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歪鼻畸形的手术治疗进展及鼻内镜的相关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歪鼻畸形患者常合并有鼻中隔偏曲及鼻腔功能障碍,如何正确处理鼻中隔与外鼻的联合畸形、兼顾功能和美容的双重要求,成为近年来备受鼻科医生关注的问题。歪鼻患者在解剖结构及畸形类型上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矫正方法亦复杂多样。本文对歪鼻形成的原因、歪鼻手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策略、鼻内镜在歪鼻矫正术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正确开展该领域手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鼻内入路鼻内镜辅助下鼻-鼻中隔整形术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鼻内入路鼻内镜辅助下鼻-鼻中隔整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1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外鼻形态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8~58岁。所有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采取鼻内半贯通切口矫正鼻中隔偏曲,同时依据病情需要联合软骨间切口、下鼻甲前缘切口等,行截骨、驼峰矫正、鞍鼻矫正等手术操作。分别采用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asal Obstruction Symptom Evaluation,NOSE)、鼻整形结果评估量表(Rhinoplasty Outcome Evaluation,ROE)、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对术后鼻塞及鼻外形改善的满意程度。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12例患者术后鼻中隔偏曲矫正满意,鼻塞程度显著减轻。鼻通气NOSE评分及VAS评分均降低[(21.67±10.30)分比(70.83±14.12)分,(1.83±1.03)分比(8.33±0.89)分, t值分别为9.49、16.30, P值均<0.05]。10例合并歪鼻畸形的患者鼻外形明显改善,鼻外形ROE评分及VAS评分均提高[(21.30±2.31)分比(8.10±3.31)分,(8.90±0.99)分比(3.80±1.62)分, t值分别为-11.85、-9.33, P值均<0.05]。2例合并鼻前庭形态异常的患者鼻前庭形态改善。随访12~24个月,均未出现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鼻背塌陷等并发症。 结论:通过鼻内入路鼻内镜辅助下鼻-鼻中隔整形术,可同期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及鼻形态,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让患者受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鼻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鼻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收治的伴有鼻塞的先天性或外伤性歪鼻患者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22~46岁。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即开放入路在鼻内镜辅助下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并制备鼻中隔软骨移植物,在内镜辅助下调整鼻部框架结构并联合行中、下鼻甲手术,同期恢复患者鼻通气功能及外鼻形态。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行鼻塞视觉模拟量表(VAS)、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asal Obstruction Symptom Evaluation,NOSE)、鼻声反射、鼻阻力检查,记录前两个鼻腔最小横截面积(minimal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asal cavity,MCA)MCA1和MCA2及其距离前鼻孔的距离(distance between nostril to 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MD)MD1和MD2,并分别计算两侧的比值(以a/b表示),记录距前鼻孔5 cm的鼻腔容积(nasal volume of 5 cm depth from nostril,NV5)及鼻腔总阻力(nasal resistance total,RT),共同评估鼻通气功能。行鼻整形结局评估量表(Rhinoplasty Outcome Evaluation,ROE)和鼻外观偏离值评估外鼻形态,最后以术后满意度进行整体评估,分析鼻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的临床疗效。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复查时,在鼻通气评估方面,主观指标鼻塞VAS评分和NOSE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1.81±0.81)分比(6.71±1.38)分,(4.19±2.06)分比(12.05±2.67)分, P值均<0.05];客观指标中MCA1、MCA2和NV5较术前明显增加,RT、MCA1a/MCA1b、MCA2a/MCA2b、MD1a/MD1b、MD2a/MD2b较术前明显减少( P值均<0.05)。术前术后的MD1和MD2无明显差异( P值均>0.05)。在外鼻形态评估方面,术后ROE评分明显增加,鼻外观偏离值明显减少[(16.19±2.56)分比(10.24±3.24)分,(1.55±1.16)mm比(5.63±2.41)mm, P值均<0.05]。术后21例患者满意度评估:对鼻通气功能非常满意19例(90.5%),满意2例(9.5%);对鼻外形非常满意15例(71.4%),满意6例(28.6%)。 结论:鼻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可同期改善患者鼻通气功能及外鼻形态,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体软骨在外伤性歪鼻合并鼻通气障碍患者鼻整形术中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自体软骨在外伤性歪鼻合并鼻通气功障碍患者鼻整形术中的使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30例鼻外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1~50岁,平均34.9岁,病程6 d至14年。全部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歪鼻畸形及鼻通气障碍,分为轻、中、重三类,其中轻度8例,中度11例,重度11例,均同期行开放性鼻整形术及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于轻、中度歪鼻畸形及鼻通气障碍,采用耳软骨修饰鼻尖及加强鼻中隔软骨支撑、修饰鼻背凹陷畸形。对于重度歪鼻畸形及鼻通气障碍,将肋软骨雕刻成"Y"字型整体支架或者片状肋软骨构成2+1或4+1支架,将肋软骨支架与鼻中隔软骨尾端贯穿缝合固定,重塑加固鼻中隔支撑架及鼻小柱,避免鼻背塌陷。术前、术后测量鼻外观偏离值,并分别进行鼻外观视觉评分量表(VAS)、鼻腔通气VAS评分。采用Stata 15统计软件对术前与术后的测量数据行配对资料的 t检验,VAS评分行卡方检验。 结果:30例患者中,3例术后出现鼻中隔血肿,经清理后正常恢复。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所有患者均无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治愈率为60.0%(18/30),所有患者术后歪鼻程度下降Ⅰ级,有效率为100%(30/30)。患者术后测量鼻外观偏离值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1.58)mm比(6.85±2.43)mm, t=8.42, P<0.001]。术后鼻外观VAS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0±1.16)分比(1.93±1.31)分, t=-14.59, P<0.001]。患者术后鼻腔通气VAS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3±1.04)分比(1.97±1.07)分, t=-16.78, P<0.001]。 结论:自体软骨在外伤性歪鼻合并鼻通气功障碍患者鼻整形术中使用疗效好,同期行开放性鼻整形术及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可缩短治疗时间,及时改善患者鼻外观及鼻通气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治疗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226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治疗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达到鼻外形和通气功能障碍同期矫正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22年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采用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治疗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74例,女性52例,年龄7~67岁。通过主客观联合评估的方法评价手术治疗效果。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6~24个月,174例患者治愈(174/226,76.99%),52例有效(52/226,23.01%),总有效率为100%(226/226)。术前术后偏离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4±2.25)mm比(1.82±1.05)mm, t=38.94, P<0.001],所有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均得到改善。 结论:采用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治疗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具有术野清晰、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可达到鼻外形与通气功能障碍同期矫正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数字化技术联合内窥镜矫正歪鼻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联合内窥镜矫正歪鼻-鼻中隔偏曲一期手术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和耳鼻喉科完成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18~45岁,平均27.34岁)骨性歪鼻伴鼻中隔偏曲患者一期矫正手术。术前后通过3D数字化成像技术、CT扫描等测量,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整形效果评估(ROE)量表、鼻塞症状评估量表(NOSE)、功能性鼻整形术后调查(FROI-17)等量表,对手术外形修复和功能改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D成像测量显示歪鼻的偏曲距离、偏曲角度有明显改善( t=8.191、7.760;均 P<0.05),长期手术稳定性较好。患者外形VAS评分和ROE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NOSE评分和FROI-17评分评估鼻塞症状较术前好转。 结论:该方法修复歪鼻伴鼻中隔偏曲能达到同期修复鼻外形和改善鼻功能目的,手术微创、效果稳定,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体软骨鼻整形及鼻中隔偏曲矫正在外伤性歪鼻畸形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外伤性歪鼻畸形是指由于外部重力打击损伤导致外鼻偏离面部垂直中线的一种畸形 [1]。本研究旨在观察自体软骨鼻整形及鼻中隔偏曲矫正在外伤性歪鼻畸形中的运用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鼻腔内外整体评估在鼻内镜下功能性鼻整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结合鼻腔内外整体评估,探讨鼻内镜下功能性鼻整形术的诊治策略。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招募2018年2月至2021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鼻内镜下功能性鼻整形术的患者。于术前进行鼻腔内外结构及功能的整体评估,制定个体化手术策略。根据手术策略,施行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消融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下鼻甲骨黏膜下切除术、背侧扩展软骨移植物、歪鼻矫正、假体或自体软骨植入、驼峰截除+截骨等,从鼻功能和美容2方面进行调整。术前和术后6个月,应用内鼻阀(INV)角度、INV塌陷分级、INV横截面积、外鼻阀效力(ENVE)指数评估鼻阀区结构,应用鼻阻塞症状评估(NOSE)量表、鼻阻力[包括鼻腔总阻力(RT)、鼻腔阻力差异比(R 1r)]评估鼻通气功能,应用面部形态自我测评量表-鼻整形版(FACE-Q RM)、鼻整形结果评估(ROE)量表、外鼻亚单位测量评估鼻外形整形效果,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心理状态,最后行患者满意度与各主客观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分析法。 结果:共招募50例患者,男18例,女32例,年龄23~52岁,平均35.7岁。所有患者均有鼻塞症状,其中伴歪鼻畸形28例,鼻阀区狭窄12例,鞍鼻畸形6例,驼峰鼻4例。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INV角度明显增大、INV塌陷分级降低、INV横截面积增大、ENVE指数增大( P均<0.05)。术后NOSE量表评分降低,鼻阻力测量示RT、R 1r下降( P均<0.05),提示鼻塞症状明显缓解。术后FACE-Q RM及ROE量表评分升高( P均<0.05),提示患者鼻外形满意度升高;外鼻亚单位测量示术后鼻翼上宽、下鼻翼角有所缩小( P均<0.05),其余结构测量值无明显变化。患者术后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患者术后整体满意度较术前提高(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满意度与INV角度、INV横截面积、ENVE指数、鼻外形FACE-Q RM、ROE量表评分呈正相关,与INV塌陷分级、NOSE量表评分、鼻阻力测量值呈负相关,与外鼻亚单位测量值无相关性。 结论:结合鼻部结构、鼻通气功能及外鼻美学等进行鼻腔内外整体评估,有利于制定个体化功能性鼻整形术的诊治策略,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改良鼻外侧截骨术在歪鼻整形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探讨改良鼻外侧截骨术治疗歪鼻畸形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3月-2021年6月收治的歪鼻畸形患者共30例,其中倾斜型歪鼻15例,C型歪鼻14例,S型歪鼻1例.均采用开放式鼻整形联合改良截骨术矫正,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鼻通气功能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外鼻测量偏斜值以及鼻整形结果评估量表(Rhinoplasty outcome evaluation,ROE)的差异,以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治疗后,鼻通气功能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患者外鼻偏斜值较术前明显变小(P<0.05);ROE评分比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采用改良鼻外侧截骨术治疗歪鼻畸形,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自体肋软骨修复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自体肋软骨在唇裂继发鼻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符合植骨以矫正唇裂鼻畸形的患者30例,通过对自体肋软骨进行塑形处理来矫正唇裂继发的鼻畸形,术后应用鼻膜持续撑鼻约6~12个月.结果 30例患者均I期愈合,鼻翼塌陷、鼻中隔歪斜、鼻尖低平、鼻梁低等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 用自体肋软骨整复唇裂继发鼻畸形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