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聚果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水溶性膳食纤维低聚果糖(FOS)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为UC的治疗寻找新的药物选择。方法:采用4%葡聚糖硫酸钠诱导7 d建立UC小鼠模型,将6~8周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饮用蒸馏水;模型组给予4%葡聚糖硫酸钠;FOS组在4%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同时给予20 mg/mL的FOS灌胃;每日监测小鼠体重、粪便性状及便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实验结束后,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肠道中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Occlud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降低、DAI评分升高;而FOS组小鼠体重高于模型组,DAI评分低于模型组( 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长度缩短[(7.52±0.41)cm比(5.48±0.19)cm],组织病理学评分增高(0.53±0.38比3.51±0.18);而FOS组小鼠结肠长度[(6.82±0.63)cm]长于模型组,病理学评分(2.33±0.63)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模型组小鼠ZO-1、Claudin-1、Occludin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 P<0.05);而FOS组小鼠均较模型组增高( P<0.05)。 结论:FOS能够减轻UC小鼠体重下降症状,降低其DAI评分,改善结肠组织炎症,上调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Occludin的表达,保护肠黏膜屏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8-2022年济南市大气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分析及来源解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济南市近五年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Cl-、NO3-、SO42-、NH4+)的污染变化特征,为进一步的城市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济南市市中区和历城区2个监测点的大气PM2.5滤膜样品,检测PM2.5及水溶性离子的质量浓度,分析区域性和季节性变化特征,对污染来源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2年两区监测点大气PM2.5质量浓度趋势变化不大;但是4种水溶性离子浓度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季节间浓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每年大气PM2.5中4种水溶性离子浓度最高月份均出现在12月、1月或2月;2018-2022年历城区 ρ(NO3-)/ρ(SO42-)比值依次为 0.24、1.23、1.66、1.33、0.78,市中区 ρ(NO3-)/ρ(SO42-)比值依次为 0.23、1.24、1.61、1.39、0.80;两区的硫氧化率(SOR)比值均大于0.25,氮氧化率(NOR)比值除2018年夏季、冬季和2022年的春季外,其余时间均大于0.1.根据ρ(NO3-)/ρ(SO42-)比值判断2019、2020和2021年以机动车为代表的移动污染源对济南市PM2.5的贡献比固定污染源大,根据SOR和NOR比值判断济南市两区的NO2和SO2的二次转化程度较高.结论 随着空气质量的改善,从水溶性离子的质量浓度和来源分析来看,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和移动源的排放仍然是空气治理的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丹参素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心肌梗死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及时挽救濒死心肌组织、减轻心肌细胞再缺血灌注损伤对改善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丹参素是丹参中提取的水溶性酚性芳香酸类化合物,可通过抑制心肌纤维化、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肌细胞代谢、降低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新血管形成以治疗心肌梗死.综述了丹参素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归纳其作用机制,为丹参素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医药调控Nrf2信号通路防治顺铂所致肝肾损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核因子E2 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的激活是改善顺铂肝肾毒性的重要保护机制之一,中医药可通过调控Nrf2 信号通路提升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改善顺铂所致肝肾损伤,如以黄酮类、酚类及萜类化合物为主的中药单体有效成分及六味地黄丸、肾复舒颗粒等中药复方.但目前中医药调控Nrf2 信号通路防治顺铂所致肝肾损伤的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如Nrf2 信号通路常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等信号通路协同发挥提升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抑制凋亡、抗纤维化等作用,但各通路间的交叉机制有待阐明;部分中药存在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局限性;中药复方活性成分复杂性,药理药效作用尚未明确;对针灸疗法研究的深度及广度不够.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基础实验设计的标准化、规范化,为中医药治疗顺铂所致肝肾损伤提供依据,发挥中医药增效减毒之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水溶性冰片磷酸酯前药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7/27
对冰片进行结构优化,以改善冰片的溶解性,促进其在脑卒中治疗方面的进一步应用.利用磷酸酯修饰原理,设计并合成冰片前药BP-3.使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测定BP-3的溶解性,在小鼠血浆中测试原药释放的程度与速度,并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tMCAO)小鼠模型中评估BP-3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显示,BP-3在 20 mg/mL时可以完全溶解于生理盐水;在小鼠血浆中,2 h内释放约 40%的冰片;在tMCAO小鼠模型中,TTC染色结果显示BP-3可以有效减少梗死面积;尼氏染色结果表明,BP-3可以改善神经元损伤;握力和抓力测试结果阐明,BP-3可以减少损伤带来的运动能力降低;转棒测试结果证明,BP-3可以促进小鼠运动能力的恢复.BP-3具有良好的水溶性、适宜的原药释放速率以及优异的神经保护作用,具备广阔的药物开发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荜茇酰胺抗肿瘤及其纳米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22
荜茇酰胺是一种来源于中药荜茇的天然生物碱成分,其抗肿瘤活性强且对正常细胞毒性小,与化疗、放疗联合具备优异的增敏作用,因此近些年来备受关注.但是荜茇酰胺水溶性低、生物利用度差等问题也严重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构建荜茇酰胺纳米给药系统可以很好地改善上述问题.将荜茇酰胺及其纳米给药系统广泛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荜茇酰胺的理化性质、抗肿瘤作用机制、相关的联合治疗应用及其纳米给药系统的抗肿瘤研究进行整理,为荜茇酰胺及其纳米给药系统在抗肿瘤作用中的进一步研究及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乳铁蛋白修饰的纳米凝胶滴丸的制备及药物转运入脑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改善天然药物的水溶性及将其转运入脑的效率,构建可负载难溶性药物的乳铁蛋白修饰的纳米凝胶滴丸剂并探究制备工艺,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以难溶性药物淫羊藿苷为负载药物,利用反相微乳法制备乳铁蛋白修饰的海藻酸锌纳米凝胶,采用HPLC法测定纳米凝胶中淫羊藿苷的载药率和包封率.以圆整度、丸重差异和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征,转篮法探究滴丸中纳米凝胶的释放行为,荧光示踪法比较滴丸药物舌下含服和口服的入脑效率.结果 HPLC法测得纳米凝胶的载药率为(2.67±0.05)%,包封率为(84.74±0.03)%.乳铁蛋白修饰的纳米凝胶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基质与纳米凝胶的比例 5∶1,滴距 5.5 cm,冷凝温度8.5℃.以修饰物乳铁蛋白为标志物,纳米凝胶体外累积释放率达到 92.25%.荧光示踪研究表明,与口服给药相比,滴丸通过舌下给药时,能更快、更有效地协助药物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提升了制剂将药物转运入脑的效率.结论 所制备的乳铁蛋白修饰的纳米凝胶可作为难溶性药物的负载平台,改善药物水溶性,进一步制备成滴丸剂舌下含服后极大提升了药物转运入脑的效率,提高了神经退行性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满足了临床用药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特拉唑嗪:通过调节磷酸甘油酸酯激酶1防治帕金森病
编辑人员丨2024/5/18
特拉唑嗪(terazosin,TZ)作为哌唑嗪的衍生物,是长效选择性α1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因其水溶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于高血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近期研究发现,TZ在特定剂量范围时能激活细胞内的磷酸甘油酸酯激酶1(Phosphoglycerate kinase1,Pgk1)保护神经细胞、防治帕金森病,该作用可能与其通过激活Pgk1改善细胞能量代谢、提高细胞内三磷酸腺苷浓度和激活热休克蛋白90相关.这提示特拉唑嗪类药物新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将就TZ新发现的药理机制和潜在的临床运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并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姜黄素及其纳米制剂治疗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5/11
关节炎是发生于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为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关节炎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物理、手术等手段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治疗关节炎的药物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但此类药物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影响长期使用.姜黄素具有降血脂、抗炎、抗氧化、镇痛、抗肿瘤等作用,大量药理研究表明,姜黄素在治疗关节炎方面具有极大潜力.但姜黄素存在水溶性差、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严重限制了其治疗关节炎的疗效和临床应用.研究表明,纳米制剂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大大提高姜黄素的疗效.本研究从姜黄素治疗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姜黄素生物利用度、姜黄素纳米制剂治疗关节炎等方面,对姜黄素、姜黄素纳米制剂治疗关节炎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姜黄素及其纳米制剂治疗关节炎,以及其他中药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1项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的临床证据与价值评估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综合评估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基于循证医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循证药学、药物经济学、卫生技术评估等方法学,结合调查问卷与数据库资料,利用多准则层决策分析模型(multi-criteria level decision analysis model,MCDA),围绕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中医药特色"6+1"个维度综合评估其临床价值.结果 安全性方面:根据药品说明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自发呈报系统(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SRS)、登记注册研究、临床文献报道、真实世界研究、官方网站通知公告、药物警戒与风险管理等,现有研究证据充分;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临床安全性风险较可控,评价为B级,表明基于现有临床研究安全性良好.有效性方面:选取Meta分析作为有效性证据,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总有效率、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相关理化指标改善优于单用抗生素治疗;采用GRADE体系评价证据质量,根据PICO原则衡量证据价值,评价为B级,表明基于现有临床研究有效性较好.经济性方面:以住院时间作为指标,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头孢菌素类、抗病毒药物更具成本-效果优势;对证据质量和经济价值进行评价,评为B级,表明经济性较好.创新性方面: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抗生素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药材及原料安全充足,可扩展性较好;分子结构中引入亲水基团以增强水溶性,改善穿心莲内酯生物利用度;工艺及药学已拥有国内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评价为B级,表明创新性较好.适宜性方面:配备及给药方便,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明确,用药疗程合适,但需关注用药反应,可基本满足临床用药需求,评价为B级,表明适宜性较好.可及性方面:疗程费用占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比低,药品销售范围广,药材资源充足,接受治疗人数多,评为B级,表明可及性较好.中医药特色方面:喜炎平注射液为源于穿心莲的中药注射剂,辨证使用疗效更佳,人用经验丰富.综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6+1"维度的证据结果,评价为B类.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综合价值,中医药特色较突出,建议可按程序有条件转化为基本临床用药管理的相关政策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