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声像图特征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癌肿块的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 ABVS)的声图像特征探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证实为单侧单发的212例乳腺癌肿块的ABVS声像图特征,根据病理结果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83例和无转移组129例,比较两组患者肿块的ABVS声像图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计算肿块最大径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截断值,并分析各危险因素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转移组伴汇聚征或微钙化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60.2% vs 65.1%)高于无转移组(43.4% vs 37.2%)( P=0.017 vs P<0.001),转移组肿块最大径大于无转移组( Z=2.18, 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微钙化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OR=2.522, P=0.003)。以肿块最大径预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589,最佳截断值为2.85 cm,灵敏度为34.9%,特异度为82.9%,阳性预测值为56.9%和阴性预测值66.5%。以微钙化和汇聚征预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65.1%和60.2%,特异度为62.8%和56.6%,阳性预测值52.9%和47.2%,阴性预测值73.6%和68.9%。 结论:乳腺癌肿块最大径、微钙化及冠状面汇聚征是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8—2019年泉州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基因型及基因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泉州2018—2019年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流行情况和基因特征。方法:样本来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送检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样本,共141份。采用RT-PCR法进行HRSVG基因3′末端靶基因扩增,使用sequencher 5.0以及MEGA5.05软件进行序列编辑、进化树构建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HRSV阳性样本25份,17份样本成功获得靶基因序列,其中HRSVA 13份,HRSVB 4份;共鉴定出两个基因型:ON1基因型(13份,HRSVA)和BA9基因型(4份,HRSVB)。5条ON1基因型靶基因序列与2012—2015年北京、长春和浙江流行的ON1基因型序列汇聚为一簇(Cluster1);1条(FJ19-02)与2012—2015年我国多个地区流行的ON1基因型序列汇聚为一簇(Cluster2);其余7条为独立的一簇(Cluster-FJ)。HRSVB亚型中FJ18-02、FJ19-14、FJ19-15与2015年在吉林长春流行的BA9基因型序列汇聚在一起;FJ19-13则与2013年在广州和浙江两地流行的BA9基因型序列具有较近的亲缘性。ON1基因型和BA9基因型均在重复插入的72和60个碱基片段区出现了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Cluster-FJ分支靶基因序列出现了特征性氨基酸突变(H266L);FJ19-13出现了H261Q和Q265L的独立突变。结论:2018—2019年福建泉州流行的HRSV基因型为BA9和ON1,Cluster-FJ为新发现的独立传播链,有可能在泉州建立了本土循环流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三维超声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乳腺肿块患者120例,共120个乳腺病灶,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常规超声及三维超声检查。参考St.Gallen标准,根据免疫组化标志物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将入选病例分为管腔上皮型(Luminal型)、HER-2过表达型以及三阴型(TN型),分析三维超声特征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①三维灰阶超声:Luminal型乳腺癌易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肿块,边缘有毛刺,微分叶,周围常伴高回声晕且冠状面汇聚征最多见;HER-2过表达型肿块边缘模糊,有成角,内部回声不均匀,且常伴有微钙化;TN型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肿块,边缘较规则,后方回声略增强;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三维能量多普勒: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三维超声血流容积参数平均灰阶值(MG)、平均能量值(MP)、血管指数(R)、血管血流指数(V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MG、MP在HER-2过表达型和TN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R、VFI在HER-2过表达型和Luminal型、HER-2过表达型和TN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MG、MP、R、VFI值在TN型表达均最低,在HER-2过表达型表达最高(均 P<0.05)。③Luminal型、HER-2过表达型、TN型肿块的血流分级及血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结合二维超声可以较好地反映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在形态学、血供方面的特点,为术前明确诊断及鉴别乳腺癌提供更多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模态超声联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检测对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多模态超声特征联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检测对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94例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于术前行常规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及超声造影检查,术后随访5年,根据肿瘤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多模态超声特征联合血清MMP-9对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随访5年,194例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有29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转移。两组肿瘤直径、毛刺征、汇聚征、Alder血流分级、增强顺序、模式及增强强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8, P=1.451; χ2=0.55, P=0.460; χ2=0.50, P=0.478; χ2=0.60, P=0.439; χ2=0.50, P=0.780; χ2=0.04, P=0.981; χ2=0.13, P=0.71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形态不规则、出现微小钙化、周围放射状增强、存在灌注缺损、血清MMP-9异常升高是导致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34,95% CI=1.177~62.266; P=0.048,95% CI=1.022~58.397; P=0.045,95% CI=1.100~56.756; P=0.043,95% CI=1.079~ 60.937; P=0.044,95% CI=1.000~1.026)。ROC曲线显示,多模态超声特征联合血清MMP-9预测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AUC为0.970,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63%和91.67%。 结论:多模态超声特征联合血清MMP-9检测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局部复发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常规超声联合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9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96个肿块),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常规超声和ABVS检查,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乳腺癌患者分为有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组(53例)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N-ALNM)组(43例),比较两组间各项超声参数的差异,并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乳腺癌ALNM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ROC曲线以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相较于N-ALNM组,ALNM组具有肿瘤最长径更长、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血流分级Ⅱ~Ⅲ级、有汇聚征的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长径、内部回声不均匀、有汇聚征是乳腺癌ALNM的独立预测因素( OR=1.051、4.055、3.493,均 P<0.05);3个参数串联联合预测乳腺癌ALN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2(0.653~0.834),敏感性为54.7%,特异性为83.7%。 结论:超声测得的肿瘤最长径、内部回声不均匀、有汇聚征是乳腺癌患者ALNM的独立预测因素,三者联合可为乳腺癌患者ALNM的评估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预置标记线在泪道内窥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预置标记线在泪道内窥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其对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泪道阻塞患者60例(60眼)进行泪道内窥镜手术,按患者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2组,单号作为对照组术中不预置标记线,即传统方法治疗;双号作为观察组,即先预置标记线。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中泪道黏膜损伤、出血、穿孔(假道)、眼睑水肿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 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术中可清晰地观察预置标记线的数量,结合泪道解剖学特征来判断泪道内窥镜探头所处位置,如泪道内窥镜下显示1根标记线提示在泪小管内;显示2根标记线汇聚处提示在泪总管内;显示2根标记线并且操作空间增大提示在泪囊内;显示2根标记线,可见黏膜皱襞提示在鼻泪管内。观察组术中泪道黏膜损伤发生率(16%)、术中出血发生率(13%)和眼睑水肿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2%、5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8.543, P=0.003; χ2=8.718, P=0.003; χ2=4.069, P=0.044);而术中穿孔(假道)对照组中发生了1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1, P=0.973)。术后组间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898, P=0.168)。2组中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均为少量,术中注水后不影响操作,术后少许出血者2 d内均能自行止血。 结论::泪道内窥镜手术中应用预置标记线能更好地操控内窥镜检查及手术,能准确定位操作所处的位置,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婴幼儿股骨头微循环的超微血管成像特征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超微血管成像评估婴幼儿股骨头血运的可行性及其图像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3年4月在武汉儿童医院骨科行健康筛查的18例婴儿(男11例、女7例)作为研究对象,日龄(51.1±38.7)d,均在安静状态下行髋关节超声检查。从髋关节外侧横切面与纵切面两个方向上进行检查,先使用灰度超声观察股骨头的解剖特点,然后采用超微血管成像显示股骨头内血流情况,测量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结果:18例婴儿股骨头横切面灰度超声图像均可见明显交替低回声与条纹回声,条纹向股骨头中心汇聚,纵切面灰度超声图像上可见股骨头与大转子中的点状或条纹回声。在股骨头的超微血管成像图中,均可显示股骨头内血流,横切面上观察到血流向骨化中心汇聚;在纵切面上观察到股骨头血供主要有两个来源:一处来自股骨干骺端,穿越骺板,垂直于骺板走行在股骨头内;另一处来自旋股内侧动脉后上支,其分支略平行于骺板走行在股骨头内。除1例婴儿检查时受到杂波干扰外,余17例婴儿均可测得旋股内侧动脉后上支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为(10.9±4.3)cm/s。比较男性、女性之间旋股内侧动脉后上支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3±4.56)cm/s比(11.21±4.17)cm/s, P=0.791]。旋股内侧动脉后上支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 r=0.531, P=0.028)、与日龄呈显著正相关( r=0.775, P<0.001)。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旋股内侧动脉后上支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日龄、体重的线性拟合程度均较高[旋股内侧动脉后上支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cm/s)=6.279+0.100×日龄(d), R2=0.600, P<0.01);旋股内侧动脉后上支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cm/s)=5.215+1.704×体重(kg), R2=0.282, P<0.05]。 结论:本研究初步证明了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婴儿股骨头的血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本期导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年的征程,见证消化外科发展之路,20年的求索,承载消化外科人的情怀。2022年时值《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创刊20周年,第1期为纪念典藏刊,汇聚会长寄语、致敬黄志强院士、院士题词、总编辑感言的赋能与激励,云集著名专家学术经典,析评外科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全直肠系膜切除层面的原发性直肠癌和局部复发直肠癌盆腔脏器联合切除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国盆腔脏器联合切除协作组(C-PelvEx)在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肠外科学分会的指导下,在《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和《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的学术支持下,制定出台了“超全直肠系膜切除层面的原发性直肠癌和局部复发直肠癌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并于2023年第1期本刊发表。本《共识》是在参考了国际PelvEx协作组制定的专家共识及最新国际多中心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最新研究成果而制定的,体现了很强的专业性。《共识》统一规范了部分定义,明确了手术适应证,在国内较早提出了“空盆腔综合征(EPS)”的定义及预防措施。针对存在争议的局部复发性直肠癌分型,《共识》首次提出了中国分型;并对盆腔脏器切除定义存在的争议,提出了目前较为一致的认知。随着对复杂肠癌的深入研究,C-PelvEx将汇聚国内多家中心临床数据,积极开展临床研究以获得更多的、更高级别的临床证据,从而进一步丰富新版《共识》的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造影定性特征和VueBox定量参数评估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性特征及VueBox定量参数评估乳腺癌病理分子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超声造影检查的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33例,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分为管腔上皮(Luminal)A型、Luminal B型、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型、三阴性型,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超声造影定性特征及VueBox定量参数的差异,构建ROC曲线评价超声造影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不同分子分型间乳腺癌增强强度、增强后边界、充盈缺损、周边放射状汇聚等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是否均匀性增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ER-2型与三阴性型乳腺癌的峰值强度(PE)、流入相和流出相曲线下面积(WiWoAUC)、流入相比率(WiR)大于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E、放射状汇聚诊断Luminal A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0.780,敏感性分别为0.711、0.889,特异性分别为0.909、0.671,准确性分别为0.842、0.744;PE诊断Luminal B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52,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0.825、0.763、0.782;WiWoAUC、充盈缺损诊断HER-2型的效能较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2、0.898,敏感性分别为0.903、0.903,特异性分别为0.853、0.892,准确性分别为0.865、0.895;增强后边界清晰诊断三阴性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19,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0.941、0.897、0.902。 结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超声造影定性特征及VueBox定量参数存在一定差异,可为术前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