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知识图谱的高仿真模拟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基于知识图谱的高仿真模拟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级护理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 1 个班为对照组(35 名),采用常规教学方案;1个班为观察组(39名),使用"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图谱开展高仿真模拟.课程结束后比较 2 组自主学习能力,使用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及质性访谈了解教学效果及体验.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均高于教学前(P<0.001,P<0.05);组间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77%的护生认为使用知识图谱能够"形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69%护生认为"有助于临床思维的培养".观察组师生对知识图谱及该教学方案表示满意.结论 知识图谱与高仿真模拟结合有助于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提升综合能力,培养临床思维,为护理教育智能化转型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混合现实技术在重症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重症医学是一门对知识、技能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要求极高,专门从事危重病症诊疗的学科.然而,重症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快速,常规面授等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能提供一定的模拟教学环境,但无法实现与真实世界的深度交互,教学效果受限.混合现实(MR)是结合了VR和AR特性的一种新技术,能对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无缝对接,提供一种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目前,MR在医学领域已有初步探索,但在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旨在探讨MR的特性和形成,以及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潜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元宇宙在血管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元宇宙作为新兴科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医学领域.将元宇宙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可以提升教育水平.血管外科的治疗方式涉及介入手术,介入手术需借助射线完成,射线对医生的健康造成影响,尤其对未婚未孕的医学生而言,需要避免过量射线的暴露.元宇宙借助情景模拟,可以让医学生在虚拟现实中体验手术,避免射线伤害.医学生的培养和临床实践分不开,尤其是外科医生的培养,传统教学实践不能满足血管外科教学的需要,元宇宙的VR(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可以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而且可以重复利用.面对知识日新月异地更新,元宇宙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有用的知识,并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灵活掌握.通过元宇宙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和教学水平.该文将探讨元宇宙在血管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危重症教学中病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模式的实践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病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依据贵州医科大学临床教学中心2022年3~6月所开展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共采集240名学生样本,其中119人单纯使用病例教学法,设为传统组,121人使用病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模式,设为联合组,学生随机入组。观察期为3个月,对比两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认可程度以及临床思维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得分。结果:传统组学习成绩为(88.62±5.51)分,联合组学习成绩为(95.23±2.89)分,联合组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传统组教学方式认可程度为(73.46±6.60)分,联合组认可程度为(91.27±6.02)分,联合组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临床思维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得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采用病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模式的教学效果好于单纯采用病例教学法,学生不仅能够快速接受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相关知识、获得理想的学习结果,而且还能模拟实际的临床护理情景,增加其真实的护理体验,锻炼临床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升其护理工作自信心,有助于护理专业学生快速、顺利地进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之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车祸伤院前急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和高端模拟仿真系统,构建车祸伤院前急救虚拟救援场景,提高学生在复杂现场环境下评估、沟通、应急救援能力。方法:选取扬州护理学院2018级大学生213名为研究对象。以项目设计构建-项目应用-效果判断为主导线,采用虚拟场景下的真实案例模拟,将院前急救中"120接诊沟通""现场安全评估与判断""伤员伤检评估""现场急救""患者转运"的五个模块融合,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完成"学习模式"、自行完成"训练模式"的课后练习、参加"考核模式"下急救能力考核。结果:车祸伤院前急救中学生最薄弱的环节为患者转运;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和高端模拟仿真系统学习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能均较应用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和高端模拟仿真系统能给学生直观的抢救体验,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对八年制医学生核心胜任力认知和早期职业规划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早期接触临床是医学生的重要启蒙课程。2022年12月,本研究以74篇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课程总结文本作为研究资料,借助MAXQDA软件进行质性文本分析,通过三段式编码形成框架,根据代码频率与覆盖率进行教学成效分析,最终对照教学目标形成解释分析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接触临床课程通过言传身教、观察交流、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升了学生对于病人照护、沟通合作、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终生学习的核心胜任力认知,明晰了职业认知与职业规划。通过质性文本分析,本研究形成了早期接触临床课程成效评估框架、可视化教学目标与学生收获的关联逻辑,进而提出早期接触临床课程设计的完善建议:优化课程安排,注重教学方法的均衡性;重视师资培训,加强胜任力与临床场景的融合;加强小组学习,提升临床体验的充分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情景模拟演练带教法提高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理人员危重症抢救能力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带教法提高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理人员危重症抢救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11月低年资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25人,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理论教学,选取该院2019年1-11月低年资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25人,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理论教学和情景模拟演练,从实景体验、案例搜集及剧本编制、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演练等多个层次、多个维度进行培训。评估两组护士对危重症抢救能力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操作能力、仪器使用能及应变能力、心理素质、沟通技能等。结果:培训前两组理论知识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应急能力、操作水平、交流沟通能力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63、0.175、0.230、0.640、0.683、0.330、0.205,均 P>0.05),两组培训后理论知识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应急能力、操作水平、交流沟通能力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 t≥4.461,均 P<0.05),但观察组提升更为明显[(99.52±4.14)分比(85.20±5.02)分,(8.96±1.37)分比(7.03±1.28)分,(8.95±1.11)分比(7.05±1.06)分,(19.25±2.36)分比(17.69±1.58)分,(19.37±2.07)分比(17.58±2.04)分,(28.56±4.24)分比(23.52±2.89)分,(9.88±1.08)分比(8.09±1.01)分, t=11.004、5.147、6.189、2.746、3.079、4.911、6.053,均 P<0.05]。 结论:理论知识培训联合情景模拟演练的培训带教模式可以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景体验、案例收集及情景模拟演练和个人心得汇报等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对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进行培训,不仅可以提升专科护士护理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各项护理专业技能,更加适合目前重症监护病房对护理人才的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护理学专业实习生模拟学习沉浸感与临床实践反思能力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护理学专业实习生模拟学习沉浸感与临床实践反思能力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促进护理学专业实习生的临床实践反思能力、提高护理实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3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模拟学习沉浸感量表、护理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反思问卷对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3届护理学专业243名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阶层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243名实习生模拟学习沉浸感总分为(47.62±13.66)分,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认知同化(3.23±0.92)分、情感带入(3.19±0.95)分、专注(3.12±0.95)分、获得性体验(3.10±1.01)分;临床实践反思能力总分为(106.86±23.35)分,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动态的职业发展(2.98±0.68)分、基于反思的自我管理(2.98±0.67)分、内部动机来源(2.97±0.68)分、专业能力(2.97±0.67)分、动态的组织氛围(2.96±0.67)分、具有挑战性的临床情境(2.95±0.68)分。模拟学习沉浸感总分及其各维度评分与临床实践反思能力总分及其各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 r=0.51~0.63,均 P<0.05)。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模拟学习沉浸感的各维度对临床实践反思能力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β=0.123~0.324,均 P<0.05)。 结论:护理学专业实习生模拟学习沉浸感与临床实践反思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模拟学习沉浸感水平会直接影响其临床实践反思能力。临床带教教师应当丰富临床模拟教学形式,增强学生模拟学习沉浸感,进而促进其临床实践反思能力的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理-虚-实"一体化的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理-虚-实"一体化的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效果,为其他课程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2023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2022级6个高职护理班护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类实验研究方法利用智慧仿真虚拟教室开展"理-虚-实"一体化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利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及课前、课中、课后的任务,在智慧仿真虚拟教室进行理论-实训教学,借助在线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完成在线虚拟操作训练,进一步熟悉流程,掌握操作重、难点,构建实训虚拟场景,通过组建小组运用实体模具完成评估、计划、实施、评价,课中利用直播投屏来展示护生操作细节,利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开展小组讨论、答题、测试等互动,完成"理-虚-实"一体化教学。干预前后选取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及护士胜任力量表对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护士胜任力进行评价,采用模拟教学设计量表调查护生对教学的赞同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50名护生,其中男89名,女561名,年龄(18.00 ± 1.20)岁。干预前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247.17 ± 33.63)分,与干预后(294.16 ± 33.6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 182.33, P<0.05);干预前护理胜任力总分(485.09 ± 147.68)分,与干预后(507.09 ± 147.6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 154.72, P<0.05)。模拟教学设计量表各条目赞同率在87%以上,每个维度总赞同率在95%以上。 结论:基于"理-虚-实"一体化的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护生体验感和互动性,提高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护理胜任力,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快速循环刻意练习在医学模拟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医学模拟教学是在规范的技术路线和参数控制下模拟真实医疗情景进行教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教育手段。传统模拟教学强调学员进行体验式学习和反思性实践。但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是没有给学员充分练习技能的时间,导致学员技能掌握不充分。快速循环刻意练习(rapid cycle deliberate practice,RCDP)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员不断进行刻意练习并进行定向反馈,以达到掌握专业技能的目的。本综述对RCDP的诞生背景、核心元素进行介绍,并对RCDP研究范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结果及未来发展进行回顾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