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燥湿同病"论治干燥综合征型干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燥湿同病"理论认为,疾病可由燥邪和湿邪相互夹杂、胶着所引起,形成燥中有湿、湿中有燥的病理状态,两者可相伴而生、相互转化、并存为病.从干燥综合征型干眼(SS-DED)的临床特点出发,认为其症状可以反映出燥湿并存的病理状态,燥湿并存为SS-DED的关键病机,以补泻兼施、燥湿同治为主要治则.治疗应注重理气健脾祛湿、开腠养阴润燥,临证予以沙参麦冬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之.从"燥湿同病"论治SS-DED,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急腹症术后胃阴虚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急腹症术后胃阴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急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104例急腹症术后胃阴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另给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中医症状评分,临床疗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术后肛门排气、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腹胀、腹痛、大便秘结、胃纳减退、恶心呕吐、舌红少津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23%,49/52)高于对照组(80.77%,42/52)(P<0.05);治疗后,2组血清SOD、GSH-Px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急腹症术后胃阴虚证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急性应激反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脾阴不足"探析阴虚内热型干燥综合征之因机证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脾阴不足"为脾阴学说的核心观念,脾阴既蕴含营阴之质,又体现与脾阳相对的阴阳属性,主导脾脏的运化濡养功能.干燥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燥痹"范畴,脾阴不足与阴虚内热型干燥综合征阴中伏火、气损津亏病机的产生密切相关.基于此,治疗应遵滋养脾阴、清热润燥之原则,用药主甘淡以育脾阴,伍甘寒以清热,佐升提以布津.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典名方沙参麦冬汤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制备经典名方沙参麦冬汤颗粒,并建立沙参麦冬汤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熵权法及正交实验优选沙参麦冬汤回流提取工艺,与古法煎煮工艺进行对比,并进一步筛选颗粒的成型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沙参麦冬汤颗粒的指纹图谱和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基准样品(煎液、冻干粉)、颗粒剂生产各环节(提取液、中间体、成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和甘草苷的转移率.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对方中麦冬、桑叶、天花粉、白扁豆、甘草 5味药材进行鉴别.结果 优化的回流提取工艺为浸泡 0h,提取两次,加水量分别为 10、8 倍,提取时间分别为 2.0、1.5 h;成型工艺为以 90%乙醇为润湿剂,加入 20%的糊精制软材,经 16 目筛挤压制粒,60℃下干燥,过 80 筛整粒制备沙参麦冬汤颗粒.10批沙参麦冬汤颗粒、基准样品与颗粒生产各环节的指纹谱图相似度均大于 0.90;基准煎液、冻干粉、提取液、中间体、成品的甘草苷转移率分别为75.60%、75.24%、91.67%、90.22%、73.57%.5味中药的TLC特征斑点清晰,且阴性无干扰.结论 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表明,各批次、各生产环节沙参麦冬汤颗粒的质量相对稳定,且与基准样品保持一致.经回流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后,甘草苷的转移率有所下降,颗粒的甘草苷转移率与原方汤剂的较为接近.本研究所建立的沙参麦冬汤颗粒制备工艺稳定可靠,质量标准检测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以期为沙参麦冬汤颗粒的规模生产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发热的症药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发热的症药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有关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发热的临床医案,采用Excel 2019统计症状、药物频次,采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构建复杂网络与系统聚类,采用R 4.2.1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医案163例,涉及症状143个,以发热、食欲减退、口渴、心烦、汗出等为主;舌脉象40个,以脉数、舌红等为主。涉及中药163味,其中主要药物9味。中药频次及复杂网络分析表明,竹叶石膏汤治疗发热主要应用原方药物,且常用剂量为竹叶10 g、石膏30 g、人参或党参10 g、麦冬15 g、半夏10 g、甘草6 g、粳米15 g。配伍药物聚类分析得到5个核心配伍组合。“连翘→金银花”“沙参→口干”具有强关联性。结论:竹叶石膏汤治疗发热的证型主要为外感余热清、气阴两伤型,痰热壅肺型,里热炽盛、津亏热结型,胃阴虚火旺型,脾胃虚弱、阳虚水泛型,该方所针对的发热可源于三焦中任何一焦,病位主要在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沙参麦冬汤治疗肺癌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沙参麦冬汤是治疗燥伤肺胃阴分证的经典名方,具有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功效,在辅助治疗肺癌中临床疗效确切.目前动物实验已证明沙参麦冬汤对肺恶性肿瘤的生长、增殖及转移等具有抑制作用.药理研究表明沙参麦冬汤可调控相关信号通路,主要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E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等信号通路;此外,还能减轻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平衡及抑制肿瘤糖酵解.该文通过归纳整理近年来沙参麦冬汤治疗肺癌的文献,对其相关药理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沙参麦冬汤进一步用于肺癌的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调肺汤治疗咳嗽临证思辨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咳嗽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调肺汤是山西刘绍武老先生创制的一首验方,原方由麻黄、杏仁、石膏、沙参、麦冬、五味子、罂粟壳、瓜蒌、柴胡、黄芩、党参、紫苏子、川椒、大枣和甘草组成,具有宣肺止咳、清热化痰、养阴润肺、收敛肺气、协调整体的功效,以之为基础方加减应用,在临床上对于各种咳嗽,疗效极佳.笔者对该方药物组成以及主治证候进行剖析,并附典型案例数则,详论思辨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脾不藏意不寐论治刍议
编辑人员丨2024/7/6
脾不藏意不寐以思虑纷纭所致的迟寐或不寐为主要症状特征,核心病机为脾意失养或脾受邪扰致脾意不安于舍而生不寐,治疗当以安脾意为法.补中益气汤、归脾汤、附子理中汤、参苓白术散、连朴饮、沙参麦冬汤等均具有安脾意的作用,其中,补中益气汤补脾益气升阳以安脾意,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以安脾意,附子理中汤温脾阳以安脾意,参苓白术散运脾湿以安脾意,连朴饮化脾热以安脾意,沙参麦冬汤滋脾阴以安脾意,最终达到治疗脾不藏意不寐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涂晋文从热毒论治重症流行性感冒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5/18
总结涂晋文教授从热毒论治重症流行性感冒的临证经验.认为重症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病机为热毒壅肺,强调毒随邪入、热由毒生、变从毒起的病机过程,提出以温毒同治、多法联用为治则.临证结合卫气营血辨证,认为疾病早期病在卫分、气分,治宜以清热解毒、解表透邪、和解表里、泻下通腑等多法联用以祛热毒,常用自拟退热1号方加减;疾病进展期病在营血,治宜透热解毒兼以清营凉血,常用自拟退热 1号方合清营汤或犀角地黄汤加减;疾病后期阴液损耗、热毒伏于血分,治宜透热解毒兼以滋阴凉血,常用沙参麦冬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减.同时强调以清法、和法为要,祛邪勿伤正,遣方用药还需注意辨体施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史锁芳治疗感染后咳嗽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史锁芳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病位在肺,涉及肝脾,病理因素多责之于风、痰、火.临床治疗可根据病程分阶段论治:初期重在宣透,处方以三拗汤加质轻性浮之品;中期以清解郁热为主,辅以疏风散邪,常用桑叶、桑白皮、薄荷等;晚期清热养阴、润肺益气,处方可选麦门冬汤、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加减.同时,史教授还善用"风四药"(桑叶、菊花、全蝎、僵蚕)疏风解痉止咳.对于难治性感染后咳嗽,史教授遵循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原则,因势利导,常获佳效.附验案2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