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拟活血消肿熏洗方联合功能锻炼对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肢肿胀、骨代谢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消肿熏洗方联合功能锻炼对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FTP)术后患者患肢肿胀、骨代谢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月启东市中医院80例FTP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FTP术后对照组给予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活血消肿熏洗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记录2组围手术期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观察术后患肢肿胀程度及疼痛情况,记录患者消肿时间、止痛时间、骨折愈合及完全负重时间;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检测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为80.0%(3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14, P=0.013)。观察组消肿时间、止痛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治疗10 d VAS评分、患肢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7.05、3.81, P<0.01)。观察组治疗8周血清BMP-2[(625.16±67.43)μg/L比(542.35±53.27)μg/L, t=6.10]、t-PINP[(54.16±7.29)μg/L比(50.34±6.12)μg/L, t=2.54]、β-CTX[(1.26±0.38)μg/L比(1.04±0.23)μg/L, t=3.13]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为7.5%(3/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05, P=0.305)。 结论:自拟活血消肿熏洗方联合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FTP术后患肢疼痛、肿胀及骨代谢情况,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颞动脉活检诊断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合并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2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86岁。因右眼视力骤降10 h伴幻觉,于2021年5月24日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发病3 d前有阵发性黑矇史,既往身体健康,无家族病史、外伤史。眼部检查:右眼、左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手动、0.6。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3.0、19.5 mm Hg(1 mm Hg=0.133 kPa)。右眼瞳孔4 mm,相对性瞳孔传导阻滞(RAPD)(+),晶状体混浊N2C3P1;左眼瞳孔3 mm,晶状体混浊N2C3P2。眼底检查:右眼视盘水肿,边界不清,"白垩样"外观,颞下视盘黄斑束水肿苍白,动脉变细;左眼视盘边界清楚,视网膜平复,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 图1A)。怀疑巨细胞动脉炎(GCA)可能当天转入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眼科。完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右眼视盘水肿增厚,信号增强,视盘黄斑束之间内核层信号增强( 图1B)。OCT血管成像(OCTA)检查,右眼视盘上方毛细血管密度下降,视盘颞侧呈无灌注区( 图1C)。左眼OCT、OCTA检查均未见异常。眼眶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右侧视神经稍粗,未见明显强化( 图1D)。眼部血管B型超声检查,双眼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眼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末期流速降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增高;左眼睫状后动脉阻力指数增高,双侧颞浅动脉管壁明显增厚( 图1E)。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68×10 12个/L ↓,白细胞2.33×10 9个/L↓,血红蛋白(Hb)116 g/L ↓,C-反应蛋白(CRP)17.1 mg/L ↑,红细胞沉降率(ESR)33 mm/h ↑;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及血清快速反应、γ体外释放试验(IGRAs)、抗心磷脂抗体以及Torch系列阴性;病毒性肝炎指标阴性。诊断:GCA。予以口服甲泼尼龙琥珀酸钠0.5 g冲击治疗,并于2 d后行右侧经颞动脉活检(TAB)。手术中可见患者右眼颞动脉管壁明显增厚( 图1F)。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可见厚壁血管,管壁外层疏松,结缔组织内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及多核巨细胞( 图1G)。修正诊断:GCA、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AION)合并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CLAO)。更改治疗方案:口服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减量至0.25 g/d,连续服用3 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片维持联合活血化瘀治疗。出院3个月后复查,患者右眼BCVA恢复至0.05,左眼BCVA 0.6。实验室检查:ESR 6 mm/h,CRP 3.61 mg/L,均下降至正常水平。眼部血管B型超声检查,双眼睫状后动脉血流参数基本正常。继续随访半年,患者双眼视力无进一步提高,未出现全身其他系统病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抗磷脂综合征致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26岁。因突发右眼视物不清1 d,于2023年4月13日到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就诊。患者半个月前因右侧腘静脉血栓栓塞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手术及尿激酶溶栓、那屈肝素钠抗凝治疗。否认其他全身病史。眼科检查:右眼、左眼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数指/10 cm、1.0。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4、11 mm Hg (1 mm Hg=0.133 kPa)。右眼直接对光反射消失。眼底检查,右眼视盘水肿,盘缘小片状出血,视网膜静脉纡曲扩张,"串珠样"改变,静脉旁多发散在视网膜前出血,对应静脉处可见白色栓子样梗塞,动脉变细,反光增强(图1A)。红外眼底扫描激光检查,右眼仅见上方及颞侧涡静脉轮廓(图1B)。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右眼黄斑区鼻侧视网膜水肿增厚,视网膜层间结构模糊,脉络膜厚度不均(图1C)。左眼眼前节及眼底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右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检查,右侧股静脉下段-腘静脉栓塞,周围软组织肿胀(图2A)。右下肢静脉3D-CT血管造影检查,右侧胫前、胫后及腓静脉显影变淡,右侧腘动脉局限性轻度狭窄(图2B)。实验室检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09.4 s(正常值范围31 ~43 s)。给予患者静脉注射800 ml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维生素K40 mg/d促进凝血因子合成。治疗2 d后患者自觉右眼视力降至无光感。眼底检查,右眼视网膜大量散在Roth斑样出血,视网膜静脉系统"串珠样"改变伴多发散在节段性栓子栓塞,黄斑区内界膜隆起伴内界膜下出血(图3A)。OCT检查,右眼后极部视网膜重度水肿,层间结构紊乱、内界膜脱离(图3B)。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右眼全周视网膜大范围遮蔽荧光,隐约可见动脉前峰充盈,遮蔽区域见脉络膜背景荧光弥漫增强;造影晚期仍未见视网膜静脉荧光充盈(图3C)。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史密斯抗体(抗SM抗体)(+),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其余血常规、生物化学检测结果无明显异常。血栓弹力检查,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活性减弱。诊断:(1)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抗磷脂综合征(APS);(3)狼疮抗凝物-低凝血酶原综合征。给予患者眼球按摩、高通量氧气间断吸氧、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免疫抑制、维生素促进凝血因子合成、达肝素钠抗凝、球后注射硫酸阿托品扩血管、噻吗洛尔滴眼液点眼降眼压、血栓通活血化瘀治疗。但患者视力无明显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通痹汤联合穴位按摩对骨伤患者术后康复及血液循环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讨通痹汤联合穴位按摩对骨伤患者术后康复及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2月本院诊治的 90例骨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5例.对照组予以穴位按摩治疗,试验组予以通痹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记录肿胀情况、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术后1、2周,试验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4周,2 组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周,试验组肿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周,2组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67%,低于对照组的 22.22%,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4周,试验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痹汤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骨伤患者术后康复中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加速肿痛消失,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DNA甲基化探讨肺结节患者中医证候特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基于DNA甲基化探讨肺结节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肺结节中医证候规范化和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298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NA甲基化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95例)和阴性组(203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将两组患者按照1∶1进行匹配,最终每组81例.从病历中提取患者结节特点及临床症状,运用证素辨证学和因子分析总结中医证素并命名证候,比较两组结节特点及中医特征.结果 两组结节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节性质、结节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倦怠乏力、汗出明显、苔黄腻、脉细、脉沉、食欲不振和尿少等症状占比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痰色白、痰多质稠、齿痕舌和脉滑等症状占比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脾、肾、饮、气虚、阴虚、阳虚等证素占比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特征值>1的公因子共6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0.021%;阴性组特征值>1的公因子共5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4.043%.阳性组证候以脾肾(心)虚弱证为主,阴性组证候以痰饮阻肺证为主.结论 肺结节具有虚实夹杂的特点,甲基化阳性患者以虚为主,虚处留邪是促使邪积成毒的重要因素,治疗上阴性患者祛实为先、阳性患者调补为主,可将气血双补、滋阴降火、温阳散寒、健脾祛湿和柔肝活血等作为治疗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活血消异颗粒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术后复发的双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评价活血消异颗粒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保守术后复发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中药抑制EMs术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EMs术后气滞血瘀型患者 72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 36 例,中药组予活血消异颗粒治疗,西药组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观察 2 组术后复发率、中医证候积分、糖类抗原 125(CA125)、痛经评分、盆腔痛评分、妊娠率、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 9 个月、术后 12 个月,2 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术后 12个月,中药组中医临床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术后 2 组患者血清CA125 水平、痛经评分及盆腔痛严重程度均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期间中药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复发率稍低于西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活血消异颗粒可明显改善EMs术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安全性较好,且与GnRH-α在预防EMs术后复发方面疗效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王子瑜教授从"血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介绍王子瑜教授从"血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经验.王子瑜教授认为此类疾病的病机为离经之瘀血阻滞胞宫冲任.根本治则是活血化瘀消癥,并研制院内制剂乌丹丸、妇科痛经丸、桂苓消癥丸,临床使用30余年,效果显著.总结瘀血之气滞、寒凝、热郁、痰凝、湿热、气虚、阳虚、肾虚八大成因并提出化瘀八法.王子瑜教授的治疗特色:化瘀为主,标本、虚实、寒热兼顾;按周期规律分期论治;汤剂与丸剂相结合并善于运用粉剂;药性平和、寒温适宜,药味精简、善用小方药对.附病案1则,以资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王子瑜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讨王子瑜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EMD)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05 年1 月至2015 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子瑜教授治疗EMD 的处方信息,采用SPSS 20.0、SPSS Modeler 18.0 软件分析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与归经,根据系统聚类与关联规则方法分析中药的常用组合.结果 收集中药处方502首,涉及中药132 味,排名前10位中药均有活血作用.中药药性以温、平、微寒为主,药味以苦、辛、甘常见,多归肝、脾经.聚类分析将高频中药聚为8 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已知药对的关联性较强,并挖掘出数对未知药对,当归-赤芍-丹参可能是核心药物组合.院内制剂乌丹丸的使用远多于其他中成药.结论 王子瑜教授治疗EMD 以活血消癥为核心治法,寒温并用、攻补兼施,临床处方精简,用药灵活,擅长配伍活血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风药治疗蛋白尿的内涵
编辑人员丨2024/6/22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西医对蛋白尿的治疗以控制原发病为主,中医药在减轻或消除蛋白尿方面优势明显,且风药的运用独树一帜,但目前中医界对治疗蛋白尿的探讨多局限于单一疾病.玄府理论体现了中医学的微观视角,肾小球滤过膜、肾小管与玄府有共通之处,可视为肾之玄府之一.风邪侵袭是肾性蛋白尿的诱因,即风性开泄,循经入肾,使肾失封藏,精微外泄.玄府理论可为风邪诱发肾性蛋白尿的病理过程提供中医学微观视角.开玄启闭,需用风药,风药身兼数用,可开玄利水、畅玄活血,需寒温相伍、开补并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生信分析和动力学模拟鉴定阿尔茨海默病免疫标志物及靶向药食同源中药预测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AD)免疫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发病机制、免疫浸润水平和潜在的靶向药食同源中药.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5281、GSE132903数据集的表达谱,获得AD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采用加权共表达算法鉴定出AD重要模块基因,再从ImmPortPortal数据库获取免疫相关基因(immune-related genes,IRGs),将这些基因取交集得到免疫重要差异基因;随后应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及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upport vector machine-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SVM-RFE)方法进行分析,筛选出AD共同的免疫相关标志物,并通过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探索生物途径.然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评估其鉴别能力,并在GSE122063数据集中进行验证.此外,建立临床列线图和曲线进行临床应用评估.基于转录样本中不同细胞类型相对丰度算法(cell-type identification by estimating relative subsets of RNA transcripts,Cibersort)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最后,运用Coremine Medical、Herb数据库进行中药和成分分析,并进行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结果 共筛选出1 360个DEGs和富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的蛋白质1(cysteine and glycine rich protein 1,CSRP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白细胞介素 4 受体(interleukin 4 receptor,IL4R)、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人核因子-κB 抑制蛋白α(nuclear factor-kappa B inhibitor alpha,NFKBIA)5个生物标志物.GO分析显示AD与神经系统发育和细胞发育的正向调节高度相关;KEGG和GSEA富集结果显示AD与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糖胺聚糖生物合成途径等通路最为密切.免疫浸润分析显示AD脑组织内巨噬细胞、记忆B细胞、中心记忆CD8T细胞等比例上升,初始CD4+T细胞、活化的CD8+T细胞、效应记忆CD8+T细胞比例下降,B2M、CD40等检查位点有明显差异.潜在靶向中药有人参、当归、厚朴花等82种,四气五味以温、寒、平、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肝、肺、脾、胃经为主,功效以清热、活血、补虚居多.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显示20(S)-原人参二醇与标志物对接稳定.结论 通过多种方法筛选出了AD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富集分析得到了AD相关的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阐释了免疫相关机制,人参、当归、厚朴花等药食同源类中药有望成为AD新药开发的重要来源,为AD发病机制、临床治疗、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