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应用和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诊疗及选穴思路可分为调补结合、振奋元阳和调理脏腑三部分,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改善肠道菌群失调、调节免疫细胞失衡和纠正内分泌功能紊乱三方面。常用方法有隔姜灸、雷火灸、温针灸、督灸等,取穴以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百会、涌泉及背俞穴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余瀛鳌运用调肝疏郁汤治疗郁证验案三则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著名中医余瀛鳌教授临床擅用通治方治疗郁证,余老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心肝二脏失调,余症均为外界因素影响致五脏生克制化的动态失衡。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加重气机升降出入失衡,出现诸如气滞、痰凝、血瘀,甚则化火动风等证候。余老指出,郁证的治疗重点在于调理心肝二经,拟定调肝疏郁汤加减治疗。结合病例介绍临床中的加减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水火失济"论治房颤
编辑人员丨2024/7/6
本文从君火、相火、肾水的关系探讨水火既济的过程,认为水火既济,体内如环运动,而水亏火旺、水盛火衰、君火不明相火失位皆可使水火失济,影响心神而发为心房颤动(房颤).西医学认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房颤的重要原因,交感神经绝对或相对兴奋,心房肌细胞自律性增强,房室传导加快,表现为快速性房颤;迷走神经兴奋亦会导致心房电重构,延缓房室传导,表现为慢心室率房颤.自主神经系统受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二者之间相互作用亦可诱发房颤.针对水火阴阳的失衡结合西医学对房颤机制的研究,本文提出"滋阴潜阳以治火""益火之源以培元""益气镇惊以调神",旨在促进心肾相交、水火相济、阴阳交感和合,恢复自主神经张力平衡,减少房颤发生的频次和持续时间,终止房颤的发作,拓宽临床治疗房颤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林火干扰下的树木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6/22
随着全球逐渐暖干化,林火不仅驱动着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同时也影响树木的生理和生长.林火导致的热损伤引发树木一系列复杂生理响应.揭示火后树木生理的响应机制,对于进一步理解树木碳水关系和火后恢复生长限制,以及提高火后树木死亡预测准确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从林火对树木的作用途径和方式着手,基于不同形式林火(树冠火、地表火、地下火)对树木各部分(树冠、树干、根系)造成的损伤,综述了林火对树木生理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以及火后树木生理与非生物和生物因素的互作关系.热损伤诱导的形成层、韧皮部坏死和木质部水力失衡是火后树木生理的主要响应机制,二者导致的两个生理功能限制——"碳饥饿"和水力失效——严重影响树木的碳水关系,也决定了火后树木是恢复生长还是延迟死亡.火后树木生理机制还与干旱、昆虫攻击和微生物入侵等其他因素密切相关.该文强调了对林火强度的定量分析和对植物组织死亡阈值的准确判断的迫切性,同时提出了探究火后树木生理与功能性状和其他因素的互作关系的必要性.精确评估树木生理机制间关系对于深入理解林火如何影响树木功能完整性极为关键,有助于完善林火风险评估和树木死亡模型预测.在未来气候暖干化驱动的高频、高强度林火发生背景下,对树木生理响应的深刻认识对于更好地研究火后生态系统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吴作君从气血水火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5/25
吴作君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与气血水火关系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相关,与肾、肝、脾关系密切.治疗上,从肾调水火,育卵促排;从肝脾调气血,养膜助孕.在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症治疗上,以活化清疏为总则,认为活即理血,化即治水,清即平火,疏即调气,将利湿祛浊、滋阴清热、疏肝行气、益气活血、温阳化痰等治法综合应用于合并症治疗中.并结合临床验案对吴作君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的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基于"阴阳水火"论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中医病机及治疗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4/6
失眠是心力衰竭患者常见伴发症状,且常可相互为患.作者基于"阴阳水火"理论,提出该病以阴阳疲怠为启病之本、阴阳失和为变病之著、阴阳失济为助病之澜、阴阳待决为重病之末.临证时应以"恢复人体阴阳水火"为本,初以气血同调,尤重参芪之用;病进为虚火燔灼时,每予寒热并用、阴中求阳,并配肉桂引火归元、黄连驱火下交于肾,但应注意中病即止,勿削元气;待病以阴水肆虐为患,则应于阳中求阴,以姜附与熟地黄、山药、麦冬等阴药相配,且不可妄用峻下逐水之法.此外,治病之时还应遵从四时阴阳节律、掌握病情顺逆规律,如夏时重于利水,冬时重于温补,阴水泛溢之时避免刺络、点滴等,通过尽早纠正阴阳失衡之势以阻止病进.从"阴阳水火"切入重新审度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之因机证治,可化繁为简,返璞归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辨治动脉粥样硬化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病理过程,涉及血管壁的炎症和免疫反应."阳化气,阴成形"是自然万物生化以及人体物质代谢的基本活动形式,失衡则转而为害."阳不化气,阴过成形"为该病的基本病机.五脏气化失司,以致精微不归正化,聚而为浊,血脉失养,积于脉道,发为本病.以"温通阳气"为基本法则,补火养心以通阳、健脾益气以升阳、清肃肺气以宣阳、疏肝理气以开阳、温肾益精以助阳,指导遣方用药,以达气机流畅,精归正化,润养血脉之效,可提高早期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高树中运用调气法治疗咽喉病经验撷菁
编辑人员丨2024/3/30
高树中教授认为咽喉病多由气在咽喉部运行失常所致,风、火、痰是其重要致病因素.临床从气机角度展开,首辨外感与内伤:外感邪气阻遏咽喉气机,与肺卫有关;内伤多由情志致病,病机根于脏腑气机失衡,尤与肺、胃、肝、肾密切相关.治疗上,谨守病机,运用调气之法,外感以宣散为要,内伤以升降为主,配合疏风、清热化痰、滋阴降火等治法.提出了脏腑气机"三升三降"理论及"颈关"学说,主张针药并用,擅用阙上等经验穴,灵活运用经方,重视药物升降特性,尤重煎服法,综合刺营血、足心贴敷等多种疗法.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王旭高"治肝三十法"探析儿童抽动障碍的病机和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基于王旭高"治肝三十法",认为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生发展以肝气病→肝火病 肝风病的动态演变规律为主线,三个阶段分别以肝气郁结、肝火亢盛、肝风内动为基本病机;同时以肝血虚滞、肝阴失养为主的肝之气血阴阳偏颇为要点,以他脏累及或渐及他脏的五脏关系失衡为补充.以治肝三十法为指导原则,TD肝气病治以疏肝理气法、疏肝通络法,可用小柴胡汤、四逆散;TD肝火病治以清肝法、泻肝法、化肝法,可用龙胆泻肝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化肝煎;TD肝风病治以熄风和阳法、熄风潜阳法,可用羚角钩藤汤、六味地黄丸;同时全程兼顾调和肝之本脏气血阴阳以及他脏病变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孙鲁英教授"五脏平衡法"在中晚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糖尿病肾病(DN)属中医学消渴肾病范畴,晚期常伴有肾脏结构改变,治疗棘手.孙鲁英教授在传承国医大师吕仁和学术思想的同时,结合自己临床经验,针对DN中晚期复杂多变、虚实夹杂的证候特点,提出"五脏平衡法"指导治疗,认为DN是以肾脏病变为中心的五脏失衡,多体现在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脾肾两虚、心肾阳虚等方面,表现为阴虚火旺、糖毒内生、气化封藏固摄失常,出现水肿、喘憋等症状,并伴有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及炎症状态,治疗时应兼顾五脏,平衡阴阳,扶正祛邪.本文通过总结孙鲁英教授"五脏平衡"理论指导下的DN的病机及临床用药,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