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网膜血管直径与糖尿病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视网膜血管直径与糖尿病肾脏病(DK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至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30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HbA 1c)、血脂、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根据UACR和eGFR将T2DM患者分为非DKD组(212例)和DKD组(97例)。所有患者进行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采用全自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视网膜血管参数(视网膜颞侧上静脉直径、鼻侧上动脉直径),计算视网膜中央静脉等效值(CRVE)等指标。进一步按照视网膜颞侧上静脉直径水平的五分位数分为 Q1组(<136.13 μm,68例), Q2组(136.13~148.42 μm,56例), Q3组(148.43~160.72 μm,62例), Q4组(160.73~177.12 μm,64例)和 Q5组(>177.12 μm,59例)。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究视网血管直径与DKD的关系。 结果:DKD组视网膜颞侧上静脉直径[分别为(161.87±22.47)和(152.93±21.98)μm]、CRVE[分别为(191.75±20.18)和(187.09±17.52)μm]均显著高于非DKD组,鼻侧上动脉直径[分别为(84.62±15.09)和(88.15±13.94)μm]显著低于非DKD组(均 P<0.05)。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视网膜颞侧上静脉扩张、CRVE升高是DKD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87,95%CI 1.068~1.320, P=0.001;OR=1.018,95%CI 1.002~1.034, P=0.0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 Q1组为参照, Q2、 Q4、 Q5组视网膜颞侧上静脉扩张是DKD发生的影响因素(OR=5.194,95%CI 2.025~13.326;OR=3.477,95%CI 1.360~8.891;OR=4.895,95%CI 1.912~12.530;趋势 P值=0.007)。 结论:视网膜颞侧上静脉扩张、CRVE升高是T2DM合并DKD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短期应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对6~7岁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血管密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6~7岁儿童短期应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对儿童眼底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屈光专科2019年1月至2月和2020年2月就诊的6~7岁儿童71例(71只右眼),应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滴眼,每日2次,持续1周后停用。于用药前和用药后1、4、8周分别测量其等效球镜度(SE)、黄斑区视网膜厚度(RT)和视网膜血管密度(RVD)。根据第1周睫状肌麻痹等效球镜度(CSE)分为近视组(CSE≤-0.50 D,43眼)和对照组(CSE>-0.50 D且≤+2.00 D,28眼)。使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行黄斑区视网膜检测,选取以中心凹为中心,直径1 mm中心圆(Fovea)、3 mm旁中心凹环(ParaFovea)和6 mm的中心凹周边环(PeriFovea),计算Fovea和ParaFovea、PeriFovea颞侧(T)、上方(S)、鼻侧(N)、下方(I)四个象限的RT及RVD。结果:两组儿童1%硫酸阿托品凝胶滴眼1周后,SE和RT均显著升高,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停药3周,近视组SE恢复至基线水平,停药7周,对照组SE和两组ParaFovea(I)区RT恢复到基线水平。近视组用药前后RV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用药1周后Fovea区RVD以及ParaFovea(I)区浅层RVD较基线时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停药后RVD下降,至第8周时,ParaFovea(N)区浅层RVD、ParaFovea(I)区深层RVD以及PeriFovea(S)区RVD较基线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用药1周后,ParaFovea(S、N、I)和PeriFovea(S)区RT变化量(ΔRT)和Fovea区RVD变化量(ΔRVD)近视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滴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1周可使两组儿童黄斑区RT均显著增加,停药后恢复过程持续7周以上;可使对照组儿童Fovea区RVD以及ParaFovea(I)区浅层RVD显著增加,而对近视组儿童RVD无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SMILE联合CXL与SMILE矫正近视眼术后早期疗效和角膜生物力学变化比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估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治疗近视术后早期的生物力学变化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单纯SMILE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于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拟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和散光患者25例44眼,依据术眼术前Pentacam HR中Belin图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异图情况分为SMILE组和SMILE-CXL组。SMILE组为Belin图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异图正常者,接受单纯SMILE手术,共13例22眼;Belin图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异图为黄或红色且Corvis生物力学指数、角膜地形图联合生物力学指数<0.3者(除外圆锥角膜)接受SMILE联合CXL手术,为SMILE-CXL组,共12例22眼。2个组患者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采用综合验光仪测定术前和术后6个月2个组术眼屈光度变化,包括球镜度、柱镜度及等效球镜度(SE);采用Corvis ST测定2个组术眼术前及术后6个月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变化;比较2个组术眼术后安全指数和有效指数,其中安全性指数为术后平均BCVA值/术前平均BCVA值,有效性指数为术后平均UCVA值/术前平均BCVA值。 结果:术后6个月,2个组的裸眼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提高且≥1.0,2个组术眼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SE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个组术眼术后6个月第2次压平时间、最大压陷时间顶点和2 mm位置之间的形变幅度比值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SMILE-CXL组术后6个月与术前的变化幅度值小于SMIL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0.001、0.036);术后6个月,2个组术眼最大压陷深度、第1次压平速度、最大压陷时两峰间距、综合半径较术前均明显增加,最大压陷时角膜反向曲率半径、第1次压平长度、第2次压平长度、水平方向Ambr?sio相关厚度、角膜硬度参数、生物力学校正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个组间上述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SMILE联合CXL手术术后早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与SMILE接近。SMILE及SMILE联合CXL手术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强度均下降,但SMILE联合CXL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均优于单纯SMILE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Smart术后角膜前表面形态及高阶像差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比较低度和中度近视患者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Smart)术后角膜非球面性及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接受Smart手术的中、低度近视患者54例98眼,其中低度近视组23例41眼,中度近视组31例57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Q值、角膜表面变异指数(ISV)、总高阶像差(HOA)、垂直彗差(Z 3-1)、水平彗差(Z 31)和球差(Z 40),比较低度和中度近视患者角膜前表面形态的改变。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测量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低度近视组术后1个月角膜Q值、ISV、HOA、Z 40分别为0.445±0.191、26.973±5.611、0.671±0.142和0.384±0.188,较术前的-0.273±0.817、13.784±2.376、0.433±0.687和0.231±0.062均明显增加,中度近视组术后1个月角膜Q值、ISV、HOA、Z 40分别为0.693±0.203、34.038±5.773、0.874±0.216和0.520±0.129,较术前的-0.309±0.104、14.838±3.992、0.409±0.081和0.228±0.089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中度近视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Q值、ISV、HOA、Z 40均高于低度近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1个月、3个月,2个组角膜Z 3-1、Z 3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个组ΔQ值和ΔISV均与等效球镜度呈负相关(ΔQ值:低度近视组: r=-0.364, P=0.044;中度近视组: r=-0.589, P<0.01;ΔISV:低度近视组: r=-0.298, P=0.039;中度近视组: r=-0.409, P=0.022);中度近视组ΔQ值与ΔZ 40呈正相关( r=0.348, P=0.009),低度近视组ΔQ值与ΔZ 40无显著相关性( r=0.180, P=0.266)。 结论:Smart术后低度和中度近视眼角膜高阶像差及ISV均较术前增加,角膜Q值均由负变正,但对低度近视眼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的影响较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某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职业危害暴露调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防护对策与措施。方法:于2017年6~10月,选择某省的7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这7家企业均含有冰箱拆解线、洗衣机拆解线、空调拆解线、电视机/电脑拆解线、CRT切割线,部分企业还设有线路板线、湿式贵金属回收线、塑料破碎线、塑料造粒线等进行废线路板的贵金属回收、废塑料的破碎及再生处理等深加工作业。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资料,并结合采取的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设施效果,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重金属、阻燃剂、汞、氟化物、氰化物、氢氧化钠、盐酸和硝酸等,重金属采样共获得有效样品145份,其中个体采样样品102份,定点长时间采样样品43份。其中,8份样品(个体采样样品6份,长时间定点采样样品2份)铅超标,均发生在电视机拆解线。采集5份冰箱破碎和塑料粉碎时的空气样品,利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高通量定性分析,除阻燃剂外,另可检出塑化剂、杀虫剂及其他成分。个体噪声检测最终获得有效8 h等效声级(L EX,8h)数值123份,其中86份超标,超标率69.9%。 结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在拆解处理过程中存在职业危害因素超标,有潜在的职业危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辐射剂量结构化报告的未成年人胸部CT检查体型特异性剂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通过辐射剂量结构化报告(RDSR)及关键影像的自动收集,比较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在胸部CT检查中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SSDE)的差别。方法:应用Teamplay软件通过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自动抓取了404例年龄在0~18岁的胸部CT检查的辐射剂量结构化报告,并通过CT断面影像计算出水等效直径(WED)及SSDE。应用方差分析比较SSDE等剂量参数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SSDE与容积CT剂量指数(CTDI vol)的关系。 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SSDE平均值为(4.70±3.29)mGy,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在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6.11, P<0.01)。SSDE与CTDI vol在1岁至18岁年龄段呈高度线性相关(| r|≥0.92, P<0.01)。 结论:在日常工作中应用SSDE进行扫描质量控制,部分年龄段的SSDE水平可以用CTDI vol线性转换而成,转换因子随年龄段不同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加,SSDE与CTDI vol差别逐渐减小,因此SSDE比较适合评估未成年人CT检查辐射剂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晶状体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夹持术治疗儿童白内障的初步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晶状体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夹持术治疗儿童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青岛眼科医院行晶状体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夹持术治疗的28例(43只眼)儿童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并观察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和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布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28例患者年龄(7±4)岁(2~12岁);男性14例,女性14例。全部患者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均成功夹持于晶状体后囊膜撕开区。术后随访6.0~12.0个月(平均8.4个月)。除1例(2只眼)患者无法配合检查视力外,其余27例(41只眼)中最佳矫正视力<0.1、0.1~<0.3、0.3~<0.5、≥0.5术前分别有17、17、4、3只眼,术后分别有4、4、5、28只眼,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末次随访等效球镜度数为(0.21±0.74)D。3只眼术后1周出现药物相关性高眼压,停用糖皮质激素性眼药后随访眼压正常。随访过程中全部患者人工晶状体均稳定夹持于后囊膜撕开区。全部患者均未发现视轴区混浊,未见虹膜前、后粘连及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其他并发症。 结论:晶状体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夹持术治疗儿童白内障安全有效,可有效预防儿童白内障摘除手术后视轴区混浊的发生。(中华眼科杂志, 2020, 56: 343- 348)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调强放疗射野下的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的方向性响应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调强放疗(IMRT)下,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在不同照射方向(0°、45°、90°和135°)和医用加速器机架角度(0°、15°、30°、45°、60°、-15°、-30°、-45°和-60°)下的方向性响应,初步建立对其方向性的测试方法。方法:对医用加速器、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分别进行刻度及校准后,采用固体水模体覆盖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上部,通过调整固体水模的厚度,使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探头的有效测量中心到模体表面射线中心轴入射点的等效水距离为5 cm。选取探测器相对于治疗床长轴0°、45°、90°和135°共4个位置,于每个位置分别在医用加速器机架角度为60°、45°、30°、15°、0°、-15°、-30°、-45°和-60°时对选取的13个电离室探头进行测试。结果:医用加速器在不同机架角度下,输出的剂量偏差≤0.18%;在相同照射野、不同入射角度下,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电离室探头的方向性响应偏差≤0.63%;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各探头对于其中心探头的测量偏差均<0.50%。结论: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响应,是开展IMRT质量控制的有效工具。本研究中初步建立的测试方法可为相关医用加速器计量部门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检测规范提供基础性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角的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不同时间的前房角变化,分析影响术后前房角度数(ACA)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非随机的连续病例研究。连续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屈光中心接受有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的近视患者81例(81眼),患者术前,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行Visante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测量术前、术后鼻侧和颞侧ACA及术后拱高。分析术后ACA与术前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直径、前房深度、前房容积、水平角膜曲率、术前ACA、ICL直径和术后拱高的相关性。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眼前段各项参数的变化,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的AC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的鼻侧ACA较术前减少45%~50%( F=268.73, P<0.001),术后的颞侧ACA较术前减少44%~49%( F=333.40, P<0.001)。ICL植入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的平均拱高分别为(640±180)μm、(540±150)μm和(530±160)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54.14, P<0.001);术后1个月内拱高下降趋势明显,术后1个月至术后6个月期间拱高下降趋势明显减缓。ICL植入术后鼻侧ACA与术前前房容积、术前前房深度和术前ACA呈正相关( r=0.426, P=0.003; r=0.377, P=0.008; r=0.525, P<0.001);与ICL直径、拱高、术前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曲率和水平角膜直径无相关性。ICL植入术后颞侧ACA与术前前房容积、术前前房深度和术前ACA呈正相关( r=0.392, P=0.006; r=0.376, P=0.008; r=0.594, P<0.001),与ICL直径、拱高、术前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曲率和水平角膜直径无相关性。 结论::ICL植入术后前房角明显减小,随访期内患者前房角开放度数基本稳定,没有进一步变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木质家具制造业和纺织业工人噪声接触特征调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木质家具制造业和纺织业工人职业性噪声接触特征及其分布状况,为我国噪声源数据库建立和噪声危害防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于2020年3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木质家具制造业和纺织业共653名工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测量噪声接触特征指标,分析不同行业和工种的8 h等效连续A声级(L Aeq,8 h)和峰度等变化。 结果:作业工人噪声接触L Aeq,8 h为(91.2±6.9)dB(A),峰度中位数和峰度均数分别为37.0、105.0。84.1%(549/653)的工人L Aeq,8 h≥85 dB(A),49.0%(320/653)、68.5%(447/653)的工人峰度中位数和峰度均数>10。纺织业工人L Aeq,8 h水平高于木质家具制造业,而峰度中位数和峰度均数低于木质家具制造业( P<0.01);织布工和纺织工L Aeq,8 h较高,枪钉工峰度指标较高( P<0.05)。作业工人峰度中位数与峰度均数呈正相关( r=0.80, P<0.01);木质家具制造业工人L Aeq,8 h与峰度中位数和峰度均数均呈正相关( r=0.33、0.35, P<0.01);纺织业工人噪声接触L Aeq,8 h与峰度中位数和峰度均数均呈负相关( r=-0.45、-0.40, P<0.01)。 结论:L Aeq,8 h和峰度等噪声接触特征指标的行业和工种分布差异较大,多指标联合测量有利于全面评估噪声接触及其健康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