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荣通脉胶囊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复荣通脉胶囊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复荣通脉胶囊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评估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4 周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 2 h 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小板颗粒膜蛋白CD63、溶酶体膜蛋白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latelet activator combined-1,PAC-1)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荣通脉胶囊有利于提升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抑制血小板活化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血必净(XBJ)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损伤模型的治疗机制.方法:将80只雄性Spraug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SAP模型组、XBJ低剂量治疗组、XBJ高剂量治疗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各组大鼠均经胰胆管匀速逆行注射4.5%牛磺胆酸钠溶液(0.1 mL/100 g,0.05 mL/min)以诱发SAP,造模成功30 min后,将XBJ低、高剂量治疗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XBJ(剂量分别为5、20 mL/kg),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24 h后,从每组中随机抽取10只大鼠,经尾静脉注射Evans blue检测肺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处死余下的各组大鼠,取腹水测量其体积;取部分胰腺及肺组织计算组织干湿重比值;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胰腺、肺脏的病理改变,并进行病理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腹水淀粉酶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ROCK1、MYPT1、pMLC的相对表达量.结果:SAP模型组较对照组腹水量及腹水淀粉酶含量明显升高(t=-21.73、-40.72,均P<0.01);SAP模型组、XBJ低剂量组、XBJ高剂量组腹水量及腹水淀粉酶含量逐渐降低(F=39.66、141.78,均P<0.01).SAP模型组较对照组,胰腺干湿重比值、肺脏干湿重比值明显降低(t=19.83、15.47,均P<0.01),肺组织中Evans blue渗出量明显增高(t=-27.9,P<0.01);SAP模型组、XBJ低剂量组、XBJ高剂量组胰腺干湿重比值、肺脏干湿重比值逐渐升高(F=75.19、15.47,均P<0.01),肺组织中Evans blue渗出量逐渐降低(F=99.52,P<0.01).对照组大鼠胰腺组织结构完整,SAP模型组大鼠胰腺病理得分明显升高(t=-42.79,P<0.01);XBJ低剂量组、XBJ高剂量组大鼠胰腺病理得分逐渐降低(F=175.43,P<0.01).对照组大鼠肺组织结构完整,SAP模型组大鼠病理得分明显升高(t=-37.57,P<0.01);XBJ低剂量组、XBJ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病变减轻,病理得分逐渐降低(F=126.00,P<0.01).SAP模型组较对照组肺组织中ROCK1、pMLC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t=-16.97、-13.53,均P<0.01),MYPT1表达量显著降低(t=23.30,P<0.01);SAP模型组、XBJ低剂量组、XBJ高剂量组肺组织中ROCK1、pMLC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F=84.89、50.84,均P<0.01),MYPT1表达量显著升高(F=48.68,P<0.01).结论:XBJ通过降低多种细胞因子及DAMPs形成,抑制ROCK1-MYPT1-pMLC信号通路活化,对SAP肺损伤起到治疗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降脂药物研究的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降脂药物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型(PCSK9)抑制剂和ω-3脂肪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抑制剂、载脂蛋白C3(Apo C3)抑制剂、单克隆抗体、反义寡核苷酸(ASOs)、小分子干扰RNA(siRNA)和胆固醇疫苗的研究使得新型降脂药的形式变得多样化,且呈现出潜在的良好疗效.本文对于降脂治疗药物的应用及研发进行综述,为降脂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汉防己甲素抗病毒及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研究国内相关文献,概述汉防己甲素在抑制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Ⅱ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登革热病毒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其在风湿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中的抗炎作用等.总结发现,汉防己甲素可以作为双孔通道拮抗剂抑制病毒进入和抑制病毒复制发挥抗病毒作用,还可以通过调控核转录因子蛋白家族(NF-κB)、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E2(COX-2/PGE2)、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等相关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因子产生,调节机体抗病毒免疫,从而发挥抗炎和抗病毒的作用.重点分析了汉防己甲素对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多种病毒的干预作用及机制,以及其发挥抗炎作用所涉及到的机制,旨在为今后对汉防己甲素进行深入的药用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参考文献70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伴抑郁症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伴发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制备与评价,并基于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通路加以验证.方法 32只NOD.H-2H4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抑郁组(DP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伴抑郁症组(AIT+DP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组(AIT组),每组8只.N组正常饲养,DP组采取5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AIT组予0.05%碘化钠水溶液建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模型,AIT+DP组在建立AIT动物模型基础上施加5周CUMS建立AIT+DP动物模型.通过观测小鼠甲状腺组织结构及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和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id autoantibodies,TGAb)水平评价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模型是否制备成功;通过测定体重、糖水偏好率、旷场行为学(中央象限时间、中央象限比例、站立次数、排便次数、毛发梳理时间),大脑皮质、海马病理变化及大脑皮质小胶质细胞焦亡相关蛋白水平评价小鼠抑郁状态.模型小鼠同时符合上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与抑郁症相关指标检测,则表明AIT+DP动物模型制备成功.结果 与N组比较,AIT组与AIT+DP组血清TGAb、TPOAb水平显著增加(P<0.01),甲状腺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DP组与AIT+DP组小鼠中央象限时间、中央象限比例、站立次数、排便次数、毛发梳理时间有不同程度降低,大脑皮质神经胶质细胞增多,神经元细胞减少,伴有部分细胞核萎缩,NLRP3、IL-1 β、Caspase-1、GSDMD-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AIT+DP组尤为明显(P<0.01).结论 0.05%碘化钠水溶液与CUMS可较好地模拟AIT+DP模型动物外在表现与内在指标变化,可为AIT+DP疾病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与激活剂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oluble guanylate cyclase,sGC)是一种胞质异二聚体蛋白,由α和β亚基组成,并带有血红素-一氧化氮和氧结合域.一氧化氮(dnitrogen monoxide,NO)通过与血红素基团的Fe2+结合来刺激sGC活性,使环鸟苷酸(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水平上升.sGC可以以2种不同的形式存在,即作为内源性NO受体的天然含血红素形式和不能结合NO的无血红素形式.采用sGC激动剂或激活剂刺激sGC,是一种治疗心血管、心脏和肾脏疾病的一种有效策略.通过对sGC激动剂与激活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sGC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sGC激动剂与激活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桃红四物汤调控Nrf2/Keap1/HO-1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在膝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桃红四物汤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在膝骨关节炎(KOA)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桃红四物汤9 g/kg组、双醋瑞因胶囊0.0045 g/kg组,每组各10只;各组均采用内侧半月板失稳手术造模,造模成功1 w后各组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或无菌水,1次/d,连续8 w.干预完成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8含量及关节软骨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活性氧(ROS)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软骨线粒体数量、形态、结构及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关节软骨组织Keap1、Nrf2、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肿瘤抑制蛋白53(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重组蛋白(SLC7A11)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Mankin和OARSI病理评分增加,IL-1β、TNF-α、IL-18、MDA、ROS含量显著升高,Keap1、P5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SOD活力显著降低,Nrf2、HO-1、GPX4、SLC7A1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桃红四物汤组Mankin和OARSI病理评分降低,IL-1β、TNF-α、IL-18、MDA、ROS含量降低,Keap1、P5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SOD活力显著升高,Nrf2、HO-1、GPX4、SLC7A1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可能通过激活Nrf2/Keap1/HO-1信号通路抑制大鼠关节软骨铁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及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者的临床特征,量化各项指标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CD25)升高患者人群中的诊断价值,从而构建HLH诊断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21例sCD25升高(≥2 400 U/ml)患者的临床特征.按照是否满足HLH诊断分为HLH组与非HLH组.HLH患者按照病因分为感染组、肿瘤组、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组、病因不详组.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治疗情况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并建立HLH诊断预测模型.结果:121例sCD25升高的患者中68例诊断为HLH.HLH组患者使用升压药物比例、DIC发生比例、HScore评分高于非HLH组(P<0.05);肝大、脾大、噬血现象在HLH患者中更为常见(P<0.05);HLH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更低,而甘油三酯、铁蛋白(FER)、sCD25、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水平则更高(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组HLH患者sCD25水平较感染组水平更高、sCD25/FER水平较感染组和MAS组更高;相比于肿瘤组HLH患者,感染组PCT水平、使用升压药物比例、噬血现象阳性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发热、脾大、噬血现象、多系减少、IgM、M.sCD25[sCD25检测值相较诊断界值(2 400 U/ml)的倍数]、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是HLH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以发热、脾大、噬血现象、多系减少、免疫球蛋白M、M.sCD25、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构建的预测模型H显示出较好的预测准确度,当以H=39.45为最佳截断值时,模型的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83.02%.结论:sCD25、sCD25/FER、PCT、噬血现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DIC有助于区分HLH的潜在病因.预测模型H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可以作为临床上一个相对准确的HLH诊断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肠屏障功能、炎症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肠屏障功能、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强的松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治疗),每组46例.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病情相关评分[梅奥内镜(Mayo)评分、UC内镜严重程度指数(UCEIS)评分]、肠屏障功能相关指标[二胺氧化酶(DAO)、血乳酸(LAC)、细菌脂多糖(LPS)、D乳酸(D-LA)]、炎症相关指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可溶性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yo评分、UCE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DAO、LAC、LPS、D-L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F-κB、TLR-4、sRAGE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治疗UC效果较好,可减轻肠黏膜炎症,改善肠屏障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清CCL18、sTLT-1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关系及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6月 2023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为冠心病组,采用SYNTAX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亚组54例、中度亚组37例、重度亚组19例.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11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CL18、sTLT-1表达水平;Spearman法分析血清CCL18、sTLT-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CL18、sTLT-1水平对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CCL18、sTLT-1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P=7.505/<0.001,8.537/<0.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冠心病患者血清CCL18、sTLT-1水平依次升高(F/P=24.542/<0.001,28.067/<0.001);血清CCL18、sTLT-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P=0.486/<0.001,0.391/<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L18升高、sTLT-1升高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376(1.169~4.830),2.695(1.494~4.862)];血清CCL18、sTLT-1水平及二者联合诊断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AUC分别为0.748、0.721、0.813,二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CCL18、sTLT-1各自单独诊断(Z/P=2.139/0.032,2.248/0.02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CCL18、sTLT-1水平均明显升高,二者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