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胃法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和胃法是中医治疗八法和法中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失眠是现代社会一种常见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脾胃不和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既往相关文献可知,中医治疗此病以补益气血法和清热泻火法为主,和胃法在失眠的应用探究较少.近年来调查发现,失眠的发病率和复发率持续走高,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气机升降之枢机,心肾水火既济之要道,通过"和胃"法治疗失眠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失眠的发生病机,通过调和脾胃、调和阴阳、调和心肾来探究和胃法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可为丰富和胃法治疗失眠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水火既济"理论与特应性皮炎瘙痒的诊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慢性难治性皮肤病之一,持续反复发作的瘙痒是AD最突出的临床表现,燕京赵氏皮科流派根据临床实践经过不断传承和发展,对AD瘙痒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思路.基于"水火既济"理论,提出肾精不足为AD瘙痒的核心因素贯穿始终,心脾失调是引发瘙痒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则是阴阳平衡的失调,并基于此形成了相应的辨治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王耀献基于"心肾相关"理论分期辨治Ⅳ型心肾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Ⅳ型心肾综合征发病以"心肾相关"为重要生理基础,其内涵主要包括经络互联、水火既济、君相互助、血水共运.本病多属本虚标实证,心肾(气)阳虚为发病之基,标实多并发水饮血瘀,气、血、水相互搏结,交互影响,为Ⅳ型心肾综合征发展及加重之根本.王耀献教授基于"心肾相关"理论,结合气血水病理交互特点,构建气血水并治原则,临床常以益气、温阳、化饮、利水、活血法,分期权衡,杂合施治.早期益气护肾,消癥散结治本;中期益气活血,化瘀利水;后期多温阳化气,利水消肿.临证强调综合治疗,防治结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心肾相交理论辨治心律失常
编辑人员丨2024/7/13
通过总结、梳理杜武勋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从中医心肾相交理论辨析心律失常的核心病机为"心肾不交",治疗以"交通心肾,枢转中焦"为基本准则,以脾胃为枢纽,重视调畅中焦气机,并提出以交泰丸为底方,创立了治疗本病的基础方——连桂宁心汤.意在达到降心火、温肾水之效,令水火既济,阴阳平和,心悸得复,病邪自除.为中医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从"水火失济"论治房颤
编辑人员丨2024/7/6
本文从君火、相火、肾水的关系探讨水火既济的过程,认为水火既济,体内如环运动,而水亏火旺、水盛火衰、君火不明相火失位皆可使水火失济,影响心神而发为心房颤动(房颤).西医学认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房颤的重要原因,交感神经绝对或相对兴奋,心房肌细胞自律性增强,房室传导加快,表现为快速性房颤;迷走神经兴奋亦会导致心房电重构,延缓房室传导,表现为慢心室率房颤.自主神经系统受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二者之间相互作用亦可诱发房颤.针对水火阴阳的失衡结合西医学对房颤机制的研究,本文提出"滋阴潜阳以治火""益火之源以培元""益气镇惊以调神",旨在促进心肾相交、水火相济、阴阳交感和合,恢复自主神经张力平衡,减少房颤发生的频次和持续时间,终止房颤的发作,拓宽临床治疗房颤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水火既济"理论探讨从心肾论治儿童特应性皮炎
编辑人员丨2024/6/22
众多医家认为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病机以心火脾虚夹湿为主.徐佳教授团队基于周易"水火既济"理论,结合小儿五脏"心常有余,肾常虚"的生理特点,指出心火、肾水在阴阳交感平衡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认为儿童AD的核心病机为肾精不足、心火炽盛,治疗上强调滋肾水、降心火,同时通畅心肾交感之气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阴阳水火"论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中医病机及治疗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4/6
失眠是心力衰竭患者常见伴发症状,且常可相互为患.作者基于"阴阳水火"理论,提出该病以阴阳疲怠为启病之本、阴阳失和为变病之著、阴阳失济为助病之澜、阴阳待决为重病之末.临证时应以"恢复人体阴阳水火"为本,初以气血同调,尤重参芪之用;病进为虚火燔灼时,每予寒热并用、阴中求阳,并配肉桂引火归元、黄连驱火下交于肾,但应注意中病即止,勿削元气;待病以阴水肆虐为患,则应于阳中求阴,以姜附与熟地黄、山药、麦冬等阴药相配,且不可妄用峻下逐水之法.此外,治病之时还应遵从四时阴阳节律、掌握病情顺逆规律,如夏时重于利水,冬时重于温补,阴水泛溢之时避免刺络、点滴等,通过尽早纠正阴阳失衡之势以阻止病进.从"阴阳水火"切入重新审度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之因机证治,可化繁为简,返璞归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傅青主女科》化裁应用四物汤拾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四物汤源于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将四物汤列于"治妇人诸疾"后为治疗妇科疾病的主方,有"妇科第一方"之称.《傅青主女科》为明末清初医家傅青主所著,傅氏根据女性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对四物汤进行化裁加减,灵活运用于妇人诸疾中,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整理《傅青主女科》所载151 首方剂,四物汤原方的方剂共7 首,化裁四物汤取其3 药的方剂共29 首.总结四物汤化裁应用特点有:①补益气血,使胞宫充荣.②养血柔肝,顺肝气之逆,解五脏之郁:疏肝郁以解肾郁,滋肾水以润肝木;调畅气机,使水火既济;疏肝健脾,通络下乳;柔肝解郁,培土宁心,宣通肾气以调经.③补血以缓急宽带,利腰脐之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浅析从肾论治变异型心绞痛的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变异型心绞痛是一种因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疾病,其机制复杂,发病特点与肾脏密切相关,同时中医学亦有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论述.分析变异型心绞痛病理特点、发病机制、现代研究进展,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体会,从心与肾的生理、病理及循经部位关系为切入点,阐述变异型心绞痛与"肾"相关的理论依据,提出"从肾治心"的治疗思路和以"补肾"为主的治疗方法,以期为变异型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治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原晓风教授调神开郁法治疗儿童心理性咳嗽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19
中医儿科专家原晓风教授创立"三因辨证为纲,五脏一体病因病机辨证为目"的小儿疾病诊疗理论体系,以三因即先天病因、后天病因、感染性诱因为纲,以五脏一体辨治为目,即脾肺为阴脏,容易外感内伤;肝心木火相煽,易于郁热化火;少阴心肾水火既济调整人体一身阴阳.原晓风教授应用该理论体系梳理儿童心理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并创立调神开郁汤以益髓填精、解郁开窍为主,临床随证加减,独具匠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