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性分析电解白发联合毛囊移植治疗25例毛发部位白癜风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睫毛电解器电解白发联合毛囊移植治疗毛发部位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外科收治的25例稳定期白癜风伴毛发色素脱失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睫毛电解器电解白发联合毛囊移植治疗病损处白发。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随访,观察移植毛发质地及生长情况,并记录移植毛囊成活率及新生白发率。结果:25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病程2 ~ 15年,平均5.8年。共30处病损,位于头皮9处,眉毛7处,睫毛14处。术后1周所有患者移植毛发存活良好,未见明显脱落,无局部感染。术后6个月原病损区毛发基本复色,仅有少许白发新生,未见明显瘢痕形成;移植毛囊成活率76.5% ± 10.0%,白发新生率16.7% ± 7.8%。结论:睫毛电解器电解白发联合毛囊移植治疗毛发部位白癜风,过程简单易行,疗效较好,且术后并发症少,为临床治疗毛发部位白癜风提供可靠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极低发际线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方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根据耳后乳突区皮肤条件及颞骨发育程度,对极低发际线小耳畸形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案完成耳廓再造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极低发际线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耳廓再造方案:颞骨发育尚可且皮肤偏薄及弹性较差者,采用耳后皮肤扩张结合激光脱毛法;颞骨发育尚可且皮肤较厚及皮肤松弛者,采用筋膜皮瓣扩张结合激光脱毛法;颞骨发育较差者,采用颞顶筋膜结合Medpor耳支架一次再造法。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其对再造耳的三维结构及局部亚单位形态满意度,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共纳入68例患者,男55例,女13例,年龄5~22岁,平均10.4岁。其中22例采用耳后皮肤扩张结合激光脱毛法,41例采用耳后筋膜皮瓣扩张结合激光脱毛法,5例采用颞顶筋膜瓣结合Medpor耳支架一次再造法。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3个月,66例再造耳的三维结构及局部亚单位形态良好,术区恢复较好,无明显瘢痕增生,未见明显胸廓畸形,其中6例激光脱毛治疗后仍残留少量毛发,经再次脱毛治疗后达到满意效果,患者满意率达到97.1%(66/68);2例采用耳后皮肤扩张结合激光脱毛方法再造耳廓的患者术后出现了软骨外露,经再次以颞顶筋膜瓣修补后痊愈。未出现头皮下血肿、植皮成活不良、软骨吸收、变形等其他并发症。结论:根据极低发际线患者耳后乳突区皮肤条件及颞骨发育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可获得较好的耳廓形态,提高术后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810 nm半导体激光唇部脱毛的改进及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810 nm半导体激光唇部脱毛的改进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女性脱唇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1月至10月门诊就诊的患者作为试验组,2017年1月至12月就诊的患者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810 nm以色列飞顿半导体冰点激光脱毛仪,超级滑动式脱毛(SHR)+定点脱毛(HR)联合模式进行治疗。试验组应用表面麻药麻醉、SHR模式哑铃形滑动(起始能量密度8 J/cm 2)+HR模式(起始能量密度43 J/cm 2)盖章式治疗,患者局部鼓腮配合。对照组未敷表面麻药,采用SHR模式直线往返式滑动+HR模式(起始能量密度41 J/cm 2)。2组均于每次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对患者毛发较重一侧口角处的1 cm×1 cm部位,采用毛发分析仪计数1 m左右社交距离肉眼明显可见类似毛发数目,计算脱毛率。评价治疗效果:脱毛率≥90%为痊愈;70%~90%(含70%)为显效;40%~70%(含40%)为好转;<40%为无效。对比2组患者3、5次治疗后的脱毛率、最终脱毛率,分析治疗次数、2组治疗后6个月随访情况及患者的舒适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研究共纳入20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00例,患者的年龄为(28.58±6.01)岁;对照组100例,年龄为(28.57±6.07)岁。经统计学检验,2组患者在年龄、皮肤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次数为5(5,6)次,低于对照组的7(6,8)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9.279, P<0.001)。试验组患者唇部的3次脱毛率为70.0%(68.0%,74.8%)、5次脱毛率为86.0%(83.0%,88.0%),最终脱毛率为89.0%(86.7%,90.0%),均高于对照组[40.0%(37.0%,42.0%)、72.0%(70.0%,74.0%)、86.5%(85.0%,88.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次=43.986, T5次=25.151, T最终=5.547, P值均<0.001)。单次SHR治疗间断次数试验组≤2次,对照组>2次,治疗期间均无水泡及色素沉着等并发症发生。末次脱毛后均随访半年,2组口角均有稀疏的不纳入毛发计数的新生细软毛发生长,纳入计数的毛发较治疗前变细。 结论:810 nm半导体激光提高治疗能量、应用表面麻药麻醉、SHR模式哑铃形滑动、患者配合鼓腮、治疗中充分冷却保护,与传统方式比较,治疗周期更短,效率更高,患者舒适度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毛囊去皮分离法在毛发移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观察毛囊去皮分离法对毛发移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4月笔者科室收治的48例接受自体毛发移植手术的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毛囊分离过程中去除皮脂腺开口以上皮肤.术后评估毛囊脱落率、毛囊存活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受区即刻外观良好,患者满意;术后2周,部分移植毛囊毛发脱落;术后3个月毛发脱落率为(45.26±0.99)%,无明显并发症;术后1年,移植毛囊成活率为(96.52±0.11)%,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在毛发移植中采用毛囊去皮分离法不影响毛囊的存活率,可防止受区术后出现"鸡皮疙瘩"外观,能够提高术后即刻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强脉冲光脱毛术在小耳畸形再造术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强脉冲光脱毛术进行耳区脱毛的安全性、疗效,并观察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采用波长695~1200 nm强脉冲光,选择脉宽3.5 ms、延迟80 ms、三脉冲模式,能量16~18 J/cm2.治疗前拍照并计算毛发密度,对脱毛效果进行分级评估,比较扩张期和非扩张期、不同年龄段脱毛的疗效差异,记录脱毛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二期再造术后3个月可随访者纳入研究范围,符合条件的患者共103例,年龄6~24岁,中位年龄9岁.扩张期脱毛74例,非扩张期脱毛29例,2组年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扩张期一次治疗毛发密度减少(32.4±7.1)根/cm2,非扩张期一次治疗毛发密度减少(23.5±7.6)根/cm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07,P=0).儿童组脱毛效果优于成人组(χ2=14.721,P=0.002).主要不良反应为治疗即刻疼痛,14岁以下儿童外敷利多卡因乳膏后治疗时感受疼痛的级别为5.76±1.356,另有4例毛囊炎,3例并发水疱,均未造成扩张期外露.结论 强脉冲光脱毛术可以安全地应用于耳再造术的各期,皮肤扩张期脱毛的效果较好,儿童脱毛效果优于成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皮肤美容名词相关问题探讨系列:多毛诊断
编辑人员丨2023/8/6
女性人群普遍喜欢光滑细腻的肤质,对于多毛非常关注.传统上有多种去除多毛的方法,如拔除、蜡脱毛、剃毛等.随着激光脱毛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脱毛冷却技术普及,显著的降低了脱毛的痛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美容就医者脱毛.多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最常见的是腿毛和腋下毛去除,眉毛形状也被刻意修改,睫毛可以增长,生理性第二性征的毛发也可以去除.由于本文着眼于提出并且规范多毛的诊断名词.因此,本文第一、二部分中的各小标题即可考虑作为大家认可的诊断名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的循证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相关循证证据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入院时间将血管腔内手术患者分为两组,2016年5月收治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0月收治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前1d使用一次性刮刀剃除手术部位及周边毛发,术前嘱患者沐浴.观察组按照循证最佳证据实施术前皮肤准备.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对照组2例发生皮肤破损,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观察组术前皮肤准备采取手术室接患者前30 min去除毛发及以剪毛方式去毛发的实际执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将循证最佳证据用于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可提高术前皮肤准备规范执行率,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手术部位感染管理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我国手术部位感染管理现状,为制定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课题组设计手术部位感染管理调查表,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3月-6月抽取东部、中部、西部14个省的省级、地市级、县级医院,发放收集调查表并反馈至课题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所调查的199所医院中,87.63%的医院开展了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61.30%的医院通过信息化预警发现手术部位感染疑似病例,38.69%的医院院感系统与手麻系统实现了对接,在手术区皮肤准备方面,使用刀片刮除、化学脱毛法、电动剪毛、常规不去除毛发的医院分别占63.31%、11.56%、4.52%、3.51%,使用碘伏、碘酒-酒精、氯己定消毒手术区皮肤的医院分别占71.35%、15.07%、2.51%,腹腔镜镜头灭菌方式的选择上,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化学浸泡的医院分别占86.94%、23.62%.结论 我国手术部位感染防控能力逐渐增强,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及信息化发展迅速,但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方面尚存在较多问题急需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会阴部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术后月经来潮患者的临床护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自体表皮移植术常用于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确切.特殊部位白癜风不利于表皮移植,由于受活动摩擦,皮脂分泌和毛发生长等影响,造成植皮片难以紧贴或固定于移植面,影响成活[1].会阴部位毛发生长茂密,皮肤皱褶难以包扎固定,伤口容易受粪渍、尿液污染,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较多.同时,患者术后3d即月经来潮,而自体表皮移植白癜风通常1周左右去除敷料[2].针对该患者的特殊情况,我们于术后3d即去除浸湿部分的敷料,加强患者围术期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皮肤牵张器闭合胫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应用皮肤牵张器治疗胫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6年4月-2017年3月,采用皮肤牵张器治疗15例胫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4~59岁,平均37.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重物砸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摔伤2例;均无神经及血管损伤.闭合骨折3例,伤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开放骨折12例,伤后行创面清创、外支架固定术.首次手术后1~3个月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未愈合,缺损范围为14 cm×5 cm~20 cm×7 cm,均为长条形或梭形.在皮肤缺损纵轴线两侧的皮肤边缘穿入克氏针,然后以皮肤牵张器扣锁两侧克氏针后适当收紧,根据皮缘血供及小腿肌肉受压情况,及时调整牵张器的张力,待皮缘相互接触时去除克氏针及牵张器,行间断缝合术.结果 15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经6~13 d牵张均得到覆盖,间断缝合后12 d伤口均愈合拆线.伤口愈合评分从术后当天的(3.40±0.51)分降至术后12 d的(1.27±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11,P=0.000).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6.5个月.牵张后皮肤色泽、弹性及痛触觉均与正常皮肤相似,毛发生长正常.术后出现1例钉道感染和2例小腿不适感,经治疗后症状均缓解.结论 利用皮肤牵张器闭合胫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