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素特异性肽酶22调控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水平及功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肽酶22(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22,USP22)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相互作用对HBx蛋白水平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GST pull-down、免疫共沉淀以及激光共聚焦试验检测HBx与USP22的相互作用。瞬时转染USP22真核表达质粒或干扰USP22表达的siRNA,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中HB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环己酰亚胺(cycloheximide,CHX)、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carbobenzoxy-Leu-Leu-leucinal,MG132)分别处理转染后的细胞,检测HBx蛋白的降解速率。进一步通过细胞内泛素化试验检测USP22对HBx泛素化的影响,明确USP22影响HBx蛋白稳定性的具体机制。最后,以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和平板克隆试验检测USP22对HBx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结果:USP22与HBx存在相互作用。USP22显著增加HBx蛋白稳定性,并通过去除HBx的泛素化抑制HBx通过蛋白酶体降解,进而增强HBx的生物学功能。结论:USP22抑制HBx通过泛素依赖-蛋白酶体途径降解,增强HBx蛋白稳定性并促进HBx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E盒锌指蛋白1和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22表达水平与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E盒锌指蛋白1(ZEB1)和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与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组),同时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法检测血清ZEB1 mRNA和USP22 mRNA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ZEB1 mRNA和USP22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两者与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ZEB1 mRNA和USP2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的BMI、TG、TC、FPG、FIns、HOMA-IR、ZEBl mRNA、USP22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SI、HOMA-β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ZEB1 mRNA 和 USP22 mRNA 表达水平正相关(r=0.425,P<0.001);血清 ZEB1 mRNA 和 USP22 mRNA表达水平均与FPG、FIns、HOMA-IR呈正相关(P<0.05),均与ISI、HOMA-β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Ins升高、ISI降低是血清ZEB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FPG升高是USP2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ZEB1 mRAN和USP22 mRAN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且两者与部分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指标具有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microRNA-588通过调控USP22基因表达对神经母细胞瘤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探究miR-588通过调控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表达对神经母细胞瘤(NB)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miR-588与USP22的靶向关系.将SK-N-SH细胞分为NC组、miR-588组、miR-588+ USP22组和USP22组,通过转染miR-588 mimic和/或USP22质粒过表达其水平.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USP22 mRNA和蛋白水平验证靶向关系.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通过ELISA检测免疫抑制相关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miR-588与USP22 mRNA 3'端的非翻译区域(3'-UTR)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结合.miR-588组USP22 mRNA和蛋白显著低于NC组(P<0.05),miR-588+USP22组USP22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miR-588组而低于USP22组(P<0.05).与NC组比较,miR-588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显著升高(P<0.05).USP22作用与miR-588相反(P<0.05),并且miR-588+USP22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显著高于miR-588组而低于USP22组(P<0.05).与NC组比较,miR-588组TNF-α[(8.97±0.90)pg/ml]和sIL-2R[(6.68±0.75)pg/ml]水平显著升高,USP22组TNF-α[(2.04±0.31)pg/ml]和sIL-2R[(1.48±0.19)pg/ml]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588+USP22组TNF-α[(4.16±0.49)pg/ml]和sIL-2R[(3.21±0.41)pg/ml]水平显著低于miR-588组但高于USP22组(P<0.05).结论:miR-588可靶向抑制USP22表达诱导TNF-α和sIL-2R分泌,从而缓解免疫抑制,进而抑制NB细胞增殖和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MicroRNA-30e-5p通过下调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microRNA-30e-5p(miR-30e-5p)是否可通过下调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生和发展.方法 采用qPCR、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iR-30e-5p、USP22在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NSCLC细胞株H460转染miR-30e-5p模拟物或miR-30e-5p抑制物后,利用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miR-30e-5p、USP22的表达.构建USP22突变载体,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30e-5p在USP22基因中的结合位点.采用MTT法检测转染后H460细胞的增殖情况,并采用异种移植法检测裸鼠体内肿瘤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H460细胞的周期阻滞和凋亡情况.结果 MiR-30e-5p、USP2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1).在H460细胞中过表达miR-30e-5p后USP2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下调(P均<0.01),而抑制miR-30e-5p表达后USP2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上调(P均<0.01).NSCLC组织中miR-30e-5p与USP22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miR-30e-5p可通过结合在3'UTR的特异序列负调控USP22的表达.过表达miR-30e-5p可抑制H460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并抑制裸鼠体内肿瘤的生长(P<0.05,P<0.01);而抑制miR-30e-5p的表达可促进H460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P<0.05,P<0.01).结论 MiR-30e-5p可以下调USP22的表达,从而抑制NSCLC的发生和发展,提示其可作为NSCLC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USP2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0-2015年收治的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甲状腺腺瘤和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USP2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性别、年龄、肿物大小、多灶性、包膜浸润和Ⅵ区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USP2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P22的表达与Ⅵ区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多灶性、包膜浸润等特征无关(P>0.05).结论 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相比,USP2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细胞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和Ⅵ区淋巴结转移有关.USP22蛋白可能是一种新的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肿瘤标记物以及生物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沉默泛素特异性肽酶22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泛素特异性肽酶22 (USP22)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USP22特异性小干扰RNA (siRNA)片段,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Western blot筛选抑制效率最高的siRNA片段以备后续实验;抑制USP22后,噻唑蓝(MTT)法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变化;抑制USP22后,Western blot检测周期、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成功设计、合成针对USP22 siRNA片段,其抑制效率高达80%;USP22抑制后,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停滞于Go/G1期[(52.87±1.41)%比(73.73±1.78)%,t=15.491,P=0.000].同时凋亡率显著增加[(19.63±0.82)%比(4.54±0.46)%,=58.051,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e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显著上升(t =9.580,P=0.00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及pro-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量显著降低(t=6.674、7.269;P=0.000、0.000);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下游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13.512、6.846;P=0.003).结论 抑制USP22后,可能通过影响Akt活化,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甘蔗泛素结合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克隆鉴定甘蔗泛素结合酶基因 (Sugarcane 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ScUBc E2) 并探索其在激素信号通路和甘蔗与黑穗病互作过程中的作用, 选择黑穗病菌胁迫下甘蔗抑制消减杂交文库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SSH) 中注释为泛素结合酶的差异表达EST序列为探针, 结合电子克隆技术和RT-PCR技术, 以甘蔗cDNA为模板进行泛素结合酶基因克隆.对克隆获得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并利用qRT-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甘蔗根、蔗髓、叶、芽中的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在黑穗病菌、茉莉酸甲酯 (Methyl jasmonate, Me JA) 、脱落酸 (Abscisic acid, ABA) 和水杨酸 (Salicylic acid, SA) 胁迫下的表达情况.最终克隆得到一条长度为699 bp的甘蔗泛素结合酶基因 (ScUBc E2;Gen Bank accession number:KJ577594.1), 该基因包含长度为447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 编码148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ScUBc E2编码的蛋白分子量 (Mr) 为16.507×103;无信号肽, 为碱性不稳定的亲水蛋白;包含4个α螺旋、4个β折叠和一些无规则卷曲;第15位氨基酸为泛素化位点, 74-89位氨基酸为活性位点;在进化过程中与高粱泛素结合酶基因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分析结果表明, ScUBc E2基因组成型表达, 但在芽中的表达量最高;其表达在甘蔗感黑穗病基因型ROC22中受到黑穗病菌胁迫的抑制, 在黑穗病抗病基因型YC05-179中则先被抑制, 后被诱导;ScUBc E2基因受MeJA及SA诱导表达, 对ABA胁迫的响应不明显.本研究表明, 甘蔗ScUBc E2基因在抗病基因型和感病基因型甘蔗中存在不同表达模式, 可能参与甘蔗与黑穗病菌的互作过程, 有望为抗病育种分子标记提供潜在基因资源;同时, 该基因受MeJA和SA外源激素胁迫后的表达模式, 可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及激素调控的信号转导在甘蔗与黑穗病菌互作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USP22 siRNA通过TIMP-2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侵袭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调控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 TIMP-2)对人结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USP22在不同结肠癌细胞系的表达,选定高表达USP22的SW480细胞用于后续实验;将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NC siRNA)和转染组;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检测对照组及转染组 Hif-1α、Hif-1β、cdc42、RhoA、Smad7、TIMP-1和TIMP-2 mRNA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及2种转染组中USP22及TIMP-2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USP22在SW480细胞中表达量较高(P<0. 05);与对照组相比敲低USP22基因后,TIMP-2表达及SW480细胞侵袭能力均下降( P<0. 05);敲低TIMP-2基因后,USP22表达无明显变化,SW480细胞侵袭能力下降( P<0. 05).结论 USP22可能通过调控TIMP-2的表达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宫颈癌细胞USP22表达水平及其与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宫颈癌细胞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表达水平及其与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集宫颈癌细胞系SiHa,以人永生化表皮细胞系HaCaT为对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比较USP22 mRNA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将宫颈癌细胞系SiHa分为对照组(转染USP22)和实验组(转染USP22-siRNA),采用CCK-8实验比较两组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存活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采用裸鼠荷瘤实验,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实验组给予顺铂,检测宫颈癌肿瘤体积以评价顺铂化疗敏感性.结果 相比人永生化表皮细胞系HaCaT,宫颈癌细胞系SiHa中USP2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能力和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实验组宫颈癌SiHa细胞G1期比率明显升高,S期细胞比率明显下降(P<0.01);两组G2期细胞比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裸鼠荷瘤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肿瘤体积增长速度明显减缓(P<0.01).结论 USP22高表达于宫颈癌细胞,可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增殖,促使其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下降;沉默USP22在宫颈癌SiHa细胞中的表达,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存活、干扰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和缩小肿瘤体积的作用,同时可增强肿瘤细胞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心肌素在周期性张应变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周期性张应变条件下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换时,心肌素在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应用FX-5000T体外周期性张应变加载系统,分别对体外培养的VSMC施加频率为1.25 Hz、加载幅度为5%(正常张应变状态)、15%(高张应变状态)的周期性张应变力学刺激,加载时间为24h.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心肌素、肌肉萎缩相关基因1(atrogin-1)及相关收缩蛋白SMA、SM22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水平;敲除atrogin-1后测心肌素及相关收缩蛋白SMA、SM22的变化;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后测心肌素和atrogin-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5%正常张应变组比较,15%高张应变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去分化.15%高张应变下调心肌素和SMA、SM22蛋白水平;上调atrogin-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心肌素和SMA、SM22的mRNA水平,上调atrogin-1 mRNA水平.应用siRNA特异性下调atrogin-1后,心肌素、SMA、SM22蛋白水平均上升.用1 μmol/L MG132处理细胞后,心肌素、SMA、SM22的蛋白水平上升,atrogin-1蛋白水平下降.结论 周期性高张应变可以通过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中atrogin-1/心肌素轴来调控血管平滑肌表型转换,进而影响VSMC的分化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