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金娘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观察桃金娘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器外部形态及细胞学特征,找出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相关性,为花药培养提供细胞学依据,同时探究低温预处理时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花蕾形态特征,用显微镜观察小孢子发育时期.接种前低温预处理花蕾0、12、24、48、72 h,采用L9(33)2,4-D(1.0、2.0、3.0 mg/L),6-BA(0.5、1.0、1.5 mg/L),NAA(0.1、0.2、0.3 mg/L)正交实验诱导花药愈伤组织.结果: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时,花蕾横径为7.877±0.374 mm,纵径为7.167±0.340 mm,花瓣露出花萼,花药黄色,有浓烈芳香气味.4℃低温预处理花药24 h,诱导率为23.7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4-D是影响桃金娘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主要因子,配方MS+2.0 mg/L 2,4-D+1.5 mg/L 6-BA+0.1 mg/L NAA诱导率为30.8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桃金娘小孢子各发育时期与花萼位置、花药颜色、花蕾大小密切相关,低温预处理可以提高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适宜的生长调节剂浓度和组合有利于提高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桃金娘根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研究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Ait.)Hassk.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和高效液相制备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桃金娘根中分离得到 16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叶茜草素(1)、2-甲基-1-羟基-9,10-蒽醌(2)、正十七烷(3)、β-谷甾醇(4)、正十六烷酸(5)、齐墩果酸(6)、1,3-二羟基-9,10-蒽醌(7)、3,3′,4′-三甲基鞣花酸(8)、脱氢山楂酸(9)、2-甲基-1,3,6-三羟基-9,10-蒽醌(10)、3,4′-二甲基鞣花酸(11)、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28-酸(12)、阿江榄仁酸(13)、3′-O-methyl-3,4-O,O-methene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14)、3,3′,4′-三甲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5)、terminolic acid(16).结论:其中,化合物 1~3、7、9~11、14、15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不同种源桃金娘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为解析桃金娘表型性状多样性及其种源间关系,该文以20个不同来源的桃金娘为研究对象,在同质园栽培条件下,对其营养器官和花器官表型性状进行观测,采用方差分析、变异分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不同种源桃金娘表型性状多样性.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桃金娘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值在1.35以上,表型性状多样性丰富.(2)种源内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均值在10.81%~63.75%之间,种源间的变异系数均值在13.08%~74.04%之间,种源间变异(23.33%)高于种源内变异(19.79%),营养器官变异(29.52%)高于花器官变异(14.06%).(3)部分性状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株高与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等却呈显著正相关.(4)在欧式距离10处,20个种源桃金娘可分为A、B、C三类,A类包含8个种源,该类种源表现为植株高大、分枝少、叶大和花大等特征;B类包含11个种源,该类种源表现为株高中等、叶较大和花中等等特征;C类仅包含1个种源,表现为植株低矮、分枝多、叶小和花小等特征.该研究结果为桃金娘新品种选育及目标性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物质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自拟平喘汤联合桃金娘油治疗老年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我国,卒中的发病风险随病人年龄的升高而呈正相关趋势,其发病率从55~64岁的1. 8/1000人年,升高到≥85岁的17/1000人年[1]. 而其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卒中相关性肺炎(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SAP )是老年卒中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是导致病情加重和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约2. 4%~ 47%的脑卒中病人合并 SAP [ 2-3]. SAP 的治疗包括抗感染、化痰、营养支持、治疗原发病等综合治疗措施,但病人通常为高龄、基础病多、营养状况差,咳嗽咳痰能力差,往往出现耐药菌感染,感染很难控制,疗效较差[ 4-5]. 笔者近几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通过运用自拟平喘汤联合桃金娘油对老年SAP 气虚痰热证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耳负压治疗仪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使用中耳负压治疗仪进行改良咽鼓管吹张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OME)的疗效.方法 收集慢性OME患儿63例(113耳),随机分为A组(21例,37耳),B组(22例,40耳)和C组(20例,36耳).3组均给予改良咽鼓管吹张并口服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A组未再予其他处理;B组在吹张2h后加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C组在使用鼻喷雾剂喷鼻后立即进行吹张.观察比较3组疗效.结果 3组均有较好疗效,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7).治疗2周后,C组的平均气导听阈下降值与A组和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43),平均气骨导差下降值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41),提示C组疗效显著优于A组和B组.治疗4周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中耳负压治疗仪进行改良咽鼓管吹张治疗儿童慢性OME方便、安全、有效;在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后立即进行吹张可加快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尾叶桉林下5种植物的耐阴性、生物量及其个体消长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解尾叶桉林下不同植物种类的生理生态特性和生长适应性,在鹤山站尾叶桉林中选取分布较多且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5种林下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植物的叶片特征、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光响应曲线,同时结合2006年和2011年尾叶桉林的样方调查数据分析了5种林下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和个体数量的消长.结果表明:(1)野牡丹叶片的宽度、厚度、单片叶面积等指标最大,梅叶冬青最小,桃金娘、栀子和山苍子处于两者之间;桃金娘、野牡丹和山苍子的光合速率随光照的增强迅速增大,其光饱和点较高;梅叶冬青和栀子的光合速率也随光照的增强而增大,但其斜率比野牡丹和山苍子大,并很快就达到光饱和点.综合聚类分析植物的耐阴程度,5种植物可分为2类:第1类为耐阴性较强的梅叶冬青、栀子,第2类为耐阴性较弱的野牡丹、山苍子和桃金娘.(2)随着尾叶桉林的生长,5种林下植物的生物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增幅较大的是野牡丹和桃金娘分别增加74倍和18倍,增幅最小的是栀子仅1.3倍.野牡丹、桃金娘和山苍子这3个种生物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个体高度和地径的增长引起,而栀子和梅叶冬青生物量的增加是其个体数量、株高和地径做出的贡献.(3)在尾叶桉林生长过程中,耐阴种类梅叶冬青随着个体密度、株高和地径的增长,其在林内发展成为主要优势灌木种类;栀子的密度虽然有一定的增大,但其株高和地径增加量小,生物量也小,发展为次要灌木种类.野牡丹、桃金娘和山苍子等3种的个体密度都在下降,虽然其地径、株高和生物量也有一定的增长,但其较强的阳生性不能适应林内的荫蔽环境,只适于林窗或林缘光照较强的地方生长.因此,在桉树林经营管理过程中应适当保护和种植梅叶冬青和栀子;在短轮伐期经营模式下,林窗和林缘也可适当保留野牡丹、桃金娘和山苍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PLC-TOF-MS分析桃金娘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分析民族药用植物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的叶、枝和果实的特征性化学成分,并对其果实开展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MS)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OPLS-DA)获得不同部位差异性成分.通过正相硅胶、凝胶(Sephedex LH-20)以及循环制备高效液相(RE-HPLC)等多种色谱手段对桃金娘果实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PCA分析显示桃金娘叶中的成分单独成为一支,枝、果两部分合为一支(枝、果两部分存在重合),说明叶的化学成分同枝、果两部分存在较大差异,而枝和果两部分成分差异不大.利用OPLS-DA分析、色谱峰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组成分析检索以及文献比对,从叶中鉴定出4个标识性化合物,分别为杨梅苷(1)、杨梅素-3-O-L-呋喃阿拉伯糖苷(2)、鸢尾苷(3)和3,3'-二去甲基-9-羰基-松脂醇(4);并从桃金娘果实中分离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slinic acid (5)、没食子酸乙酯(6)、没食子酸(7)、白藜芦醇(8)和白皮杉醇(9).结论 为桃金娘不同部位差异性成分的识别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也为研究同种生物不同部位所具有不同药理活性的差异成分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广西中部7种典型灌丛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揭示广西中部典型灌丛群落的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运用样方法调查分析了广西中部7种典型灌丛群落的物种、区系组成、生活型谱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7个群落中共有85种灌木,隶属37科68属,以大戟科(Euphorbiaceae)和豆科(Leguminosae)为主,分别有10种和9种,占灌木种数的11.76%和10.59%;还有74种草本植物,隶属35科61属,以禾本科(Gramineae)和菊科(Asteraceae)为主,分别有 13 种和 11 种,占草本物种数的 17.57%和 14.87%.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i)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优势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最高,而光荚含羞草(Mimosa sepiaria)、老虎刺(Pterolobium punctatum)、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群落的相对较低.由于研究区域地处中亚热带南缘,灌丛群落的区系组成以泛热带分布最多,占43.94%,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37.50%.因此,广西中部灌丛群落的区系组成和生活型谱的热带性质强于温带性质,且接近于南亚热带植被的组成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成人支气管扩张症影像学逆转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支气管扩张症的定义为永久性的支气管扩张.既往有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缓解的报道,提示支气管扩张有逆转的可能.该文报道成人支气管扩张症逆转1例,提高对支气管扩张疾病预后的认识.方法 报道成人支气管扩张症逆转1例,并回顾分析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69岁老年女性,持续咳嗽、咳痰病史13年,每年急性加重1~2次.发病第1年胸部CT 示两肺底结构基本正常.曾接受头孢类、喹诺酮类及桃金娘油制剂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后多次随访胸部CT 示左肺支气管扩张缓慢进展.发病第11年开始服用N-乙酰半胱氨酸制剂,后症状逐渐减轻,未再发生急性加重,胸部CT示左肺支气管扩张病变明显改善.结论 由慢性炎症引起的长时间持续的支气管扩张经充分药物治疗,在极少数患者中仍为可逆的.年龄、病因以及病程长短是影响支气管扩张可逆性的最重要的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咽鼓管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荔湾区中医医院耳鼻喉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治疗,总疗程为6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咽鼓管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咽鼓管功能评分为(22.09±4.7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7±5.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对咽鼓管功能的改善明显,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