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思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符思教授善于从肝论治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提出肝失疏泄是其主要病机,并细分为水不涵木、木郁化火、木火刑金3种情况,临证除以调肝为主要治法外,还相应配合补母法以滋补肾阴、泻子法以清泻心火、清金制木法以滋养肺胃之阴,此外还注重健康宣教,嘱患者调摄起居及饮食,如此综合调理,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肝肾同源理论运用滋水清肝饮治疗干燥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肝肾同源理论的内涵在于两脏精血同源、母子相生,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干燥综合征(SS)在中医学中属于"燥痹"范畴,其核心病机为肾阴亏虚.基于肝肾同源理论,临证重视水亏木旺之病机演变,以肝肾同调为法,应用滋肾疏肝之名方滋水清肝饮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疗效甚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常占杰教授从五行生克规律探析慢性肝病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慢性肝病的病因众多,发病初期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失治误治导致病情逐渐加重,继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癌[1].肝病在中医内科中属于"胁痛""黄疸""积聚""鼓胀"等范畴.五行学说始于《尚书》,成于《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易学、哲学的理论基础[2].西汉董仲舒在古代先贤的思想基础上,首次明确了"五行相生之序"之理念,并提出了"五行相生说"[3].五行对应到五脏[4],在次序流注中则为心为肝之子,亦为脾之母;脾为心之子,亦为肺之母;肺为脾之子,亦为肾之母;肾为肺之子,亦为肝之母,子母互滋,五脏平衡.生理条件下,母子平和,互滋互长.病理情况下,相生为病分为两种情况:母病及子和子盗母气.五行相克理论学说亦属于五行学说的核心内容,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和制约的关系[5].生理条件下,五行对应的五脏之间气血津液运行相互克制,相互制约,各司其职,维持着五行及脏腑的稳态.病理条件下,就会出现"过克"和"反克"两种情况."过克"即"相乘",指某一运气化强盛,克伐过度,此时所胜并非该脏腑之气,此为邪气与某脏共同所胜一行,同气相求,乘其所不胜之行脏气,而致病态[6]."反克"即"相侮",指某一方气运过剩,在五行关系中携邪气一同而来制约自己"所不胜"一方而致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木郁达之"探析从肝论治经前期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经前期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的身心疾病,以情感、行为及躯体障碍为特征."木郁达之"源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强调木气郁而不发导致的气候变化、人体相应发病规律及治疗法则,肝应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调肝诸法亦遵"木郁达之"之旨.通过分析"木郁达之"的理论内涵及其与经前期综合征的相关性,笔者认为经前期综合征以"木郁"为病机关键,以肝气不利、肝火上扰、肝血亏虚为主要致病因素.结合临床实践、女性月经周期阴阳气血消长规律及肝木体阴而用阳的特点,遵"经前勿滥补,经后勿滥攻"之旨,本文提出从肝论治、养疏并重、分期"达之"的治疗理念.临证条达肝木之法,柔补与疏泄并施,气血和合应木性;清肝共滋水协力,子母相顾达木郁,并随证兼施调理脏腑之法,使木郁得解、脏腑通达、经行有常则诸证自无所起.本文期为促进中医临床辨治经前期综合征的系统化,助力推动女性的生殖与心理健康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膏方治疗心系疾病的辨治思路和处方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通过对大量医案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及规律分析,为研究膏方治疗心系疾病提供更多依据,为临床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对相关医案进行数据分析,探索医案中膏方治疗心系疾病的辨治思路及处方用药规律.结果:收集符合标准医案 90 则,涉及中药 346味.发现心系疾病常见高频症状有心悸、头晕、神疲乏力等;药物以甘温药物为主;归经主要为肝、肾、脾、肺、心;主要证候为肝肾亏虚、痰瘀交阻、气滞血瘀等证候;主要功效为滋水涵木、祛痰化瘀、补益肝肾等.结论:历代医家运用膏方治疗心系疾病的辨治思路是补、活、清、和,通过调和机体的阴阳气血以及脏腑机能以达到动态平衡的目的;发现历代医家运用膏方治疗心系疾病的处方规律为药物多用补益气血类、滋阴补阳类、活血化瘀类等;多用药对加减,其中多以四物汤、三才汤、百合地黄汤、炙甘草汤等经典方剂化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讨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2月医院治疗的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头穴透刺疗法)和观察组(47例,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y,FMA-UE)评分、改良 Barthel 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和沃尔夫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评分、Brunnstrom偏瘫上肢肌力分级及运动诱发电位皮质潜伏期(cortical latency,CL)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值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FMA-UE评分、MBI评分和WMFT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Brunnstrom偏瘫上肢肌力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runnstrom偏瘫上肢肌力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CL和CMCT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采用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上肢肌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五运六气理论与《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证治
编辑人员丨2024/7/6
五运六气学说是《黄帝内经》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思维的一大特色,更是中医科学性的重要体现.叶桂承经旨而博采众长,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了诊疗中风的宝贵经验,其中蕴含着五运六气理论的应用经验,叶氏认为,风木司天容易出现气火上亢,脾土受克又兼气机上下滞塞,而天符岁会年气候变化剧烈,阳气开泄,阴不内守而中风.中风发病特点与时令之气有关,厥阴风木主时与火热之气当令,耗气伤津,气津输布异常致络脉空虚而中风;冬令天反暖失于封藏,多肾阴暗耗而动风.针对上述病机,其中厥阴风木当令,脾胃受邪,故治以培补中气,同时兼以敛降之品调节人体升而不降的气机状态;火热当令,阳气发泄,致络脉空虚而中风者,补益脾胃以实卫气;冬令当寒反暖,致肾精不固而中风者,则以滋水涵木为法.叶氏重视外界环境因素对病机的影响,将天人相应的思想运用于中风的辨证论治中,示人以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肝主疏泄"与肿瘤转移前微环境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免疫抑制是肿瘤转移前微环境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在肿瘤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对"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以调控免疫功能,疏泄胆汁促脾运化以维持肝-肠免疫屏障正常,调畅情志改善压力应激增强免疫的论述,认为"肝主疏泄"为调控免疫功能的核心,基于此探析肝失疏泄、免疫抑制在肿瘤转移前微环境形成中的关联性,提出"肝失疏泄-免疫抑制-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病机关联假说.并探讨风药畅达肝木、健脾扶土抑木、养肾滋水涵木、调肺佐金平木在恢复肝主疏泄上的运用,以期切断"肝失疏泄-免疫抑制-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病机关联,为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李氏杵针联合五禽戏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4/3/30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逐渐上升,且低龄化现象日益明显,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中、西医对近视的防控手段丰富,但良莠不齐.李氏杵针作为一种特殊的针刺法,以经络针刺医学、穴位按摩为依据,结合了针刺、按摩、刮痧的优点,且无痛、无感染,通过刺激眼周腧穴,疏通眼部经络,调和全身气血,从而达到治疗与预防近视的作用;同时联合中医导引术"华佗五禽戏"临床处方应用模式以达滋水涵木、助肝之生发以振奋心阳的疗效,两者结合能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向真性近视转变及真性近视的进展,易学易会,且便于普及,又可强身保健,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陈玉燕治疗难治性抽动障碍痰火扰神证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4/3/23
介绍陈玉燕主任医师治疗难治性抽动障碍痰火扰神证的临床经验.陈玉燕主任认为难治性抽动障碍患儿大多病程日久,虚实夹杂,不可单纯拘泥于痰火扰神证.急性期应重在治标,以祛邪为主,治以清热豁痰,平肝熄风止动,病位着重于心、肝、脾三脏.缓解期应标本兼治,治以平肝熄风,兼补益心脾,病位着重于心、脾、肝三脏.巩固期应以治本为主,兼以治标,治以滋水涵木、柔肝熄风,病位责之于肝、肾二脏.同时重视对患儿的心理辅导,不忘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提醒家长为患儿创造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多角度联合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