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麻下利用12号注射针头侧刃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局麻下利用 12号注射针头之侧刃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0年 8月—2024年 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骨伤科收治的 100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 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刀松解术治疗,试验组采用 12号注射针头侧刃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良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0%,高于对照组的 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周,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良率为 90.00%,高于对照组的 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下利用 12号注射针头侧刃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提高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良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超声引导针刀松解术在前踝管综合征的临床解剖学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伸肌下支持带治疗前踝管综合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福尔马林固定过的人体标本20具,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7月.将标本分为超声引导组和传统操作组,每组10具,并在同一入路下进行针刀松解的操作.在完成针刀松解的操作之后留针,逐层解剖,观测针刀路径,比较超声引导下针刀与传统操作的成功率、准确率和损伤率.同时分析周围的解剖结构.结果:超声引导组松解伸肌下支持带的操作成功率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vs 55%,P<0.05);超声引导组操作精确性高于传统操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0±3.403%vs 74.30±2.716%,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技术治疗前踝管综合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高,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超微针刀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为探讨超微针刀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r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86例CS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超微针刀治疗,持续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颈椎活动度、疼痛评分、颈椎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微针刀联合针灸推拿可提高CSR治疗效果,加快患者颈椎功能恢复,减轻颈椎活动受限,降低VAS评分,且复发率低,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先天性肌性斜颈再手术12例临床分析及预后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CMT)再手术的临床特点及短期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MT术后复发病例12例。患儿年龄8~16岁,平均13.2岁;男9例,女3例。分析疾病复发原因,随访观察患儿术后外观,利用患者满意度调查及Lee评分标准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12例患儿初次手术治疗在外院10例,本院2例;初次手术治疗年龄6个月~2.2岁;手术方式为微创小针刀治疗2例,小切口单头松解5例,单纯离断7例,断端丝线结扎4例。二次手术病例术中均证实存在胸锁乳突肌挛缩、黏连,其中颈阔肌挛缩黏连3例,术中颈血管鞘分离困难8例,2例颈内静脉破裂予以修补。手术均采取胸锁乳突肌双极松解,术中可无张力摆正颈部于中线为松解完全。患儿术后外观均得到满意改善。术后随访1.2~3.0年,平均2.3年,患儿满意度评分>90分9例,>80分3例。Lee评分观察患儿头颈活动度及头偏离中线的距离及度数,12例中效果优8例,良3例,中1例。结论:CMT患儿复发的根本原因为松解不彻底,肌肉瘢痕黏连,同时手术年龄过早、追求微创切口、术后康复缺失也可能是复发的直接因素。复发者通过双极松解,尤其是下极彻底松解,配合术后颈部牵引、固定、康复锻炼可达到满意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小针刀联合CO 2点阵激光在修复挛缩性瘢痕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CO 2点阵激光修复挛缩性瘢痕的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湘潭市中心医院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采用小针刀联合点阵激光治疗的36例挛缩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次治疗间隔2~3个月,在治疗后和随访期间辅助功能锻炼,并使用压力套、硅酮药物和支具等,直至受累关节恢复正常活动范围或者疗效达到极限。从首次治疗至末次治疗后6个月,记录每个患者的治疗时间,测量受累关节活动度并计算差值,记录治疗区域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数据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明显减少( P<0.01),受累关节动度明显增加( P<0.01),治疗区域均未观察到水疱、感染、增生性瘢痕形成等不良反应。 结论:小针刀联合CO 2点阵激光在修复挛缩性瘢痕中能软化瘢痕,增加受累关节的活动度,适用于轻、中度挛缩性瘢痕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微针刀联合督脉滞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微针刀联合督脉滞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海宁市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针刀联合督脉滞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压痛积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压痛积分、VAS评分分别为(0.81±0.11)分、(2.36±0.2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1±0.10)分、(3.34±0.19)分( t=24.943、23.146,均 P<0.001)。观察组有效率为98.18%(5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的(4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182, P<0.05)。治疗后,两组臀中肌、腰方肌、多裂肌压力疼痛阀值均改善,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t=3.937、2.963、3.633,均 P<0.05)。 结论:微针刀联合督脉滞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右肩部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女,79岁,主因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个月余就诊。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不伴有发热、盗汗、乏力、咳嗽、咳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经休息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后行局部小针刀对症治疗每周一次,共4次,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再次就诊于疼痛科予局部封闭治疗,症状仍无明显好转,遂于我院就诊。临床检查:右肩稍肿胀,无明显畸形,局部皮肤无明显红肿、破溃,无明显肌肉萎缩,局部压痛阳性,右肩屈伸、内旋、外旋活动均受限,右上肢感觉无明显异常。行肩关节核磁检查提示右肩胛骨周围肌群弥漫性肿胀伴异常信号,软组织肿瘤?冈上肌腱撕裂。进一步完善肩关节增强核磁提示右肩胛骨软组织肿块伴骨质破坏,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骨转移瘤?骨质或软组织原发肿瘤不除外。入院后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风湿免疫系列、肿瘤全组合系列等化验,红细胞沉降率58 mm/h,C反应蛋白29.47 mg/L,白蛋白33.6 g/L,余化验结果正常。行右肩肿物穿刺活检,病理考虑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B细胞源性,免疫组化:AE1/AE3(-),CK7(-),CK8/18(-),CK20(-),K1-67(约70%),LCA(+++),CD79a(+++),CD20(+++),CD43(+++),CD3(部分+),ACT(-),ALK(-),EMA(-),Desmin(-),S-100(少数+),Vimentin(+++),Myoglobin(-),Myosin(-),CD34(-),Calretinin(-),HBNE-1(-),CK5/6(-),SMA(-),TTF-1(-),HMB-45(-),WT1(-),Myo-D1(-),Melan-A(-)。PET-CT提示右侧肩胛骨局部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葡萄糖代谢明显增高,右侧锁骨上区、右侧肩胛后区、右侧肩部肌间隙、右侧腋下多发肿大淋巴结,代谢增高;结合病理考虑诊断右肩非霍奇金淋巴瘤,后于我院肿瘤科行R-CHOP方案化疗,目前随访患者右肩疼痛较前缓解,继续定期行化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微创针刀镜联合光动力治疗顽固性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增生应用前景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A关节滑膜持续增生伴炎症是造成顽固性RA(RRA)的主要原因,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对多种药物应答不佳且病情反复发作,表现为部分关节迁延不愈,极大增加治疗难度、影响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药物和手段有限,且疗效欠佳,不良作用明显,并容易产生耐药现象。本文通过对当前RRA研究进展和治疗手段的文献总结、归纳,结合笔者所在团队的临床诊治经验,探讨新的手段——微创针刀镜联合光动力治疗RRA滑膜增生的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冯淑兰应用针刀神经触激术联合经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冯淑兰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中医整体观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针刀神经触激学说与经络理论,内外兼治,刀药联用,常获佳效。外治运用针刀神经触激术,以“定点施刀、神经触激、一点三向”为施术要点,通过在椎管外口触激脊神经根,诱发神经“应激”反应,可“气至病所”;内治予经方桂枝附子汤合大黄附子汤加减,可疏通太阳膀胱经气、扶正壮督祛寒湿、温肾助阳壮腰骨、活血化瘀止痹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超声引导下射频针刀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射频针刀干预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应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有效病例共62例,随机分为射频针刀治疗组和常规针刀对照组,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操作,每周1次,共治疗2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后2周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BMI指数、WOMAC疼痛评分、WOMAC僵硬评分、WOMAC功能评分、WOMAC总评分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治疗结束后2周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WOMAC疼痛评分、WOMAC僵硬评分、WOMAC功能评分、WOMAC总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治疗结束后2周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WOMAC疼痛评分、WOMAC僵硬评分、WOMAC功能评分、WOMAC总评分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针刀治疗早中期KOA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从而改善膝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