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滋阴祛火散结”论治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阴虚阳盛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体质特点,火热为发病主邪,病理产物痼结为此病发展转归的关键因素,故以“滋阴祛火散结”为治疗立意,以石斛夜光丸为施治基础方,自拟特色药串配伍治疗本病,祛邪不忘扶正,可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现知最早血症专著《血症全集》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血症全集》由明代医家孙光裕所著,是中国现知第一部血症专书。从书中内容看,其专论出血症。全书先收集《内经》及先贤论说,重心在于系统归纳历代治疗出血症的理论与经验,其间穿插孙氏本人见解。主体部分主要论述4种出血症,总结了孙氏本人临床实践中的深刻体会,多有个人创见。在病因方面,孙氏主张“血分三因”而多因火热,在治疗方面反对滥用苦寒而重视滋阴壮水,提出了逐瘀散滞、滋阴抑阳、理气导血、调中补虚4个治疗大法,主张出血不求速治,强调根据出血何处、出血色质,判断脏腑经络所病,灵活用药,并且重视病时及病后的生活起居调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阴虚证古方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古代方剂中治疗阴虚证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以阴虚为基础证候疾病的辨治施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已上市经典名方数据库”,筛选治疗阴虚证的处方,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统计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归经,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寻找核心组方。采用MATLAB进行中药关联规则分析药物配伍规律。采用Pajek64 5.13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找出核心中药。结果:纳入阴虚证处方467首,涉及中药302种,药物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甘为主,归经以肾经为主,核心中药包括熟地黄、麦冬、生地黄、当归等;常用药对包括山药-熟地黄、山萸肉-熟地黄、茯苓-熟地黄,高频药物可聚类为2类。结论:揭示了古代治疗阴虚证以滋阴降火为主,重视补养肾阴的同时亦注重补养肺、肝、脾阴,养阴时常配伍健脾和辛散退热类药物的用药规律,可为临床治疗阴虚证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心方》霍乱辨治特点探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丹波康赖《医心方》是自《伤寒论》首次记载霍乱辨治方药至宋以前的最全总结.笔者认为,《医心方》霍乱以吐利为主症,不具有传染性,病因为外感风寒和内伤饮食,证型分为脾胃失调证、阴虚内燥证和阳气欲脱证;治疗包括温中散寒、滋阴潜阳和回阳救逆等内治法,以及易于操作实施的外治、艾灸、暗示等疗法.《医心方》对霍乱病因病机的认识,辑录总结的诸多治法和方药,对现代临床治疗急性吐泻类疾病和传染病霍乱具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DNA甲基化探讨肺结节患者中医证候特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基于DNA甲基化探讨肺结节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肺结节中医证候规范化和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298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NA甲基化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95例)和阴性组(203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将两组患者按照1∶1进行匹配,最终每组81例.从病历中提取患者结节特点及临床症状,运用证素辨证学和因子分析总结中医证素并命名证候,比较两组结节特点及中医特征.结果 两组结节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节性质、结节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倦怠乏力、汗出明显、苔黄腻、脉细、脉沉、食欲不振和尿少等症状占比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痰色白、痰多质稠、齿痕舌和脉滑等症状占比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脾、肾、饮、气虚、阴虚、阳虚等证素占比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特征值>1的公因子共6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0.021%;阴性组特征值>1的公因子共5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4.043%.阳性组证候以脾肾(心)虚弱证为主,阴性组证候以痰饮阻肺证为主.结论 肺结节具有虚实夹杂的特点,甲基化阳性患者以虚为主,虚处留邪是促使邪积成毒的重要因素,治疗上阴性患者祛实为先、阳性患者调补为主,可将气血双补、滋阴降火、温阳散寒、健脾祛湿和柔肝活血等作为治疗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专利复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专利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处方优化及更多的专利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http://epub.cnipa.gov.cn)建库至2023年7月10日中关于中药干预DR的专利.采用R语言中的itemFrequency函数、Apriori算法、hclusts包进行使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并通过可视化包arulesViz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最后通过Cytoscape挖掘核心处方.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中药专利复方96个,涉及253味中药.(2)使用频次: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29味,排名前5位的中药为生地黄(54次,21.34%)、三七(44次,17.39%)、黄芪(43次,16.99%)、当归(41次,16.20%)、枸杞子(36次,14.22%).(3)中药属性:四气以寒性(101次,40.00%)最多,五味以甘味(104次,41.12%)最多,归经以肝经(89次,35.17%)最多.(4)中药关联分析:相关性最高的前5位药对是菟丝子-车前子、决明子-茺蔚子、灵芝-蕤仁、密蒙花-黄连、决明子-青葙子.(5)聚类分析:得出5组聚类中药.第I类祛风散热、养肝明目;第II类滋阴清热;第III类补肝益肾明目;第IV类活血化瘀;第V类补气养阴、活血通络.(6)核心中药处方:共挖掘到1个核心处方,即山药、枸杞子、黄芪、生地黄、石斛、甘草、菟丝子、麦冬.结论 中药治疗DR基本治法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多选用活血化瘀及补虚类中药,根据兼症不同选用不同的中药配合治疗,新处方可用于疾病各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R语言的专利中药复方防治呼吸道传染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挖掘专利中药复方防治呼吸道传染病的遣方用药规律,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收集防治呼吸道传染病的中药复方,经数据筛选与规范化后,利用R语言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429首中药专利复方,涉及中药846味;高频中药有26味,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甘草、金银花、黄芩、连翘、桔梗、百部、苦杏仁、黄芪、柴胡、薄荷.高频中药主要为清热解毒药和补气药;所涉中药药性以寒为主,药味多为苦、甘、辛,主归肺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9条核心关联规则、多个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得到3个药物聚类.[结论]专利中药复方防治呼吸道传染病时注重寒温相配、宣降相伍,着重宣散肺邪、清热解毒,同时不忘益气和中、滋阴润燥,使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敛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王自敏教授分期分型辨治IgA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总结王自敏教授分期分型辨治IgA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病案,总结探讨王老治疗IgA肾病的经验,并附医案一则.[结果]王老认为,IgA肾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病位主要在肾,与肝、脾、肺密切相关,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者合而为病,并认为本病核心病机为"湿、热、瘀、虚",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急性发作期分为风热袭肺型、心火亢盛型、湿浊犯脾型和下焦湿热型,慢性持续期分为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脾肾亏虚型以及瘀毒阻络型.王老针对不同证型,分别给予银翘散、导赤散、小蓟饮子、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黄芪地黄汤、六君子汤合右归丸、自拟黄槐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疗.王老指出,本病治疗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治则,主张中西医结合,并善用药对精准治疗.所附医案首诊时辨为阴虚火旺型,治以滋阴降火、清热凉血,予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后随证加减,疗效甚佳.[结论]王老分期分型治疗IgA肾病经验丰富,提出本病核心病机为"湿、热、瘀、虚",对治疗本病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夏仲元教授从脾论治桥本甲状腺炎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1
近年来,桥本甲状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甲状腺位于颈下,为脾胃两经循行所过.饮食不节,思虑过度易导致内伤脾胃,脾胃虚损则易致桥本甲状腺炎.夏仲元教授认为甲状腺与脾胃关系密切,健脾益气是桥本甲状腺炎治疗中的重点环节,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消瘰丸加减.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应注意滋阴潜阳,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宜温补脾肾,伴结节性甲状腺肿时则宜疏肝健脾,行气活血,方用逍遥蒌贝散加减.从脾胃论治桥本甲状腺炎的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对此方向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本文总结分析夏仲元教授从脾胃论治桥本甲状腺炎的相关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从五脏论治寻常型银屑病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寻常型银屑病(以下简称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之一,其病机复杂,病情多变,难以根治."有诸内必形诸外",银屑病虽发于肌表,但本于内脏,故临证需明确病因病机,在内立足五脏以溯其本,在外着眼皮损以解其标,内外同调.肺金受袭,气机不宣,腠理闭塞致银屑病,治宜清肺解毒、疏风宣肺;心火化热,心神失养,肌肤不荣所致银屑病,治宜清泻心火、解毒消斑;肝失疏泄,气血不行,血虚风燥所致银屑病,治宜清疏肝火、养血祛风;脾土失和,湿邪为患,浸淫肌肤所致银屑病,治宜健运脾土、祛湿止痒;肾气亏虚,阴阳两虚,肌表失养所致银屑病,治宜滋阴补肾、平调阴阳.临证时还应结合病情分期、先天体质和症状表现,发挥中医整体辨证优势,方能五脏安和,疾病向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