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矿井下作业场所湿度对工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煤矿工人长期在高湿度的环境下作业,会对其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本次调研意在统计总结湿度对井下工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影响,为煤矿单位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与依据.方法 采用对煤矿井下工人现场调查问卷与井下生产作业场所温湿度检测相结合的方式,于2017年5-7月对河北省某煤矿集团11个矿井22个工作面468人进行了现场问卷调研与工作面温湿度检测.结果 河北省某煤矿集团11个矿井22个工作面的检测点温度在22~32℃之间,相对湿度在85%~90%的生产工作面有12个,占总体的54.5%;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生产工作面有10个,占总体45.5%.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工作面的作业人员湿度感觉都觉得很湿,热舒适性都为很不舒服,甚至部分觉得难以忍受,而热感觉较少为中性或温暖,大部分为比较热或非常热.作业工人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问题,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结论 作业工人根据调查结果统计显示由于在高湿度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存在精神紧张、怠倦、焦虑、无精打采、关节背部疼痛等身心不良状况,由于高湿度对井下工人身心健康有较大影响,建议在符合安全管理规定要求下合理增强井下工作面通风、降温除湿、增加换洗衣物、保证身体干爽,从而达到减少湿度对煤矿作业工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火疗技术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火疗技术温度变化的规律,为火疗技术的温度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精度智能温控器进行火疗技术过程中的温度监测,分析温度变化规律;观察患者皮肤烫伤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舒适度.结果:火疗过程中灭火温度为(42.80±0.11)℃,最高温度为(44.82±0.10)℃,灭火温度显著低于最高温度(P<0.001);再点火温度为(42.98±0.11)℃;最低温度为(42.48±0.09)℃,再点火温度显著高于最低温度(P<0.001);患者舒适的占94.68%,轻度不适占5.32%,烫伤发生率为0.结论:火疗过程中患者对温度的耐受度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但温度变化的趋势相同,初步证实通过控制点火、灭火时机,可保障该项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便携式温控肩部理疗仪的研制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针对现有的肩部理疗仪的缺点,研制一种便携式温控肩部理疗仪.方法:该装置由控制器、锂电池、电源适配器、电热板及肩部固定带等主要部件和附加部件载药敷料组成.该装置研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控制加热系统,由供电、主控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操作按键、控制加热、温度检测、显示和提示等部分组成.结果:该装置具有热敏实时测温、报警保护功能,在理疗的同时可进行功能锻炼,配合专用的载药敷料还可进行中药熏蒸,有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治疗时间.结论:该装置质量轻、携带方便、操作简易、安全性高、舒适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手术室积极保暖干预措施对剖宫产术后手术源性低体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手术室积极保暖干预措施对剖宫产术后手术源性低体温的影响,以有效解决剖宫产术后手术源性低体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医院待剖宫产的健康产妇共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的产妇采用常规的保暖措施.试验组产妇则由手术室护士进行输注加温液体以及暖风机联用的积极保暖护理措施.比较2组产妇的体核温度、低体温发生率、颤抖程度、温度舒适性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 试验组产妇各时问点的体核温度高于对照组产妇(交互作用F=5.96,P<0.01);试验组产妇发生低体温次数及颤抖次数分别为15、3次,低于对照组的27、1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6.00,P<0.05);试验组产妇颤抖严重程度为(1.56±0.25)分,低于对照组的(2.04±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3,P<0.01);试验组温度舒适性评分为(42.31±2.65)分,高于对照组的(32.04±1.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3,P<0.01);2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积极保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产妇剖宫产术后手术源性低体温的影响,但是对于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不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积极保暖干预对剖宫产所致手术源性低体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手术室积极保暖干预措施对剖宫产术后手术源性低体温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选择2017年1-6月在医院待产的健康产妇共12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保暖措施,干预组产妇则由手术室护士进行输注加温液体以及强制性空气变暖毯联用的积极保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的体核温度、低体温发生率、颤抖程度、温度舒适性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体核温度、温度舒适性高于对照组(P<0.01),低体温发生率、颤抖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保暖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核心温度,减少颤抖并降低其严重程度,提高产妇主观舒适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飞行员新型通风背心散热性能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设计一款通风背心,降低战斗机飞行员的热应激水平.方法 新型背心具有以下特征:扁平的通风管,分支管纵向分布且有高强度材料支撑,通风管里侧有小孔可吹出气体.并设计了一个热舒适性实验对人体生理参数(心率、温度)进行了测量.结果 通风背心对躯干的降温效果非常明显,对降低核心体温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结论 该设计可以提高飞行员在高温环境下的持续作战能力,并提高其关键部位的热舒适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可拆卸设计对舰艇防护服湿热舒适性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舰艇湿热防护服装及其可拆卸设计对人体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人工气候舱人体着穿实验,从耳膜温度、心率、皮肤表面温度、衣下微环境相对湿度以及人体主观感觉5个方面,对比站立和行走2个阶段中,穿着拆卸衣袖(1#)和非拆卸衣袖(2#)的舰艇湿热防护服时人体生理变化情况和着装感受.结果 穿着1#防护服和2#防护服站立和行走时,耳膜温度36.2~37.0℃,1#略低于2#;心率83~142次/min,1#略低于2#;皮肤温度36.2~36.7℃,1#略低于或等于2#;以上指标均处于人体正常生理范围内.衣下微环境相对湿度,左、右手臂部位1#低于2#.着防护服时,人体主观热感觉、湿感觉、闷感觉不明显,舒适感觉良好,1#综合评分优于2#.结论 站立或行走时,着装人体未产生严重的生理负荷,防护服可提供基本的热量散失,使人体维持正常生命体征.防护服袖子可拆卸设计可有效减低人体的皮肤温度和衣下微环境相对湿度,加强服装内外对流散热,缓解人体热应激,提高着装舒适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独立通风笼盒系统内传热传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独立通风笼盒系统(individual ventilated cages,IVC)内环境的舒适性,保证笼盒内实验动物的生存和健康,对笼盒内的温度、湿度及氨浓度进行测试,并对笼盒内传热传质机理进行分析,同时为实验动物生存环境(密闭建筑空间、设备)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小鼠75只,按数量递增顺序随机分为5组,饲养于同一架IVC设备内,分别对笼盒内的温度、湿度和氨浓度进行连续7d的测试.结果 随着饲养天数的增加,笼盒内和房间内的温度差变化基本一致,相对湿度差和氨浓度差逐渐增大;同时笼盒内、外的氨浓度差同动物数量和时间均相关,有显著差异(P<0.05),即动物只数越多,时间越长,氨浓度差越大.结论 IVC笼盒内温度受设施内温度的影响较大;相对湿度主要与送风空气相对湿度和换气次数有关;氨浓度与换气次数和动物只数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种新型肢体保暖护套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肢体保暖护套,应用于股骨闭合复位手术患者肢体保暖.方法 本设计从内到外依次设有保暖层、加热层和隔热层,保暖层设有温度感应装置,护套本体外侧设有温度指示计和温度调节器.通过与常规保温措施对比,探讨该新型肢体保暖护套的效果.结果 股骨闭合复位的手术中,新型肢体保暖护套对术中和术后患者的保暖效果优于常规保温措施(P<0.05).使用新型肢体保暖护套患者温度舒适性高,术后复苏的时间短,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率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新型肢体保暖护套可有效降低股骨闭合复位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还具有监测及调节温度的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寒区煤油炉取暖的网架式帐篷温度场仿真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模拟仿真分析寒冷环境下应用煤油炉取暖的网架式帐篷温度场,获得帐篷内部各点温度分布规律,为热效能的分析及节能改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多次温度测试,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网架式帐篷内的温度场进行模拟仿真分析.结果:严寒冬季夜间和白天环境温度分别为-15℃及-6℃时,将2台煤油炉放置于网架帐篷内,观察帐篷内温度波动范围,采用自然对流的送热模式,在垂直方向上热分层现象较为明显,大部分区域气流速度能够满足帐篷内舒适性的要求.结论:模拟结果有助于了解帐篷内温度场分布变化,指导冬季寒冷环境野外驻训网架式帐篷内药品、箱组及病床摆放.但由于热分层现象,并不建议煤油炉为网架式帐篷内的首选取暖设施,只可做暂时替代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