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析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诊疗思路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伏气温病是一类特殊的温病,与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关系密切.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具有邪气伏藏,因时而发的特点,与中医学伏气温病发病特点相似.从伏气温病理论探析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饮酒、暴饮暴食、胆胰自身病变是其主要病因,饮食不节引动伏火,伏火内发,湿热瘀阻,腑气不通,并随发病部位不一、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发为本病.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以定震源、清里热、辨虚实、透伏邪、护津液为主要辨治原则.从伏气温病角度探析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病因、病机、辨证与治疗,以期为中医治疗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肺结节病的中医证治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5/18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治疗三个方面对肺结节病进行探讨,得出肺结节病病因主要有外感病因之六淫邪气和雾霾废气等秽浊之邪,内伤病因之情志失调、饮食所伤、劳逸所伤,病理产物病因之痰湿瘀毒为患,其他病因之先天禀赋失常及罹患其他慢性疾病;病机为肺脏虚损,病理产物阻之于肺,塞而不通,发为结节;辨证分型上外感型分风噪、风寒、风热、风湿、火热之不同,内伤型可有肝郁气滞、脾虚痰湿、肺气虚耗,病理产物型又有痰浊阻肺、痰瘀郁肺、痰瘀化毒之各异,他因型则分为阳虚证与气阴两虚证;治疗上提出五法论治和痰瘀论治,汗而发之以祛邪,清而解之通过泻、解、凉以除邪热,和而平之以调诸脏,和气血,下而除之以清里热、祛瘀血,虚而补之养气血阴阳、调虚弱,同时以化痰祛瘀解毒以通肺络;同时也提出中医疗养法治疗肺结节病,通过舒情志,畅气机,调和气血阴阳,培补正气以化结节,以期为肺结节病中医证治规范化略尽绵薄之力,为临床肺结节病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大柴胡汤方证新义
编辑人员丨2024/2/3
大柴胡汤为伤寒古方,古今诸家多认为其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主要针对郁热腑实证.回归伤寒原文重析大柴胡汤证治,发现于103 条证治中,其主病应为邪陷太阴,主治太阴实证、热证.大柴胡汤治法在和解少阳、通下里实外,更注重清解疏利,即清里、解表、通利,可用于少阳肝胆病、阳明胃病、太阴脾病及太阳外感病等诸多病证,其主症当为心下急,与胰腺疾病关系密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节食主义中的“清肠理论”探析瘀滞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基于节食主义中的“清肠理论”阐述了断食、辟谷疗法治疗瘀滞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认为该病病位在大肠,病在血分,气血凝滞,病久瘀积于内;以节食主义中的“清肠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本病治疗当祛瘀消积、扶正祛邪,清里透邪,从里治表,防止传变,脏腑同调;生发胃气,调和气血,疏布津液,兼顾脾肾.为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医大师张志远应用柴胡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关于柴胡的应用,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曾一度被视为虎狼药.张志远先生指出:南方医家之所以视柴胡为虎狼药,是因他们所用的品种是南柴胡,而不是北方医家所用的北柴胡.临床使用时药剂师应注意区别柴胡根与薏苡仁根.先生治疗外感热病,直清里热不效时,常加芳香清透之柴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论叶天士关于伏气温病的认识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对叶天士所存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叶氏关于伏气温病中春温、伏暑、冬温的病因病机与治法方药,并比较伏暑与伏邪冬温的异同点,为伏气温病及因伏邪所引发的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春温为冬不藏精,伏热外发,叶氏治疗以清里热并重视顾护阴液;伏暑由于内伏暑湿而发,叶氏重在辨暑与湿的轻重,在气在营不同,并根据患者体质,采用相应治法;伏邪冬温因积劳或正气不固而生伏热,叶氏以实者清热以存阴,虚者滋阴兼清热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麻黄在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从病因病机出发探讨麻黄治疗荨麻疹的临床体会.[方法]结合中医古籍、近现代医者经验以及笔者临床经验,从荨麻疹病因病机、麻黄主要功效等方面阐述麻黄在荨麻疹治疗中的思路及经验,并列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荨麻疹多由诸邪侵袭腠理,致营卫不和、玄府郁闭而发,卫闭营郁是其病机关键,治疗上当开宣腠理,驱邪外出;麻黄功善发汗解表,临床上常以麻黄辨治荨麻疹.所举医案为外邪袭表、卫闭营郁、郁久入里化热伤津所致之荨麻疹,辨为表闭里热证,治宜开郁解表兼清里热,以麻黄桂枝各半汤为主方,随证加减,疗效甚佳.[结论]麻黄辛温,善于开腠理、逐外邪,临床上巧用此味中药治疗荨麻疹,临证加减,疗效可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千金》解肌汤方义及验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析《千金》解肌汤方义,发掘治疗表寒兼里热津亏之外感病的方剂. [方法]通过跟师侍诊,学习中医典籍《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依据理法分析孙思邈《千金》解肌汤的组方特点,据法度辨证运用于临床以证之,并列举验案加以佐证. [结果]《千金》解肌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九伤寒方上》,配伍得当、方小力宏,既能解表寒,又能清里养津,临证加减运用于外感病之表寒兼里热津亏证,疗效确切.所举验案中,以《千金》解肌汤加减治疗幼儿咳嗽案时,以芦根易黄芩;治疗鼻鼽案时,随证加清肺之药;治疗低热案时,合苇茎汤;治疗成人咳嗽,善后调护加入养阴之药以顾护津液,驱邪不忘扶正.诸案辨证得当,疗效俱佳. [结论]孙思邈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师古而不泥古,匡仲景之不逮.《千金》解肌汤治疗表寒兼里热津亏之外感病效果显著,应该被临床中医师所重视,以提升治疗外感病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从外感病阳明病阶段探讨温病与伤寒之异同
编辑人员丨2023/8/5
伤寒与温病均可出现阳明病阶段,均有大热、大烦渴、大汗出、不大便等里热炽盛的临床表现.伤寒阳明病源于外感寒邪,入里化热,起子太阳,阳虚入三阴;温病阳明病上受温邪,热变向下,源于上焦,阴亏下肝肾.对于阳明经证的治疗,无论伤寒与温病,均以清里热为主.若热邪郁久或与有形糟粕相结,伤寒下糟粕、护津液,同时注重对阳气的保护;温病更加重视滋养肝肾之阴,以求标本同治.体察二者病因病机、传变转归、治疗的不同,对于临床疾病见阳明病相关证候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从"玄府-气血-络脉"学说探讨银屑病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5
"玄府-气血-络脉"的病理改变与银屑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玄府郁闭是银屑病的始动环节,气血失和是银屑病的病程转折,络虚风动贯穿银屑病始终.对于银屑病的治疗当以通玄府、和气血、熄络风为法.因外邪侵袭、玄府郁闭而肌肤为病者,可解表与清里兼顾;热毒伏藏者,当透热与凉血、养阴相伍;久病及络者,当平络熄风以治.若迁延不愈,风邪内伏者,可祛风与扶正兼顾,使痼疾清、沉疴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