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无锡召开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龙砂医派分院正式揭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本刊综合报道]8月3日至4日,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江苏无锡举办.此次大会由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龙砂医派分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主办,无锡市中医医院、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及无锡市中医药学会承办,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无锡市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会上,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龙砂医派分院揭牌,落户无锡市中医医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姜德友教授从"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论治黄疸型肝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姜德友教授系黑龙江省名中医,师从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金匮要略》主讲人,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四十余载,博览医籍,精研覃思,中西参汇,法随伤寒,躬身实践.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其对黄疸型肝炎诊疗思路见解独到,现将其治疗经验述要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龙江韩氏妇科从脾肾论治低置胎盘
编辑人员丨2024/8/17
龙江韩氏妇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建设单位,在全国中医妇科学术界享有盛誉,韩氏妇科在中医理论上守正创新,临证上颇有建树.本文仅对韩氏妇科治疗低置胎盘进行阐释,韩氏认为造成低置胎盘的原因主要是脾肾两虚,治疗上提出固护脾肾,补母体而调胎运,坚持"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临证中常以韩氏经验方"加味补肾安胎饮"加减化裁,补肾填精以养冲任气血,健脾益气以升举脏器,精血旺盛胎元得养,低置胎盘得以升举,从而提高妊娠成功率,临证屡获良效.并附验案一则,以飨读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四川文氏皮外科流派从"半阴半阳"辨治慢性皮肤溃疡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6
皮肤溃疡是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超过1个月以上而难以愈合者称为慢性皮肤溃疡,属中医"痈疽""疮疡"等范畴.四川文氏皮外科流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第一批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之一,目前为止已历经五代,对各种皮肤病的治疗颇有心得.四川文氏皮外科医家认为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应以阴阳为纲,临证中不仅有阴证、阳证,更有半阴半阳之证.其中,脾胃虚弱是半阴半阳证的发病基础,阳遏阴结是半阴半阳证的关键环节,瘀毒阻络导.致半阴半阳证形成的直接因素,在治疗上应采取"透阴转阳"为总原则,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龙砂医派治疗妊娠病之学术思想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发源于江苏锡澄地区的龙砂医派,肇起于宋元,隆盛于清末民初,再兴于当代,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全国首批中医学术流派.龙砂医家重视种子养胎,关注孕产安全,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女科学术思想.对于妊娠病的治疗,龙砂医家具有独到经验,用药注重时令气候节律,基于开阖枢理论灵活运用经方,擅长按妊娠月份逐月养胎,治疗方面重视调和气血、肝脾肾三脏同治、内服外治同用,讲究用药宜忌,根据病情选择用药剂型.龙砂女科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至今仍对临床诊治有指导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新时代中医医院科研管理背景、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6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平台体系逐渐完备,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优化中医药科技管理,加强中医药科技活动规律研究",营造中医药科研发展良好环境.科研管理在中医药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科研绩效评价与奖励机制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科研信息系统建立不够完善,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欠缺等.对此,可采取一些措施,如优化科研顶层设计、更新科研管理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弘扬地方医学流派等,以优化中医医院的科研管理,更新服务理念,使中医医院的科研工作得到提高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龙砂医派经方运用特色概要
编辑人员丨2023/9/23
发源于锡澄地区的龙砂医派,历史悠久,学术特色鲜明,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确定的全国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之一.龙砂医派历代医家均十分重视经方的运用:临证注重方证相应、药证相应、辨别经方体质;完善咽喉诊、脐腹诊,作为经方辨证使用之依据;活用六经辨证与开阖枢理论指导经方使用;以经方方证指导针灸治疗,针药相合而用,拓展方证使用范畴,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探索中医心理之“教育治疗学”流派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长期研究中医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过程中,结合临床诊疗与教育实践提出中医心理学新兴流派——“教育治疗学”.首先,从中医心理学发展简况及其流派现状切入,展望中医心理学未来发展倾向于教育、文化、管理3大领域.其中,教育领域主要以“教育治疗学”为重要代表.于是集中阐述“教育治疗学”的发展概况,并分别从宏观、病因、病机、评估、治疗等层面探索“教育治疗学”流派自成一体的必要特征.最后,从临床治已病和教育治未病两方面探讨现实意义,为中医心理学学科发展、中国家庭异常教育评估及其干预指导等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袁青运用调神针法临证思路与特色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靳三针”为靳瑞教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被誉为中国十大针灸流派之一、岭南针灸代表.袁青教授系广州中医药大学靳三针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靳瑞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1984年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获优秀毕业生并留校至今,跟随靳老从事靳三针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并总结出“调神针法”作为“靳三针”疗法的精髓内容并广泛应用.“靳三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注重“治神”的作用,将“神”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整患者的“神”,达到极佳的治疗效果.本文从调神的重要性和调神针法的临证思路入手,结合袁青教授门诊案列,探析调神针法临床特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李氏杵针流派理论经验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杵针作为针灸学的重要分支,在诸多传统民间治疗方法中独树一帜,具有源于针灸学而不同于针灸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四川李氏杵针在临床应用范围上不断探索,目前已成功用于高血压、眩晕、颈椎病、偏头痛、腰腿痛、耳鸣、膝关节炎以及运动创伤等的康复治疗,尤其是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更为突出.杵针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主要涉及颈肩腰腿痛、颈源性眩晕、膝关节炎、骨科围术期管理及术后康复等诸多方面,为骨伤科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与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