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缺陷筛查及诊断方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BDs)是指胚胎在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受到致畸因子的作用而导致身体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发育异常,是流产、死胎、新生儿残疾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全球新生儿病死率不断下降,但BDs所致婴幼儿病死率仍有增加并占较大比重.有报道指出,全球每年分娩BDs儿约790万[1],我国是BDs的高发国家,发生率约为5.6%[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考"背景下三级公立医院内科专科持续发展SWOT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旨在强化功能定位,考核指标中手术占比等指标权重较高.在此背景下,部分内科业务比重较高的三级综合医院面临较大的持续发展挑战.梳理绩效考核指标对内科专科的导向影响,运用SWOT分析工具凝练三级公立医院内科专科持续发展路径,包括增长性策略(提升疑难危重疾病收治能力、承接科教任务)、扭转型策略(技术创新、价格立项)、多种经营策略(调整门诊与住院结构、建设专病中心等)、防御型策略(合理诊疗、临床路径),以期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结构变动分析法的河北省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选取河北省各级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变化情况,评价河北省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效果,为河北省公立医院优化补偿机制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将河北省各级公立医院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变动分析法对样本医院收入结构开展分析.结果:2016-2021年,三级医院和一级医院医务性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分别增长2.60个和9.80个百分点,二级医院医务性收入占比下降0.60个百分点;各级公立医院耗材收入占比均有所增长,药品收入仍是各级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三级医院药品收入对医疗收入增长贡献率达50.00%.结论:河北省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优化明显,但补偿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收入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应在巩固完善取消耗材加成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完善精准可持续的财政补偿机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拓宽筹资渠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诊断的方法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病死率以及所带来的社会负担逐年上升。然而研究发现,在COPD人群中,早期阶段的患者所占比重似乎越来越大。有部分患者肺功能检查虽然未能达到COPD诊断标准,但其实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肺气体陷闭、气道异常病变和生活能力下降等。若能在气流受限尚未出现时,即受损肺阶段对该类人群进行识别,甚至进行早干预,应该会有利于延缓甚至阻断受损肺进一步发展为COPD,有利于降低COPD所带来的疾病负担和病死率。因此,寻找积极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早期COPD的特点及近年来COPD早期诊断的相关研究和新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术后谵妄及认知障碍的风险评估与干预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沉默性谵妄”(即低活动型谵妄)正侵害着老年冠心病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研究显示术后谵妄、认知障碍影响接受外科手术的全年龄段患者 [1],而年龄增长则是术后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2]。我国正面临人口加速老龄化的困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13.5% [3],预计到203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30%,彼时我国将正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研究显示高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病率较高,但识别率较低,术后谵妄未被发现者高达84% [4]。术后谵妄对患者的早期和远期预后均有不良影响,其可增加术后远期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对于术后谵妄、认知障碍,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大部分高龄患者预后不良。本文对老年尤其是高龄患者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谵妄、认知障碍的定义、发病率、诊断、预防和治疗进行了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手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应用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手术后产妇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11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择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n=75):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对照组(C组)。采用重比重布比卡因(3.33%葡萄糖配置)9~11 mg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待胎儿娩出后,E组立即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0.15 mg/kg,浓度为1 mg/ml,泵注时间为30 min,C组则静脉泵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30 min。术毕开启PCIA泵,E组镇痛泵配置为舒芬太尼100 μg+艾司氯胺酮1.25 mg/kg+昂丹司琼8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C组镇痛泵配置为舒芬太尼100 μg+昂丹司琼8 mg。记录给药后即刻、给药后5、15 min和30 min的HR、SBP和DBP;记录术后2、6、12、24 h和48 h静息及咳嗽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记录术后0~12 h、12~24 h、24~48 h、0~24 h和0~48 h舒芬太尼消耗量和首次镇痛时间;随访术后3、6个月慢性疼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产妇在给药即刻、给药后5、15 min和30 min的HR、SBP和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E组术后2、6、12 h静息、咳嗽NRS评分明显低于C组(均 P<0.05);与C组相比,E组首次镇痛时间明显延长[(176.8±18.3)min vs (148.5±16.9)min, P<0.05],E组术后0~12 h、12~24 h、0~24 h和0~48 h舒芬太尼消耗量显著低于C组(均 P<0.05),但术后24~48 h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3、6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E组术后3个月[13.4%(9/67) vs 18.8%(13/69), P=0.392]和6个月[10.7%(6/56) vs 16.1%(10/62), P=0.391]慢性疼痛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围手术期应用艾司氯胺酮可优化剖宫产术后短期镇痛效果,且不增加精神反应,但不能预防慢性疼痛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重度脑白质疏松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中、重度脑白质疏松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行静脉溶栓治疗的14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头颅CT检查结果,应用Van Swieten量表(vSS)评分判断患者脑白质疏松的程度。根据治疗后24 h内复查头颅CT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出院后90 d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判断患者的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44例患者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23例(15.97%),未发生出血转化121例(84.03%);出院后90 d预后不良61例(42.36%),预后良好83例(57.64%)。与非出血转化组比较,出血转化组患者的中、重度脑白质疏松者所占比例,D-二聚体水平、尿比重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脑白质疏松( OR=0.281, 95%CI:0.105~0.753, P=0.012)、D-二聚体( OR=1.654, 95%CI:1.100~2.489, P=0.016)是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较大,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血转化者所占比例,治疗前随机血糖、国际标准化比率(INR)、D-二聚体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尿糖阳性者所占比例均较高,TOAST病因学分型分布也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 OR=1.395, 95%CI:1.213~1.605, P=0.000)及白细胞计数( OR=1.292, 95%CI:1.040~1.606, P=0.021)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合并中、重度脑白质疏松、D-二聚体较高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易发生出血转化。基线NIHSS评分较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高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易预后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性草酸二甲酯中毒致急性肾损伤四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草酸二甲酯(DMO)中毒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及非透析治疗的方法、疗效及预后。方法:于2020年7月,对4例急性DMO中毒患者的职业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病情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事故后现场调查可见工作场所内有大量白色DMO晶体。4例患者同时、短期内接触DMO后急性起病,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腹胀、腰腹部绞痛及夜尿增多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均显示急性肾损伤,起病时患者血肌酐119~835 μmol/L。早期予以休息、保护肾功能、水化碱化尿液等治疗,同时均给予百令胶囊治疗。4例患者症状缓解,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临床预后良好。结论:急性DMO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主要以低比重尿、无菌性白细胞尿等肾小管间质病变为主,早期积极治疗,临床短期预后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人工智能的儿科病理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在诸多领域如图像分析、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取得了卓越的成果。随着医学图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辅助的医学图像分析成为研究者们高度关注的焦点,其中病理学图像作为医学图像的一个分支在这类研究中占有很大比重。最近工作中很多成人肿瘤的病理图像分析任务都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然而,与成人研究相比,儿科相关的研究因其人口基数小、发病率低、难于获取数据、疾病谱与成人不同等问题,未能得到足够关注和实质性进展。本文将总结现阶段人工智能在成人病理图像的研究成果、儿科病理与成人相比较的不同之处和面对的挑战以及人工智能在儿童病理图像分析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西安市职业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西安市职业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及血脂达标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体检的35个单位职工资料,进行ASCVD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并比较其血脂达标情况。结果:⑴研究对象共有8 806例,男性7 104例,女性1 702例。危险因素暴露率最高的为超重/肥胖、吸烟,分别占56.0%、54.1%;血脂组分异常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TG(42.8%)、TC(29.0%)、HDL-C(16.2%)、LDL-C(16.1%)。⑵人群ASCVD风险评估低危、中危、高危比例分别为77.7%、12.9%、9.4%;ASCVD风险男性高于女性,年龄≥40岁组高于年龄<40岁组( P均<0.05)。进一步余生危险评估530例,结果显示高危283例,占比53.4%。⑶人群LDL值为(2.69±0.74)mmol/L,达标率78.4%;非HDL值为(3.50±0.92)mmol/L,达标率70.1%。LDL及非HDL达标率在不同ASCVD风险组间、余生风险高危组及非高危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西安市职业人群ASCVD危险因素暴露比重较大,约1/4为ASCVD中高危人群,更为严格的血脂控制有望降低ASCVD10年发病危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