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上海瘟疫流行及其防治史研究述评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从流行状况、疫病成因、社会影响、防治举措等方面梳理归纳综述海内外学者对于近代上海瘟疫流行及其防治的研究日新,发现近代上海各种瘟疫频繁流行与当时城市环境、人口流动、气候条件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疫情期间,上海租界、华界管理当局组织防治瘟疫,稳定社会秩序;地方社会的民间社团慈善机构亦参与其中;在促进公共卫生发展的同时,共同推动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其中跨学科的综合、管理者防疫举措的比较研究、中医药防治的经验借鉴等问题,仍有深化的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显微外科先驱——宋儒耀教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宋儒耀,1914年11月生,辽宁省海城市人。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39年,从华西大学牙医学院毕业后(图1),留华西大学任教,1941年,破格晋升外科主任。1942-1948年留学美国,师从整形外科权威罗伯特·H·艾维教授,并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和工作。1948年,宋教授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待遇、现代化的工作条件回到祖国,归国后任华西大学颌面整形外科教授、华西大学口腔医院院长。1951年,成立"西南整形外科手术队",参加抗美援朝医疗工作。1952-1957年任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1957年,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先后任院长兼业务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所长、名誉院长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大公报》视角下1919年霍乱在中国的流行与防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据《大公报》关于霍乱疫情的报道可知,1919年在全国大面积流行的霍乱,是以中国南方沿海城市和北方临近俄国的城市为起点,以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城市为中心,沿铁路线和海运线南北双向流行,范围涉及14个省、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民国政府积极培养全民预防意识,提供医疗救助,管控流动人群,努力切断霍乱传播途径,对有效控制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也暴露了政府腐败、民众蒙昧、医学水平较低等影响疫情防控效果的消极因素。整理霍乱流行史料,总结当年的疫病防控经验教训,可为今后的疫病防控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创伤弧菌致脓毒性休克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7/13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1]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嗜盐菌,自然生存于河口和海洋环境中,能够引起胃肠炎、伤口感染和原发性败血症.通常人类感染是因为食用生或半生的受污染海产品,或是伤口接触了带菌的海水或海洋动物.文献报道该病常发生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区域的一些沿海城市,国内仅浙江省沿海有发生创伤弧菌脓毒血症病例报道[2,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辽宁省海城市中药资源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 通过对辽宁省海城市中药资源的普查,掌握海城市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部分重点品种的蕴藏量,为海城市中药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要求为标准制定普查方案,采用传统野外调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城市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及数据分析.结果 研究共完成了36个样地、180个样方套、1080个样方的调查,调查到药用植物452种,涉及86科290属;其中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重点调查品种112种,辽宁省新纪录植物2种.结论 海城市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县域内大部分中药物种种群处于稳定状态,少数种群呈减少趋势,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动态监测与保护,普查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县域内中药文化知识的推广普及,亦为海城市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浙江东部沿海城市土地利用模拟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模拟浙江东部沿海城市土地利用变化(LUCC)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浙江东南沿海城市为研究区,选取2000-2020年3期土地利用及政府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分析期间LUCC对ESV的影响,利用PLUS模型模拟2030年自然发展、生态保护和城镇发展情景下LUCC,基于格网尺度分析ESV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程度,并明晰ESV的敏感性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0年,研究区建设用地面积呈显著增加趋势,而林地、耕地和水域面积明显减少,导致ESV呈持续下降趋势,减幅达160x108元.2030年自然发展、生态保护和城镇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分别增加93624、54927和111966 hm2,东部平原地区将成为建设用地扩张的集聚区;3种情景下的ESV分别为1693×108、1729×108和1688x108元,均低于2020年ESV,生态保护情景下ESV下降速度放缓.研究区ESV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热点和冷点分布范围较大且集聚性较强,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减盐对福建省成人膳食碘摄入和碘营养状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分析减盐对福建省不同地理区域成人居民膳食碘摄入量和碘营养状况的影响,为是否再调整福建省一般人群食盐碘含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将福建省分成沿海城市、沿海农村、非沿海城市、非沿海农村四类地理区域,共抽取 1815 名 18~59 岁成人,调查其基本资料、膳食碘摄入量、7d食用盐消费量,采集其盐样检测盐碘,采集其尿样检测尿碘.结果 福建省成人总体尿碘中位数为 141.8μg/L,每日人均食盐摄入量为 5.6g.膳食碘摄入量为 198.3μg/d,分别为水碘摄入量为 6.0μg/d、贡献率为 2.7%,食物碘摄入量为 79.1μg/d、贡献率为 42.5%,和盐碘摄入量为 99.7μg/d、贡献率为 54.8%.膳食碘摄入量低于平均需要量(EAR)占 7.4%,介于EAR-推荐摄入量(RNI)占 10.1%,介于 RN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占比为 81.0%,高于 UL 占 1.5%.非沿海农村成人尿碘中位数为182.2μg/L、每日人均食盐摄入量为7.7g、盐碘贡献率为63.8%,膳食碘摄入量为227.9μg/d及介于RNI-UL占比为 86.7%均高于其他地理区域(P<0.05).结论 在减盐背景下,福建省成人碘营养仍处于适宜水平.现行的碘盐浓度 25mg/kg还是能够满足福建省一般人群的碘营养需求,无需再调整碘盐浓度.[营养学报,2023,45(5):431-43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西医在哈尔滨地区的传播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作为近现代城市的哈尔滨中心城区仅有百年历史,相对于中国南方一些沿海城市西医学传入该地区的时间略晚,但其传播和发展十分迅速.西医在该地区传播主要有三个途径:以传教士为主的欧美教会医院;俄国和日本在哈尔滨开展的殖民医学萌芽;1910年鼠疫在北方爆发,清政府选用西医防疫,促进了该地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对西医在中国北方哈尔滨地区的传播途径和特点进行梳理,充实西医学早期在中国传播的史学研究,以此挖掘可借鉴的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固定器预防Pilon骨折后骨筋膜室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高能量闭合性Pilon骨折早期采用外固定器对于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城市正骨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单侧高能量闭合性Pilon骨折的病人60例,伤后时间均为6 h以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跟骨牵引,观察组采用外固定器固定,观察2组治疗后24 h、3 d、7 d的疼痛VAS评分及伤肢肿胀进展情况;对比2组 Ⅲ 度肿胀发生率及骨筋膜室综合征急诊切开减张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4 h、3 d、7 d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程度及骨筋膜室综合征急诊切开减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lon骨折后早期行外固定器可以减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几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3-2017年辽宁省鞍山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监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2013-2017年鞍山市流行性出血热监测资料,了解近5年鞍山市出血热流行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鞍山市2013-2017年出血热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在全市两个出血热监测点采用夹夜法捕获鼠形动物,分别取鼠肺和鼠血,用免疫荧光法和ELISA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分析鞍山市鼠密度及其带病毒情况.结果 2013-2017年鞍山市共报告出血热病例214例,发病呈现平稳态势.无暴发疫情,均为散发病例.发病集中在岫岩县和海城市,占发病总数的88.89%;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呈现出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季节高峰,秋冬峰高于春季峰;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82∶1;以青壮年居多;职业分布以农民、家务待业者为主.居民区、野外优势鼠种分别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鼠密度及鼠带病毒率相对稳定.结论 2013-2017年鞍山市流行性出血热以散发为主,但危害人群仍为家庭主要劳动力.应加强防鼠灭鼠,疫苗接种,宣传教育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