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膀胱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 男,47岁.因血尿2周于2023年1月18日入院.逐行泌尿系增强CT显示膀胱左后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24 mm × 28 mm.平扫密度不均,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盆腔内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图 1,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输尿管尤因肉瘤疑诊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女性,34岁,因体检超声提示右肾积水于2022年4月先后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及妇科。否认腰痛、血尿及其他不适。痛经程度较轻,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3分。既往"盆腔粘连松解术、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烧灼术"史4年余。查体:双肾区无叩击痛。子宫稍大、质硬、活动欠佳;双附件未及明确包块;三合诊右侧宫旁可及质硬结节,触痛。实验室检查:尿红细胞阳性(25个细胞/μl),CA125轻度增高(65.5 U/ml)。尿液细胞学病理未见瘤细胞。影像学检查:CT提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全程扩张。MRI提示右输尿管下段走行区见富血供实性占位(18 mm×14 mm实性软组织影)致上方输尿管积水,病灶不除外恶性可能,右附件正常结构显示不清,不除外病灶与之相关。经腹及经阴道联合超声检查:右侧盆腔偏外侧见一低回声,大小约26 mm×17 mm×14 mm,形态尚规则,边界尚清,与输尿管管壁关系密切,其近端输尿管明显扩张,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低回声内见丰富杂乱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右侧盆腔内实性占位,与输尿管管壁关系密切。肾血流灌注显像提示:右肾血流灌注及滤过较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25.25 ml/min·1.73m2,肾盂及输尿管扩张积水;左肾血流灌注及功能大致正常,GFR:41.00 ml/min·1.73m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马蹄肾伴双侧不完全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一例并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回顾性分析1例马蹄肾合并双侧不完全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的诊治方法,提高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重庆医科大学儿童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1例马蹄肾合并双侧不完全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患儿,女,5岁5个月,因发现腹部包块入院,门诊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检查均提示马蹄肾,右肾囊肿性疾病可能,入院后行逆行输尿管膀胱插管造影提示右肾上极可见囊状造影剂显影,并与右肾盂相连,左侧上下肾盏显影。我们采取开放手术,详细解剖,手术成功。结果:患儿术后恢复好,无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右肾囊性结构较前缩小,现仍处于密切随访中。通过对Pubmed , Embase, Scopus, CNKI、万方、维普中文文献库进行了系统的检索,至今仅有1例英文案例详细报道。结论:马蹄肾伴双侧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十分罕见。马蹄肾伴双侧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的患儿若无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定期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肾功能。影像学检查对其有辅助诊断功能。手术疗效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治疗儿童重复肾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在儿童重复肾合并上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例运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治疗的重复肾合并上下肾UPJO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4岁4个月,年龄范围为3岁8个月至5岁1个月;均为因腹痛就诊检查发现肾积水,既往无泌尿系感染史,病变均为左侧。术前均完善B型超声、磁共振尿路成像和(或)增强CT、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同位素肾图检查,未见膀胱输尿管反流。除1例在术前经上述检查未提示存在明确的重复肾征象,其他3例经上述检查后考虑诊断为重复肾;3例患儿于术前行逆行输尿管造影检查(1例为完全性重复肾,2例为不完全性重复肾),1例术前未行逆行输尿管造影检查。术前同位素肾图检查均提示患侧分肾功能明显受损,告知家长病情后,要求保留受累半肾,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均运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采用经典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未增加辅助孔。结果:术中发现上肾UPJO 1例,为完全性重复肾;下肾UPJO 3例,均为不完全性重复肾,其中1例合并马蹄肾;1例UPJO为扭曲折叠,1例为单纯狭窄,1例为高位输尿管,1例为血管压迫。术中均留置DJ管,腹腔内操作的平均时间为105 min,平均吻合时间为44 min。所有患儿在术中均无中转开放,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5 d。术后6~8周拔除DJ管,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范围为26~60个月,术后肾盂分离程度均较术前降低,患肾分肾功能与术前相比,1例略有改善,3例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治疗儿童重复肾合并上下肾UPJO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原发性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肾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25例;中位年龄60.0(50.0,67.0)岁;表现为腰腹痛20例,血尿7例,腹胀4例,无症状11例;肿瘤位于左侧23例,右侧19例;肿瘤直径8.0(4.8,10.5)cm。CT增强扫描病变呈轻度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肾实质。临床分期:T 1期6例,T 2期11例,T 3期11例,T 4期14例;淋巴结转移17例;远处转移11例。3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例行介入栓塞手术;6例未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单纯化疗,1例行支持治疗。根据2016 WHO泌尿系统与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肾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高分化肾神经内分泌肿瘤(简称为NET,包含类癌和不典型类癌)和高级别肾神经内分泌癌(简称为NEC,包含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比较两种病理类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采用log-rank检验对总体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NET组19例,其中类癌12例,不典型类癌7例;NEC组23例,均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全组42例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0(35,9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5(15,60)个月;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0.0%和21.2%。NET组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6%和42.3%。NEC组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和0。NET组Ki-67指数中位值3%(2%,10%),术后化疗2例,初诊后3例发生早期(6个月内)进展。NEC组Ki-67指数中位值60%(40%,80%),术后化疗10例,初诊后13例发生早期进展。两组在初始治疗方式、术后化疗、Ki-67指数、病情早期进展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病情早期进展、初始治疗方式、肿瘤分化、Ki-67指数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EC( HR=13.964, P=0.003)和病情早期进展( HR=3.626, P=0.018)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治性肾切除术( HR=0.197, P=0.033)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NEC术后行辅助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较未行辅助化疗患者显著延长(21个月与9个月, 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肾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罕见,症状不典型,确诊依靠病理,治疗首选根治性肾切除术。NET预后可,NEC预后极差。NEC和病情早期进展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骨填充网袋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致椎体后壁骨折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成形术治疗转移瘤致椎体后壁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骨填充网袋成形术治疗的65例转移瘤致椎体后壁骨折患者的资料。男21例、女44例;年龄(70.3±10.8)岁(范围46~90岁);原发肿瘤:肺癌25例,乳腺癌14例,消化系统癌症11例,泌尿系统癌症13例,淋巴瘤1例,卵巢癌1例;部位:T 2椎体2例,T 5椎体1例,T 6椎体1例,T 8椎体2例,T 9椎体1例,T 10椎体5例,T 11椎体4例,T 12椎体15例,L 1椎体12例,L 2椎体8例,L 3椎体8例,L 4椎体4例,L 5椎体2例。根据术前CT影像测量椎体后壁破损的面积为 s,测量完整椎体后壁的面积为 S,后壁破坏率 R= s/ S,根据 R值的大小将椎体后壁破损程度分为:Ⅰ型( R≤25%)21例、Ⅱ型(25%< R≤50%)22例、Ⅲ型(50%< R≤75%)14例、Ⅳ型( R>75%)8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估骨填充网袋成形术的疗效。观察骨水泥渗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6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3.8个月。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7.32±0.99)分、(4.14±1.06)分、(4.11±0.97)分、(4.34±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9.20, P<0.001);ODI评分分别为69.45%±4.15%、36.65%±3.72%、36.84%±3.38%、37.78%±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40.88, P<0.001);ADL评分分别为(71.31±12.81)分、(79.85±9.14)分、(78.92±8.95)分、(78.31±8.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9.20, P<0.001)。Ⅰ~Ⅳ型VAS、ODI、ADL评分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11例发生渗漏,渗漏率为17%(11/65)。随 R值的增大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率相应增加,其中Ⅰ、Ⅱ型渗漏率为0、Ⅲ型为7.1%(1/14)、Ⅳ型为38%(3/8)。术后均未出现出血、感染、神经根症状或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等。 结论:骨填充网袋成形术能改善伴椎体后壁破损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疼痛症状,并能恢复一定的功能。椎体后壁破损的程度对手术的疗效无影响,但随着椎体后壁破损程度加大,发生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的风险相应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后近远期疗效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LPE)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64例)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9例)收治,经术前影像学或术中发现的原发直肠肿瘤侵犯全直肠系膜切除层面以外、及侵犯邻近组织脏器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cT4b)并接受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PE)治疗的共计173例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行LPE的患者为LPE组,91例行开放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OPE)的患者为OPE组,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生存情况(1、3、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以及1、3年累计局部复发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除新辅助治疗外,LPE和OPE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LPE组手术时间(319.3±129.3)min,短于OPE组的(417.3±155.0)min( t=4.531, P<0.001),术中出血175(20~2 000)ml,少于OPE组的500(20~4 500)ml( U=2 206.500, 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PE组与OPE组患者肿瘤R 0切除率分别为98.8%和94.5%(χ 2=2.355, P=0.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E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8.3%(15/82),低于OPE组的37.4%(34/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727, P=0.005);术后手术部位感染LPE组和OPE组分别为7.3%(6/82)和23.1%(21/91)(χ 2=8.134, P=0.004),腹部伤口感染分别为0和12.1%(11/91)(χ 2=10.585, P=0.001),泌尿系感染分别为0和6.6%(6/91)(χ 2=5.601, P=0.030);LPE组住院时间12(4~60)d,短于OPE组的15(7~87)d( U=2 498.000, P<0.001)。中位随访时间,LPE组40(2~88)个月,OPE组59(1~130)个月。LPE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3%、76.0%和62.5%,OPE组则分别为91.2%、68.9%和57.6%;LPE组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2.8%、64.9%和59.7%,OPE组则分别为76.9%、57.8%和52.7%;LPE组1年、3年累计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1%和14.1%;OPE组则分别为8.0%及15.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于LARC患者,与开腹手术相比,LPE并未降低手术根治性和远期肿瘤学疗效,且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围手术期发并症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输尿管软镜联合摩西钬激光治疗肾结石58例病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联合摩西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摩西钬激光碎石治疗的肾结石患者58例,术前均行尿常规、尿培养、KUB、泌尿系CT检查,术前均预置F6输尿管支架管7~10 d,术前存在泌尿系感染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后行手术治疗,术中置入F14~16输尿管导引鞘,应用纤维输尿管软镜和200 μm摩西钬激光光纤,采用摩西模式碎石,4周后复查泌尿系CT平扫评估结石清除率、碎石成功率。结果:结石直径0.8~2.7 cm,平均1.4 cm,其中结石直径≤2 cm患者49例,结石直径>2 cm患者9例,结石CT值(最大截面处)360~1550 Hu,平均983 Hu,手术时间33~225 min,平均98.7 min,结石清除率为89.7%(52/58),成功碎石率94.8%(55/58),术后住院时间2~7 d,1例发热患者,无严重损伤、出血患者。结石残留发生率10.3%(6/58),结石直径>2 cm患者发生率55.6%(5/9),有意义结石残留发生率5.2%(3/58)。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摩西钬激光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对结石负荷较大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68Ga-DOTA-FAPI-04 PET/CT在评估肾纤维化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 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04 PET/CT在评估不同病理分级肾纤维化患者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肾纤维化的患者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39.3±13.9)岁],所有患者接受了肾脏穿刺检查及 68Ga-DOTA-FAPI-04 PET/CT检查。以患者肾脏穿刺检查得到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纤维化(Ⅰ)、中度纤维化(Ⅱ)、重度纤维化(Ⅲ)。同时纳入接受 68Ga-DOTA-FAPI-04 PET/CT检查示双侧肾脏未有放射性异常摄取且无泌尿系统相关病史的患者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47.5±13.2)岁]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患者相关参数,包括双肾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肝脏平均标准摄取值(SUV mean)、靶/本底比值(TBR)、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肌酐(Scr)。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法比较不同分组患者的肾脏SUV max、肝脏SUV mean、TBR和Sc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异 t检验比较不同分组患者的GF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肾脏SUV max对肾纤维化的诊断效能。 结果:25例肾纤维化患者中,22例显像剂摄取增高, 68Ga-DOTA-FAPI-04 PET/CT诊断肾纤维化的灵敏度为88%。肾纤维化分级Ⅰ、Ⅱ、Ⅲ患者的肾脏SUV max、TBR显著高于对照组[SUV max:4.40(3.30,4.50)、5.90(4.28,6.48)、8.50(7.50,9.73)和1.44(1.38,1.68);TBR:6.340±2.389、8.097±1.420、11.343±2.002和2.986±0.645; H值:33.685, 32.368,调整后均 P<0.05(Bonferroni校正法)];分级Ⅰ、Ⅲ患者的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1(55.4,92.5)和174.1(161.4,498.2) μmol/L; H=9.770,调整后 P<0.05(Bonferroni校正法)];分级Ⅱ、Ⅲ患者的肝脏SUV mean显著高于对照组[0.673±0.129、0.751±0.170和0.514±0.142; H=15.609,调整后均 P<0.05(Bonferroni校正法)];分级Ⅲ患者的GFR与分级Ⅰ、Ⅱ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867±15.747)、(87.756±31.657)和(63.160±29.556) ml/min; F=8.298,均 P<0.05]。ROC曲线分析示,肾脏SUV max诊断肾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946 7(95% CI:0.899 6~0.993 8, P<0.001)。 结论:68Ga-DOTA-FAPI-04 PET/CT对评估肾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的诊断潜力,可作为临床诊断肾纤维化的补充检查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3D-slicer软件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3D-slicer软件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6例泌尿系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53.50(41.75,66.25)岁。其中亲属肾移植供者10例,肾肿瘤患者12例,肾积水患者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8例,基于3D-slicer软件对36例患者泌尿系CT进行三维影像模型重构,并对目标组织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本研究构建的10例亲属肾移植供者泌尿系结构模型中,7例供肾为单支动脉,3例存在副肾动脉;12例肿瘤肾三维模型中,4例肾肿瘤位于肾上级(其中2例近腹侧,2例近背侧),5例肾肿瘤位于肾中部(其中2例近腹侧,3例近背侧),另3例位于肾下级近腹侧。肿瘤平均最大径为(27.3±9.63) mm,肿瘤平均体积为(15.89±5.93) cm 2。研究亦成功构建了6例肾积水患者和8例泌尿系结石(不合并肾积水)患者的泌尿系三维影像模型。不同患者泌尿系三维重建模型中清晰显示了肾脏实质组织、血管、肾盂、肾盏、输尿管的空间结构。临床医师可基于三维重建模型观察血管、输尿管的管径、空间位置及走形方向,评估肾囊肿、肿瘤、结石等占位的位置、形态、体积、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结论:3D-slicer软件平台可辅助临床医师重建泌尿系三维空间构型,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