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医养照护团队服务模式对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7小时前
目的 探讨智慧医养照护团队服务模式对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未来智慧医养照护团队服务模式的优化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参与成都市成华区健康敲门行动上门服务的100例居家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根据老年人入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老年人均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予以智慧医养照护团队服务模式进行居家照护.两组干预前后采用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表(ADL)、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能力评分表(PAP)、感知觉与沟通能力评分表(SCAA)]评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根据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表和老年综合征罹患情况表的评估结果,对照护理需求等级评定表,将研究对象分为轻度失能(1级)、中度失能(2级)、重度失能(3级)3个等级,评定干预前后老年人失能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ADL、PAP、SCA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PAP、SCA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罹患老年综合征分布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智慧医养照护团队服务干预后,观察组1、2、3级护理需求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级人数无变化;2级人数由13例(26.0%)增至35例(70.0%),3级人数由29例(58.0%)减少至7例(14.0%)(P<0.05).结论 运用智慧医养照护团队服务模式可有效提升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能力,降低老年人护理需求等级,提高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7小时前
-
基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基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为多元化照护银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在多元化照护银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组织10名多学科团队专家开展2轮专家小组会议,共同讨论并初步构建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邀请老年长期照护领域的21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完善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结果 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包括多元化照护人员、多样化照护内容、多元化储存兑换内容3个一级指标及所属的10个二级指标和58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科学合理,为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奠定了理论框架,有利于推动多元化照护银行的落地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心理处方干预对初诊肉瘤儿童照顾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心理处方干预降低初诊肉瘤儿童照顾者心理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住院的50名初诊肉瘤儿童照顾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及干预;2022年6月到2023年5月住院的49名初诊肉瘤儿童照顾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处方干预,包括深度访谈、正念冥想、静心呼吸、亲子沙盘、亲子芳香疗愈、家长座谈会6个单元,持续4周.结果 两组各48名照顾者完成研究.干预后,观察组广泛性焦虑评分、应激(压力)反应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心理处方干预有利于降低初诊肉瘤儿童照顾者的焦虑及应激(压力)反应,调整照顾者心理应激状态,满足照护需求,改善照护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舒适理论的小丑照护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舒适理论的小丑照护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2022年 4月—2023年 4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照护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舒适理论的小丑照护干预,对比两组疼痛程度、骨骼愈合情况(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术后第 3、5天,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 2、5、8周,观察组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 92.68%,高于对照组的 5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舒适理论的小丑照护应用于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康复中,可以减轻患儿术后疼痛,促进骨骼愈合,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础照护概念框架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础照护概念框架(Fundamentals of Care Framework,FOC)作为一种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立足于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目标,从护患关系、整合性照护、照护环境3个层面出发,在推动高质量基础护理发展方面具有指导性作用.该文介绍了 FOC的主要内容、相关要素的测量、指导其应用的理论方法及其在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以为FOC在我国护理领域中的发展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家属赋能干预对肠造口新生儿家庭护理能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家属赋能干预对肠造口新生儿家庭护理能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于济南市儿童医院行肠造口的新生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4例及实验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及造口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属赋能干预。对两组新生儿家属造口照护知识知晓度评分、护理技能掌握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新生儿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家属赋能干预后,出院前、出院1个月及出院3个月时实验组新生儿家属造口照护知识知晓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前实验组新生儿家属造口护理技能操作合格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1个月时实验组新生儿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家属赋能干预应用于肠造口新生儿的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家属的造口照护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提高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降低新生儿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分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性化照护对膀胱癌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分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性化照护对膀胱癌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入院时、术前及术后采用分级护理联合人性化照护。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出现情况。通过PSP-CAN评价患者社会功能,通过简明健康测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及SAS的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出现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膀胱癌围术期患者进行分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性化照护,明显缓解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增强患者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生安宁疗护模拟教学效果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设计并实施医学生安宁疗护模拟教学,了解其教学效果。方法:在临床真实案例基础上,以美国国家护理联盟仿真模拟框架为指导设计和实施医学生安宁疗护模拟教学。采用质性研究方法,2022年1至2月,对参加安宁疗护模拟教学的21名杭州师范大学医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经过分析提炼出3大主题,即模拟教学提升学生对安宁疗护内涵的认知,包括理解全人照护内涵,领悟全家照护理念,增强全队照护意识;模拟教学为安宁疗护技能提供训练场景,包括提高身体照护技能,提升沟通技巧;安宁疗护模拟教学需要优化,包括丰富案例情景和增加训练次数,增加对操作技能的指导。结论:模拟教学有助于医学生理解安宁疗护内涵,提高安宁疗护实践技能,后期可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充实技能教学模块等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照护共同体叙事病历的临床应用案例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呈现缓和医疗领域照护团队的叙事病历实践,在对案例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旨在为未来叙事内容融入现行病历的规范性、结构性提供前期基础和借鉴,确认并提升叙事病历在照护团队中系统化运用的可能。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照护团队的叙事病历案例3则并进行文本分析,阐释缓和医疗照护团队叙事病历的临床价值。3则不同案例的书写者分别为护士、社工、医生,对应的内容为会诊病历、社工服务记录和病程记录。结果:叙事病历实践呈现为系统性、共同书写与全流程书写等特征,病历中的叙事内容能够进行分类概括。结论:通过呈现照护共同体叙事病历案例与应用,再次确认叙事内容融入现行病历的可行性,并对未来医学教育的改善构成重要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随访式护理对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照护质量及再入院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随访式护理对危重先天性心脏病(CCHD)患儿术后照护质量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76例CCHD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随访护理,试验组出院后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知信行理论的随访式护理。比较两组随访期间再入院率及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照护质量、照顾者自我效能(GSES)。结果:随访期间,试验组再入院率2.63%(1/38)显著低于对照组18.42%(7/38)( P<0.05);出院后6个月,试验组术后喂养、手术切口护理、术后活动、出院后用药、并发症预防、危急病情识别等照护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56±1.12)比(9.78±1.03)分、(10.92±1.05)比(9.96±0.98)分、(10.62±1.32)比(9.35±1.02)分、(10.95±1.03)比(9.97±0.99)分、(11.05±0.80)比(9.23±0.75)分、(10.56±1.35)比(8.95±0.99)分](均 P<0.05);出院后6个月,试验组照顾者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基于知信行理论的随访式护理能提高CCHD患儿术后照护质量,降低再入院率,改善照顾者自我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