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肪干细胞联合水凝胶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组织工程是指将细胞、生物材料和生物反应器三部分结合,以构建开发三维人造组织和器官,最终用于增强、修复或更换受损或患病的组织。脂肪干细胞(ADSCs)来自于脂肪组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同时具有来源广泛、获取简单、创伤小、扩增迅速等优点,是组织工程中比较理想的种子细胞。水凝胶是一类包含大量水分的三维聚合物网络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弹性、可预测的降解率以及可调节的力学性能,是一种优秀的生物医学材料。近年来ADSCs联合水凝胶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其相关研究涵盖了皮肤、脂肪、骨、软骨、肌肉、心脏、神经组织工程等多个领域。对脂肪干细胞联合水凝胶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今后的前景做出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乌兰布和沙漠两个沙冬青群落的水分来源差异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为了解植物群落水分利用过程对生境异质性的适应,2021年4-9月测定乌兰布和沙漠沙丘和戈壁沙冬青群落不同灌木的木质部水和潜在水源(各层土壤水或地下水)的δD和δ18O值,通过MixSIAR模型量化不同潜在水源的贡献比例,明确各水分来源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早春大雨后4月和5月沙丘的沙冬青和旱蒿对10~25 cm 土壤水利用较多,黑沙蒿主要利用10~200 cm 土壤水;6-8月干旱时,沙冬青对100~200 cm 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利用增加,旱蒿和黑沙蒿对50~200 cm 土壤水的利用增加;9月中雨后沙冬青对各层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利用比例类似,旱蒿和黑沙蒿对10~50 cm 土壤水的利用增加.戈壁的沙冬青和泡泡刺4月和5月对各层土壤水的利用比例类似,6-8月和9月它们分别主要利用50~150 cm和10~50 cm土壤水;刺旋花则分别主要利用10~50 cm(4-5月)、25~150 cm(6-8月)和10~25 cm 土壤水(9月).两个沙冬青群落不同灌木的水分利用过程存在季节差异.干旱时,沙丘的沙冬青能够利用深层土壤水和部分地下水,而戈壁的沙冬青仅依赖深层土壤水,对降雨更加敏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的青藏高原典型小流域水分交换
编辑人员丨2024/7/20
青藏高原水分循环研究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流域尺度内水分运移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δ2H和δ18O)研究了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北站)的典型流域内的降水、浅层地下水、中层地下水、沼泽水、泉水、河水、湖水和土壤水的时空变异,利用MixSIAR模型定量分析各水体的水分来源与交换.结果表明:海北站小流域不同水源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湖水和降水同位素值变幅大于其他水体,湖水同位素富集程度高于其他水体;浅层地下水(3 m)是小流域水源涵养发挥的重要调节库,泉水是浅层地下水的地表表现形式;土壤水是小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体,是大气降水-浅层地下水(3 m)-中层地下水(20 m)垂向交换的过渡,土壤水、浅层地下水通过横向径流向河流、沼泽进行水分补充.本研究可为高寒小流域水文模型的优化和水资源利用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穿心莲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研究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穿心莲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 以质量浓度分别为0%、0.05%、0.10%、0.20%、0.40%的NaCl溶液处理来自8个不同产地的穿心莲种子,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胚芽长及活力指数,并对其进行隶属函数分析,评价不同穿心莲种子的抗盐性;以质量浓度分别为0%、5%、10%、15%、20%、25%的PEG-6000处理采集于广西玉林基地的穿心莲种子,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胚芽长、活力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以及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 随着盐质量浓度的增加,来自8个产地的穿心莲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胚芽长、活力指数均随盐度增加而下降,盐度超过0.20%的环境不利于穿心莲种子萌发,隶属函数分析显示8 种不同来源穿心莲种子的耐盐性依次为:广东省英德市>广东省湛江市(常规)、广东省湛江市(大叶)>福建省漳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四川省成都市;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穿心莲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胚芽长、活力指数均下降,且丙二醛含量升高,但在5%PEG-6000作用下,SOD、POD、CAT酶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增大.结论 盐和干旱胁迫对穿心莲种子萌发特性影响较大,穿心莲种子具有一定耐盐性且不同产地的耐盐力强弱不一,广东和福建产穿心莲具有较好的耐盐力.穿心莲种苗培育过程中,当水势低于-0.026 MPa(5%PEG-6000)时,需及时补充水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土壤有机碳动态对增温的响应及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13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受到土壤有机碳动态的调控.以往的研究开发了多样化的增温方法(如室内培养实验、野外增温实验和温度梯度采样等)来探究土壤有机碳动态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机制.然而,由于不同增温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有关增温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影响的研究无法形成一致结论.从过程上看,土壤有机碳动态主要包括碳输入与碳分解两个过程,并受到碳稳定性的调控,这三者的变化共同决定了土壤有机碳动态对增温的响应.先前的研究表明,碳输入和碳分解对增温存在积极响应,这与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增强有关.但也有研究指出,由增温导致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如土壤水分含量降低)以及生物过程变化(如土壤微生物热适应),可能会影响碳输入和碳分解对增温的响应.需要注意的是,表层(0-30 cm)与深层(>30 cm)土壤有机碳动态对增温的响应机制可能存在差异,这是因为深层土壤有机碳的输入和分解过程受环境因子的限制,且稳定性与表层土壤存在较大差异.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开发新的增温方法,增加对深层土壤有机碳动态和气候敏感的生态系统的研究,引入新技术研究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结构、保护机制等,关注植物-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体系对增温的响应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动态的调控作用,以改善碳循环模型中的不确定性,更准确地预测全球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反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多源信息融合的中药制造白术饮片多维质量属性一致性的诊断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4/6/15
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是中药产业的关键任务之一.该研究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收集近红外光谱、电子舌感官等信息,建立白术饮片的整体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为白术饮片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方法支撑.以 23 批不同来源的白术样品为研究载体,分别测定静止和运动状态下的近红外光谱信息,电子舌感官信息、水分及浸出物含量,采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评价白术饮片的整体质量.结果表明,批号 16122103、801000509、801000352、701003656、HX21L01、160956 为静止状态白术粉末的差异批次,批号 701003298、16122103、701003656、701003107、801000229、18090404 为运动状态的白术饮片的差异批次,含水量无差异批次,批号 801000509 为浸出物含量差异批次,批号 150721004、151237、160703004、HX21M01、HX21K04、HX21K01、601003516 为电子舌感官信号差异批次.进一步,采用数据层融合对白术饮片进行整体性分析,共发现批号 150721004、HX21M01、HX21K04、HX21K01 的样本超过 95%控制限,与其他样品整体质量存在差异.该研究综合运用水分、近红外光谱等信息,成功对 23 批次的白术饮片进行差异批次的诊断,实现了质量一致性评价,为中药饮片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的侧柏与白榆水源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明晰常绿与落叶乔木的水分来源及竞争关系,可为区域生态恢复过程中树种的选择和种植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兰州市南山绿化工程区大洼山常绿乔木侧柏(Platycladuss orientalis)和落叶乔木白榆(Ulmus pumila)为对象,测定其木质部及土壤和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比值,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和相似性比例指数分析了侧柏和白榆对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水的利用特征.结果表明:除7月和10月外,深层(70~100 cm)土壤水是侧柏和白榆的主要水分来源,其贡献率分别为55.82%和58.90%;7月侧柏和白榆转为吸收浅层(0~20 cm)土壤水,贡献率均达90%以上;10月侧柏转为吸收中层(20~70 cm)土壤水,而白榆同时利用深层(70~100cm)和中层(20~70cm)土壤水.侧柏和白榆在整个生长季内除7月外,对水分的竞争不强烈,可在同一生境下同时种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兰州南山绿化植物种选择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确定植物种的生态恢复适用性对绿化物种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以兰州市南山相似生境下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和柠条锦鸡儿(C.forshinskii)为对象,采用直接对比法和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对生长季两种锦鸡儿的水分来源差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锦鸡儿有多个吸水层,是非单一水源植物,生长季狭叶锦鸡儿主要吸水层位具有月份差异性,而柠条锦鸡儿除了 9月,其他月份主要水源均来自中深层(70~130 cm),贡献率达80%以上;降水发生后,狭叶锦鸡儿会转为利用表层(0~30 cm)土壤水,柠条锦鸡儿对降水响应不敏感;柠条锦鸡儿的主要吸水层位较为稳定,面对干旱胁迫时狭叶锦鸡儿能转换主要吸水层,具更灵活的吸水方式,干旱适应性优于柠条锦鸡儿,作为干旱区的绿化物种优势更为突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不同处方美沙拉秦(嗪)肠溶片中相关杂质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考察国内 3个生产企业的 115批次美沙拉秦(嗪)肠溶片的杂质情况,并对其主要杂质进行初步定性及来源分析.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法及液质联用法对3个生产企业的115批次样品进行相关杂质的定量及定性分析,并采用费休氏法对含特定杂质的样品进行水分的测定,考察该杂质与水分的相关性.结果 共检出4个主要杂质,杂质1、杂质2和杂质4为企业1样品的特有杂质,其中杂质 1、杂质2为处方中辅料与原料发生反应产生的杂质;杂质4 与水分相关,处方中的辅料可能会促进杂质 4 的产生.杂质 3 为欧洲药典中杂质G,3 个企业样品均有检出.结论 不同处方的美沙拉秦(嗪)肠溶片中的相关杂质差异较大,企业 1处方中的原辅料存在不相容的问题,建议企业1对处方进行变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降水控制对侧柏液流变化特征及其水分来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23
北方土石山区因年内降水不均,常出现季节性干旱.探究降水对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液流特征与水分来源的影响,对构建稳定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技术(TDP)和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对不同控水处理的侧柏进行观测,同步监测气象、土壤水分含量等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侧柏液流量呈现二倍降水与自然降水>一半降水>无降水.(2)降水增加土壤相对有效含水率(REW),进而提高侧柏液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侧柏液流主要受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影响,太阳辐射(Rs)与风速(WS)影响程度较低.(3)侧柏水分来源特征随降水梯度呈规律性变化,随土壤含水量升高,其水分来源逐步向浅层土壤转变.对比降水前后,除无降水区内侧柏水分来源无明显变化外,其他处理区侧柏均在降水后增加了对0-40 cm土壤水的利用比例,当降水后自然降水区与二倍降水区的土壤处于相对含水量较高时期,这种变化更为明显.综上所述,侧柏根据降水和土壤水分的变化调整液流运动和吸水深度,这种自适应特性有利于其度过极端干旱胁迫和生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