被分解时长(2.65±0.55)min明显低于B组(6.54±1.22)min、C组(9.26±1.47)min、D组(8.45±1.75)min(P<0.05),B、C、D 3组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40℃时C组牙髓继续被分解,分解时长明显高于A、B、D组.结论:常温下2%氯亚明分解牙髓能力有限,与EDTA联合后分解牙髓能力提高.40℃时次氯酸钠分解能力增强,次氯酸钠与EDTA混合后削弱了其对牙髓的分解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次氯酸钠与过氧化氢分别联合0.9%氯化钠注射液交替冲洗在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冲洗中的应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慢性根尖周炎(chronic apical periodontitis,CAP)是一种口腔内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牙根尖部慢性炎症,如根尖部囊肿、根尖部肉芽肿、根尖部脓肿等,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叩诊时可感觉轻微疼痛,如不及时治疗,病变将会继续发展,可能急性发作.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临床上常采用髓腔开放引流、消炎以及根管治疗术治疗此疾病,其中根管治疗术因其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术中根管冲洗液常采用次氯酸钠(NaClO)与过氧化氢(H2O2)[1].但目前关于二者联合生理盐水对于CAP患者根管冲洗临床疗效对比的专项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比NaClO与H2O2分别联合0.9%氯化钠注射液交替冲洗在CAP根管冲洗中的应用效果.具示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