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MS的三种基原溪黄草及其干预小鼠肝纤维化的血清化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研究三种基原溪黄草及其在肝纤维化小鼠口服给药后的血清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Shim-pack GIST-HP C18 色谱柱(2.1 mm×150 mm,3 μm);流动相为 0.1%甲酸水(A)-甲醇(B),梯度洗脱,流速 0.3 mL·min-1,柱温 30℃.通过结合高分辨质谱数据及质谱裂解规律,对三种基原溪黄草药材样本及其给药小鼠血清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结果 在三种基原溪黄草药材中鉴定出 40 个化合物,主要包括二萜类、黄酮类、酚酸类化合物.在小鼠血清中鉴定出2个入血成分以及2个可能的代谢产物.结论 本研究初步鉴定了三种基原溪黄草在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小鼠中的入血成分及部分代谢产物,为其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溪黄草对circ_0091579/miR-515-5p、肺癌细胞A549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讨溪黄草对circ_0091579/miR-515-5p及肺癌细胞A549 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肺癌A549 细胞分为对照组、溪黄草(20、40、80 mg/L)组、si-circ_0091579 组、si-NC组、pcDNA-circ_0091579 组、pcDNA组、溪黄草+pcDNA-circ_0091579 组.CCK-8、平板克隆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 细胞抑制率、克隆形成数以及凋亡率.qRT-PCR检测circ_0091579 和miR-515-5p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irc_0091579 和miR-515-5p相互作用.结果 溪黄草显著降低A549 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促进细胞凋亡,诱导cleaved-Caspase-3 表达上调及circ_0091579 下调,且呈质量浓度依赖性.下调circ_0091579 可降低A549 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促进细胞凋亡,诱导cleaved-Caspase-3表达上调.上调circ_0091579 可逆转溪黄草对A549 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功能.circ_0091579 和miR-515-5p直接特异性结合.结论 溪黄草可抑制肺癌细胞A549 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与下调circ_0091579/miR-515-5p途径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溪黄草药材4种基原植物的UPLC特征图谱鉴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23
本研究采用UPLC法建立适用于鉴别溪黄草药材4种基原植物溪黄草Rabdosia serra(Maxim.)H.Hara、线纹香茶菜 Rabdosia lo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H.Hara、纤花香茶菜 Rabdosia lophanthoides var.graciliflora(Benth.)H.Hara和长叶香茶菜Rabdosia stracheyi(Benth.ex Hook.f.)Hara的特征图谱,并结合特征图谱的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e analysis,OPLS-DA)对4种基原植物的共有成分与差异性成分进行研究.从溪黄草、线纹香茶菜、纤花香茶菜和长叶香茶菜的特征图谱中分别标定了 19、24、26、21个特征峰.除溪黄草外,其他3种基原植物各自样品的相似度较高;但是不同基原植物之间的相似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通过CA、PCA可将溪黄草与其他3种基原植物明显区分,通过OPLS-DA可将线纹香茶菜、纤花香茶菜和长叶香茶菜区分.该研究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较全面地反映了溪黄草药材4种基原植物的化学成分,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为溪黄草药材的基原鉴别和质量分析与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针药结合治疗老年喉痹缓解期眩晕案
编辑人员丨2023/8/19
患者,男,65岁.2022年9月13日初诊.主诉:咽痛10日伴眩晕7日.患者自诉10日前因拔牙后吃辛辣食物,出现咽喉疼痛、吞咽不适,伴体温升高,于当地医院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咽痛症状有所好转但未痊愈.1周前出现眩晕,并见干咳、咽痒等不适症状.诊见:面部偏红,白睛稍黄染,伴见全身乏力,日间尤甚.发病以来情绪焦虑,胃纳欠佳,夜寐一般,大便三四日一行,质偏干.舌质红,有裂纹,苔黄厚腻、中部尤甚,舌下略紫,左手关脉偏弦滑,右手寸脉关脉数且弦,双尺脉沉.查体:咽喉部检查示扁桃体红肿.西医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缓解期);中医诊断:喉痹(虚实夹杂证);治则:清热化痰止眩、滋阴健脾益胃.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处方:桔梗、前胡、炒枳壳、连翘各12g,蜜桑白皮、甘草、姜半夏、天麻、炒鸡内金、淡竹叶各9g,陈皮10g,炒白术50g,茯苓、柴胡各15g,泽泻、丹参、石菖蒲各20g,胆南星6g. 5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餐后30~60min温服.针灸治疗:选取百会、四神聪、通天、神庭、攒竹、太阳、安眠、风池、合谷、外关、天枢、中脘、气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阴陵泉、悬钟、照海、太溪、太冲.针具规格:选用华佗牌一次性不锈钢无菌针灸针,头部和四肢用0.25mm×40.00mm毫针,气海采用0.30×60.00mm毫针,其余腹部穴均采用0.25mm×40.00mm毫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三峡库区澎溪河消落带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生境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三峡消落带是一条特殊的水一陆交错带,其生境的特殊性及对整个三峡库区的影响逐渐成为地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植被是消落带各项生态功能的载体.然而,三峡水库的运行使消落带原有植被遭到破坏.通过对澎溪河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其生境的实地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法(TWINSPAN)划分植物群落类型,并结合方差分解和CCA排序法研究4类生境影响因素组14个生境影响因子与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的关系,探讨生境对消落带植物群落组成、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消落带植物群落包括5种类型:狗牙根+雀稗群落、狗尾草+狗牙根群落、黄荆群落、白茅+鬼针草群落、苔草群落;(2) CCA排序中,第1排序轴对消落带植被空间变化的累计解释量为6.83%,占生境条件总解释量的44.73%,能很好地解释消落带植物群落与生境的相互关系,植物群落类型沿排序轴呈梯度分布;(3)土壤是影响消落带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组,各影响因素组间交互作用明显.淹水时间、海拔、土壤含水量是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解释量分别为5.3%、3.0%、2.9%;(4)4类影响因素组共解释消落带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变化的14.6%,未解释部分所占比例较大,可能是由于消落带内生境条件复杂,影响其群落组成及空间分布的潜在因素较多,如各种土地利用政策、人类活动干扰及景观组成等因素也可能对消落带植物群落构成有影响.研究消落带植物空间分布及其与生境的关系,以期为科学认识消落带、保护水库环境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溪黄草对肝癌HepG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采用表达谱芯片研究溪黄草水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相关基因的影响,探讨溪黄草水提取物对肝癌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加入溪黄草水提取物(9.54 mg/mL)作用24 h后,表达谱芯片检测溪黄草作用后HepG2基因的改变,并用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芯片的结果.结果 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溪黄草水提取物作用后HepG2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表达谱芯片结果显示,溪黄草水提取物(9.54 mg/mL)作用24 h后264个基因比阴性对照组上升2倍以上,194个基因比阴性对照组下降2倍以上.基因本体(GO)和KEGG分析表明溪黄草可上调HepG2细胞DUSPs、IGFBPs家族多个基因,下调MCMs家族多个基因.RT-PCR检测发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溪黄草处理组DUSP1和IGFBP1升高,FXR和ALDH8A1下降(P<0.01),与表达谱芯片结果一致.Western blot结果发现溪黄草处理组DUSP1蛋白表达也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 表达谱芯片研究表明溪黄草可通过调控多种基因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人中黄药性功效考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梳理古籍中有关“人中黄”的记述,查阅其应用功效,为恢复和改善人中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查阅历代古籍医书及本草著作中有关“人中黄”的应用记载,载述总结其药性功效及应用.结果:“人中黄”是由甘草末置于竹筒内,于粪坑中浸渍一段时间后的制成品.有关详细炮制方法的记载,较早出现于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其性寒凉,味甘、苦、咸,归心、胃经,主要具有解毒辟瘟、清热透疹的作用,古代医家多用于大头瘟、天行热、痘疹、白喉等.人中黄的临床应用经历了元明时期发展,到明清时期成熟的一个过程,清代留存有大量的临床医案记载,临床配伍十分的丰富,药性功效认识深刻,但是近现代以来人中黄的使用研究已淡出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溪黄草的苯丙素、大柱香波龙烷、生物碱和烷基糖苷类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阐明溪黄草[Isodon serra(Maxim.)Kudo]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色谱分离方法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得到9个化合物.经光谱数据对比,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迷迭香酸甲酯 (1)、3,3′-双(3,4-二氢-4-羟基-6,8-二甲氧基-2H-1-苯并吡喃) (2)、7-大柱香波龙烯-3,5,6,9-四醇 (3)、7-大柱香波龙烯-3,5,6,9-四醇9-O-β-D-葡萄糖苷 (4)、5,6-环氧-7-大柱香波龙烯-3,9-二醇 (5)、(?)-黑麦草内酯 (6)、3-醛基吲哚 (7)、乙基α-L-呋喃阿拉伯糖苷 (8)和乙基β-D-木糖苷 (9).化合物1和2为苯丙素类、3~6为大柱香波龙烷类、7为生物碱类、8和9为烷基糖苷类.化合物2~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报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溪黄草和线纹香茶菜的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构建溪黄草与线纹香茶菜的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反应体系,为溪黄草药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设定溪黄草ISSR-PCR的各反应因子的不同梯度,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适合溪黄草与线纹香茶菜的ISSR反应体系;以溪黄草DNA为模板,用该体系对100条引物进行初筛,用线纹香茶菜进行复筛,并用23个溪黄草、16个线纹香茶菜单株样品验证体系稳定性.结果 建立了溪黄草和线绞香茶菜ISSR最佳反应体系(25 μL):2×Taq Master Mix 12.5 μL(Mg2+浓度4mmol·L-1,dNTP浓度0.4 mmol·L-1)、引物0.6 μmol·L-1、模板DNA 10 ng.结论 建立的溪黄草和线纹香茶菜的ISSR反应体系稳定可靠、标记位点清晰、检测多态性能力强,可较好地应用于溪黄草与线纹香茶菜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溪黄草黄酮对肝癌细胞增殖, 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溪黄草黄酮[Flavonoids from Rabdosia serra(Maxim.) Hara]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 并研究初步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溪黄草黄酮(0、1、5、10、 20和40 μmol/L)对HepG2细胞活性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Notch-1, Cyclin D1, MMP-2和 MMP-9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溪黄草黄酮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 当浓度到达20 μmol/L时, 抑制作用达到最大;经溪黄草黄酮干预后, 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 Notch-1, Cyclin D1, 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溪黄草黄酮具有抑制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溪黄草黄酮抑制Notch-1-MMP-2/-9和Notch-1-Cyclin D1信号通路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