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偏向矫正在焦虑障碍治疗中应用的发展、挑战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对威胁性信息的选择性注意被认为在焦虑障碍(AD)的发展和维持中起着核心作用。注意偏向矫正(ABM)逐渐被国内外用于减轻AD患者的注意偏向,从而缓解焦虑。元分析证据显示ABM可以有效减少注意偏向,而对焦虑症状的作用尚有争议。机制研究发现ABM可能同时作用于注意的早期和晚期过程,通过改善前额叶和杏仁核的功能而起效。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改进训练范式和研究设置,并加强对注意偏向相关因素和机制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注意偏向训练对康复期男性酒依赖患者注意偏向、心理渴求及复饮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注意偏向训练对康复期酒依赖患者注意偏向、心理渴求及复饮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取90名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将酒精线索图片与中性图片按1∶1比例导入E-Prime软件,采用点探测范式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8次有注意偏向训练及无注意偏向训练,每次训练后软件自动记录对线索图与中性图的反应时及正确率,并在干预前(T0)、干预4次后(T4)和干预8次后(T8)采用视觉模拟量表测评酒精心理渴求评分及干预结束后1个月随访复饮情况。使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χ2检验、 t检验对两组患者的反应时、正确率、心理渴求进行组别及组内比较。 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线索图反应时、线索图正确率、心理渴求得分中均存在组别和时间的交互作用( F=5.218,6.939,147.14,均 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线索图反应时、线索图正确率、心理渴求得分在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T4、T8时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中性图反应时仅在T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内两两比较显示,干预组在线索图反应时呈下降趋势,T4、T8均小于T0(均 P<0.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组在线索图正确率呈上升趋势,T4、T8均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及对照组在心理渴求得分上均呈下降趋势,T4、T8均小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但对照组T4与T8之间维持不变( P>0.05)。干预结束后1个月时,干预组与对照组复饮率的差异处于边缘显著(11. 10%,26. 70%, P=0.059),干预组累计戒酒天数长于对照组[(28.33±4.99 )d,(26. 47±6.66)d, P=0.010]。 结论:注意偏向训练可改善康复期酒依赖患者心理渴求及注意偏向,干预后1个月时的复饮率有一定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亚临床抑郁的心理行为干预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亚临床抑郁作为一种特殊的疾病临界状态,其相关死亡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此外,亚临床抑郁人群相较于普通人群有较差的生活质量以及较高的抑郁障碍转归风险。因此,对于亚临床抑郁的积极干预很有必要。目前认为,心理干预相较于药物干预能够更好用于亚临床抑郁干预实践,但目前暂无基于循证支持的亚临床抑郁心理干预的综述性文献以供实践参考。心理干预作为亚临床抑郁干预的主要手段,方法多样、受众类型覆盖面广、效果确切,可以有效应用于亚临床干预实践。目前认为对亚临床抑郁有确切干预效果的心理干预策略具体包括:认知行为干预、问题解决干预、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注意偏向修正训练、基于传统心理干预理论框架的自助干预策略和基于电子邮件的自助干预策略激励措施、基于网络平台的亚临床抑郁综合性心理干预、基于各类心理干预办法的亚临床抑郁阶梯干预等。未来的研究应当围绕各种心理干预的不同缺陷,对亚临床抑郁心理干预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革新和开发。以基于网络的结构化综合性心理干预自助平台为代表的多种心理干预办法融合式心理干预策略的构建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入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情绪障碍中认知注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13
情绪障碍是以情绪异常为主要症状的多种心理障碍的统称,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元认知理论认为,情绪障碍的产生和维持与认知注意综合征有关.元认知治疗针对情绪障碍中认知注意综合征的不同方面进行治疗,主要以延迟技术、注意力训练技术以及正念分离技术为主.本文对认知注意综合征中重复的负性思维、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以及自我调节策略的发生机制以及其在情绪障碍中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旨在对认知注意综合征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为情绪障碍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海洛因成瘾者的注意偏向与特质性正念水平的关联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药物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在海洛因成瘾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能作为成瘾干预的一个潜在靶点.正念因在干预成瘾中的作用而受到重视,但在未经训练的个体中,特质性正念水平与注意偏向的关系如何尚不清楚.阐明该问题有助于理解正念的作用机制,对于临床实践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招募36名强制隔离戒断状态下的海洛因成瘾者作为成瘾组,及65名不曾使用成瘾药物的短刑犯作为健康对照组,以点探测(dot-probe)任务测量其在不同的图片呈现时长条件下对药物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并将注意偏向与正念注意觉察量表(MAAS)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成瘾组仅在图片呈现时间较短(200 ms)的情况下对药物相关刺激具有显著的注意偏向(P=0.028),且这一效应与成瘾个体MAAS得分呈负相关(r=-0.345,P=0.042).结论:在强制隔离戒断状态下的海洛因成瘾者中,对药物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仅发生在自动化的注意朝向阶段,特质性正念水平可能在调控这种注意偏向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个体在正念方面的个体差异可能影响成瘾相关的心理行为特征,成瘾干预工作需考虑个体的特质性正念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视觉搜索任务训练对运动员压力下的注意偏向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视觉搜索任务训练对运动员压力情景下的注意偏向及应激反应的影响,为赛前进行针对性的注意训练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视觉搜索任务对32名运动员进行四周(每两天一次)的注意训练,使用点探测任务对训练前、后压力情景下的注意行为进行测试,使用主观感受和心率变异性(HRV)对训练前、后压力情景下的应激反应进行测试.结果:视觉搜索任务训练后压力情景下运动员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降低,压力感受和状态焦虑降低,HRV的低频/高频比值(LF/HF)和归一化低频(LF-norm)降低、归一化高频(HFnorm)升高.结论:视觉搜索任务训练能够降低运动员压力下的负性注意偏向,减轻其应激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注意偏向训练对特质焦虑军校大学新生的情绪体验和认知偏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注意偏向训练对特质焦虑军校大学新生的情绪体验和认知偏向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军校2015级入学新生中有特质焦虑倾向的学员80名,分为趋向正性组、中性对照组、逃离负性组和空白对照组,训练采用情绪词点探测实验范式,其中趋向正性组的情绪词为正性词语和中性词语,探测点始终位于正性词语;中性对照组的情绪词仅有中性词,探测点位置随机出现;逃避负性组的情绪词为负性词语和中性词语,探测点始终位于中性词语;而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训练.训练前后分别采用正/负性认知偏向量表(APNIS)和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进行调查.结果 (1)空白对照组训练前后的正负性情绪分数和正负性认知偏向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逃离负性组训练后的负性情绪显著减少(P<0.05),正性自己的分数显著增加(P<0.05).(3)中性对照组训练后负性情绪显著减少(P<0.05).(4)趋向正性组训练后负性情绪显著减少(P<0.05).结论 注意偏向训练对降低特质焦虑的军校大学新生的负性情绪,提升其正性情绪,增加其正性认知偏向均有一定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工作记忆训练对焦虑情绪的改善:效果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研究发现,工作记忆训练可以降低焦虑患者以及健康个体的焦虑水平.研究者们采用行为测量和自我报告的方式发现,经过工作记忆训练的个体,焦虑水平明显下降,其抑制功能、注意控制能力以及工作记忆容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也明显的下降.工作记忆训练缓解焦虑情绪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训练提升了个体的工作记忆容量,从而增强了注意控制能力并降低了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最终使个体焦虑情绪得到改善.未来的研究要进一步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并采取更加多元且客观的手段探索训练效果潜在的起效机制,同时探讨训练对特定类型的焦虑障碍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社交焦虑障碍的认知干预及其疗效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认知加工模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加工过程中的注意偏向、解释偏向、记忆偏向和事后加工都会引起及强化社交焦虑的症状,且基于这一模式衍生了许多认知干预方式.因此现通过总结目前已有的不同的认知干预方式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来阐述认知干预的疗效成因,为未来更好地研究及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认知偏向矫正训练的抗焦虑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负性认知偏向与焦虑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者借助认知偏向矫正训练改善焦虑人群的负性认知偏向和焦虑症状.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当前干预研究取得的进展.检索近十年来以认知偏向矫正和焦虑为关键词的中英文文献,共纳入研究71篇.常见的认知偏向矫正训练又分为注意偏向矫正训练和解释偏向矫正训练,这两类训练都能有效改善负性认知偏向,但对焦虑的改善作用存在争议.将认知偏向矫正训练与认知行为治疗相结合的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对认知偏向矫正脑机制的干预研究提供了神经生理依据.认知偏向矫正训练具有改善负性认知偏向的作用,可以与传统认知行为治疗结合,共同改善焦虑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