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1999-2021年0~14岁儿童伤害死亡谱及城乡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天津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谱的特征、变化情况及城乡差异。方法:1999-2021年天津市儿童伤害死亡数据来源于天津市全人口全死因监测数据库,计算不同亚组人群和主要伤害原因的构成比、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并比较城乡差异。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死亡原因构成比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变化趋势,计算平均年变化百分比(AAPC)。伤害死亡风险的季节差异用死亡率比值及其95% CI表示。 结果:1999-2021年,伤害是天津市0~14岁儿童的第3位死因。农村儿童死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为31.08%,低于城市的37.82%。儿童伤害的总体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APC=-5.54%, P<0.001)。溺水和道路交通伤害的标化死亡率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呈下降趋势( P<0.001)。意外中毒的标化死亡率仅在农村地区呈下降趋势(AAPC=-8.09%, P<0.001),在城市地区无明显变化趋势( P>0.05)。自杀标化死亡率在城市地区无明显变化趋势( P>0.05),在10~14岁农村儿童中呈上升趋势(AAPC=4.58%)。跌倒/坠落标化死亡率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均无明显变化趋势( P>0.05)。伤害死亡的总体风险和溺水死亡风险在城乡均为夏季最高;道路交通伤害在城市为秋季最高,在农村为夏季最高;意外中毒死亡风险在城乡均为冬季最高。 结论:近年来天津市儿童伤害死亡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儿童伤害死亡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在未来政策制定中,应充分考虑缩小城乡差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际比较视域下1990—2019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疾病负担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2019版(GBD 2019)数据,选取1990—2019年国内外5岁以下儿童标化死亡率与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分析中国和国外5岁以下儿童的疾病负担现状及差异,并对中国不同性别5岁以下儿童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差异进行分析。1990—2019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全因标化死亡率由1 153.81/10万降至160.39/10万,全因标化DALYs率由104 426.40/10万降至16 479.01/10万。2019年新生儿早产、先天性心脏异常、下呼吸道感染位列中国5岁以下儿童疾病负担前3位,除新生儿早产疾病负担低于北美外,均远高于西欧和北美同期水平。肺部吸入物和气道异物、溺水在内的非故意伤害类疾病负担均高于西欧和北美。中国5岁以下男童和女童前10位疾病和伤害的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P<0.05),其中多数标化率男童高于女童( P<0.05)。1990—2019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疾病负担大幅度下降,但相较于国外仍要加强新生儿早产、出生缺陷、非故意伤害类疾病的防控,针对性别差异采取不同干预措施,改善儿童整体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秦皇岛地区基于Utstein模式溺水数据库的建立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通过建立基于心肺复苏乌斯坦因(Utstein)评估模式的溺水数据库,分析秦皇岛地区溺水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溺水者存活的关键因素,为溺水急救和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1月秦皇岛地区医院收治的108例溺水者,收集溺水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溺水类型、既往病史、溺水者初始情况、急救人员是否心肺复苏、首次急救医疗服务(EMS)时间、首次心肺复苏(CPR)时间、现场护理结束(EOSC)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到达医院是否正在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持续时间、院内心肺复苏类型、生命体征(体温、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外周氧饱和度)、院内首次监护心率(室颤、室速、无脉搏新店活动)、初次院内神经系统检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清醒、言语反应、疼痛反应、无反应评分(AVPU)]、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呼气末二氧化碳]、血乳酸水平、气道或通气(无、普通氧气、无创通气、有创通气、非常规有创通气)、肺水肿、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96 h体温(Tmax、Tmin)、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24 h血糖、血糖能否维持、低血压发作(收缩压≤90 mmHg)、持续升压药/正性肌力药支持、溺水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炎、胰腺炎、急性肾损伤、休克、多系统器官衰竭、败血症、电解质紊乱、葡萄糖紊乱)、出院后去向(其他医院、回家、康复疗养院、其他)、出院时情况(脑功能分级、GCS评分、AVPU评分、有无自主呼吸)、院内死亡原因(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颅内高压、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竭、癫痫发作、败血症或心肌衰竭).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溺水者存活的危险因素.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的年龄、是否存在既往病史、有无目击者、有无脉搏/心跳、有无呼吸、首次EMS时间、首次CPR时间、EOSC时间、血乳酸水平、有无肺水肿、ROSC后96 h体温Tmax、ROSC后96 h体温Tmin、溺水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损伤、休克、多系统器官衰竭、败血症、电解质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既往病史、目击者、脉搏/心跳、有无呼吸、首次EMS时间、首次CPR时间、EOSC时间、血乳酸水平、肺水肿、ROSC后96 h体温Tmax、ROSC后96 h体温Tmin、溺水并发症均是溺水者存活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以上指标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分析显示,其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Bootstrap验证也表明,模型的偏差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吻合良好.结论 本研究基于Utstein评估模式建立的溺水数据库有效地揭示了影响溺水者存活的多种危险因素.这些发现对于提高溺水者的存活率和改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急救和治疗中,需加强对关键影响因素的关注和干预并掌握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2000-2015年中哈两国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2000-2015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儿童伤害死亡率的变化特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儿童伤害的共同预防.方法 收集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卫生观察站数据库中2000-2015年5岁以下儿童的伤害死亡报告数据,描述并分析其动态分布状况.结果 16年间中、哈两国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中国年均下降6.14%,2010年后低于全球水平;哈萨克斯坦年均下降5.14%,持续低于全球水平.交通事故和溺水均位于两国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因前三位中,中国该两类伤害死亡率16年间降幅明显.两国机械力伤害构成比均上升、暴力伤害构成比均下降(均有P <0.05).两国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均为男童高于女童(均有P<0.05).但相同年段内伤害死亡水平下降幅度的变化在男、女童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近16年中、哈两国5岁以下儿童伤害的防控成效较全球平均水平明显;男、女童之间伤害死亡防控效果体现出良好的健康服务公平性;中国对交通事故、溺水伤害的防控措施值得借鉴;两国进一步防控需针对主要伤害种类采取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侵袭性肺曲霉病合并肺奴卡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总结侵袭性肺曲霉病合并肺奴卡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报告1例侵袭性肺曲霉病合并肺奴卡菌病例.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结合文献报告综合分析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结果 本例患者为男性,66岁,基础疾病为肾病综合征,长期应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临床表现为咳嗽、咳黄痰、发热;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结节空洞影;痰中发现曲霉及奴卡菌.明确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病合并肺奴卡菌病",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综合文献并本例患者,24例中男16例,女8例;除1例为溺水后感染外,其余23例均合并免疫功能受损.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曲霉和肺奴卡菌的抗感染治疗,6例死亡.结论 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可能合并肺奴卡菌病,且易发生于免疫抑制的患者,临床诊治时须注意鉴别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能对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1990-2019年中国20岁以下人群溺水疾病负担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中国20岁以下人群因溺水导致的疾病负担情况,为预防和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2019(GBD2019),选取中国20岁以下人群因溺水导致的死亡数、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伤残损失寿命年(YLD)、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死亡率、DALY率、YLD率、YLL率等指标,描述并分析1990-2019年溺水造成的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结果 1990-2019年我国20岁以下人群溺水死亡率由25.494/10万降至5.286/10万、DALY率由2101.233/10万降至423.129/10万、YLL率由2098.950/10万降至422.463/10万、YLD率由2.284/10万降至0.666/10万.男性溺水死亡率、DALY率和YLL率大于女性,女性死亡率(APC=-6.7%,P<0.05)和DALY率(APC=-6.8%,P<0.05)降幅高于男性(死亡率:APC=-5.0%,P<0.05;DALY:APC=-5.1%,P<0.05).0~4岁组DALY率和死亡率最高,1岁以下组DALY率(APC=-8.2%,P<0.05)及死亡率(APC=-8.0%,P<0.05)的降幅最高.结论 1990-2019年我国20岁以下人群溺水疾病负担及死亡数明显下降,但与其他年龄组或国家相比溺水问题依旧严重;溺水DALY主要源于YLL;男性溺水疾病负担高于女性;0~4岁组溺水疾病负担最为严重;需在国家层面实施防溺水干预并推动社会广泛参与儿童及青少年预防溺水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国0~14岁儿童1990-2019年溺水死亡现状及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中国1990-2019年0~14岁儿童溺水死亡情况,并探讨其发展变化趋势,为中国儿童溺水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中1990-2019年中国0~14岁儿童溺水死亡数据,以世界标准人口计算其标准化率,并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别拟合发生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中国1990-2019年0~14岁儿童溺水总体发生率从37.17/10万减少到12.54/10万,相对下降了66.26%;标化发生率从21.78/10万减少到14.98/10万,相对下降了31.22%.儿童溺水发生率、标化发生率呈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Joinpoint回归显示,儿童溺水标化发生率年平均变化百分率总体为-1.3,男童为-2.5,女童为0;儿童溺水标化死亡率年平均变化百分率总体为-3.9,男童为-3.6,女童为-4.5;趋势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童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女童,男童与女童组间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中国儿童溺水发生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但是近年来发生率有所回升.儿童溺水危险因素有待进一步加强干预,同时在儿童溺水重点人群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发生率与死亡率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京杭大运河通航段水域硅藻分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对京杭大运河通航段全段水域水样中硅藻数量、种类的分布和差异进行分析,建立硅藻数据库,为推断溺水地点提供参考.方法 在京杭大运河通航段(济宁段—常州段)中选取22个采样点采集水样,采用石墨消解-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对各采样点的硅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采样点T(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老淮江线)检出硅藻数量最多,采样点O(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检出硅藻数量最少,两者硅藻数量差距较大,达68倍.采样点Q(江苏省淮安市江浦区)硅藻藻属最多,为19种;采样点O硅藻藻属最少,为7种,各采样点在物种均匀度、物种多样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采样点拥有特征藻属,如采样点A(山东省微山县太白湖景区)存在美壁藻属、采样点B(山东省微山县南阳古镇)存在弯楔藻属、采样点I(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存在双眉藻属、采样点J(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310国道)存在窗纹藻属.结论 硅藻物种丰富度呈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环境复杂、人流量大的地区硅藻种属较丰富,物种多样性较高.气候类型对于硅藻藻属分布具有一定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1991—2020年法医学溺死领域中英文文献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1991—2020年法医学溺死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运用python 3.9.2、CiteSpace 5.8.R3和Gephi 0.9.2软件等对溺死相关研究的发文趋势、国家/地区、机构、作者和主题进行分析.结果 获得溺死相关英文文献631篇(中国作者的英文文献59篇)、中文文献386篇.载文量最多的中英文期刊分别是《中国法医学杂志》(80篇)和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106篇).英文文献发文最多的国家/地区是日本,中国位列第三;Osaka City Univ(Japan,28篇)发表的英文文献最多,Guangzhou Forens Sci Inst(China,22篇)位居第二.中文文献中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32篇)发表最多.主题分析结果显示,硅藻检验、虚拟解剖、死后生物化学检验、死亡性质、死后淹没时间推断等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英文文献在新技术、新方法方面的研究更多,中文文献则更偏向于实践、应用和经验总结.结论 法医学溺死领域的发文量较为平稳,但国际合作和国内合作范围还比较局限.硅藻的自动化检验、硅藻DNA条形码的建立和虚拟解剖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最主要的研究热点,并有望在溺死诊断、溺水地点推断、死后淹没时间推断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肺奴卡菌病合并曲霉感染2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5
总结肺奴卡菌病合并曲霉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报告2例肺奴卡菌病合并曲霉感染病例.以奴卡、曲霉组合为检索词,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检索到6篇中文文献;以nocardiosis、aspergillo-sis在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到17篇国外文献,进行文献复习.综合既往文献报道的病例及本组2例患者,共计27,其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除1例溺水者外,23例存在免疫受损,3例合并结构性肺病基础,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异性;初始抗感染失败后,及时获取病原学证据,针对肺奴卡菌病和曲霉进行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肺奴卡菌病可能合并曲霉感染,易发生于免疫受损或结构性肺病患者,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使用者中,及早获取病原学结果,以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