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分阶段诊疗思路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本文认为,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近期复发患者多以"瘀结正虚"为特点,术后远期复发患者多以"瘀与邪结"为特点.故治疗时应重视辨析术后病机的动态演变,抓病机本质,针对术后近期与远期的病机特点,分阶段辨证论治.在术后近期应化瘀与补虚并重,予益气活血、养心安神之法;术后远期应重点关注瘀血与气滞、痰浊、火邪、水饮等实性病邪,将活血化瘀贯穿治疗全程,分别予以理气、豁痰、降火和化饮之法,并关注患者的基础疾病、生活方式和精神心理,从多方位防治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李飞泽以症为纲辨治心悸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总结介绍李飞泽教授以症为纲辨治心悸的临床经验.李飞泽教授主张将心悸分为心搏有余、心搏不足、心搏平数三大症.心搏有余,病机多为水火不济、心阳偏亢、心阴不足;治宜注重益阴.心搏不足,病机多为阴阳失调、心阳不足、心阴偏盛;治宜注重温阳.心搏平数,病机多为阴阳基本调和,心搏有序,但因气血运行失常,心气紊乱而觉心悸,多为自觉症状;治宜注重调气.此外,在辨治心悸的过程中,仍需重视详辨阴阳;对于久病顽症,尚宜治虚、瘀、痰;通络可用虫类药,调气可用花类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期前收缩病人中医证候特征的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期前收缩病人的中医证候特征及构成证素分布规律.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12月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PubMed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期前收缩文献,经筛选后提取符合纳入标准文献的证候及证素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3篇,其中室性期前收缩文献58篇,房性期前收缩文献5篇,共涉及病人6 791例.期前收缩病人的常见证候包括气阴两虚证(15.42%)、气血两虚证(9.38%)、心血瘀阻证(7.18%)等;常见病位证素包括心(64.02%)、肾(12.84%)、脾(9.91%)等;常见病性证素包括气虚(23.14%)、阴虚(16.88%)、血瘀(15.99%)、痰(9.35%)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房性期前收缩病人的常见证候为气血两虚(30.29%)、心阳不振(16.57%)、痰火扰心(14.86%)等;常见证素为气虚(19.51%)、血虚(19.21%)、血瘀(16.46%)等.室性期前收缩病人的常见证候为气阴两虚(15.87%)、气血两虚(8.76%)、心血瘀阻(7.40%)等;常见证素为气虚(23.23%)、阴虚(17.03%)、血瘀(15.98%)等.结论:期前收缩病人总体证候特征虚实夹杂、以虚为主,气阴两虚并重、痰热血瘀互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从郁探讨瘿病中医病机及辨证治疗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瘿病是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发生发展与“郁”密切相关。基于历代医家对“郁”的理解探讨瘿病病机,发现人体生理之气血津液转变成病理产物之火瘀痰湿过程中,“郁”发挥主导作用,大致可分为气郁、火郁、痰湿郁、血郁4种,临床常以1种为主,兼夹其他。瘿病辨治思路可以“郁”为核心,从气血津液辨证,针对主症选定主方,并酌情合方或加减防治兼证。现代常见瘿病中,以气郁为核心病机者有桥本甲状腺炎,可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加减;以火郁为核心病机者有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以升降散为主方加减;以痰湿郁为核心病机者有实性或囊实性甲状腺结节,治以半夏厚朴汤合二陈汤及化痰软坚散结之品;以血郁为核心病机者有实性甲状腺结节,可在痰湿郁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真实世界高血压病伴失眠症中医证素证候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高血压病伴失眠症(HWI)患者中医证素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和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8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HWI患者的四诊资料及中医证型相关信息,基于因子分析降维及系统聚类分析,归纳总结HWI患者的中医证素及潜在证型;采用爬山法(LTM-EAST)构建隐结构模型,综合聚类分析判断常见证型。结果:①因子分析共提取公因子14个,累计贡献率为 63.254%。在频次≥70的36个症状变量中,半数以上的HWI患者具有心烦易怒、少寐、多梦、头晕、心悸、胸部闷塞、口干、易醒、神疲体倦;舌色以淡红舌、红舌为主;舌苔以薄苔、腻苔为主;脉象多为弦脉、数脉、滑脉;② HWI的病位证素主要为肝(52.09%)、心(33.43%)、脾(26.46%)、肾(23.68%);病性证素主要为痰湿(34.54%)、阴虚(29.25%)、热(火)(25.35%)、气滞(25.07%);③通过频数统计出10个证型、因子聚类得出9个证型、隐结构聚类推测出7个证型,以上3种方法推断出的证型中,重复出现至少2次的证型共有7个,可认定为HWI常见证型。结论:HWI的常见临床症状为心烦易怒、少寐、多梦、头晕、心悸、胸部闷塞、口干、易醒、神疲体倦;病位证素主要在肝、心、脾、肾;病性证素主要涉及痰湿、阴虚、热(火)、气滞;临床常见证型为肝郁化火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内蕴证、阴虚内热证、心胆气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从扶正祛邪、调肝理脾论治口腔扁平苔藓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基于中医病因学说和五脏学说探讨口腔扁平苔藓病因病机特点,认为本病符合伏邪致病特点,病机属本虚标实,临床多见肝脾不调之证。临证用药应注重扶正祛邪、调肝理脾,常见证型有3种,其中肝郁化火、肝脾湿热证治宜清肝泻火、健脾除湿,方选龙胆泻肝汤合除湿胃苓汤加减;肝郁气滞、痰瘀互阻证治宜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方选丹栀逍遥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气血亏虚、久病入络证治宜益气健脾、补肝益肾,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另外,还需注意恰当应用风药,并重视心身同调、内外同治,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从心辨治耳鸣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阐述从心辨治耳鸣的理论依据,认为心寄窍于耳,与耳藏神相通、气血相关、经络相连,心神失调,心气、心血亏虚等均为引发耳鸣的重要病机。从心辨治耳鸣的常见证型有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心火上炎、痰热扰心、心血瘀阻等,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治疗上常配合中医辅助疗法,如针刺、运动灸、耳灸、中药封包、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泡洗、足底按摩、推拿、拔罐等,效如桴鼓。并附验案一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和快速进展型早发育儿童的体质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与快速进展型早发育(EFP)儿童中医证型、中医体质、临床症状的关系,为早期干预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和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年7-8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内分泌门诊200例ICPP与EFP患儿的基本信息、临床证候及中医体质的相关数据,分析ICPP与EFP患儿中医体质分布、辨证分型及临床症状的关联性。结果:① EFP患儿BMI、年龄高于ICPP患儿( P<0.05),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 ICPP与EFP患儿中医证型以肝郁化火证居多,分别为59.15%(42/71)、46.51%(60/129);体质以气郁质居多,分别为35.21%(25/71)、36.43%(47/129),但ICPP与EFP患儿总体中医证型、体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③ 200例ICPP与EFP患儿的中医证型与体质相关,其中阴虚火旺证与阴虚质,肝郁化火证与气郁质,痰湿壅滞证与痰湿质、阳虚质显著相关( P<0.01)。④ 200例ICPP与EFP患儿中,女童多于男童,男童BMI高于女童,痰湿壅滞证ICPP与EFP患儿BMI高于其他证型( P<0.01)。ICPP与EFP患儿不同性别的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症状以乳房胀痛为主,为22.19%(69/311)。 结论:EFP患儿BMI、年龄高于ICPP患儿;性别、中医证型及体质分布无明显差异,但ICPP与EFP患儿的中医证候类型与体质类型间有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MSCT灌注成像参数的鉴别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TN)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MSCT)灌注成像参数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TN患者 130 例,均行CT平扫和MSCT灌注扫描,依据中医症候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分析TN患者中医证型构成比;比较不同中医证型TN患者的分布特点;比较不同中医证型TN患者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等MSCT灌注参数.结果:130 例TN患者中,痰瘀血结证 35 例(26.92%),气郁痰阻证 42 例(32.31%),肝火旺盛证 33 例(25.39%),心肝阴虚证 20 例(15.38%).痰瘀血结证患者年龄最大,气郁痰阻证患者BMI最大,常为多发结节且边界不清,肝火旺盛证患者结节病灶组织中常有点状钙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郁痰阻证TN患者PS最低,心肝阴虚证TN患者MTT最长,肝火旺盛证TN患者BF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中医分型TN患者在年龄、BMI、结节数目、结节边界和钙化情况等方面分布不一,MSCT灌注成像参数可作为中医证型鉴别的客观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三焦气化及伏邪理论探讨儿童过敏性鼻炎之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过敏性鼻炎是近年来儿童常见病,具有迁延反复的发病特点,并可伴发或加重哮喘、睡眠呼吸障碍、特应性皮炎等诸多疾病.基于三焦气化及伏邪理论,本病病机责之人体之气生成不足、运行不畅,导致三焦精微代谢异常.基于三焦气化及伏邪理论,以上焦肺气虚弱为核心的三焦气化不足是过敏性鼻炎久病难愈之源;气机不畅,风、痰、火热伏邪内潜三焦为发作期诸症并发之因.治疗当以调气为主线:发作期理气祛邪,标本兼顾,于扶正的同时随证运用疏风、化痰、清热诸法透邪外出;缓解期以益气固表为要,必要时可通过培补先后天之本,使患儿正气化生充足,三焦气化得利.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