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芪多糖对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大鼠输尿管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诱发的大鼠(购自辽宁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输尿管平滑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肾结石模型并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按照20、40、80 mg/kg腹腔注射给予黄芪多糖,对照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给予大鼠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测定各组大鼠输尿管平滑肌收缩力、收缩频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大鼠输尿管平滑肌毒蕈碱型3(M3)受体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输尿管平滑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水平,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 结果: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收缩力[(0.39±0.11)、(0.46±0.14)、(0.57±0.16) g]及收缩频率[(14.21±2.62)、(16.73±1.47)、(17.49±2.14)次/分]、SOD活性[(40.35±3.82)、(53.59±3.17)、(66.80±4.15) U/mg蛋白]、M3受体mRNA水平(1.03±0.24、1.73±0.48、2.46±0.35)、bcl-2水平(0.83±0.08、1.17±0.15、1.44±0.19)明显高于模型组[(0.18±0.07) g、(11.31±2.85)次/分、(21.46±2.71) U/mg蛋白、0.65±0.14、0.61±0.12],MDA水平[(1.77±0.14)、(1.21±0.27)、(0.71±0.11) nmol/mg蛋白]及bax水平(1.13±0.10、0.86±0.14、0.71±0.09)明显低于模型组[(3.27±0.07) nmol/mg蛋白、1.58±0.23],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1.281、16.461、131.831、44.872、25.504、169.905、26.883, P<0.05)。 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诱发的大鼠输尿管平滑肌收缩力、收缩频率、SOD活性、M3受体mRNA水平及bcl-2水平,降低输尿管平滑肌MDA水平及bax水平,进而发挥对输尿管平滑肌的修复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毒蕈碱型胆碱受体与抑郁症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M-AChR)是胆碱能受体的一种,近年来关于各类M-AChR在抑郁症中的机制研究很多,本次主要对M-AChR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相关机制进行阐述和总结,并且对相关药物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M1-AChR、M2-AChR在抗抑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可能机制涉及海马和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FC)等脑区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信号通路的激活、兴奋性神经递质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等因子的释放等,同时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eacid,AMPA)通路的激活在M2-AChR介导的抗抑郁效应中起重要调节作用,但是具体机制以及各类M-AChR间的相互作用仍有待于探究,这也可能成为接下来的研究重点。目前,相关药物的临床试验主要集中在东莨菪碱,随着临床试验的进展,该药物的量效曲线和副作用耐受性等会更加明确,相信更多患者能够从中受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胆汁酸与心律失常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对胆汁酸的研究不断深入,逐渐发现并证实了高水平胆汁酸可致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例如,窦性心动过缓、心房颤动(AF)、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心脏骤停。还发现胎儿比成人更易发生胆汁酸诱导的心律失常。人们已经认识到胆汁酸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心律失常,例如,胆汁酸对离子及离子通道的影响、受体介导、迷走神经介导等途径。而熊去氧胆酸是目前发现的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并且具有抗心律失常效应的胆汁酸。现就胆汁酸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补阳还五汤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涉及的重要信号通路和保护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上海有机所中药与化学成分数据库和相关文献获取并筛选补阳还五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使用DrugBank数据库、药物靶标数据库(TTD)、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缺血性脑卒中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建立活性成分-治疗靶点网络,分析网络获取关键靶点。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治疗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lzData数据库分析治疗靶点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通过网络分析,获得了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靶点,包括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等;通过富集分析获取了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多条关键信号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血小板活化、Apelin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等;通过基因表达分析了补阳还五汤对不同组织细胞的作用,发现治疗靶点在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和神经元中调控多种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联系复杂的特点,在基因的细胞表达层面与神经血管单元密切相关,治疗作用机制包括神经保护、神经发生、抗血栓、促血管再生、胶质细胞调控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毛果芸香碱减轻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研究毛果芸香碱减轻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所致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腹腔注射APAP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将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PAP模型组、毛果芸香碱组,每组6只.毛果芸香碱组小鼠腹腔给药毛果芸香碱(2.5 mg/kg体重)7 d,末次给药1 h后,APAP模型组和毛果芸香碱组腹腔注射APAP(400 mg/kg体重),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PAP注射后12 h处死所有小鼠,采集血液和肝脏等组织样本.血清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肝功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采用HE染色方法检测肝脏病理评估毛果芸香碱对APAP诱导肝损伤的药效作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1/2,ERK1/2)蛋白表达,探索肝细胞增殖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AP模型组小鼠的ALT和AST含量均显著升高(P<0.001),表明APAP模型建立成功;与APAP模型组比较,毛果芸香碱组小鼠血清AST含量显著降低(P<0.01),ALT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HE染色病理学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AP模型组小鼠肝脏出现肝小叶中心坏死、肝内出血和细胞核消失或固缩;与APAP模型组比较,毛果芸香碱组小鼠改善了肝小叶中心坏死、肝内出血和细胞核固缩.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APAP模型组比较,毛果芸香碱组小鼠肝脏PCN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APAP模型组比较,毛果芸香碱组小鼠p-ERK/ER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毛果芸香碱能减轻APAP所致肝损伤,其分子机制可能是毛果芸香碱通过激活肝细胞中m3AchR-ERK1/2信号通路进而促进肝细胞增殖来发挥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脏疾病动物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4/3/23
建立气阴两虚病证糖尿病肾脏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及评价指标.将30只Wistar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20只).模型组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25 mg/kg诱导形成糖尿病大鼠.把成模大鼠按照24 h尿蛋白值分配到糖尿病肾脏疾病模型组(10只)、气阴两虚病证结合模型组(10只),气阴两虚病证结合模型组以附子、青皮、枳实按照5:6:6,13 g/kg灌胃诱导8周.对大鼠各项测量指标进行观测.发现与正常组和糖尿病肾脏疾病模型组比较,气阴两虚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粪便中有益菌:乳酸杆菌属、梭菌属、拟杆菌门、双歧杆菌属含量显著降低;致病菌:梭杆菌属、肠杆菌、毛螺菌科、粪肠球菌含量显著升高;气阴两虚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0.5±0.1 g/L)、免疫球蛋白M(IgM)(14.2±0.6 g/L)和肾脏组织中钠钾泵酶(Na+/K+-ATP)(0.8±0.3 U/mg)、钙镁泵酶(Ca2+-Mg2+-ATP)(2.0±0.3 U/mg)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环磷酸腺苷(cAMP)(0.9±0.2 mmol/L)、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cGMP)(0.3±0.1 mmol/L)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HE染色显示:与正常组和糖尿病肾脏疾病模型组比较,气阴两虚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肾脏和结肠损伤;肾脏和结肠组织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结肠中毒蕈碱型胆碱受体M3(M3R)、5-羟色胺受体3A(5-HT3A)、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显著降低.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高糖高脂喂养4周联合腹腔注射STZ25 mg/kg、附子、青皮、枳实灌胃诱导大鼠8周,可部分形成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脏疾病基本证候特征,用于评价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建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自身抗体与室性心律失常
编辑人员丨2024/1/20
自身抗体在室性心律失常(VAs)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抗β1 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升高,使细胞内 cAMP升高,导致动作电位时程和QT间期延长,促进VAs发生;抗M2 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自身抗体与靶向受体结合,调节多种离子电流,引起 QT间期延长,诱发 VAs;抗 Ro/SSA自身抗体与 HERG-K+通道、Ca2+通道交叉反应参与 VAs发生;抗 Na+/K+-ATP酶自身抗体能够靶向抑制 Na+/K+-ATP 酶活性,导致心肌细胞去极化延迟,诱导 VAs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毒蕈碱样胆碱能受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中央气道黏液分泌增加,小气道壁损伤和修复反复发生导致气道重塑,引起固定性气道阻塞及不可逆性肺泡结构丧失为主要的病理特征〔1〕.毒蕈碱样胆碱能受体(mAchR,简称M受体)是气道中主要的副交感神经递质,通过胆碱能神经释放的乙酰胆碱(Ach)调节气道平滑肌张力和黏液的分泌,是COPD 患者气道最主要的可逆性成分.M受体在改善哮喘和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本文综述总结近年来关于M受体在COPD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1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同源建模模板的选取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不同同源模板所获得M1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模型的合理性及可靠性.方法:以牛视紫红素受体、人源β2-肾上腺素受体、M2胆碱受体和M3胆碱受体为模板,分别对M1胆碱受体进行同源建模;采用分子对接获得各M1胆碱受体同源模板与配体的互作模式,并与已报道的M胆碱受体晶体结构进行静态比对,得到最佳M1胆碱受体同源模板;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配体与关键残基距离的变化,对M1胆碱受体同源模板进行动态验证.结果:M2胆碱受体与M1胆碱受体的序列相似度较高,为67.9%;以Inactive M2胆碱受体为模板构建的M1胆碱受体(M1Rinactive-M2R)与其他晶体结构间RMSD值的均值最低,为1.39 (A);M1Rinactive-M2R别构位点K392及E397残基侧链与结合口袋距离更近,与配体结合构象更匹配;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双位点别构激动剂VU0184670与M1Rinactive-M2R别构结合位点Y85、Y381的距离分别为4.8 (A)、6.8 (A),优于其他模型;分子动力学模拟后,配体与Q177残基的距离由7.4 (A)降至2.9(A),提示配体VU0184670向Q177方向偏转,与文献结果一致.结论:以Inactive M2受体结构为模板构建的M1胆碱受体模型最为合理,更接近M1胆碱受体的晶体结构.本研究为M1胆碱受体药物开发提供重要工具,为其他GPCRs受体同源建模提供创新范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3受体在盐酸戊乙奎醚减轻内毒素致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中的作用: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M3受体在盐酸戊乙奎醚减轻内毒素致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中的作用及其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将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以1×105个/ml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2 ml/孔)或培养瓶(4 ml/瓶)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5):空白对照组(C组)、M3受体shRNA转染组(shRNA组)、脂多糖组(LPS组)、盐酸戊乙奎醚+脂多糖组(P+LPS组)、脂多糖+M3受体shRNA转染组(LPS+shRNA组)和盐酸戊乙奎醚+脂多糖+M3受体shRNA转染组(P+LPS+shRNA组).shRNA组、LPS+shRNA组和P+LPS+shRNA组以含2.5 nmol/L M3受体shR-NA的质粒转染细胞.LPS组和LPS+shRNA组于孵育24 h时加入终浓度为0.1 μg/ml的LPS孵育1h;P+LPS组和P+LPS+shRNA组于孵育24 h时加入终浓度为2μg/ml的盐酸戊乙奎醚,孵育1h后加入终浓度为0.1 μg/ml的LPS再孵育1h.采用Transwell法测定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 1/2)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热休克蛋白27 (HSP27)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M3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shRNA组M3受体mRNA表达下调,LPS组细胞通透性增高,p-p38 MAPK、p-ERK1/2、HSP27、和M3受体mRNA表达上调(P<0.05);与LPS组比较,P+LPS组、LPS+shRNA组和P+LPS+shRNA组细胞通透性降低,p-p38 MAPK、p-ERK1/2、HSP27和M3受体mRNA表达下调(P<0.05);与LPS+shRNA组比较,P+LPS+shRNA组细胞通透性降低,p-p38 MAPK、p-ERK1/2、HSP27和M3受体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减轻内毒素致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的机制与其下调M3受体表达后抑制MAP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