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花青素B2通过NRF2/HO-1/xCT/GPX4轴抑制氧化应激减轻H2O2诱导的人少突胶质细胞的损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B2(proanthocyanidins B2,PCB2)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少突胶质细胞(MO3.13)氧化损伤和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筛选H2O2和PCB2的最佳作用浓度.分为正常组、PCB2组(100 mg.L-1 PCB2 处理 24 h)、H2O2 模型组(500 μmol·L-1 H2O2 处理24 h)、H2O2+PCB2 组(500 μmol·L-1 H2O2与 100 mg·L-1 PCB2共同处理24 h).FRAP法检测PCB2的抗氧化能力;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LDH法进行细胞毒性检测;微量酶标法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LDH、NO、H2O2含量以及CAT、SOD活力;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NRF2、xCT、HO-1、Ferritin、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亚铁离子荧光探针(FerroOrange)检测细胞内亚铁离子(Fe2+)含量.结果 H2O2能诱导MO3.13氧化损伤并导致细胞铁死亡,PCB2能够减轻MO3.13氧化损伤和铁死亡;与H2O2模型组相比,PCB2干预能够明显升高MO3.13内LDH含量,降低NO、H2O2含量,提高SOD、CAT活力;上调NRF2、xCT、HO-1、Ferritin、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PCB2能够通过NRF2/HO-1/xCT/GPX4轴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减轻H2O2诱导的MO3.13氧化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川崎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nfusion of human immunoglobulin,IVIG)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确诊并治疗的KD患儿,根据有无冠脉病变将患儿分为无冠脉病变组和冠脉病变组.对两组患者的发热时间、IVIG治疗时的病程时间、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离子、肝及肾功能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KD合并冠脉病变组患者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高于无冠脉病变组,而白蛋白、羟基酸脱氢酶浓度低于无冠脉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D发热时间<8 d患儿的冠脉病变发生率低于发热时间>10 d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第5天前应用IVIG治疗患者冠脉病变发生率与病程第7天、第8天及10天后治疗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第5天及第6天应用IVIG治疗患者的冠脉病变发生率低于病程第10天后应用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IVIG时间过晚,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升高,发热时间较长是KD患儿并发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而白蛋白、羟基酸脱氢酶浓度的降低也可作为KD并发冠脉病变的预测指标.热程少于8 d,病程7 d内应用IVIG治疗,可减少冠脉病变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器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碘及其化合物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建立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碘及其化合物的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器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碱性活性炭固体吸附管收集空气样品,加入20 mmol/L碳酸氢钠溶液10 mL进行30 min解吸.解吸液使用Dionex ICS-5000离子色谱仪,经Dionex IonPac AS11-HC高效阴离子分离柱分离,脉冲安培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来定性、峰面积来定量.结果 方法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 7,检出限为0.519 μg/L(进样量为25μL).以采样体积为7.5 L计算,该方法的最低定量浓度为2.3 μg/m3,方法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为2.72%~4.10%.模拟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5.8%~98.0%.碱性活性炭固体吸附管的平均解吸效率均大于(94.1%±2.65%).在4℃下,碘及其化合物能稳定保存5 d.结论 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器定量分析法快速、便捷、高效且精度高,能够满足工作场所中碘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微囊蛋白-1调节铁死亡介导的线粒体稳态改善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的肾功能损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微囊蛋白-1(caveolin-1,Cav-1)通过调节铁死亡介导的线粒体稳态来对2型糖尿病(T2DM)伴发高血压大鼠肾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建立T2DM大鼠模型,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SHR+T2DM组、pCDNA3.1(+)-NC组和pCDNA3.1(+)-Cav-1组,每组10只.测定大鼠收缩压、空腹血糖值(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浓度、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肌酐、尿素氮含量,并计算尿清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肾组织中亚铁离子(Fe2+)、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二氢乙锭(DHE)荧光染色法检测肾组织中活性氧水平;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JC-1法)检测肾组织中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x-CT蛋白表达.结果 SHR+T2DM组收缩压(189.46±7.51)mmHg、FBG(23.46±1.28)mmol/L、FINS(1.62±0.15)mU/L、HOME-IR(1.52±0.13)、GHbA1C(689.31±45.81)nmol/L、血肌酐(83.69±4.25)mmol/L、尿素氮(19.32±2.54)mmol/L、UACR(76.51±8.09)、Fe2+(0.45±0.05)mg/g、丙二醛(58.32±3.26)nmol/L、活性氧含量23.46±1.84均高于对照组[(110.34±5.26)mmHg、(5.12±0.94)mmol/L、(0.68±0.07)mU/L、0.31±0.04、(310.48±23.26)nmol/L、(32.08±3.61)mmol/L、(6.89±1.86)mmol/L、8.31±0.94、(0.13±0.02)mg/g、(15.68±2.15)nmol/L、1.31±0.23],SOD活性(11.56±1.62)U/mg、MMP水平0.25±0.03、GPX4(0.35±0.04)和x-CT蛋白0.51±0.06表达均低于对照组[(35.61±2.17)U/mg、0.62±0.08、1.00±0.10、1.00±0.09](P<0.05);和SHR+T2DM组相比,pCDNA3.1(+)-Cav-1组收缩压(136.27±6.09)mmHg、FBG(10.37±1.05)mmol/L、FINS(0.91±0.10)mU/L、HOME-IR(0.64±0.08)、GHbA1C(426.17±25.94)nmol/L、血肌酐(51.36±3.87)mmol/L、尿素氮(10.71±2.18)mmol/L、UACR(38.62±4.18)、Fe2+(0.18±0.03)mg/g、丙二醛(21.39±2.64)nmol/L、活性氧含量5.47±1.06均明显降低,SOD活性(29.83±1.94)U/mg、MMP水平0.51±0.06、GPX4(0.86±0.09)和x-CT蛋白0.91±0.08表达升高(P<0.05).结论 Cav-1可通过抑制铁死亡来维持线粒体功能的稳态,进而对T2DM合并SHR大鼠的肾组织发挥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氧化铜纳米酶对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氧化铜纳米酶对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采用氯化铜与L-抗坏血酸反应的方法合成氧化铜纳米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氧化铜纳米酶大小和形貌,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和纳米粒度电位仪分别分析其水合粒径和表面电位。(2)采用过氧化氢检测试剂盒、超氧阴离子检测试剂盒、3,3′,5,5′-四甲基联苯胺显色剂分别测定150 ng/mL氧化铜纳米酶的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计算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清除比例(样本数均为3)。(3)将小鼠成纤维细胞系3T3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过氧化氢组和过氧化氢+氧化铜组,每组3孔。将终质量浓度25 ng/mL的氧化铜纳米酶加入过氧化氢+氧化铜组细胞中预处理30 min。然后,在单纯过氧化氢组和过氧化氢+氧化铜组细胞中各加入终物质的量浓度250 μmol/L过氧化氢,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培养24 h后,采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以绿色荧光强度表示),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并计算细胞存活率。(4)取10只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性别、鼠龄下同),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与氧化铜组,每组5只。氧化铜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200 ng/mL的氧化铜纳米酶800 ng/kg,PBS组小鼠注射等体积的PBS。2组小鼠均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7 d。于第8天,取每组5只小鼠,采血行血细胞与血清生化分析,处死后收集心、肝、脾、肺和肾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组织病理学观察。(5)取20只小鼠分为PBS组与氧化铜组,每组1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及高糖高脂饮食法诱导糖尿病,并在其背部制作直径6 m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即刻,PBS组小鼠创面滴加20 μL PBS,氧化铜组小鼠创面滴加20 μL 200 ng/mL的氧化铜纳米酶,连续处理12 d。每组选定3只小鼠分别于伤后0(即刻)、3、6、9、12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未愈合面积。伤后6 d,每组取未行创面观察的3只小鼠,处死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创面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含量。伤后12 d,处死2组各剩余7只小鼠,行HE染色并观察创面新生上皮长度,行二氢乙锭荧光探针染色观察活性氧水平(以红色荧光强度表示)。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Bonferroni检验。 结果:(1)制备的氧化铜纳米酶大小均匀,在干燥状态下平均直径为3.5~4.0 nm,水合粒径约为4.5 nm,表面电位为(-9.8±0.3)mV。综合判定,成功制备了氧化铜纳米酶。(2)氧化铜纳米酶分别处理2 h、10 min、5 min后,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清除比例分别为(77±5)%、(45±5)%、(84±4)%。(3)培养24 h后,单纯过氧化氢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急剧增高,细胞形态异常且数量减少;过氧化氢+氧化铜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形态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单纯过氧化氢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过氧化氢+氧化铜组( P<0.01),而过氧化氢+氧化铜组细胞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相近。(4)注射7 d后,PBS组和氧化铜组小鼠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血细胞相关指标均相近;氧化铜组小鼠的心、肝、脾、肺和肾中,均未观察到组织坏死、充血或出血,与PBS组无明显差别。(5)氧化铜组小鼠创面相比PBS组表现出更快的愈合趋势,创面红肿情况较轻。氧化铜组小鼠伤后6、9、12 d创面未愈合面积分别为(28.8±1.9)、(17.6±3.8)、(10.4±1.8)mm 2,明显小于PBS组的(38.0±4.3)、(30.2±3.0)、(24.2±3.0)mm 2( t=3.706、5.075、5.558, P<0.01)。伤后6 d,氧化铜组小鼠创面IL-1β、TNF-α、IL-6含量均明显低于PBS组( t=6.115、11.762、11.725, P<0.01)。伤后12 d,氧化铜组小鼠创面新生上皮长度长于PBS组,创面组织活性氧水平明显低于PBS组。 结论:氧化铜纳米酶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具有高效的活性氧清除活性,能够消除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过量表达的活性氧,降低氧化应激、减轻炎症,促进创面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过氧化氢及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用于控制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过氧化氢及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消毒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遵循范围综述的研究思路,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Ebsco、ProQuest、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NKI博硕士论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对消毒剂浓度、实施方法、评价指标进行提取和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包括1篇单中心RCT和19篇类实验性研究。以消毒剂种类划分为过氧化氢组和过氧化氢银离子组。实施方法为持续消毒、定期消毒、定期结合持续消毒;用于定期消毒的消毒剂浓度为0.1%~10%,用于持续消毒的消毒剂浓度为0.008%~0.250%;常用评价指标为菌落总数、合格率、致病菌检出率和生物膜。结论:2种消毒剂均可有效控制DUWLs污染,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的抑菌效果更好。可以将持续与定期消毒相结合,定期检测口腔诊疗用水水质并及时调整消毒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植物基除臭剂的配方设计及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研究植物基除臭剂的配方,探讨其净化效果。方法:采用市售植物复配精油为基底,三甘醇为溶剂,加入一定比例的乳化剂、助剂和去离子水配制植物基除臭剂。乳化剂选用比较常见的10种表面活性剂进行冷储和热储对比试验,助剂选用β-环糊精,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配方中植物精油、乳化剂和助剂含量。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除臭剂的活性成分。净化试验采用静态染毒和自动喷雾系统测试除臭剂的净化效果,并和自然沉降、去离子水和3M异味抑制剂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植物基除臭剂检出活性有效成分33种,大部分为含氧化合物。精油质量浓度0.6%、β-环糊精质量浓度1.0%,吐温-80质量浓度3.0%为最佳配比,该植物基除臭剂的平均除臭效率高于去离子水和化学除臭剂,10 min后硫化氢和甲硫醇的净化效率达到100%,30 min后氨气净化效率达到95%。结论:植物基除臭剂含有反应活性很高的功能团,能与恶臭物质进行各种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抑制恶臭气味的目的,该除臭剂对硫化氢和甲硫醇的净化效果强于对氨气的净化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工作场所空气中丁腈和异丁腈测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丁腈和异丁腈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于2020年3月,以硅胶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丁腈和异丁腈,用甲醇解吸,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分析气相色谱法测定丁腈和异丁腈的特点。结果:丁腈和异丁腈的检出限均为0.33 μg/ml。丁腈的线性范围为1.60~1 600.00 μg/ml,回归方程为 y=2.295 x-3.480, r=0.999 98,最低检出浓度为0.22 mg/m 3(空气体积以1.50 L计算),批内精密度为2.43%~4.12%,批间精密度为1.72%~3.70%,解吸效率为93.26%~98.41%;异丁腈的线性范围为1.52~1 520.00 μg/ml,回归方程为 y=2.208 x-0.102, r=0.999 98,最低检出浓度为0.22 mg/m 3(空气体积以1.50 L计算),批内精密度为2.52%~3.22%,批间精密度为1.20%~3.82%,解吸效率为96.85%~102.50%。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以保存10 d。 结论:该测定方法精密度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丁腈和异丁腈的同时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诊高钾血症治疗现状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急诊高钾血症患者的治疗现状和预后,分析急诊高钾血症患者院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电子信息系统,提取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急诊高钾血症患者〔年龄≥18岁,血清电解质检查钾离子(K +)浓度≥5.5 mmol/L〕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降钾治疗措施及预后,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分析急诊高钾血症患者院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 结果:共纳入高钾血症患者579例,其中男性310例(53.5%),女性269例(46.5%);中位年龄64(22)岁;轻度、中度、重度高钾血症患者分别有317例(54.7%)、143例(24.7%)、119例(20.6%)。499例(86.2%)患者接受了降钾治疗,共有44种降钾治疗方案,其中糖+胰岛素(I+G,61.3%)、排钾利尿剂(Diu,57.2%)、碳酸氢钠(SB,41.9%)、钙剂(CA,44.4%)在急诊科较常用,糖+胰岛素+钙剂+排钾利尿剂+碳酸氢钠(I+G+CA+Diu+SB)四联降钾治疗方案是急诊科最常用的降钾方案。高钾血症患者血清K +水平越高,联合降钾治疗比例越高,血液净化(HD)比例越高(轻度、中度、重度患者联合降钾比例分别为58.4%、82.5%、94.8%,HD比例分别为9.7%、13.3%、16.0%)。随着降钾治疗种类增多,血钾降至正常的比例增高,6种降钾方式联合治疗患者血钾降至正常的比例达100%。不同降钾治疗方式中,HD治疗者血钾降至正常的比例最高,达93.8%。579例患者中院内死亡111例(19.2%)。Cox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死亡风险高〔风险比( HR)=1.757,95%可信区间(95% CI)为1.155~2.672, P=0.009〕;血钾降至正常( HR=0.248,95% CI为0.155~0.398, P=0.000)及使用Diu( HR=0.335,95% CI为0.211~0.531, P=0.000)的患者死亡风险低。 结论:急诊降钾治疗方案异质性较大,合并心功能不全的高钾血症患者病死率高,血钾降至正常的患者病死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焦炉工人尿酚水平与血生化指标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焦炉工人尿酚水平与血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4至5月,选取某焦化厂771名在岗工人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从事苯及苯系物作业,分为苯接触组(402例)和对照组(369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习惯、职业史、个人疾病及家族遗传史等信息。用气相色谱-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检测尿酚浓度;用罗氏全自动血生化仪测定血生化指标。采用协方差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尿酚与血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771名研究对象中,男性719名(93.3%),平均年龄(42.3±8.2)岁,平均工龄(20.6±8.2)年。与对照组比较,苯接触组的年龄、工龄、性别、吸烟及饮酒习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苯接触组工人尿酚浓度为6.00(0.00,33.00)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与对照组比较,苯接触组工人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明显降低,血清肌酐、血清尿酸和甘油三酯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自然对数转化后的尿酚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血尿酸和胆固醇水平分别增加9.82(96% CI:2.18~17.47)μmol/L、0.10(95% CI:0.00~0.20)mmol/L。对数转换后的苯累积暴露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总胆固醇水平增加0.09(95% CI:0.01~0.17)mmol/L。 结论:职业性苯暴露可能与焦炉工人体内的嘌呤和总胆固醇代谢改变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