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扎根理论的公立医院薪酬分配机制优化策略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为更好地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探索公立医院薪酬分配机制的优化策略.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4年3月对河南省某大型公立医院职工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梳理、编码和整合.结果 根据40份访谈资料归纳出44个初始概念和14个基本范畴、6个主范畴、3个核心范畴.构建了一个基于薪酬分配原则、薪酬分配结构、薪酬管理制度的公立医院薪酬分配机制模型.结论 建议医院保证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和竞争性,实施多样化的薪酬政策,不断完善薪酬分配结构和监督管理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础照护概念框架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基础照护概念框架(Fundamentals of Care Framework,FOC)作为一种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立足于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目标,从护患关系、整合性照护、照护环境3个层面出发,在推动高质量基础护理发展方面具有指导性作用.该文介绍了 FOC的主要内容、相关要素的测量、指导其应用的理论方法及其在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以为FOC在我国护理领域中的发展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症大数据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重症医学的诊疗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监测手段与治疗方法。这些多元化的监测数据具有实时性、连续性、动态性、多源性等特点,当前临床诊疗对其利用程度相对较低。重症患者病情瞬息万变,对多元数据的及时处理与整合变得至关重要。因此,近年来重症大数据应运而生。为了更好推动重症大数据在中国的规范化发展,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指南的基础上,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专家就本共识包括重症大数据的概念、意义与必要性;重症大数据临床研究关注的临床科学问题;重症大数据库的建立、标准与原则;重症医学大数据问题解决途径与方法;重症大数据的临床应用五个方面制定了本共识,为临床医生及致力于重症大数据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胃肠精神病学”的临床意义与干预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患有功能性胃肠病以及精神疾病的病例越来越多。近年来,大量高质量的研究证据显示,功能性胃肠病与精神疾病往往并存,且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为“菌-肠-脑轴”的互动异常。在功能性胃肠病与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医患双方对其临床表现认知及重视程度不够、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欠缺及干预方式的全局观和整合观不足,造成当前该类疾病的疗效欠佳。本团队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提出“胃肠精神病学”的概念,并总结其临床干预策略需要包括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以及益生菌、益生元、菌群移植和心理认知等多学科介入。本文以“胃肠精神病学”为基础,对该类疾病的诊疗进行系统的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22年版世界卫生组织肾肿瘤病理分类更新的解读及再认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出肾肿瘤的第5版分类。此版分类继续沿用了既往以细胞形态为主、兼顾组织结构的肾肿瘤分类框架,并首次提出分子特征定义的肾细胞癌概念。文章从WHO肾肿瘤病理分类、分级历史变迁,2022版及2016版WHO肾肿瘤分类对比,分子特征在ELOC突变型肾细胞癌、ALK重排性肾细胞癌、嗜酸性实性及囊性肾细胞癌等新增病理类型的作用3个方面对新版WHO分类进行解读。旨在更好地认识WHO从传统的以组织形态为基础的分类体系转变为一类涵盖形态、免疫表型和基因特征的三体一位的整合分类体系,并理解在新的分类体系下分子病理学对病理医师及临床医师工作的重要指导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现在与未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我国目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影响HBV感染的进程和结局的因素主要包括病毒和宿主两个方面。在不断挖掘HBV感染经典诊断指标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体、乙型肝炎病毒DNA等新的临床意义的同时,更要关注新的指标如乙型肝炎病毒RNA、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等的应用价值与前景。随着组学概念的提出与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以组学的理念关注HBV感染,并整合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等,以达到精准诊断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洗涤菌群移植途径选择的证据与决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洗涤菌群移植(WMT)作为菌群移植(FMT)的新技术,是FMT发展过程中的新概念。实施WMT的途径包括口服胶囊、鼻空肠管、鼻胃管、胃镜途径、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及肛内灌肠等。对于不同适应证或者基于同一适应证的不同研究方案中,因为给入途径等的影响,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临床研究设计和临床治疗流程中,影响WMT途径决策的因素主要包括安全性、疗效、成本效果以及患者意愿四方面。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在决策过程中整合安全、疗效、成本效果和患者意愿,最终实现医患共满意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大便失禁的整合医学模式:东西方经验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大便失禁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本文通过阐明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汲取国际上近30年系统研究形成的多学科共识及指南的经验和作者的思考,探讨大便失禁的整合医学模式,旨在提高大便失禁患者的整体康复质量。该整合医学模式以患者为中心,重视患者在治疗决策中的作用,并认识到患者报告结果的价值,引入包括盆底症状初步测量工具(IMPACT)在内的跨学科评估工具,有望提高临床实践和研究水平。此外,学习国际指南的经验,为整合包括针灸在内的不同学科力量,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共识指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整合医学与整体医学理念在法医病理学死因分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结合法医病理学的特点,阐释了整体医学与整合医学的概念、内涵及其在法医病理学教学中的优势。然后,通过具体的死因分析实践案例教学过程设计及效果分析的应用介绍,阐明了整合医学与整体医学应用于法医病理学教学的必要性及有效性,为法医病理学整体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院校课程整合改革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学课程整合对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具有胜任力的新型医学人才意义重大。本文在对我国医学课程整合的概念、发展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实践,梳理了3种较为成熟的医学课程整合模式,即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和模块化课程整合模式;并从师资队伍建设、整合课程教材建设、课程设计与衔接和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指出当前医学院校课程整合改革困境。最后反思应深入剖析课程整合理念,并在实践中创建适合我国医学教育实际的课程模式。希望能为我国医学课程整合改革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