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内镜下闭合穿孔缝合术治疗价值探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行内镜下闭合穿孔缝合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文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85例,其中30例行单钳道内镜下闭合穿孔缝合术(观察组),55例行传统开腹修补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前后应激指标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和焦亡指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8(IL-18)、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水平;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Visick分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29/30)比80.00%(4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45, 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20.38 ± 5.39) ml比(63.98 ± 10.35) ml、(20.88 ± 4.27) h比(39.98 ± 5.81) h、(58.03 ± 10.34) h比(76.02 ± 14.27) h、(6.04 ± 1.21) d比(8.74 ± 2.0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Cor、E、NE、NLRP3、caspase-1、IL-18和s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4.73 ± 8.57) μg/L比(87.46 ± 10.53) μg/L、(25.15 ± 4.21) μg/L比(37.08 ± 5.17) μg/L、(29.38 ± 4.09) μg/L比(46.85 ± 6.26) μg/L、(6.53 ± 1.17) μg/L比(7.86 ± 1.23) μg/L、(15.35 ± 2.23) μg/L比(18.73 ± 2.54) μg/L、 (239.32 ± 31.19) ng/L比(275.68 ± 36.07) ng/L、(24.97 ± 5.61) nmol/L比(33.61 ± 7.19)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1/30)比20.00%(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45, P<0.05)。随访18个月,两组患者Visick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单钳道内镜下闭合穿孔缝合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远期疗效更佳,再出血复发率较低,术后并发症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浅谈腹腔镜修补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应用现状、成因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消化性溃疡穿孔(PPU)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通常需急诊手术治疗。腹腔镜修补PPU手术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相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普及和推广,腹腔镜修补PPU手术仍处于有争议、不同地区及国家发展不平衡的状态。随着腹腔镜微创优势的体现及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加上外科医师理念的更新以及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出现,腹腔镜治疗PPU的比例在逐渐升高。为充分利用腹腔镜的微创价值和鉴别诊断价值,可在合适的PPU群体中推行腹腔镜优先,关键在于病例选择与医师的经验与熟练程度,应积极采用但不宜轻易扩大范围,必要时及时中转开腹,否则腹腔镜的优势将被埋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远期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患者远期再发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寻找预防再发严重并发症的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市同济医院普通外科接受穿孔修补术的117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随访术后3个月内是否行内镜检查、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术后是否继续吸烟、饮酒,是否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溃疡症状,是否出现穿孔、出血、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结果:本组117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行胃镜检查22例(21.4%),接受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治疗5例。共有10例患者(12例次)发生严重溃疡并发症,其中幽门梗阻6例,再次穿孔4例,溃疡出血2例。从穿孔手术至首次发生严重并发症平均间隔(24.8±5)个月。2例穿孔及1例反复梗阻者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行保守治疗。与严重并发症组比较,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组患者术后早期行胃镜检查比例较高(23.7%比0, P=0.184)。 结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患者的内镜检查及内科正规治疗依从率较低,长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急性上消化道穿孔非手术治疗效果与治疗指征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非手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出院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将非手术治疗作为首要治疗方式的1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非手术治疗组(保守组163例)和中转手术组(手术组29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192例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患者,非手术治疗有效率为84.9%。穿孔时间( OR=0.238, P=0.046)、心率( OR=1.043 , P=0.004)、血清白蛋白( OR=0.869, P=0.002)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非手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是安全有效的,穿孔时间、心率、血清白蛋白是影响其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发病时间>12 h、心率>100次/min、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血清降钙素原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时,要谨慎选择非手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腹腔镜组(n=27,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与开腹组(n=31,行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腹腔残余感染、切口感染、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1),两组切口感染率、腹腔残余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适宜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腹腔镜在急腹症诊疗应用的进展——欧洲内镜外科协会共识解读
编辑人员丨2023/8/6
腹腔镜已成为诊治急腹症常用的手段,在选择性的病例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其应由具备丰富的腹腔镜手术和急诊腹部外科经验的外科医生来开展.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腹胀、粪性腹膜炎和肿瘤穿孔是应用腹腔镜的相对禁忌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急性腹部疾病可由腹腔镜成功诊治.随机对照试验已证明腹腔镜治疗在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妇科疾病的应用与开腹手术是同样安全和有效的,并且具有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的优势.其他疾病如钝性和穿通性腹部外伤、小肠梗阻和憩室炎伴穿孔应用腹腔镜诊疗仍存争议,尚需更多随机对照试验来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其应用的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急腹症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译)
编辑人员丨2023/8/6
消化性溃疡穿孔的研究进展Perforated peptic ulcer-an update[J].[新加坡]Chung KT,Shelat VG.World J Gastrointest Surg,2017,9(1):1-12.DOI:10.4240/wjgs.v9.i1.1.每年全世界约有400万人患消化性溃疡.据估计,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为1.5% ~ 3.0%.消化性溃疡穿孔是消化性溃疡的严重并发症,并且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通常表现为急腹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溃疡穿孔发病率约为5%,病死率为1.3%~20.0%.据报道,30 d病死率达20%,并且90 d病死率高达30%.在本文中,笔者总结了有关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最新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腹腔镜技术在急诊治疗胃穿孔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急诊治疗胃穿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急诊治疗的胃穿孔患者70例(腹腔镜组),以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患者65例作为对照(开腹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同时检测比较两组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去甲肾上腺素(NE)变化.[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均取得成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1.21±10.06) min、(30.36±7.82)mL、(30.11±10.16)h、(2.01±0.52)h和(5.52±2.03)d,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ET 1、AngⅡ和NE分别为(91.16±9.80)ng/L、(284.16±30.24)ng/L和(316.01±27.08) ng/mL,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5/65),明显低于开腹组18.46%(13/65)(P<0.05).[结论]腹腔镜技术在急诊治疗胃穿孔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具有应激反应小、患者恢复快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与哌替啶复合异丙嗪对减轻胃穿孔修补术术中患者胃牵拉反应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与哌替啶复合异丙嗪对减轻胃穿孔修补术术中患者胃牵拉反应的作用.[方法]100例行胃穿孔修补术患者,硬膜外麻醉满意后在切皮前5 min,50例予布托啡诺+咪达唑仑静脉注射为 A 组,另50例予哌替啶+ 异丙嗪静脉注射为 B组.比较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Ramsay镇静评分及胃牵拉反应程度.[结果]与用药前(T0)比较,A组用药后1 min(T1)、用药后5 min(T2)、用药后10 min(T3)、术毕(T4)的 HR、MAP、SpO2基本平稳(P>0.05);B组HR、MAP有明显波动(P<0.05),SpO2基本平稳(P>0.05).两组T1、T2的Ramsay镇静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3、T4时A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大于B组(P<0.05).A组胃牵拉反应优良率为86%(43/50)明显高于B组的70%(35/50)(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能明显减轻术中胃牵拉反应,其作用优于哌替啶+异丙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1/2016-12浙江省台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金属钛夹治疗,观察组给予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指标、血清炎性因子、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等.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48% vs 89.39%,x2 =4.790,P<0.05);止血时间、治疗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6.842,5.384,6.772,9.407,P<0.05,P<0.01);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7.545,6.071,8.919,P<0.05,P<0.01);穿孔、感染、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3% vs 12.12%,6.06% vs18.18%,1.52% vs 10.61%,x2=3.895,4.552,4.790,P<0.05).结论 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有助于提高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可能与缓解患者炎症状态等因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