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肺癌肿瘤微环境新生血管病变的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于络病理论,认为邪侵肺络,癌毒内蕴,逐渐形成“瘀络”“盛络”“虚络”等络脉病变,与肿瘤细胞形成的异常血管网络较为相似,可分别演变为缺氧、炎症、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影响肺癌的治疗效果。结合肿瘤生物学特性,基于叶天士“络以通为用”观点,可相应运用化瘀通络、解毒通络、益气通络之法,活用化瘀、解毒与扶正药物,靶向调节缺氧环境、炎症状态和免疫反应,有助于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重塑肿瘤微环境,在提高联合治疗疗效的同时,也可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厥阴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辨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 AL)化疗后,患者在邪毒内蕴、气血亏虚、血瘀痰凝湿阻的基础上,正气大伤,其寒热错杂的特点、复杂多变的临床症状与厥阴病颇为相似。本文试从厥阴探讨AL化疗后的辨治,分析得出AL化疗后治当以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调养肝脏为主,同时尚需重视顾护正气。结合AL基本病机,提出当归四逆汤更适合用于AL化疗后的治疗。从厥阴探讨AL化疗后的辨证论治,希望挖掘更多中医药疗法在治疗AL领域里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挖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病症组成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DPN中医病症组成规律及病机特点,为提高中医药治疗DPN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月-2020年1月343例DPN住院患者四诊资料,运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并使用中医理论进行解释。结果:343例DPN患者中男性143例,女性200例,以肢体麻木、口渴引饮、口干、夜尿频多、肢体疼痛等症状出现次数较多;主要舌象为苔薄白、舌黯红、舌淡红等;主要脉象为脉弦、脉细、脉沉等。肢体麻木、口渴引饮、口干、苔薄白、夜尿频多等与其他病症的关联程度较高。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可重组出4种证型,分别为瘀血阻络证,肾虚血瘀、胃热伤阴证,脾虚痰湿证,热毒内蕴、正虚邪恋证。结论:DPN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血瘀贯穿疾病发展始终,以益气养阴、通经活络为基本治法,治疗时应注意调护脾胃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董桂英从浊毒角度分阶段论治H型高血压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齐鲁名医董桂英教授临证从浊邪害清与浊毒损脉角度论治H型高血压,认为本病病理过程以脏腑功能失调为基础,并贯穿始末;以浊邪内蕴为椽,日久毒损脉络。据此创立本病的分阶段基本治法,即首以补健脾胃,平抑风阳;渐之解毒通络,复土之枢。董教授认为,本病亦有多变之势,病情错杂难分者当健脾与解毒同治,标本同求、阴阳同调,临证多以四妙丸为底方加减,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运用养阴清肺法防治放射性肺损伤诊疗思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放射性肺损伤病因为“火热毒邪”直中于肺,病机以气阴两虚为本,热毒蕴肺、痰凝血瘀为标。其中,肺阴亏虚和热毒内蕴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临床采用辨病、证、症相结合的“三辨模式”,可全面掌握病情。治疗上宜以养阴清肺法为主要治法,自拟养阴清肺方为基本方剂,药用麦冬、天冬、黄精、西洋参、生地黄、川贝粉、苦杏仁、鱼腥草、三七粉、甘草,灵活加减,防治并重,可取得满意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温肾化气、泄浊活血"探讨慢性肾衰竭的辨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慢性肾衰竭(CRF)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甚至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肾失气化、浊毒内蕴、瘀血阻络"的病机特点.笔者团队基于"温肾化气法治疗肾脏病"的学术观点及近年的临床研究成果,提出了从"温肾化气、泄浊活血"理念论治CRF的辨治思想.文章着眼温肾化气法的理论研究,阐述CRF肾失气化下的发病机制,团队认为"温肾化气"是治疗本病的总治则,"泄浊解毒、活血化瘀"为祛邪关键,以"温肾化气、泄浊活血"方法治疗CRF,可收获良效.举临证验案两则,以期为临床提供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诊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量效关系分析陈友芝"二参一仙汤"治癌方证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利用量效关系探讨陈友芝运用"二参一仙汤"辨治癌症方证用药及其方药衍化规律,为临证辨治癌症提供借鉴.方法:筛选陈友芝治癌医案中含"二参一仙汤"的中药复方,应用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Aprior算法及多尺度backbone网络算法,对所选治癌医案中的主治疾病、证型、治法、用药剂量、药物分类、性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高频药物组合、核心组方及药物聚类.结果:选取含"二参一仙汤"的治癌方剂172首,并总结出以本虚标实、癌毒内蕴,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主的22种证型治法.运用"二参一仙汤"辨治肿瘤从15~60 g分为9个剂量等次,而30 g剂量使用频次最多,主治胃癌12.21%(21/172)、肺癌9.88%(17/172)、卵巢癌4.65%(8/172)等10种癌症,医案中使用频次前8位的药物有半枝莲、薏苡仁、茯苓等.使用频次≥18次的药物在四气五味及归经上分别以寒、温、平,甘、苦、辛;胃、脾、肝为主.其功效可分为9类,使用频次最高者为清热药.药物关联分析组合为"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43.60%(75/172).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薏苡仁、茯苓、绞股蓝、苦参、瓜蒌、白芍、藤梨根、象贝为核心组方;衍化出7首"一参一仙汤""二参一仙汤"和"三参一仙汤",功效主治各有侧重.结论:对"二参一仙汤"治癌主证、治法及药物进行量效分析表明,陈友芝临证时常灵活运用半枝莲、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茯苓、白芍及象贝等药,配合衍化方"一参一仙汤""二参一仙汤"和"三参一仙汤"治疗胃癌、肺癌、卵巢癌等癌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关于开展首荟通便胶囊征文的通知
编辑人员丨2024/7/13
首荟通便胶囊是由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治疗便秘的常用中成药,由何首乌、芦荟、决明子、阿胶、枸杞、人参、白术、枳实8味药材组方而成,精选道地药材,标本兼顾、补泻并施,泻下导滞通腑而不伤正,益气滋阴养血而不碍邪,具有养阴益气、泻浊通便的功效.用于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兼毒邪内蕴证),症见便秘、腹胀、口燥咽干、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舌质红嫩或淡、苔薄白或白腻者.首荟通便胶囊为国家专利组方,能显著改善便秘及气阴两虚的症状,可全面改善肠道功能,临床有效率及痊愈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从湿、痰、瘀分期辨治痛风撷要
编辑人员丨2024/7/6
痛风发作为脾肾失调,湿热内蕴,痰瘀互结痹阻经络所致,总以湿、痰、瘀为核心病理因素,故临证应以"清利湿热"为基本治则,并根据痛风病势机转进行分期辨治.痛风无症状期病机责之脾运失司、痰湿内生,治宜芳香健脾、化湿泄浊,予二陈汤、参苓白术散加减;痛风急性期病机责之湿热内蕴、经络痹阻,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予自拟通风汤加减;痛风缓解期病机责之正虚邪恋、痰瘀痹阻,治宜补益肝肾、祛湿化瘀,予四妙散、独活寄生汤加减;痛风肾脏病变期病机责之肾阳虚损、变症丛生,治宜泄浊解毒、固本培元,予四妙散配伍化瘀、解毒药,并重视应用引经药.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论何学红教授治疗虚劳水气病临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6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该病优势突出,何学红教授从事中医肾脏病临床40余年,对于疾病从中医病名、病机到治疗,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认为其属郭恩绵教授提出的"虚劳水气病"范畴,并总结凝练"正虚毒蕴"的病机制论,认为脾肾亏虚为发病之根本,尤其重视从脾入手阐释肾脏病的病机,而其标实之证责之于毒邪内蕴,其既是病理产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并认为毒邪贯穿于疾病始终,弥漫三焦,是迁延不愈,变证丛生的主要因素.在临床实践中,依据其基本病机,制定了"脾肾同治,排毒四法"的一体化治疗方案.方案以口服汤药参芪泄浊饮为核心以降浊毒;双白煎药浴以散浊毒;药物贴敷以祛浊毒;降氮煎剂保留灌肠疗法通腑以泄浊毒.内外合治的治疗方案,适用于慢性肾衰竭替代治疗前的各个时期,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