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股后韧带变异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50岁,因“右膝关节疼痛1年,加重1个月”于2022年8月22日于吉林省人民医院关节外科住院治疗。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疼痛,近1个月疼痛加重,伴右膝关节肿胀及活动受限。偶有关节交锁症状,活动后可缓解。既往无特殊疾病史。体格检查:右膝关节略肿胀,内外侧间隙均有压痛,浮髌试验、半月板研磨试验均阳性。2022年7月16日右膝关节MRI示内侧半月板体部损伤、关节退行性变(图1A~1C)。临床诊断为右膝半月板损伤、右膝骨性关节炎。于2022年8月24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膝关节镜探查术,术中见内侧半月板体部损伤及股骨内髁软骨磨损,予以修整。镜下用探钩探查见后角环抱后交叉韧带,后角和后交叉韧带连接处见一条索状韧带组织,起自内侧半月板后角;用探钩拨除表面滑膜,见韧带组织显露,其起自内侧半月板后角,斜行向上与后交叉韧带融合并向股骨走行,止于股骨内髁内侧面(图1D~1G)。根据关节镜下对该条索状韧带组织形态、走行及起止点的观察,临床诊断其为变异的板股后韧带(图1H)。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采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的7例FraserⅡ型浮膝损伤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30~82岁,平均52岁;7例患者均为浮膝损伤合并胫骨平台骨折,其中FraserⅡA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干骨折)5例,ⅡC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髁骨折)2例。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分别闭合复位股骨及胫骨平台骨折,微创置入内固定物。记录手术时间、单个切口平均长度、失血量、透视次数等数据。随访拍摄患者下肢正、侧位X线片,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7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87.2 min,单个切口长度平均为2.8 cm,失血量平均为471 mL,透视次数平均为37次。所有患者术后X线均显示骨折对位及力线良好,关节面平整。7例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21个月(平均15.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8周。末次随访时患者HSS评分结果显示:优6例,良1例。结论: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可分别闭合复位微创固定股骨侧骨折及胫骨侧骨折,可获得较好的膝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参芪地黄汤化裁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参芪地黄汤化裁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Ⅳ期D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Ⅳ期DN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参芪地黄汤化裁方。2组均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2 hPG、BUN、SCr、Alb、TC、TG、血尿酸(uric acid, UA)、SOD、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采用HPLC法检测HbA1c,免疫比浊法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e total protein quantity, 24 hUTP);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为67.5%(2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57, P=0.033)。治疗后,治疗组尿浊、双下肢浮肿、倦怠乏力、腰膝酸软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178、-1.675、-3.667、-1.904、-4.835, P值均<0.01);空腹血糖、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781,-8.557, P值均<0.01);收缩压低于对照组( t=-2.883, P=0.005);血清TC水平低于对照组( t=-3.321, P=0.008);24 h UTP、HCY水平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819、-2.053, P值分别为0.008、0.043),SOD水平高于对照组( t=2.489, P=0.018)。 结论:参芪地黄汤化裁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降低Ⅳ期DN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24 hUTP,减轻肾损伤,延缓DN发展,提高疗效,保护肾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温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肾脏纤维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究温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阳虚证的效果及其对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阳虚证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温肾汤治疗,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畏寒肢冷、面浮肢肿、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腰膝畏寒和脘腹胀痛)、肾功能相关损伤指标(24 h Pro、BUN、Ccr和GFR)及肾纤维化相关指标(CTGF、CIV、PCⅢ和BMP-7)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1%(37/48),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4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畏寒肢冷、面浮肢肿、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腰膝畏寒和脘腹胀痛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 Pro、BUN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Ccr、GFR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TGF、CIV及PCⅢ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MP-7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汤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肾功能,降低蛋白尿,显著抑制肾脏纤维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中药熏蒸联合浮针治疗髂胫束综合征30例
编辑人员丨2024/2/3
髂胫束综合征(iliotibial band syndrome,ITBS)又称髂胫束摩擦综合征、膝外侧疼痛综合征,俗称"跑步膝" ,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患者屈膝25°~30°,膝外侧疼痛明显是该病主要临床表现[1].目前保守治疗是治疗该病的首选,其中包括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封闭治疗、针灸、针刀、臀外展肌群力量训练等对症治疗[2] ;但是治疗周期长,复发率较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近两年,笔者采用中药熏蒸联合浮针治疗ITBS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百令胶囊联合羟氯喹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观察百令胶囊联合羟氯喹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9 年8 月—2021 年7 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92 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46例.对照组进餐时口服硫酸羟氯喹片,0.2 g/次,2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百令胶囊,4 粒/次,3 次/d.两组疗程均为 12 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肾功能指标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23、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7%,显著高于对照组82.6%(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泡沫尿、面浮肢肿、腰膝酸软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以上各项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 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和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均以治疗组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7、IL-23、MCP-1、TGF-β1和MMP-9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均以治疗组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百令胶囊联合羟氯喹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整体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并可进一步下调体内IL-17、IL-23、MCP-1、TGF-β1 和MMP-9水平,从而利于减轻患者机体炎性损伤,抑制组织纤维化,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观察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8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在肌骨超声引导下行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刀治疗.两组受试者治疗1次,分别于治疗2周、4周后对膝关节功能量表(Lysholm)评分、滑膜厚度、炎症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周径、中医证候评分(晨僵、下肢浮肿、夜间痛等)、整体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在治疗2周和4周后Lysholm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提升幅度更大(P<0.05);膝关节周径方面,两组在治疗2周和4周后均较前治疗前缩短(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周径缩短更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两组IL-1水平、滑膜厚度均较前下降(P<0.05),且试验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晨僵、下肢浮肿、夜间痛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2周、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5.56%,均高于对照组的71.43%、73.81%(P<0.05).结论 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与传统针刀治疗均可在短期和中长期内降低患者膝关节肿胀、滑膜厚度、炎症指标,改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刀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股骨侧定位"理想点"等张重建的临床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探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股骨侧定位"理想点"等张重建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ACLR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以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入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浮烟山院区骨科的98例符合条件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股骨侧定位的不同,将入组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男22例,女20例;年龄19~31岁,平均(25.34±5.93)岁;选择过顶位(Over-the-top)股骨侧定位方案;观察组56例患者,男26例,女30例;年龄20~32岁,平均(26.14± 6.05)岁;选择"理想点"股骨侧定位方案.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基准资料,收集手术相关资料,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情况,利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系统和Lyshlom评分系统评估患肢膝关节功能情况,统计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受伤原因、患肢和韧带断裂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疼痛评分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NRS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功能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IKDC评分和Lyshlom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侧"理想点"定位行ACLR手术可以取得更佳的术后早期效果,降低术后疼痛,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创伤性漂浮膝18例治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漂浮膝损伤是指同侧股骨和胫骨或胫腓骨同时骨折,使膝关节两侧力臂丧失完整性而呈漂浮状态的一种高能量损伤,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此类损伤常为多发伤,伤势复杂严重,治疗有一定困难. 滨州医学院附属淄博市中心医院自2011年1月—2015年3月采用手术治疗漂浮膝1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探讨X射线与CT射线在诊断膝关节损伤中的疗效差异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探讨X射线与CT射线在诊断膝关节损伤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施以X射线和CT射线诊断,对比2种检查方式相应检出率,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X射线检查共诊断出85处膝关节损伤,其中有34例为浮膝骨折,相应占比为40.0%;17例为韧带损伤,相应占比为20.0%,28例为关节腔积液,相应占比为32.94%;另6例为半月板损伤,相应占比为7.06%;CT射线检查共有130处膝关节损伤被诊断出,其中有50例为浮膝骨折,相应占比为38.46%;40例为韧带损伤,相应占比为30.77%;18例为关节腔积液,相应占比为13.85%;另22例为半月板损伤,相应占比为16.92%;手术病理结果表明,共检出136处膝关节损伤,其中浮膝骨折的检出率为38.24%,韧带损伤的检出率为31.62%,关节腔积液的检出率为13.97%,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为16.18%,可以看出X射线在膝关节不同类型损伤的检出率比之于CT射线检查明显偏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比之于X射线检查,CT射线检查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度,能够较为准确的鉴别膝关节损伤的类型,从而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