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锻炼护理路径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对其采用功能锻炼护理路径的影响。方法:以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外科在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功能锻炼护理路径。于患者入院当天与干预措施实施30 d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水平,另将两组在此时间段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入院当天,两组患者的各Harris指标与EQ-5D量表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措施实施30 d后,观察组患者的各Harris指标评分与EQ-5D量表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0 d内,观察组2.50%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功能锻炼护理路径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大幅度提高该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开颅术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筛选开颅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到2020年5月于本院行开颅术的患者,术后依据简易麦吉尔疼痛问卷-2、患者健康问卷-9、广义焦虑症-7、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确定CPSP的发生。根据调查结果把患者分为CPSP组( n=106)和非CPSP组( n=252),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PSP的危险因素。 结果:2组患者年龄、术前疼痛病史(≥3个月)、嗜酒史、经枕手术入路和病灶切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是开颅术CPSP发生的保护因素;术前疼痛史≥3个月、嗜酒史、经枕手术入路和部分切除病灶是开颅术CPS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年龄≥60岁是开颅术CPSP发生的保护因素;术前疼痛病史(≥3个月)、嗜酒史、经枕手术入路和部分切除病灶是开颅术CPS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动力棒偏移对早期临床结果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过程中其动力棒偏移对术后早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苏州市立医院骨科采用FNS固定治疗的114例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后FNS动力棒末端相对于股骨头颈中心轴线的偏移程度(W)不同分为两组:中心组(W≤20%)63例,男27例,女36例;年龄(46.4±8.0)岁。偏移组(W>20%)51例,男20例,女31例;年龄(45.1±9.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尖顶距、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程度、髋关节Harris评分、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效用值、并发症发生率及翻修手术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骨折复位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后患肢部分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中心组患者术后患肢完全负重时间[15.0(14.0,16.0)周]、骨折愈合时间[14.0(12.0,15.0)周]显著短于偏移组患者[16.0(15.0,19.0)、15.0(13.0,17.0)周],尖顶距[(21.4±3.4)mm]显著小于偏移组患者[(23.5±2.7)mm],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90.6±6.1)分]、EQ-5D-5L效用值[0.9(0.8,0.9)]显著高于偏移组患者[(87.7±6.2)分、0.9(0.8,0.9)],中重度股骨颈短缩发生率[25.4%(16/6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0(0/63)]、翻修手术率[0(0/63)]显著低于偏移组患者[66.7%(34/51)、7.8%(4/51)、9.8%(5/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FNS固定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时,将FNS动力棒尽可能靠近股骨头颈中心轴线置入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并能降低翻修手术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连续性记录与评估工具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中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中文版连续性记录与评估工具(CARE)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269例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评估,采用中文版CARE、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老年人抑郁量表(GD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巴氏指数(BI)、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和欧洲健康五维量表(EQ-5D)进行数据收集,其中30例老年人于1周后复测中文版CARE,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信度及效度评价。结果:在CARE总量表和各维度水平上,以组内相关系数(ICC)表示的5名评定者间信度、1周后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45~1.000、0.842~1.000,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17~1.000,均具有较好的信度水平。在效标效度方面,CARE量表的相关维度与6个校标量表(MMSE、GDS、VAS、BI、IADL和EQ-5D)的相关系数均较高,分别为0.918、0.802、0.998、0.931、0.924、0.917(均 P=0.000)。 结论:中文版CARE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老年评估工具供我国养老机构选择及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与其肠道菌落的关系及其菌群移植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与其肠道菌落的关系及其菌群移植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连续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拟行菌群移植的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危重症患者60例为研究组,并以无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危重症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等菌落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粪便4种肠道菌群菌落数诊断危重症患者无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价值。研究组患者均接受菌群移植治疗,检测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个月的腹泻评分、便血评分、部分Mayo评分及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以评价治疗效果。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法分析研究组患者基线粪便4种肠道菌群菌落数与其治疗1周和治疗1个月各疗效指标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菌落数低于对照组[(7.12 ± 0.58) × 10 7 cfu/L比(11.85 ± 1.25) × 10 7 cfu/L、(8.78 ± 1.05) × 10 7 cfu/L比(11.25 ± 1.57) × 10 7 cfu/L],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群菌落数高于对照组[(8.58 ± 0.88) × 10 7 cfu/L比(3.84 ± 0.72) × 10 7 cfu/L、(8.25 ± 0.97) × 10 7 cfu/L比(3.66 ± 0.63) × 10 7 cf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群菌落数诊断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曲线下面积均>0.7,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研究组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个月的腹泻评分、便血评分、部分Mayo评分均低于治疗前[(1.52 ± 0.36)和(1.13 ± 0.24)分比(2.45 ± 0.51)分、(0.95 ± 0.28)和(0.77 ± 0.21)分比(2.39 ± 0.54)分、(4.17 ± 1.24)和(3.26 ± 0.85)分比(7.86 ± 1.82)分],而患者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个月EQ-5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则有所升高[(0.66 ± 0.11)和(0.79 ± 0.13)分比(0.58 ± 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基线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等4种肠道菌群菌落数与其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个月的腹泻评分、便血评分、部分Mayo评分以及EQ-5D评分均密切相关( P<0.05)。 结论:危重症患者肠道菌落与其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密切相关,且可影响其菌群移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健康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3-2-1"体表定位法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3-2-1"体表定位法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7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根据是否采用"3-2-1"体表定位法(3条纵轴线、2个预设切口、1个辅助切口)进行分组。体表定位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61.59±18.43)岁(范围22~90岁);Seinsheimer分型:Ⅱ型13例、Ⅲ型11例、Ⅳ型6例、Ⅴ型14例;损伤机制:低能量损伤26例、高能量损伤18例。传统定位组53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56.38±17.24)岁(范围24~90岁);Seinsheimer分型:Ⅱ型9例、Ⅲ型22例、Ⅳ型9例、Ⅴ型13例;损伤机制:低能量损伤30例、高能量损伤23例。记录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1、3、6、12个月门诊复查,摄髋部正侧位X线片评估影像学指标(颈干角、正侧位移位及成角)、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感染、畸形愈合、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假体周围骨折),评估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uroQol five dimensions questionnaire,EQ-5D)。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12±1.54)个月(范围12~18个月)。体表定位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显性及隐性失血分别为1.78(1.50,2.00)h、8(8,9)cm、300(200,400)ml、843(629,1 130)ml,小于传统定位组的2.10(1.69,2.38)h、10(9,12)cm、400(300,500)ml、1 030(954,1 26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体表定位组颈干角为135.54°±2.83°,大于传统定位组的132.33°±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2, P<0.001)。体表定位组正侧位移位、侧位像成角分别为(4.70±1.60)cm、(4.52±1.71)cm、9.36°±2.94°,小于传统定位组的(6.14±2.57)cm、(5.98±2.70)cm、11.46°±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体表定位组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EQ-5D评分分别为92(84,99)分、0.90(0.73,1.00)分,大于传统定位组的88(74,96)分、0.81(0.72,0.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3-2-1"体表定位法辅助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可提高复位质量,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2 mg或6 mg地塞米松对合并严重低氧血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远期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旨在比较每日接受12 mg或6 mg地塞米松对合并严重低氧血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远期效果。该试验受试对象为1 000例确诊新冠肺炎且合并严重低氧血症的成人患者(需要接受至少10 L/min的氧气或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每日接受12 mg地塞米松治疗,另一组每日接受6 mg地塞米松治疗。研究人员使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Qol five-dimensional five-level questionnaire,EQ-5D-5L)指数和EQ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来评估患者180 d病死率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在HRQoL分析中,较高的值表示更好的结果,死亡患者得分为0。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共获得了982例意向治疗人群中963例患者(98.1%)的180 d生存情况,获得了922例患者(93.9%)的EQ-5D-5L指数值和924例患者(94.1%)的EQ-VAS评分。在180 d时,12 mg地塞米松组486例患者中有164例死亡(33.7%),而6 mg地塞米松组477例患者中有184例死亡(38.6%),调整后的风险差异为-4.3%,99%可信区间(99% confidence interval,99% CI)为-11.7~3.0;调整后的相对风险比(relative risk, RR)为0.89;99% CI为0.72~1.09; P=0.13。在EQ-5D-5L指数分析中,12 mg地塞米松组和6 mg地塞米松组之间的调整后平均差异为0.06(99% CI为-0.01~0.12; P=0.10),两组间的EQ-VAS评分差异为4(99% CI为-3~10; P=0.22)。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在合并严重低氧血症的新冠肺炎患者中,与使用6 mg地塞米松相比,使用12 mg地塞米松并不能降低患者180 d病死率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医改十年甘肃省糖尿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新医改前后甘肃省糖尿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糖尿病患者HRQoL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新医改前(2008年)及医改后(2018年)在甘肃省开展的第四次、第六次国家卫生服务入户调查数据,采用基于我国的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效应值积分体系计算EQ-5D健康效用指数。结果:新医改前后甘肃省≥15岁居民EQ-5D均有明显变化:行动能力改善8.08%(27.43% vs. 19.35%)、自我照顾改善16.16%(26.55% vs. 10.39%)、日常活动改善8.97%(28.32% vs. 19.35%)、疼痛/不适恶化1.38%(38.05% vs. 39.43%)、焦虑/抑郁恶化1.83%(16.81% vs. 18.64%),EQ-VAS评分提高3.36(60.53 vs. 63.89),健康效用指数升高0.04(0.83 vs. 0.87)。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维度影响因素不完全一致,总的来看,年龄越高、文化程度低、从不锻炼、多重慢病的糖尿病患者HRQoL较差( P<0.05),其中多重慢病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影响最大,城镇职工医保及新医改后的糖尿病患者HRQoL较好( P<0.05)。 结论:新医改对甘肃省糖尿病患者HRQoL有着积极的影响。医疗保健提供者和决策者应当重视多重慢病对HRQoL的影响以及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下降的预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并构建预测模型,以识别HRQoL下降的高风险患者。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法,采用便利抽样方式选取海南省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的135例单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自评HRQoL;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HRQoL下降危险因素;使用校正曲线、ROC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的预测准确性和临床净收益。结果:最终获得有效随访患者122例。术后6、12个月,41例占33.6%患者的EQ-5D指数均低于骨折前,与Barthel指数呈现较强相关性( r=0.833、0.705,均 P<0.05)。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 OR=1.352)、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 OR=1.121)、髋关节置换术( OR=0.795)和肺部感染( OR=1.328)与髋部骨折患者HRQoL下降独立相关(均 P<0.05)。列线图的一致性指数为0.889(0.791~0.955),AUC为0.871(0.784~0.947)。DCA结果显示模型提供良好的临床净收益。 结论:该预测模型能够有效识别HRQoL下降的高风险患者,有助于确定提供护理策略的优先级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靶向药物治疗对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短期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靶向药物治疗对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患者生命质量的短期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索拉非尼、仑伐替尼或安罗替尼治疗的19例RAIR-DTC患者[男10例、女9例,年龄(54.5±14.5)岁]。测量患者靶向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记录靶向治疗后患者不良事件。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进行疗效评价。根据欧洲生命质量学会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5L)获取患者靶向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健康状态,计算其行动能力、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或不适、焦虑或沮丧5个维度受影响的发生率,并进行自身健康状态评分。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Kruskal-Wallis秩检验及 χ2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靶向治疗后3个月,在行动能力、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或不适、焦虑或沮丧方面受影响者分别为8(8/19)、6(6/19)、10(10/19)、10(10/19)和12(12/19)例,均明显多于靶向治疗前[1(1/19)、1(1/19)、1(1/19)、2(2/19)和2(2/19)例],各维度受影响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4.38~11.31,均 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患者自身健康状态评分分别为(84.37±6.25)和(71.63±9.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2, P=0.001)。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后,出现皮肤毒性10例、高血压8例、体质量下降8例、腹泻7例、疲乏6例、肝功能异常5例、蛋白尿2例、肌痛2例、口腔溃疡1例;其中有17例患者坚持继续治疗,2例患者终止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患者Tg分别为110.16(49.63,294.50)及56.26(44.60,210.50)、53.36(41.25,203.07)、54.35(34.71,223.52) mg/L,治疗后Tg水平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2.42, P=0.490)。治疗后3个月,患者无进展生存(PFS)率为16/17,其中7例部分缓解(PR),9例疾病稳定(SD),1例疾病进展(PD);治疗后6个月,患者PFS率为10/17,其中5例PR,5例SD,7例PD。 结论:靶向治疗3~6个月后,多数患者血清学或影像学有所改善,但药物不良事件对患者生命质量影响较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